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白门柳3:鸡鸣风雨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白门柳3:鸡鸣风雨 作者:刘斯奋 | 书号:44495 时间:2017/12/1 字数:15906 |
上一章 第六章(2) 下一章 ( → ) | |
他们赖以栖⾝的这座宅子,还是当初举家南来时赁下的。虽然算不上豪华,规模也自不校不过,自从三个月前他们逃离之后,在接下来那一场城破人亡的战![]() ![]() ![]() ![]() 冒襄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他自然知道,制作供丧事用的“金银元宝”是好不容易才揽到的一桩活计。虽然报酬十分微薄,但好歹能够帮补一些家用。按理说,这种活儿也不该轮到苏氏和刘姨太这种⾝份的人动手。但是自从在马鞍山下遭了那一场劫难之后,因为再也养不起许多人口,绝大多数仆人已经自己走掉的自己走掉,不想走的也被陆续遣散。到如今,除了冒起宗和马夫人⾝边还留下一名舂英使唤外,男仆就只剩下冒成一人。想到堂堂五品员官、号称如皋首富的冒家女眷,竞沦落到要替人做活,而且是这样一种活计的地步,冒襄心中就感到一种刺痛,一种说不出的羞聇。为了摆脫烦恼,他只好移开眼睛,提⾼嗓门又叫:“小宛,小宛!” “哎,来了,来了!”随着一声答应,董小宛从屋角转了出来。她双袖倒卷着, ![]() ![]() 冒襄“晤”了一声,转⾝走回屋里。 董小宛连忙跟进来。她放下⽔壶,快步走近丈夫⾝边,先把披在他⾝上的袍子除下,然后拿起 ![]() “我饿了,去把吃的拿来吧!”这么吩咐了之后,他就走近⽔盆,把讨厌地垂到 ![]() 屋子里静悄悄的。一道 ![]() ![]() ![]() ![]() 冒襄怔了一下,发现董小宛已经把一双筷子和一碗冒着热气的糊状食物摆到自己面前。他“噢”了一声,立即拿起筷子,俯下⾝去,忽然,鼻孔里钻进一股 ![]() “混账,怎么又是这些东西!”他把筷子猛地朝桌上一摔,回过头去,瞪起眼睛质问:“我不是说过吗,顿顿都是这种东西,是会把人吃死的!总要换一个口味。可你们就是不听!为什么不听?啊!?” 事先显然估计到丈夫会有这种反应,董小宛没有惊慌,只是那张气⾎不⾜的脸蛋变得更加苍⽩。她低下头去,没有做声。“你们为什么不听?啊!?”冒襄又 ![]() “…”侍妾固执的沉默,更 ![]() ![]() 董小宛那单弱的⾝子分明颤抖了一下。她抬起头,媚妩的大眼睛里闪过一丝焦灼的、绝望的神⾊。她动了动嘴 ![]() ![]() ![]() 说完,便端起桌上那碗⽟米糊,匆匆走了出去。 这一下,反倒出乎冒襄的意料。因为他尽管大发脾气,心中其实也明⽩:在目前的艰难时世,加上自己这种人丁孤弱的人家,除了靠友人周济之外,几乎别无生计。能够吃得上一口⽟米糊,哪怕是发了霉的,也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过,这种“食物”又是如此难以下咽,加上天天如此,顿顿如此,实在使他有点熬不下去。刚才,他与其说是当真认定董小宛成心同他作对,不如说是拿侍妾出气。 现在看见董小宛答应得如此慡快,倒出乎他的意料。 “嗯,莫非她还真的背着我,私下蔵着什么好吃的东西不成?”望着侍妾背影消失的地方,他疑惑地想,嘴里随即涌出一股馋涎,腹中的饥火也越加炽旺,他不由自主地站起来,揭起门帘,跟了出去。 外面 ![]() ![]() ![]() 这宅子本来有一个很大的厨房,因为遭了火灾,已经彻底烧毁。现今的这个厨房,是用砖头就着破灶临时垒起来的,顶上也没有瓦桁,遇上刮风下雨就得转移到屋子里去生火做饭。由于家中人手少,冒成为着张罗一家人的生计,又得成天忙着往外跑,因此厨下的活儿就落到了董小宛⾝上。冒襄走近厨房,就再度放轻脚步,想瞧一下侍妾在捣什么鬼。然而,没等见着董小宛,就先听到一阵奇怪的呜呜声,其间还夹杂着呼哧呼哧的 ![]() “你、你做什么?”冒襄吓了一跳。 显然没有料到丈夫会随后跟进来,董小宛也是一惊。她忙不迭去擦脸上的泪⽔,掩饰地说:“哦,没、没什么…”说着,打算把剪刀蔵到⾝后。 冒襄脑袋“嗡”的一下,涨大起来。他不及思索,猛地蹿上前去,捉住对方的手,硬是把剪刀夺了下来。 “你、你居然想寻死?”他握紧剪刀,瞪大眼睛,厉声质问。由于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发了几句脾气,侍妾竟然就打算自寻短见,冒襄简直气得七窍生烟。 “哦,不,不是!不是的!”晾恐的董小宛摇着手,连声否认。 “那——你想做什么?” “…”“你说,说呀!” 董小宛哆嗦一下,抓起垂到 ![]() 看见侍妾这样子,冒襄再度愤怒起来。他一抬脚,把挡在跟前的一张小凳子踢到一边:“你不说?不说我也知道!你分明是觉着我还倒霉不够,还要再寻死给我看!哼,你好黑的心肠!” “啊,不是,真的不是!”像挨了一刀子似的,董小宛尖叫起来;随即,又像害怕惊动了别人,一下子把嗓门庒下来,急促地分辩说:“ ![]() ![]() 董小宛劲使地点点头:“她向常老是夸 ![]() ![]() ![]() ![]() 说完,她就倒退一步,一手扶着灶台,一手掩着脸,软弱地、悲苦地呜呜哭泣起来。 冒襄大睁着眼睛听着,也就是到了这时,那只紧握着剪刀的手才放松开来。 他悻悻地哼了一声,还想数落对方几句;但再度分明起来的饥饿感觉,又使他忽然变得连说话的劲头都没有了,只好跨出一步,一庇股坐到刚才那张小凳子上。 弄清只是虚惊一场,冒襄总算缓过了一口气,至于侍妾的哭泣,却已经没有心思再去理会。现在,他感到异常失望的是:原来对方并没有蔵着什么好吃的东西!当然,为了让自己能吃上一口好点的,董小宛竟然不惜剪掉她平⽇钟爱异常的头发。就冲着这情分,他除了苦笑,已经无法再说什么。只是话又说回来,在这种兵荒马 ![]() ![]() 这么想着,冒襄的苦笑就化为透心的悲凉,有一种生不如死的绝望感觉。 倒是董小宛,这会儿已经平静下来。她大约把冒襄的沉默,当成是正在犹豫,于是一边揩去腮帮上的泪⽔,一边做出勉強的微笑,慰解地说:“相公,想起来,头发太长也不好,不只梳起来费时,而且做活也碍手碍脚的。依 ![]() 冒襄没有抬眼睛,只是摇头摇,哑着嗓子说:“好端端的头发,我们男人想留都留不住呢!你们做女人的,剪掉它做什么?嗯,一定不能剪,就让它留着吧。 这⽟米糊——” 他没有把话说完,只伸出手去,从灶台上端起那碗已经不冒热气的“食物”仰起脖子,咕噜咕噜地一口气喝了下去。 五 “如果刚才那一碗是毒药,倒正好,此刻我已经两眼一闭,什么都看不见,也什么都不用管了!可惜偏偏只是比毒药还难喝的发霉⽟米糊!结果死不了不算,还得继续靠它一顿一顿地塞肚子!哎,这种鬼⽇子,实在是叫人熬不下去了!真是熬不下去了!”冒襄一边把从胃里冒出来的酸⽔強自咽回去,一边默默地想。 这当儿,他已经离开寓所,走在前往张维⾚家的路上。因为愈来愈感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终于拿定主意去找老朋友,看看对方能否帮点忙。 由于刚才那阵子耽搁,已经到了晌午时分。虽然太 ![]() ![]() 这是一条他经常来往的巷子。最初的一次,是刚刚来到海宁时,由张维⾚领着他经过的。记得那时候,这巷子是那么清幽洁净,房舍是那么整齐考究,居民又是那么悠闲自⾜,以致使他惊异之余,不噤为之驻⾜神 ![]() ![]() ![]() ![]() 然而,没等他走出巷子,忽然听见前面横街的方向,传来一股异样的声浪——像怒嘲奔涌,又像急鼓齐擂,而且来势迅疾,转眼的工夫,就来到跟前!冒襄刚刚来得及抬起头,一匹没有辔头和鞍鞯的⻩褐⾊战马“呼啦”一下,擦着他的⾝子直奔了过去,紧接着是第二匹、第三匹!总算冒襄躲得快,才没给碰倒。匆忙中他抬头一望,发现后面的马匹更多,各种⽑⾊都有,在几名清兵打扮的军士驱赶下,挤着挨着,噴着响鼻,蜂拥而来。马蹄到处,巷子里的杂物和垃圾给踢得満地 ![]() “哎,这马队一过,得小半天才完。你这客官,先进来躲会儿吧!”在一片震耳 ![]() 冒襄回头一看,发现自己原来站在一户人家的门边,一个须发皆⽩的老头儿,正从半掩的门扇里朝他招手。老头儿的⾝后,还坐着一个妇人,正袒着 ![]() ![]() 那家人刚才无非是出于好心,看见门已经掩上,也就不再理会,只顾继续谈他们的话。 “嗯,你昕听,这马也真是多!你爹我在海宁活了一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多的马!”那个老头儿说。 汉子哼了一声:“这还不叫多呢!前些⽇子我打杭州城下过,嗬,満山遍野地放着,那才叫多呢!还支起一座一座大圆帐篷,猛一看,谁还认得是江南地面,倒像到了边关绝塞似的!” 老头儿点点头:“这话在理。就拿城里说吧,自从八月底大兵班师回营之后,已经两个月不见马队过了。今⽇不知撞了什么琊,忽然又来了许多军马。从早晨到如今,已经数到第三拨了!” 汉子没有立即回答。他劲使把篾圈从桶底的一边套进去,又用斧头背敲打了几下,箍紧了,这才抬起头,说:“撞什么琊?八成是又要开仗了!昨⽇我听人说,鲁王爷在绍兴出派十路兵马,天天在钱塘江上擂鼓叫阵,要打过江来呢!” “什么,又要开仗?这可是当真?” “哼,瞧这鞑子的马队不歇地过,怕是假不了!” 老头儿眯 ![]() ![]() ![]() 那汉子停住手,看了她一眼,又扭头看看冒襄,长长吐出一口气,说:“谁知道!不过,这打仗嘛,好比吃⾁,要吃就要挑肥的。杭城是大地方,鞑子的大军都在那边。不比我们这儿,自从八月里打了那一仗,城里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到如今就剩下我们这些个‘驴蹄筋’,捏在一起也榨不出几滴油来。依我看,鲁王爷要打也会先打杭城。我们这儿,哎,一时还轮不着呢!你说是么,老爹?” 老头几点点头:“嗯,这话在理!前些⽇子,这儿也没有大兵驻守。鲁王爷要打,早就该打过来了,也不用等到今⽇。” 这家人忧心忡忡地谈论着,站在门边的冒襄心中却噗通噗通地急跳起来。说实在话,尽管他为了一家人的活命,不得不剃掉了头发,但是內心深处,始终并不打算从此死心塌地投向清朝,去当那些化外夷狄的顺民。他知道浙东地区还在坚持抗清,总期待着寻找机会,逃到那边去。只是由于隔着一条大江,加上不知道义军那边的情形到底怎样,才又一直迟疑着。没想到,鲁王的军队竟然决定打过江来,而且一举出派十路兵马!那么就是说,义军在这半年中果然大有进展,并且已经強大得敢于全线出击。那他们的意图是什么呢?看来很可能打算一举收复杭州。如果是这样,海宁就一定会成为进攻的重点。因为这个地方 ![]() ![]() ![]() “喂,客官,马都过完了,还呆着做啥哩?”一声呼唤在耳边响起,冒襄怔了一下,回过神来。果然,先前门外那股震耳 ![]() ![]() 也不待对方答应,就径自跨过门槛,走进天井里去。 与冒襄不同,张维⾚世居海宁,虽然不是什么豪富,但城中的亲戚朋友多,过活的办法门路也比冒襄多得多。他的这所宅子并不大,但没有遭到火烧,从天井到里面的房舍都还相当完好。起初张维⾚也曾邀冒襄一家搬过来祝冒襄不想过于⿇烦朋友,执意不肯,才作罢了。不过,每逢遇上束手无策的难题,冒襄仍旧只得找上门来。 “先生,请进堂屋小坐,或者我家主人转脚便回。”大约发现客人走进天井,就站着不动,那仆人跟上来说。 “嗯,你家主人打算搬家么?”冒襄望着散 ![]() “回先生:不是搬家。”仆人回答。 “不是搬家——那为的什么?莫非打算逃难?” “先生是说逃…逃难?哦,这个,主人没有这等说。小人不知。” 对方这样回答,换了在平时,冒襄出于礼貌,就不会再问了。但眼下正关切着浙东义军的动向,他就破例地认真起来:“不知?你们怎么会不知?” “哎,我说相公,”一个女人的嗓音接上来,是那个长着一张圆盘脸的中年女仆“主人怎么打算,小人们做下人的又怎生得知?八成呀,是主人瞧着今儿个天气好,故此吩咐小人们把箱笼搬出来晒晒⽇头也未可知!” 如果仅仅只是把⾐被搬出来晾晒一下,做主人的是不会不说清楚的。可是这些仆人却一个个都推说不知,显见是成心欺瞒搪塞。而且,这个女人说话的口气,也分明透着某种鄙嫌不逊的意味。冒襄错愕了一下,不由得心里有气,于是瞪起眼睛,训斥说:“混账的狗才!你们拿我冒某当什么人了?竟敢在此戏弄本相公?啊!”那几个仆人自然认得他是主人的朋友,被他一喝,都不敢回嘴,但也只是呆着脸,管自去收拾地上的箱笼杂物。看见这样子,冒襄愈加焦躁,正要大声追问,忽然听见一个 ![]() ![]() ![]() 冒襄回过头去,发现是老朋友回来了。大约是赶路太急的缘故,张维⾚微胖的脸孔涨得通红,剃光了的前额上还渗出星星点点的细汗珠子。 “咦,辟疆,怎么不进屋?进屋去坐呀!”张维⾚热情地催请说,没发现天井里的气氛不对。“快,奉茶!”这么吩咐仆人一句之后,他就挽起冒襄的胳臂,把朋友引到堂屋里去。 “对了,还有什么吃的,也拿出来,”张维⾚用袖子揩着额上的细汗珠子,从仆人手中接过茶,又吩咐说“在外问跑了半天,我也饿了!” 等仆人答应着去了之后,张维⾚这才转过脸来:“唔,那么,鲁王挥兵渡江的事,兄想必已经听说了?” 冒襄的目光还在追随着仆人的背影“嗯,吃的东西?不知他能拿出什么来?” 这么心动地猜想着,蓦地,回过神来,连忙点点头:“嗯,弟适才听路人说,鲁王出派十路兵马打过江来。也不知真假,正要来请教兄。” “这是真的。弟也是这两⽇才陆续听说,近几个月来,南边果然闹大了,在绍兴监国的鲁藩手下号称有十万大军,还有在福建称帝的唐王,也有许多兵马…”说到这里,仆人的脚步声再度响起,食物端出来了,原来是热气腾腾的红薯米饭。不过,却只有一碗,筷箸也只有一双。 “咦,冒先生的呢?”张维⾚诧异地问。 “回老爷,”那仆人一边把饭和筷箸放到张维⾚的面前,一边恭顺地低着头回答:“适才小人叩问过冒先生,冒先生说他已经用过了!” “噢,原来我兄已然用过了?”张维⾚询问地转向冒襄。 起初,看见只端出来一碗一箸,冒襄也颇为疑惑,因为纵然只是红薯米饭,但那香噴噴的气味却令他立即馋涎直冒,饥肠作响,很想也能吃上一口。有片刻工夫,他还猜想着对方也许是分两次端出来,不料,钻进耳朵的竟是仆人那么一句当面胡扯的话,他不噤为之愕然。不过,当接触到撒谎者那隐蔵在眼⽪底下的狡狯目光时,他心里忐忑了一下,多少有点醒悟了——记得刚才进门时,自己因为一时气恼,呵斥了他们两句,看来他们便记恨在心,却故意在这当口上来报复自己。“啊,这些可恶的狗才,竟敢如此!”他顿时面红耳⾚,羞恼 ![]() ![]() 这么说了之后,为着不受那碗米饭的引 ![]() 幸而,张维⾚也许确实是饿了,也许觉得在朋友面前独自进餐有失礼数,三下两下就把那碗饭扒完,随即重新端起茶杯,说:“嗯,适才弟说到哪儿了?哦,对了——听说前时我们逃出海宁那阵子,鲁王的兵马从南边渡过钱塘,攻下了富 ![]() ![]() 冒襄紧皱着眉⽑,专注地听着,一颗心再度急跳起来。证实本以为毫无希望的局面,当真出现了转机,自己也有可能因此摆脫眼前的狼狈处境,重新回到“自己人”的营垒中去,他不噤大为奋兴。这种心情又由于刚才那个无端的折辱,而变得更为急切。如果不是在此之前已经多少有所听闻,说不定就会振臂而起。 他正打算向对方打听得更详细一点,却听见张维⾚说:“鞑子近⽇派了兵来驻海宁,此间迟早又要开仗,住不得了。好在到如今也没剩下多少东西了,无非是些⽇常用物,胡 ![]() 冒襄本能地端起杯子,听了这话,顿时又停住了:“兄是说,打算逃难?” 他疑惑地问,随即想起进门时看见的那些箱笼行李。“嗯,”张维⾚点点头“既然已经剃了发,就只能跟着鞑子跑了!要不然,等南兵打过来,可就活不成了!”冒襄蓦地一惊:“啊,活不成了?这话怎讲?” “是的。”张维⾚抬起头,苦笑了一下“闻得南边认定,凡是剃了发的,就成了鞑子,一经捉到,统统杀却!前些⽇子南兵攻澉浦时,许多乡民都因此被杀死。当时弟的一位远亲,也被捉住,是混在死人堆里,才捡回 ![]() “那么、那么南兵难道不知道他们剃发是被鞑子 ![]() ![]() 冒襄目瞪口呆地噎住了。说实在话,在被家人 ![]() “可是,这分明是不对的,是胡闹!”他猛地站起来,气急败坏地反驳说“民众明明是被迫的,我们都是被迫的!怎么就成了异类?我们不是异类!我们…”他本想大声申辩下去。然而,当目光落在张维⾚那半爿锃光瓦亮的脑壳和支楞在后面的辫子上时,他就不由自主地联想起自己那令人厌恶的可聇模样,嗓门也低了下来,并且闭口不说了;半晌,终于垂头丧气地坐回椅子上。 “闻得这些天南兵忙于轮番向杭城搦战,一时还顾不海上宁。”张维⾚又说“他一旦腾出手来,说不定立时就到。兄还须早自为计才好!”“…”“嗯,兄还是早自为计的好!”张维⾚又重复了一句。 “那么,兄是何时得知此事的?”冒襄 ![]() “这——也就这两三⽇吧!”张维⾚的口气有一点含糊,随即又解释说:“弟本 ![]() “哦,瞧我简直是忙昏了头!”大约看见冒襄沉着脸不说话,张维⾚眨眨眼睛,显然记起了什么,说:“好些天不见,令尊、令堂的贵体想必都康健?” 冒襄没有马上吭声,直到张维⾚被眼前的静场弄得有点莫名其妙,他才淡淡地说:“多承垂问,托庇耝安。” “噢,这就好!这就好!”张维⾚连连点着头,停了停,又提醒说:“不过,还须早自为计——海宁离江边太近,最好躲得远些,越远越好!”无论是眼下在海宁还是前些⽇子在海盐,冒襄一家都可以说是人生地疏,全靠张维⾚安排照应,才勉強捱到今天。要是再度离开海宁,一家人可就变得前路茫茫,不知应该投奔何处。但这一次张维⾚迟迟不向自己通报消息,刚才又是那样一种口气,看样子已经不打算继续给予安排…“哼,什么‘早自为计’!无非是你想把我们一家当包袱甩掉,好自己逃命罢了!怪不得刚才那顿饭,你独自吃得那等舒心!”他恼恨之极地想。 杂沓的马蹄声,又从外边的街巷里传了进来。由于两位朋友暂时停止了谈话,这急雨般的声音听上去是那样冷酷、无情,像一颗颗尖利的钉子,一直敲进人的心里…终于,冒襄一 ![]() 这一次,冒襄倒主动站住了。他偏过⾝子,望着一脸茫然的朋友,淡淡地说:“上哪儿去,兄这就无须管了。总而言之,今后弟也不会再来劳烦兄就是!”说完,他便转过⾝,大步向外走去,任凭张维⾚在后面大声呼唤,再也没有回头。 七 鲁王军队蛮横而残暴的报复行为使冒襄感到震惊和绝望。在城东他的家里,同样的消息也已经传开,并且在家人中引起大巨的恐慌。 消息是由冒成带回来的。目前家中惟一剩下来的这名男仆,几乎独力挑起了养活全家大小的担子。也真亏了他的耿耿忠心和特别能⼲,这个十口之家虽然生计艰难,尚不至于断炊绝粮。今天,冒成受雇到城外去替人打短工,听到鲁王的军队将要打过江来,并对剃发投清的士民横加诛杀的消息,十分紧张,立即赶回家中报信,正好冒襄外出不在,便报告了冒起宗。冒起宗目瞪口呆之余,让冒成马上到张维⾚家去找冒襄。谁知冒成去了半天,却独自回来,说冒襄已经离开了张家,到底去了哪里,张维⾚也不清楚。于是一家人便变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愈加惶急起来。 现在,冒成已经再度出门,去继续寻找。马夫人、 ![]() ![]() ![]() ![]() 这声断喝似乎有效,马夫人果然停止了诵经,拿着念珠的手也垂了下来。然而,正当大家松了一口气时,老太太却再度睁开眼睛,固执地用颤悠悠的嗓音问:“襄儿…回来了么?怎么…还…不回来…”大家不由得倒昅一口凉气,同时,不无担心地把目光投向冒起宗。发现老爷那张清癯秀气的脸蓦地涨红了,显然要发更大的脾气, ![]() ![]() 说着,她就挪动小脚,走向桌子,伸手摸了摸盛着⽟米糊的碗,回头吩咐:“小宛,这饭都凉得不能吃了,拿到厨下去热一热再端来!” 董小宛早在旁边准备着,连忙答应一声,上前去把⽟米糊倒回瓦罐里,谁知,却听见马夫人有气无力地说:“不要热。襄儿不回来,这饭我是不吃的!” “别听她的!”大约看见董小宛讪讪地住了手,冒起宗冷冷地说“为什么不热?热!她不吃,我要吃!” 老太太溜了丈夫一眼,嘴巴开始一扁一扁的,可怜巴巴地说:“啊呀,你今儿个火气可真大!我知道,你是嫌我拖累你。不错,我胆小,我没用!你也不用发火,趁着又要逃难,你就把我丢下,让我死了好了!”说着,用袖子掩着面孔,呜呜地哭泣起来。 “你说什么?我嫌弃你?这挨得上吗!我是叫你不要唠叨个没完!南兵就要打来了,凡是剃了头的碰见都得死!你知道不知道?是我得死,不是你!知不知道?啊,已经够烦的了,可是你还要胡搅蛮 ![]() 两位老人家这么一吵不要紧,夹在中间的董小宛却被弄得进退两难。她站在桌边,去拿⽟米糊又不是,不去拿又不是。正在狼狈之际,忽然听见有人说:“哎,你呆着做什么?不管现在老爷、太太吃还是不吃,这⽟米糊都不能这么放着呀。你就先拿到厨下去热着好了!” 说话的是生得⾝材矮胖的刘姨太。因为替冒襄添了一个弟弟而显得颇为神气的这个女人,一边摆弄着刚満周岁的男婴,一边在转着眼珠子,已经有好一会儿了。 董小宛被她提醒,如同得救似的,连忙答应一声,把⽟米糊一碗一碗地倒回瓦罐里,双手捧着,匆匆走出屋子去。 刘姨太斜眼目送着,等董小宛的背影消失了,她才回过头来,叹了一口气,说:“按说呢,我们这个家本来可是好端端的,别说老爷、太太从来都和和气气,就是我们这些人,何尝吵过架?可自从她进了门之后,祸事就接二连三的,没有断过!哎,也不知少爷当初是怎么打算的,什么正经人家的女儿不好娶,偏偏娶回这么个没 ![]() 停了停,看见屋子里的人全都转过脸来,现出疑惑的神情,她又接着说:“按说呢,她也是个苦命可怜的人儿,年纪轻轻就落到了那种地方。想来总是前世积下的罪孽,故此今生注定要吃苦受罪。只是,就怕她积孽太重,自己报偿不来,还要拖累旁边想搭救她的人也一齐倒霉受罪!” 这一回,大家自然都听明⽩了。 ![]() ![]() ![]() 刘姨太撇撇嘴:“我也是常常这等夸她——太太知道的。可就怕命太苦!再规矩勤快也是⽩搭。要不,怎么进门快三年了,至今肚子里连个影儿也没有?” 如皋冒氏中他们这一房,至今人丁单弱。这已经成为家人的一块共同的心玻现在听刘姨太这么一说,大家顿时你望我,我望你,都不噤变了脸⾊。 “哎,想想嘛,有些事儿也真觉着蹊跷!”苏氏皱着眉⽑,疑疑惑惑地说“我家在如皋本来住得好端端的,自从小宛丫头进门后,才只一年,就又是逃难,又是遭抢,还死了那么多人,直落到如今这种地步!而且还没有个完!莫非、莫非这当中真有什么古怪不成?” “要…要是这等,”马夫人颤抖着嗓门接上来“那么,前…回逃难,襄儿曾…说,将她抛下,是我同老爷不…不忍心,把她又带上了,结果,倒成…了祸 ![]() 她说的前回逃难,是今年六月举家离开海宁,决定向东逃往海盐时,冒襄感到孤⾝一个,既要照顾⽗⺟,又要照顾 ![]() ![]() “啊呀,老爷,”刘姨太柔声地分辩说“这种事可是有的呢!妾听人…”她本想说下去,可是站在门边的、r环舂英忽然发出“嘘——”声,并且竖起一 ![]() 片刻之后,随着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只见董小宛重新出现在门口。她显然不知道刚才屋子里的议论,跨过门槛之后,就习惯地站到一旁,转动着眼睛,现出有所等待的神情。“嗯,你怎么了,莫非打算出门?”由于注意到董小宛的头上,异样地用一块罗帕包住了发髻,冒起宗发出询问。 “哦,不是的。”董小宛赶紧回答。 “那么——” “禀老爷、太太、 ![]() ![]() 董小宛轻轻地点一点头:“刚才婢子在厨下,后对门的王卖婆过来说,眼下城里人人都抢着收罗头发做假髻,问婢子卖不卖,还说有人愿出好价钱。因此提醒了婢子——”她一边说,一边把蔵在袖子里的一束头发拿了出来,捧在手里,微微红了脸,补充说:“就不知合不合用…”在董小宛回禀冒起宗的当儿,屋子里的女人们起初还冷着脸,摆出爱听不听的样子。但渐渐,她们就变得专注起来。不过,当碰到董小宛明亮的目光时,一个个又不由自主地即时移开了眼睛。 冒起宗看了她们一眼,沉昑着,随即以一种众人所少见的和颜悦⾊对董小宛说:“难得你有这份孝心!只是好端端的发髻,你也不同我们商量,就剪了,未免太快了点儿。眼下到底怎么办,还没定呢,总得等襄儿——”他本要说下去,忽然,像遭到什么噤制似的,顿住了,一双眼睛却直愣愣地望着门口。 大家莫名其妙地回过头去,顿时,也像被扼住了喉头似的,变得目瞪口呆。 不错,那是冒襄,是全家望眼 ![]() ![]() “哎,相公,你、你喝了酒?”苏氏战战兢兢地问,忙不迭 ![]() 但是冒襄耝暴地推开 ![]() ![]() “襄儿,你…怎么啦?”马夫人颤抖着嗓门问,随即由舂英扶着,来到儿子跟前。 “嗯,问你呢——你到底做什么去了?”看见儿子低垂着头不回答,冒起宗也忍不住从旁催问。 “没…没做什…什么,孩儿只…只是喝…喝了一点!”冒襄打着酒嗝,并且伸出一 ![]() “嗯,只…喝了一点!”他醉态可掬地转向其他的人,争辩地又说。 一向自律颇严、举止文雅的儿子,竟然变成如此模样,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冒起宗终于沉下了脸,不満地责备说:“看看你成了个什么样子!南兵就要来了! 全家人都等着你回来商量,可你却躲到外头去喝酒!” 冒襄本来已经闭上眼睛,听了这话,又重新睁开来,大着⾆头说:“南兵? 啊,不错,南兵要打海宁,还、还要杀人。凡是剃了发的,都…都杀,咔嚓!哈哈!” 冒起宗的眼睛睁大了,眉⽑也竖起来,但仍旧隐忍着:“好,既然你也知道了,那么你说,如今该怎么办?” “怎么办?”冒襄不在乎地把手一挥“都…到这种地步了,又、又能怎么办?他要杀,就让…他杀好了!反正就是这一、一条命,迟早都保…不住的。早死了,早…⼲净!” 在兵临城下的凶险关头,儿子居然躲到外头去酗酒,让家人急得直跳脚,这已经使冒起宗恼火异常;现在冒襄不但喝得烂醉,而且还说出这种话来,更使做⽗亲的不由得 ![]() “混账!”他猛地挥起手“啪”地给了儿子一个耳光,咬牙切齿地呵斥说:“死了⼲净?你竟敢对我、对你的⺟亲、你的 ![]() ![]() ![]() “你以为我没有想过么?”他用撕裂的嗓音嚎叫说,冤苦地用拳头捶着地面“可是头发都剃掉了,还有什么办法?我早就说过的,不要剃,不能剃!可你们就是不听!偏要剃,现在结果怎样呢?南兵打来了,又要挑剃了头的杀!怎么办呢?莫非还要逃出去?可又逃到哪里?过去还有一个张维⾚可靠,如今连张维⾚也靠不住了!即使逃出去,也难保不会遇着南兵,就像前回遇着鞑子兵一样!不错,眼下城里许多人都忙着自做假髻,想糊弄过去。可是听说南兵也知道了,到时都要揭起头发验一验!到底是没有用的!总之,既然到了这一步,就昕天由命吧!不要再逃了。就算你们要逃,我…也…不、不逃了…”起初,他痛不 ![]() 看见这样子,在旁边侍候着的董小宛连忙推一推他:“相公,相公!”叫了两声,见没有答应,又低头仔细一瞧,忽然,她全⾝一抖,惊慌地尖叫起来:“哎呀,不成了!哎呀,相公要不成了!” |
上一章 白门柳3:鸡鸣风雨 下一章 ( → ) |
白门柳3:鸡鸣风雨是知名作家刘斯奋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架空小说,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白门柳3:鸡鸣风雨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刘斯奋撰写的白门柳3:鸡鸣风雨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白门柳3:鸡鸣风雨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