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白门柳3:鸡鸣风雨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白门柳3:鸡鸣风雨 作者:刘斯奋 | 书号:44495 时间:2017/12/1 字数:18634 |
上一章 第四章(1) 下一章 ( → ) | |
一 从长江边上到钱塘江两岸,大半个江南地区都抗争蜂起,战火连天。但是,正在挈家逃难的冒襄,对此却无暇顾及。因为自从逃出兵匪横行、局势混 ![]() 起初,他们只是迁移到友人张维⾚在城郊的那所别墅——大⽩居住下,并没有走得太远,还想着一旦局面得到控制,就仍旧回到城里去。因为七月下旬,鲁王权政已经派来使者,正式任命俞元良为监军御史兼海宁知县,姜国臣为都督佥事;一度凶横跋扈的兵勇和盗贼也开始有所收敛。谁知到了八月初,情势突然又紧张起来,城里城外都在 ![]() 现在,他们一家上下数十口人,外带大批的箱笼行李,几经辗转跋涉,已经来到相邻的海盐县,并且在一处名叫惹山的偏僻村落暂时安顿下来。这个地方,说起来也是张维⾚给他们安排的。它名为村落,其实是张维⾚一位远亲的家族墓园。村中仅有的三户居民是那位远亲的佃户,平⽇一边耕种,一边就替主人照料祖坟。由于按照礼制惯例,每年舂秋两季都要祭祀祖先,碰上⽗⺟亡故还要守墓尽孝,所以墓园照例建有房舍,以备到时歇脚和住宿。要在平时,张维⾚自然不会把老朋友安置到这里来,不过到了兵荒马 ![]() 冒襄是先把⽗亲送到这里来,然后才全家赶来会合的。那四五十口人,如今就分住在三栋平房里。他们做主子的,男女老幼合共八口,再加上几名贴⾝、丫环,住了最大的一栋,其余的仆人则分别男女,挤住在另外两栋里。这墓园坐落在一片小山坡上,园中偃卧着几棵枝叶扶疏的长松和古柏,周围一望尽是苍苍的竹林,加上远离市廛,人迹罕至,环境倒也颇为隐秘清幽。只不过,自他们搬进来的那天起,没完没了的秋雨便滴滴答答地下着,总不见停。愁云密布的天空一天到晚 ![]() ![]() 因为就在刚才,张维⾚托人捎来了口信,让他立即赶到十里外的澉浦镇去见面,说是有紧急的要事商量。自从大半个月前,在海宁分手之后,冒襄便同张维⾚失去了联系。在此期间,不断传来令人惊恐的消息,说海宁已经被清兵攻陷,烧了好多房子,还死了好多人,其中包括鲁王权政所任命的知县俞元良一家,以及一批领头抵抗的缙绅。冒襄也不知是真是假,而且不知道留在海宁参加守城的张维⾚是否也在內。虽然一再派人出外打听,却由于海宁那边道路不通,始终无法弄得十分确切。这使他忧心如焚,天天如坐针毡,因为张维⾚不仅是他的知 ![]() 现在,一行人已经离开山野间的小径,踏上了南去的大路。位于县境南端的澉浦,是当地除了县城之外的惟一大镇,并且有港口可以出海,因此这条大路,平⽇总是车来马往,商贾和行人络绎不绝;不过,大约由于相邻的海宁正在打仗,加上秋雨连绵,眼下却明显地冷落了下来。偌大一条路上,竟然空 ![]() ![]() ![]() ![]() ![]() ![]() ![]() 看得出来,就连他们也觉得情形不对,因此变得颇为敏感。坐在竹篼上的冒襄,还在那个仆人说话之前,已经透过雨幕,发现前边的路上横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只是由于距离还远,看不大真切。昕仆人一指点,他就愈加留了神,同时开始依稀认出,那是一个人。”啊,死人,是死人!⽩咴谕防锏哪歉銎腿耸紫确⒊鼍小!笔裁矗克廊耍“冒襄心中一紧,差点儿从竹篼上直站起来,忽然发现脚下摇晃,又连忙坐下。这当儿,轿夫已经加紧脚步,赶上前去,于是,冒襄也就怀着惊恐的心情,看清楚了那个僵硬地蜷伏在泥⽔中的死人。这是一个体格強壮的男人。从那一⾝黑旧的短衫长 ![]() 只不过鲜⾎已经流⼲,并被雨⽔冲洗得一⼲二净。如今,惨⽩的肌⾁可怕地翻开着,露出了被砍断的脊梁骨和因 ![]() “冒襄一边跨出竹篼,一边心神震 ![]() “啊,怪不得一路上净 ![]() ![]() 他目瞪口呆地望着満地死法各异的尸体,有的已经⾝首异处,有的⾝上还揷着箭杆。他恐怖地想:“只是,从这死人之多,杀戮之惨来看,只怕不是本地匪盗所为,那么、那么莫非竟是清兵?”这么思忖着,冒襄心中猛然一动,顿时擂鼓似的大震起来。看见走在头里的两个仆人还大着胆子,往死人堆里钻,他就把脚一跺,哑着嗓子喝叫:“混账,你们做什么?回来!赶快回来!”随即气急败坏地回头对冒成说:“瞧这情势,鞑子兵必定已经到了澉浦!前面再去不得了,快,赶快回惹山!” 听主人这么说,仆人们“氨的一声,这才陡然紧张起来。大冢七手八脚地把冒襄扶上竹篼,也顾不上泥稀路烂,慌里慌张地转过⾝,急急朝来路走去。 然而,没走上几步,耳边就听见有一种奇怪的声音远远传来。那是一阵強劲的呜呜声,像是号角,但又不是号角,听来尖锐而剽悍,充満肃杀之气。大家心中不由得猛地一抖,骇然止住了脚步。 “混账,停下做什么?走呀,快走!”冒襄把胳臂一挥,恶狠狠地呵斥说。 “大、大爷,去、去不得,你瞧——”一个仆人战战兢兢地指着稻田对面的村子说。 冒襄 ![]() ![]() ![]() 冒襄怔了一下,蓦地醒悟过来。“不错,清兵!这就是清兵!那么就是说,我得赶快逃!是的!”他想,慌里慌张地打算跨下竹篼,却不提防腿两忽地一软,几乎摔倒。多亏冒成和另一个仆人眼疾手快,一把扶祝主仆三人于是相拥着,弯下 ![]() 这是濒海地区常见的芦苇丛,由于受到咸气的滋润,长得又⾼又密。他们一行人冒着苇叶上 ![]() ![]() 大家刚刚把⾝子蔵好,还来不及 ![]() 至于冒襄,透过芦苇叶子的间隙,仰望着刚刚回 ![]() ![]() ![]() 冒成按住他,是因为芦苇外有了声响。那是一阵马蹄声,由远而近,只是听上去并不杂 ![]() 那一人一马显然是沿着大路而来的。只听蹄声踢踏,来势迅急,不过,待到接近他们隐蔵的地方,就明显缓慢下来,最后,骑者分明勒紧缰绳,停住了。 “不好!莫非真是为我等而来不成?”冒襄竭力用耳朵捕捉着对方的动静,有片刻工夫,浑⾝的⾎ ![]() 外面的那个人——现在冒襄已经丝毫也不怀疑那是一个清兵——有好大一会儿,却变得没有什么动静。他似乎对自己所判定的方位没有把握,还在四下里打量寻找;但是也可能他已经知道芦苇丛中躲蔵着好些人,正在考虑如何下手,才能把他们一下子全都逮祝正是这种已经迫近眼前,然而又蓄而未发的威胁,使冒襄的每一 ![]() ![]() 越是这样,冒襄在苇丛中就越加紧张。他大睁着眼睛,绝望而又恐怖地等待着,以至到后来,外间每一下轻微的响动——马蹄的捣踏、铁甲与兵器的偶尔碰击,传到他的耳中,都仿佛是一记响雷,震得他的心几乎要跳出腔子去。‘’哦,他为什么要这样?他想做什么?“冒襄惶惑不安地、痛苦地想。 “的得、的得”听声音,马蹄正径直向他走近,前面的芦苇也升始发出沙沙的声响。冒襄的汗⽑忽啦一下全竖起来:“来了,他到底发现我了!这一次我看来要死了!”他本能地打算一跃而起,夺路而逃,但是,结果只是颓然埋下头去,咬紧牙齿,闭上眼睛,等待着那结束生命的无情一击…然而,他没有等到。因为那马蹄声停顿了一下,又分明地向后退去。只不过,当骑者这样做的时候,似乎还挥舞了一下手中的大刀。因为几声凌厉的呼啸响过之后,紧接着,就雨点般地落下来好些芦苇的断茎、碎叶,和⽩⾊的缨子…“蛮子们!快滚出来!统统给老爷滚出来!”一声狂暴的喝叫蓦地响起。这声音是如此突兀,它劈空而来,直透人们的耳鼓,使刚刚睁开眼睛的冒襄浑⾝一抖,几乎打算应声而起;只是及时清醒过来,才极力坚持住了。 “蛮子,滚出来!快点给老爷滚出来!”猛恶的嗓门再度发出喝叫,不过,这一次已经是在数十步之外。 到了它第三次响起时,就愈加去得远了…“是的,现在才刚刚开始,”死亡的威胁终于过去,冒襄望着开始窃窃私语,商量怎样才能逃出去的仆人们,心中默默地想“往后的⽇子还长,还要受多少苦痛,可教我怎么熬?”这么忖度着,冒襄就发现自己正在掉进一个无底的深渊之中,其中只有黑暗,没有光明,即使侥幸能活下来,伴随着他的,也将是除了苦难,还是苦难…渐渐地,他整个儿都被一种冰冷的、厌倦已极的浓雾包裹起来,以至有片刻工夫,在他的感觉中,什么惹山,什么家,似乎都是多余的了…二由于担心立即上路还会遇到清兵,他们一行人在芦苇丛中继续躲蔵了很久,直到估计危险已经过去,才大着胆子启程,但也不敢再走原路,而是改变方向,从山野间绕道回去。这么一来,冤枉路还真的走了不少。结果,当他们冒着雨,精疲力竭地抵达惹山时,已经是上半夜。 虽说在芦苇丛中那惊魂初定的一刻,冒襄曾经⾝心 ![]() ![]() ⽗亲、⺟亲可还好?清兵没有来过吧?嗯,为什么不点灯?是怕招惹外人,还是——哦,上苍保佑,一切都平安才好!”他抓紧扶手,目不转睛地盯着一片昏黑的墓园,心急如焚地想。 “大爷,到了!”冒成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冒襄怔了一下,这才发觉竹篼已经停祝他连忙走下来。直到此刻,墓园里竟然没有一个巡夜的仆人出来招呼,这使他多少有点纳闷,不过已经无心细想。 他一把掀掉竹笠,三步并作两步,迅速向⽗⺟下榻的那间上房走去。 上房的门虚掩着。里面没有灯光,也没有声响。 “嗯,莫非睡下了不成?”冒襄想,轻轻把门推开,发现起居室里黑洞洞的,只依稀看得出几张桌椅的轮廓。无论是东问⽗⺟的卧室,还是西间丫环的睡房,全都隐蔵在黑暗里。他迟疑了一下,随即跨过门槛,向东间走去,轻轻地叫:“⽗亲,⺟亲,孩儿回来了!” 连叫了两声,却不见答应。他开始觉得不对,于是提⾼了嗓门:“⽗亲!⺟亲!”一边叫,一边走进去。里面的窗户大约全上了板,关死了,更加漆黑一片。 冒襄心中着忙,等不及找火种,只顾伸出双手,向 ![]() “哎,来了!来了!”随着光亮一闪,冒成拿着一 ![]() “混账东西,老爷太太呢?到哪儿去了?”冒襄瞪着眼睛,厉声质问。凭借光亮,现在看得更清楚:屋子里显得有点凌 ![]() ![]() “聋了吗?我问你呢!老爷、太太哪儿去了?”由于仆人大睁着眼睛不回答,也由于刚才那一跤把膝盖磕得疼痛难忍,冒襄再次狂 ![]() “啊,啊,老爷、老爷…” 不等冒成“氨出个名堂来,外面又是一阵火光和脚步声,其余两个仆人也一脸惊惶地奔进来,紧张地说:“禀大爷,不好了,他们,这儿的人,全、全都不见了!” “什么?全都不见了!这、这怎么会?”冒襄失⾊地问,下意识地停止了 ![]() ![]() ![]() “这么说,鞑子一定来过了!这是一定的,要不然…可是,他们都到哪儿去了呢?这里没看见死了的人,那么是预先听到风声逃走了?是的,必定是等我回来等不及,只得先逃走了!但是,总不至于一个等候的人也不留下呀,起码,小宛她就不该不等我回来就走!但竟然连她也丢下我,自己走了!真是岂有此理! 如今叫我上哪儿找他们去!”冒襄忍着疼痛,匆忙地察看着一问又一问空屋子,渐渐变得气急败坏,怒火上升“…嗯,不过,不过会不会是给鞑子掳去了呢?” 这个念头一闪现,像当头挨了一记似的,他顿时呆住了。的确,这不是不可能的,早一阵子清兵四出剿掠,多少村子都遭了殃,自己就亲眼见到过,难保他们不会也窜到这里来。那么,如今⽗亲、⺟亲、 ![]() ![]() ![]() ![]() 他伸出双臂,竭尽全力地喊了又喊,同时向四面转动着⾝子。然而,在弥漫于天地的无边的黑暗中,那悲怆的、撕心裂肺的声响显得那样孤单、微弱,几乎没有引起任何回响,就消失在茫茫雨幕之中…终于,冒襄彻底绝望了。他停止呼喊,只觉得热泪不断涌上来。他踉跄地走出几步,双手抱着头,绝望地、无力地跪倒在泥地上。 “在这儿,在这儿,我们在这儿呢!”一种奇怪的声音忽然传来。 冒襄错愕地猛然跳起,循声望去。借着天幕的微光,他依稀看见:远处的草丛中,忽啦一下站起来一帮子人;接着,从更远的竹树丛的 ![]() 然而,⾝旁的冒成等人已经大声 ![]() ![]() ![]() ![]() 经历了这场虚惊,彼此免不了动问起别后的情况。从⽗亲的口中,冒襄才知道,在他离开之后的大半天里,墓园这边发生的事也不少。先是张维⾚又派人送来急信,告知澉浦镇很快会被清军占领,他也已经逃离,叫冒襄不要再去。但那时冒襄已经上路了、家人们十分着急,立即派人去追,不知是冒襄他们走得太快,还是追错了方向,到底没有追着。张维⾚的信中还说道,如今清兵游骑四出,说不定也会转到惹山来。他叮嘱冒家做好准备,小心提防;还说清兵是从海边的方向来,要逃只能走东北的方向,逃往秦山一带才比较全安。他也打算逃往那里,如果冒襄一家也决定去,到时彼此有可能会合。张维⾚的信使走了之后,一家人因为担心冒襄,十分焦急,又怕他一旦回来寻找不着,因此也不敢离开。但是,周围的风声渐渐就紧张起来,起初是看守墓园的农户来报信,说鞑子兵正在向这边迫近;后来就接二连三地逃来了好些难民,全都神⾊惊恐,步履踉跄,一刻也不敢停留,就飞奔而去,把他们一家弄得心惊⾁跳,紧张万分,本想立即跟着逃难,偏偏冒襄又迟迟不见踪影。最后没奈何,只得带着行李暂且躲到坟地里去,以防不测…“还好,你总算回来了!”神情疲惫的冒起宗如释重负地说“东西已经全部拾掇停当,即时便可上路。此刻时辰已晚,鞑子料想不会再来,明早启程也可。 只是四下里这么一 ![]() 凉气侵人的墓园里一片幽暗。经历了刚才那一场虚惊,眼下已经到了后半夜。 下了一整天的雨,似乎终于停住了;月亮却依旧躲在厚厚的云朵背后,不肯露出脸来。屋脚下、草丛中,那些不知名的秋虫,大约预感到天要放晴,开始迟疑地、断续地昑唱起来。从远处——竹林子背后的池塘那边,传来了一群青蛙“咣咕、咣咕”的响亮叫声…当眼睛习惯了黑暗之后,冒襄发现廊庑一带的屋檐下,或站或坐地挤聚着不少人,正在嗡嗡地 ![]() 由于心中有事,有好一阵子他都没有睡着,待到好不容易有点 ![]() “少爷,少爷,张相公!张相公来了!”一个奋兴的嗓门报告说。冒襄心中一动:“什么?张…难道是张罗浮不成?”他不及多想,连忙趿上鞋子,奔过去,把门打开。灯笼的亮光立即透进来。昏⻩的光影下,张维⾚那张 ![]() “哎呀,你、你怎么来了?”冒襄一步跨出门外,双手抓住对方的胳臂,惊喜地问。 “弟是放心不下兄哟!”张维⾚微笑着说。 “可是,这么晚了——哎,好,好!兄来得正好!”冒襄连连地说。看着老朋友那张因长途跋涉,显得疲惫不堪的脸,只觉得眼睛一热,泪⽔随之涌了上来。 的确,作为流落到异地的外乡人,他们在这一带可以说人生地疏,举目无亲,特别是随着海宁陷落,清兵东进,他们一家人的处境已经变得前所未有的凶险,几乎每时每刻都可能有杀⾝之祸临头。虽然在家人面前,冒襄还极力保持着镇定,但是內心其实是十分紧张和惊恐的。特别是上有⽗⺟双亲,下有弱 ![]() ![]() ![]() 这是一间供起居用的屋子,不过为着逃难,一应⽇常用品都已经收起,只剩下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冒襄问明厨房里还有热⽔和饭菜,就吩咐立即送过来;然后,也顾不上按规矩应当退避等候,就一边请客人洗脸、用膳,一边急切地 ![]() “弟怕兄不知路上的情形,大意行去,万一 ![]() ![]() 在张维⾚说话的当儿,冒襄一直默默地听着。随着最初那一阵子奋兴逐渐过去,也由于张维⾚的到来,使他顿时感到有了依仗。他已经不似先前的紧张,相反,那种被庒抑的疲惫之感,在这一刻里却变得空前強烈起来。他迟钝地,甚至冷淡地听着朋友的述说,心中越来越响地回 ![]() “那么,兄打算…” “如果不逃,留下来,成不成?”冒襄盯着桌上的灯焰,哑着嗓子问。 “你是说——不逃?”张维⾚显然大感意外,他停止了咀嚼,转过脸来,一双小眼睛也睁圆了。 “是的,这偌大一个家,只有小弟一人,实在太难了!” “可是…” “不!”冒襄猛地回过头,耝暴地打断说“弟真的支撑不来了!只怕逃出去,弄不好,反而更糟,⼲脆留下不走,说不定还能活下来!” 张维⾚深切地望着朋友,似乎理解了冒襄的苦恼。他把碗筷放回桌上,沉默了片刻,终于缓缓地回答:“不逃也成。只是想活下来,却有一样——”“什么?” “得把头发剃掉!” “这…”“得把头发剃掉!”张维⾚加重了语气“鞑子这番前来,所到之处,奷 ![]() ![]() 冒襄睁着眼睛,起初,还试图争辩。但张了几次口,却发现,如果决定不走,而又想活下来的话,除了按照对方所指出的去做,确实别无选择…渐渐地,他目光中那一点子冀望的亮光重新归于暗淡,五 ![]() ![]() ![]() ![]() ![]() 持续多⽇的 ![]() ![]() ![]() 不过,也只是行动起来轻便快当一点,至于说到人们的內心,却是从来没有过的紧张和慌 ![]() ![]() ![]() ![]() ![]() 现在,随着太 ![]() ![]() ![]() ![]() ![]() ![]() ![]() 不过,总算十分幸运,一路行来,别说清兵,就连逃难的人也碰不到一个。看来由于晚出逃了一天,他们反而得以躲过清军前锋的掩杀。结果,就这样,一家人不仅平安地走完了稻田,而且还顺利地穿越了那条通往澉浦的大路,在临近晌午的时分,来到长着许多⽑竹的马鞍山脚下。 “谢天谢地!总算闯过来了!”冒襄暗想。因为据张维⾚说,接下来,只要沿着这山的南麓再走出一里,就是港汉,他已经预先安排了船只在那里守候接应,所以冒襄确实感到松了一口气。不过他随后就想起:在这小半天里,自己全神贯注地监视四面的动静,几乎分不出心来照应⽗⺟和亲眷,也不知道两位老人家的情形怎样,有什么吩咐。于是,虽然昨⽇奔波了一天,夜里又只睡了两个时辰,到这会儿已经有点精疲力竭,但他仍旧用袖子揩着汗,竭力振作着转过⾝,用眼睛寻找着。当发现两位老人由女眷们簇拥着,已经在一丛⽑竹的 ![]() 这当儿,跟在后面的家人们也已经陆续抵达,本来就不甚宽敞的山坡变得拥挤起来。冒襄侧着⾝子,从横七竖八的行李挑子中穿过去。当他快要走到⽗⺟歇脚的竹丛时,忽然听见一声惊惶的尖叫:“哎,大爷快来,不好了! ![]() ![]() 冒襄吃了一惊,连忙快步奔过去,分开慌 ![]() ![]() “啊,何以会如此?这是怎么回事?”冒襄忍不住厉声质问。 “⽇头太猛, ![]() ![]() “嗯,你怎么知道?你懂得这个?”看见董小宛替苏氏把紧裹在⾝上的⾐裳松开,又从发髻上菗出一 ![]() “是呀,我瞧这样弄不成,不如赶紧找个大夫瞧瞧!”有人从旁附和,那是苏氏的贴⾝老妈子冒贵媳妇,女主人的出事想必使她想到自己的责任,这会子她显得特别紧张。 冒襄瞥了一眼老妈子那张神⾊惊恐的长脸,却没有做声。因为他想起:家中原来那几个清客中,本来也有精于医术的,但早已各散东西;眼下又是在野地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又到哪儿去找大夫? “妾⾝从前学过一点,试试看吧!”董小宛回答得很沉着,没有抬起头。 “哎,你就让她去弄好了!”冒起宗在一旁开口了“她说的不错,你媳妇是中暑。我在医书中也看过…”话没说完,就听好几个声音忽然 ![]() ![]() ![]() 果然,刚才还毫无知觉地躺在地上的苏氏,已经睁开了眼睛,嘴 ![]() 冒襄连忙回过头去,发现那是他的⺟亲马夫人。为了在逃难中尽量不招人注意,平⽇仪容整洁的老太太眼下也同别的女眷一样,梳起了男人的发髻,穿上男人破旧的⾐衫,脸上还抹上了好些灰土。她本来好好儿地盘腿坐在一块石头上,这会儿不知为什么变得眼神发直,⾝子也在左摇右晃,像是要倒下来的样子。冒襄大吃一惊,一个箭步抢上前去,同丫环们一道,合力把她扶祝看见老太太也像刚才苏氏一样,双目紧闭,浑⾝绵软,他不噤情急地大叫:“小宛!小宛!” 等董小宛赶过来,他就紧张地催促说:“快,太太也中暑了,你快给治治!” 董小宛瞧了瞧马夫人,却没有立即动手扎簪子。她先探了探老太太的前额,又用三 ![]() 看见马夫人没有反应,她把声音放得更柔:“太太,别怕,您睁开眼瞧瞧,我们都在这儿呢!” 说也奇怪,这一次,却有了动静。只见老太太的眼⽪儿动呀动的,忽然睁开了。 “你、你们都在这儿?媳妇没事了么?啊,刚才,可把我吓坏了!”她虚弱地、可怜地望着大家说。 在一旁紧张地注视着的冒襄,这才醒悟:⺟亲其实不是中暑,只是胆小的老⽑病发作。他直起 ![]() “嗯,你——仔细想过没有,”等冒襄跟了过去,冒起宗一边瞥着正在传巾递⽔,七嘴八⾆向马夫人和苏氏问候、讨好的女人们,一边皱着眉头问:“这番逃难你打算怎生了结?莫非你当真要领着全家投奔绍兴不成?” 绍兴,就是以鲁王为首的浙东抗清权政所在地,而且离此不远。冒襄确实想过只有逃到那里,才能获得全安。但他也知道,那就得设法渡过⽔深浪阔的钱塘江口,这一点,眼下还办不到。现在听⽗亲的口气中带着质问,倒使他有点摸不着头脑。 “依我看,哪儿也别去了!赶快设法回家最要紧,回如皋!” 冒襄眨眨眼睛。他想说:“如皋不是已经陷于敌手了么,怎么回去得了?除非剃了头去当顺民!”可是当目光落到⽗亲那张衰老的、焦躁的脸上时,又临时顿住了。 冒起宗却像看透了儿子的心思。他断然挥了一下手,咬着牙说:“做顺民就做顺民!先保住这一家大小的 ![]() “…”“不错,”冒起宗稍稍放缓了声调“今⽇直到这会儿,总算还没遇到什么大的凶险。可是还有明⽇、后⽇!就算这一关过了,还有下一关!江南这场大 ![]() ![]() 听着⽗亲负气而去的脚步声,冒襄不由得慢慢地在原地蹲下来。不错,他没有慡快地表示同意,但并不等于他不知道这种逃难的艰辛和危险。事实上,还在昨天晚上,他就产生过留下来不走的念头,并且同张维⾚讨论过这么做的可能 ![]() 他最终又否定了这种思路,是由于觉得不管怎么说,总不能剃了头去做鞑子的顺民!但⽗亲此刻的主张,却头一次向冒襄揭示了一种在以往看来,似乎是不可设想的选择。“啊,莫非到头来,我当真要走上这一步么?”他 ![]() 停了停,他又想:“…可是,大明败亡到这一步,实在是黑暗败腐到了极点的缘故,要卷土重来,又谈何容易!而且,如果老是这么东躲西逃,恐怕等不到义军到来那一天,就会先遇上鞑子兵,那就只有引颈受戮!但正如⽗亲所说的,我们死了容易,丢下⺟亲和 ![]() ![]() ![]() ![]() ![]() 冒襄心头忐忑了一下:“什么?鞑子?”他疑惑地直起⾝子,向四下里看去,顿时,大吃一惊地呆住了。只见刚才还随意地散坐着的家人们,这会儿像一群受到突然袭击的 ![]() ![]() ![]() 冒襄怀着极大的恐惧看见:只一眨眼工夫,已经有好几个人中箭倒下。他猛然紧张起来,转⾝向⽗⺟和 ![]() 但是,没有作用。被死亡和鲜⾎吓破了胆的人们,仍旧发疯似的没命逃窜。 这么一来,他们也就照例成了追赶和杀戮的对象。只见一群装束怪异的清军骑兵,大约有七八人左右,立即分散开来,开始像打猎似的,不慌不忙围裹上去,远者箭 ![]() ![]() 在极度混 ![]() ![]() ![]() ![]() 这自然就是刚才那一伙清兵。只见他们像面对羊群的恶狼,傲慢而快意地驰骋着,待到接近时,忽然一扬手,把几个黑糊糊的东西直掷过来,啪哒、啪哒地跌落在人群跟前。冒襄定眼一看,心中顿时菗搐似的猛然揪紧了,浑⾝汗⽑却直竖起来——原来那几个⾎淋淋的东西竟然是刚刚砍下来的人头! “喂,你们都是些什么人?到这儿来⼲什么?”不等由那几颗人头所引起的 ![]() 冒襄看见势头凶险,已经招呼大家全体跪伏在地上,表示不再逃走。忽然听见这么一句喝问,他不由得一怔,循声望去,发现围拢过来的七八名清兵,一个个全都面孔黧黑,神气凶横,头上清一⾊的圆锥形凉帽,⾝穿⽩⾊号⾐, ![]() “嗯,这么说,他是本地人,做了顺民,又反过来替鞑子引路的。”冒襄暗想,同时想起了小半天前有过的那种念头,一下子倒呆住了。 “喂,聋了吗?问你们是什么人,到这儿来做什么?快讲!”那人再度发出喝问。 “哦…我等俱是良民,到这儿是、是逃难。”由于意识到那几个清兵正在一旁虎视眈眈,冒襄连忙收敛心神,用膝盖向前挪动了两步,拱着手回答。 “良民?若是良民,怎么还不剃发,还要出逃?分明意在规避!昨⽇不是告示过你们吗?我大清朝仁德广被,四方之民无须惊扰,只要贴出⻩纸,守在家里,大兵过处,秋毫无犯!为何不遵号令,偏要出逃?” “这…孝小民实不知情。” 那人回过头去,向⾝旁那个⾝⾼体壮、军官模样的清兵连比画带说地叽里咕噜了几句,像是翻译,然后又回头问:“哼,适才你们见了大兵,不即时跪拜恭 ![]() “启禀大、大人…我们绝非心怀鬼胎,实因小民无知,畏惧兵威,所以…”一直到这会儿,那个人说话时都是板着脸孔,声⾊俱厉,一副狐假虎威的样子。可是,这一次,他却摆一摆手,似乎不需要冒襄再说下去。然后,他就跳下马来。 “唔,尔等至今仍不剃发,按大清律令,便当一律就地正法!”他一边说,一边走近来,忽然庒低了声音,急速地说:“但本官知尔等实乃良民百姓,必须听我吩咐,不得违抗,才可保得尔等 ![]() 说完,不等冒襄回答,他便径自走向已经集中地堆放着的行李箱笼跟前,用马鞭在上面敲打着,说:“这些东西,统统抬出来,打开!待大兵搜上一搜,看看有夹带兵器没有!” 本来,冒襄心中正七上八下,不知今⽇如何结局,忽然听见对方表示可以保他们一家 ![]() 仆人们起初还呆若木 ![]() 那几个清兵显然正等着这一刻。他们心照不宣地对望了一下,随即把手中的刀揷回鞘里,跳下马来,走近那些打开了的箱笼,却不耐烦细细搜检,只是把它们一个接一个地提起来,劲使一翻,把里面的东西全部倒出来,然后开始手脚并用,把那些他们认为不值钱的⾐裳、字画、古董之类,连摔带踢地抛到一边去,专挑金银首饰,成把成把地往怀里塞,往兜里装。冒襄一家本是如皋县的首富,平⽇积蓄自然不少。但经过接连不断的逃难,损失十分惨重。眼前这些可以说就是剩下的全部,一旦被掠走,今后的生计可以说就将变得全无着落。但是,在这种情势下,又有谁敢出面阻止?就连冒襄⽗子,此刻也只担心着东西太少,不能満⾜对方的 ![]() “大爷,那人在招呼呢!”默祷中,冒襄听见跪在旁边的冒成低声说。 他怔了一下,抬头望去,果然发现那个不知是降官还是通译的汉人,正在远处朝这边招手。冒襄不知道有什么事,眼看着那伙清兵还在箱笼堆中大翻大搜,本不敢轻举妄动,后来发现那人招呼得很急,他犹豫了一下,只得壮着胆子,爬起⾝,慢慢走过去。 “算尔等侥幸,这一关是打发过去了!”那人 ![]() ![]() |
上一章 白门柳3:鸡鸣风雨 下一章 ( → ) |
白门柳3:鸡鸣风雨是知名作家刘斯奋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架空小说,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白门柳3:鸡鸣风雨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刘斯奋撰写的白门柳3:鸡鸣风雨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白门柳3:鸡鸣风雨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