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作者:午后方晴 | 书号:38017 时间:2017/8/9 字数:6656 |
上一章 八百四十八章 帮手 下一章 ( → ) | |
郑朗差一点吓下趴来,额头上冒着汗,东看西看,确定站在远处的太监没有听到赵顼的话,又看着屏风问:“陛下,太后在不在后面?” 这句话问得很没有礼貌,但不问不行哪。 “不在。” “陛下,怎想起来问这句话?若传将出去,臣会被陛下害死的。” 赵顼不由一乐,道:“也无妨,朕仅是一个比喻。” 。 。 “比喻也是害死人的。” “好,朕不提了,只是朕近来读了许多儒家书籍,又看了你对圣人的阐述,虽知道真正达到儒家中的圣人那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是经常在想,有没有很接近这种标准的人存在。” “有,夫子,老子,释迦牟尼,他们也达不到真正圣人标准,虽接近了,那只是史书与传说的美化,臣相信若实真的夫子与老子、释迦牟尼,在他们⾝上找也能找出许多缺点。为何称他们为圣人,不是吹⽑求疵,而是指他们的心灵, ![]() “标准在降低?” “陛下,这个标准也很⾼了,古今往来能达到的,也不过屈指之数。” 。 。 “我朝可有?” 郑朗隐隐觉得今天赵顼很不对劲,仍然答道:“我朝有,两人,一君一臣,臣是范仲淹,虽他一生也犯过许多错误,但仅论心灵,已经接近了臣所说的那个标准。” 用了很接近二字,仍达不到,范仲淹也有私心的,不过在宋朝士大夫中。若论心灵⼲净。范仲淹毫无疑问。当数第一。三百年来第一人,非是指范仲淹的能力,是军事家但非是伟大的军事家,那种古怪的筑堡寨战术实际有许多弊端破绽。是政治家但不是伟大的政治家。庆历新政种种错误不提,平时的吏治能力与赵匡胤、吕夷简、李沆等人相差太远,就连王旦也远不及之。之所以三百年第一人,就是指这颗⼲净的心灵。洁⽩无暇的cāo守。 赵顼仔细地回想了范仲淹生平,最后叹息道:“范希文能算是接近这一标准,君是谁,仁宗?” “然。” “可朕不明⽩,你对朕分析过许多仁宗的驭人之道,此乃诡诈之术,与洁⽩无暇似乎并无关系。” “陛下,若说接近圣人,仁宗才算是真正接近圣人,范仲淹还不行。有的事过于 ![]() ![]() 赵顼默想了大半天,说道:“朕不如矣。” 至少去年地震涝灾,今年⼲旱,他就一次没有想到于庭中祈祷。 赵顼也算爱民,但与赵祯相比,确实差了很多。然而也不大好比较,古今往来,不过就出了一个赵祯。 过了一会,赵顼拍着郑朗的手道:“郑公,朕要吃味了。” 你对仁宗太好了,俺心中不是滋味。但郑朗听了这话后,心中更不是滋味,怎么听怎么的不对劲。嚅嚅道:“陛下,不至于吧。” 赵顼一乐,又道:“不过朕似乎也明⽩了,正是因为仁宗,所以昔⽇一个喜琴棋书画的雅臣越来越有责任感,最终成长为一名名臣。”说对了一半,没有赵祯,若是一开始就遇到赵顼,郑朗也会努力努力,但不会象现在这么努力。甚至感到不对时,将家人往南方一搬菗⾝而退。毕竟治理一个家国,太艰难了。这一路走来,经历了多少酸甜苦辣? 郑朗不言,算是默认。 赵顼又问道:“郑公能接近否?” “仅比心灵纯净,臣也不行,与仁宗希文相差甚远。而且发生了一件事,更与这个纯净无关。” 赵顼已经知道什么事,没有追问,想了大半天,又说道:“郑公也算是接近了,即便不如希文,可是才华却将其弥补,最少也是千古难得一见的良臣。” 做良臣没事,做圣人不行,郑朗长松了一口气道:“也不敢,良臣同样很难,臣仅是一个智臣,不过努力地做陛下的忠臣与良臣吧。” 接着发生了一系列的人事调动。 知定州孙长卿岁満,河北地震时,定州城內郭仓皆震塌,孙长卿临危不 ![]() 因此赵顼问王安石如何,定州在宋朝地位很重要,但肯定不及开封地位之崇⾼。滕甫无错,来一个对换,对滕甫不是很公平。在这里,王安石耍了一个小心机。滕甫生 ![]() 郑朗无所谓,改⾰种种,想让人不反对那是不可能的。可是王安石心中不快,赵顼,也就答道:“可以。” 富弼与曾公亮狐疑地说了一句:“陛下,还是徐议之吧。” 滕甫知开封府还是不错的,不能无故将他贬换。 既退,不知道王安石向曾公亮、富弼说了什么,他⽇进见,富弼与曾公亮又改了口。说:“甫jiān人。宜在外。” 居然让王安石蛊惑一下。滕甫变成了jiān人。不过富弼也没有完全听王安石的话,推荐了李肃之。曾公亮与孙长卿关系好,说道:“肃之不如长卿。” 两个首相意见不同,赵顼看着王安石。富曾二人给了王安石面子。怎么办呢,王安石只好和稀泥,说道:“李肃之乃是良吏,郑公曾重用之。然长卿细密,两人皆可试开封府尹。” 决定权重新踢给赵顼,赵顼于是让李肃之知开封府,孙长卿仍知定州,滕甫知瀛州。诏书下,滕甫莫明其妙,终于问清楚原委,心中那个气啊,不提了。原来仅是因为孙长卿的调动,现在孙长卿并没有调动。自己却下放了。况且瀛州哪及得上定州地位?临行前对赵顼说道:“臣知事陛下而已,不能事 ![]() ![]() ![]() 这事儿王安石做得很不地道,郑朗闻听后,在滕甫临行前,对滕甫说道:“朝堂变动,升升降降,乃是故事也。若有升无降,官至首相之时,国将如何?君安心东下,有了吏治,中书不会默视也。” 实际上滕甫说的 ![]() 接着再来,知制诰郑獬与滕甫关系好,为滕甫打抱不平,王安石平时最反感这二人,目为“滕屠郑沽”听到郑獬在赵顼面前嘀咕,对赵顼说道:“獬极险,不宜使在內。” 赵顼此时对王安石依然相信,至少在做为上,除了郑朗也就是王安石,中书平安地渡过,王安石居功也甚伟。既然王安石说郑獬不好,再换一换吧。按照制度,两制官差除,必须宰相执笔。看三司如今的改⾰,与这个类似,两制审议诏书,甚至对皇帝诏书封还词头,但两制官差除不能由两制內员官草诏,又 ![]() ![]() 郑獬的好朋友吕诲、钱公辅、王拱辰为之不平,与王安石争执,吵来吵去,未争赢,于是前面郑獬知杭州,王拱辰又判了应天府,钱公辅判了江宁府。吕诲未动,仍然不服气,还争,赵顼出吕诲奏折示于王安石与赵抃,问:“王拱辰等出,外间纷云知否?” 因郑朗古怪的改制,两府相权受台谏弹劾,又受两制掣肘,如今宰相与两制员官也产生许多矛盾,赵抃答道:“不知。” 赵顼说道:“除拱辰宣徽使自为再任,岂是拨擢?诲为人所使,却不知道卿之用心。” 吕诲被王拱辰当 ![]() 是不是真做了 ![]() 吕诲更不服气了,带着御史台员官多次弹劾王安石,又牵连到郑朗。当然,火拼的结果,新吵架王吕诲也不是王安石对手。但郑朗不想再闹下去,因此于都堂会上说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用人更是如此,所恨者乃是以爱憎用人,爱之则爱之所长,憎之则憎之所短,那非是用人之道,用人之道恰恰相反,爱之要视其短,憎之要见其长。” 以前也说过,乃是郑朗有名的名言警句之一。说到这里,看着王安石。那意思是说,能否心 ![]() ![]() 实际做到很难,郑朗也不可能真正做到,但要努力做到。 然后看着吕诲说道:“治平之害,乃是因为言臣锐减,一度台谏官只有数人而己。故改制多个部司裁减,只有台谏恢复盛况,我还嫌不⾜,又增设十几家报纸,自民间起就增加舆论监督,以开言路。又正式将监察司制度完善。然献可,你可曾想过为何台谏锐减如此?” 吕诲不言。 这点御史台似乎做得略有些过份,不管怎么说,台谏是郑朗一手力促恢复元气的,自己这些人也是郑朗进谏重新召回来的。 “献可,非仅是与韩琦专权有关,真宗时我没有经历过。仁宗时我也在朝堂呆了数年之久。何谓言臣。替家国开言路。公忠国体。但自仁宗时起,台谏员官有了不好的趋势,公忠国体未看到多少,却多以个人恩怨言事。一度使宰执多次轮换,耽搁国政,甚至 ![]() “家国弊端沉重,欠负大巨,何谓言臣,进忠言,匡国政,扶君王,纠百官。如此重任,岂能不顾大局,一味以个人爱憎感情弹劾?还有诸位说结 ![]() ![]() “滕王钱郑四人被外放,已经外放了,便要安心地呆在地方上从政,庙堂重要,地方难道不重要吗?我在地方上呆了二十多年,也未曾感到什么委屈。为什么滕王钱郑就不能呆在地方为官?难道天塌了吗?做得好,中书有案记录,也能随时调回庙堂。况且诸位说结 ![]() ![]() ![]() 双方各打五十大板,马上第三波改⾰就要发动了,没有必要再斗下去。又说道:“我知道,改⾰以来,使得一些人利益受损,这也是你们反对的地方。但就是微调,难道没有人受损?” 拿起一张⻩⿇纸,又道:“昔⽇富弼与范希文 ![]() “是啊,一定要慎重啊,”赵顼说道。朝廷那一项决策出来,岂不是有许多人家受益的,也有许多人家受损的,难道因此就不颁布诏令吗。所以一定要慎重。 “陛下睿智,献可,我 ![]() 吕诲道:“御史之职,也是纠察百官之道,是郑公方才之语,四人无辜而贬,乃执政之失也,我不得不言。” 还是没有低头,但语气软和了。 他对郑朗没有坏感,即便也未必赞成郑朗所有的改⾰,可真将郑朗 ![]() 赵顼解劝,道:“此事到此结束吧。” 吕诲多刚硬哪,能低下头,⾜够了。 况且马上第三波改⾰发起,在郑朗教导下,赵顼也知道在这时候不能多事。均输法出,条例司没有多少人反对,三司冗肿得确实不象话,已经肿到严重影响政务的地步。因此设条例司,反对的人极少。但均输法反对的很多,包括大小苏与范纯仁,与文彦博那句话无关,认为均输法一出,必与民争利。 是公正的说法,一旦执行,不但影响到一些大商人的利益,中小商人同样会受损。 因此执行前,郑朗先再次放出二监部分股契,安抚一些人。钢监利润还没有完全起来,不过已经为朝廷打造许多武器,有了一些利润。并且郑州那边在进一步地完善技术,一旦技术完善,再加上平安监开采的铁矿产量提⾼,必然会逐年增加。两监股契还是很让人心动的。 又调拨一些老兵重新进⼊军队,起军事与政治指导员作用。不过大多数老兵或者从事其他行业,或者进⼊了镖行监。等到七百余老兵挑选出后,郑朗这才放出一条消息。 家国还会做一些改⾰,会使许多人利益受到伤害,无奈也,以后家国会进行补偿,郑朗正在谋划一个更庞大的监,这个监规模有可能比行银还要大巨,也更有前景,收益无可估量。 消息放出,迅速传开。行银最终收益会是如何,不得而知,但将是一个惊人数字。比行银监收益更大,那是让人无法想像了。许多人询问,就连富弼曾公亮也问了好几次,郑朗未答,只说想法未成 ![]() 会很⿇烦的,一旦公开,争议很多,并且它需要一些特定的条件,条件未达到,公开了更⿇烦。现在更是说都不能说。 之所以放出来,如他对赵顼说的,换取一部分人支持,让他们主动代替朝廷与反对者较量,好减少反对声音,让改⾰顺利执行下去。 均输法开始。 做了一部分兼让,先是发运司的权利,没有让它总掌东南六路所有财赋大权,只是给了它调动东南六路权利。毕竟它只能算是三司第二级部门,若有了总掌东南六路财赋大权,让转运使与各知州知府何以情堪?没有总掌权,但必须有调动权,这是底限。 其次以粮食为主,顺利掌管着茶盐之道,可以在供给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例如京城紧缺导致昂贵无比,东南又多产而价践,向条例司汇报,条例司与三司正副使协商通过, ![]() 正是这几条限制,使发运司 ![]() 有了这几条限制,依然有许多反对声音,不过弱了很多。 而且望渴着那个虚无飘缈的庞大作监,居然有许多人出面附和。郑朗成功地找来帮手,而且还不少,有可能有几十万条件好的三等以上户对郑朗暗送秋波。 但均输法仅是第三次改⾰的一个头,一个引子,随着均输法诏书下达,进行了一系列官职制订后,七月末,第三波改⾰到来了。看似赢利很少,实际它的争议有可能都比第一次改制时大。 |
上一章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下一章 ( → )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是知名作家午后方晴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架空小说,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午后方晴撰写的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