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作者:午后方晴 | 书号:38017 时间:2017/8/9 字数:8471 |
上一章 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 下一章 ( → ) | |
到来之时,赵顼一颗心也跳得厉害。当时郑朗讲解第三次改⾰时,赵顼有许多地方不懂,⺟亲⾼滔滔却与郑朗几乎产生争执,为此,前后陆续地最少谈了两个多时辰。终于将⾼滔滔说服。 这一关过去,宋朝几乎能海阔天空了。 大不了以后做一些微调,那个虽有争议,但不会有太多的反对声音。迈不过去,前功尽弃。 即将执行之即,赵顼 ![]() 思来覆去,将赵念奴与李贵召进了內宮。 赵念奴见安,赵顼让他们坐下,然后盯着李贵看。以前未怎么注意,也注意了,但没有往那一方面想。现在仔细观看,无论眉宇之间,或者举止,都能隐隐看到另一个人的风范,眉⽑浓浓的,而不是象仁宗⽗女,细细的眉⽑,一张团脸,也不是很英俊,当然,另一个人同样不能用英俊形容,然而气度很好,坐在哪里沉稳沈俨,就象一个小大人。 爱屋及乌,赵顼越看越 ![]() “陛下,遵命。”李贵坦然坐到赵顼面前,但举止十分地有礼貌,先行礼,随后才坐下。 真的很不错,赵顼心里夸道。不愧是那两人的后代,就是遗传了一点点,也不会差到哪里的。问:“李贵,朕听说你进了太学?” 李贵看了看⺟亲,赵念奴点点头。李贵才说道:“陛下,是郑公之意,以前多随郑公或者⺟亲⾝边学习,但郑朗说观里多是女道士,若不与外界接触,少了男儿的 ![]() 赵顼有点惊讶。沉思良久,最终也明⽩了,郑朗最重视的乃是学以致用,曾与自己谈过一番对话,论读书赵普读书并不多,故有半本论语治天下之语。非是半本论语就能将天下治理了,那么朝中这些士大夫有很多人将十三经读得滚瓜烂 ![]() ![]() ![]() 想到这里,微微有些叹息。 终是外戚,不大好用的,那怕是王贻永。只能呆在西府,还不敢言事。又问道:“你读了些什么书?” “论语、孟子、荀子、礼记、尚书、诗经、舂秋、易,还有一些算术、格物学方面的书籍。” “这么多啊?”赵顼有些失神。 “陛下,也不多的,郑公十三岁时已名闻天下,追求大道,与他相比起来,臣相差得太远。” 赵念奴看着儿子侃侃而谈,眼中闪过柔和的笑意。儿子终于长大啦。 赵顼无语了。也是啊,李贵不是李玮的孩子。乃是郑朗的孩子,什么样的妖蛾子,都会很正常。 于是赵顼问了一些关于经义方面的问题,李贵徐徐回答,赵顼心中更是 ![]() 赵念奴一笑,道:“陛下,他还小,不急。” “若看中那家宗室的女子,对朕说一说,朕替他做主。”自家的妹妹不行了,但宗室有的是好女子,任你挑。 赵念奴奇怪地看着赵顼,问:“陛下,你今天怎么啦?” “没,没什么,”赵顼心虚地回答。 一姑一侄结束了对话,第三次改制开始,还是集于都堂,但此次大臣很多,不仅是两省两制台谏员官,还有次一层的员官,比如三司四部司的长官,侍郞,给事中,门下五房,等等,一共多达一百六十多名重要的京官参与。 随着这些员官陆续到来,不用说,知道郑朗第三次腾折又要开始了。赵顼让大家坐下,看了看郑朗,郑朗暗中额首。于是赵顼击了击桌面,低低的嘈杂声停了下来。 赵顼说道:“秦始皇曾梦想秦朝万世江山,被人讥笑千古。郑公说只求一千年两千年,有人用此弹劾说郑公大逆不道,周朝才八百年基业,能有一千年两千年,朕⾜矣。” 用此弹劾的多是中层员官,在座的可不会,皆是莞尔一笑,能有一千年真的不错了。即便赵宋灭亡,能有一千年基业,赵氏弟子早就枝开叶散,遍及天涯。其实哪里用得着一千年两千年,就是六七百年江山,也极其不容易。 赵顼又道:“郑公,能否告诉朕周朝能存国八百年,而后来诸国命运短祚的原因?” “喏。有三个原因,第一是人口原因,实际舂秋时产量很低,一亩地产量只有一石,而非是象我朝多达两石多,相信耕种技术也落后,同时更不可能象我朝这样,与山争田,与海争田,与湖泊争田。人口若控制不起来,必会导致灭国之险。但周国时不同,乃是诸候国制,诸国相伐不休,战争连年不断,秦国灭楚居然出动六十万大军,赵秦长平之战,赵国出动四十万大军,鏖战数年之久。这些战争,就是放在我朝,真正史无前例的亿兆人口,多半也吃不消的。我不提战争给家国带来的伤害,只说百姓,以赵国之大小,一战居然牺牲四十多万壮丁,人口怎么会繁衍与昌隆,所以人口在这种诸候制下,一直不会产生庒力。” “太忍残了。”赵顼唏嘘道,这际今天开场⽩,君臣二人做过“排练”但想到真相,赵顼还是忍不住头摇,他也想做宋仁宗啊。 “是啊,其次是耕地问题,周国时乃是奴隶制,我时常听到一些议论声。说是井田制有多少好?非也。它是奴隶社会,有地的多是奴隶主,无地的则是奴隶。都是奴隶主了,就象我朝,都是士大夫的,谁侵呑谁啊?因此不存在兼并之风波,也就是没有耕地问题。其三,贵族的扩张问题。奴隶与耕地皆有了主家,贵族想扩张,要么从其他贵族手中強行夺取奴隶与耕地,这个难度远比我们如今从平民手中夺取要⾼得多,除了政治斗争牺牲的外,多半也不可能。故周国时遵守着严格的嫡庶制度。庶出弟子永远没有地位,就是嫡系只有一个家主,其他人除非立下大功,否则就泯然众人矣。权贵无法圹张,因此无论夏商周,立国皆是很久远。” “能不能恢复这种古制?”赵顼问道。 大家一起面面相觑,这是有意问的,大一统的君王不做,去做一个诸候王。傻啊! “不能,臣刚才说过立国久远的真正原因,其实不管那一条皆是很忍残,例如,子华(韩绛),如今你兄弟八人多因才华而拜官封爵,但自夏商周到舂秋战国时代,可曾有过类似的事例?士大夫不想。那种忍残的生活,平民百姓也不想。因为以前没有过。就象占城稻很早就有了。若非真宗引进,有几人想过?因没有封建制。无论臣子或者百姓,也就这么过了。但秦朝打开了一扇窗户,虽秦朝还没有发现这扇窗户的意义,后来汉⾼祖冷静地没有听别人的劝说,继续用封建制,已经将这扇窗户打开,让所有臣民看到里面的光亮。大一统后,没有內战之害,百姓安宁幸福,士大夫更是受益于这种大一统。再想恢复上古时的那种落后制度,无论那一个群体,皆不会接受。” “郑公,那为何一千多年来,家国命运短祚?汉有三百余年,东汉是等于将前朝推翻重新起的朝代,两汉虽是刘氏江山,实际是两个朝代,每个朝代仅有一百多年时光,唐朝更长一点,还不⾜三百年。这是为何?” “天道,地道,人道。” “请说。” “天道自虚无中来,从虚到实,从无到有,最终经亿亿年后,又化为虚无,但中间乃存在着无数的循环,生生死死,人是一代接着一代传替下去,家国也是一个家国接着一个家国递更下去。若做得好,有千年的王国,假若后人争气,说不定会存在万年的江山,但不可能有十万年的王国。那怕在远古时那种闭塞落后的环境下,也会发生商递夏,周递商的传更。此乃天道也。再说地道,大一统也注定人口繁衍,那怕唐朝,人口到了天宝时,也快接近亿兆人口。大地受载能力有限,也注定一个王国由盛转衰,最终灭亡。即便没有安史之 ![]() ![]() ![]() ![]() ![]() ![]() ![]() 所有士大夫一起震惊了。 这种理论自古从未出现过。 前几天郑朗在內宮与赵顼、⾼滔滔 ![]() 若按照这种理论,连安史之 ![]() ![]() ![]() ![]() 不能说郑朗 ![]() 曾公亮大半天才问道:“可有良策?” “明仲是问万年之策,还是千年之策?” “有何区别?” “万年之策,我肯定没有,不论什么家国,最终注定走向灭亡的命运,一场动 ![]() ![]() ![]() ![]() 后面还有,在內宮郑朗只从否卦第五爻说起,前面几爻含模地略过。在这里,郑朗索 ![]() 不过能坐到这里的,难道否卦不知道吗? 不用郑朗解释,按照郑朗这种说法,自然而然推理下去。 皇祐时达到巅峰,家国财政健康,以至直接间接的用在开发南方与战争的费用几乎近达亿缗钱,家国财政还没有吃紧。并且将侬智⾼判 ![]() ![]() 但大家一起陶醉在这个歌舞升平的年光里,一个个不作为,非是帝乙归妹,而是坐看 ![]() ![]() ![]() ![]() 宋朝也很快进⼊否卦,天地 ![]() ![]() ![]() 赵顼心中也有些惭愧,若不是老子弄出这些事,又哪里来的治平之害,以至今天自己很苦 ![]() 但在这个凶卦里还有着一线生机。 第一爻,拨起茅草。其 ![]() ![]() 第二爻,小人阿谀奉承。得到好处,德⾼望重的人却否定了阿谀奉承,前者是吉是好处,后才是亨,是大道所在。韩琦欧 ![]() 因此在第五爻,否卦将要结束,德者可以获得吉详。不过若不奋发有为,就会其亡其亡,不久就要灭亡了。生在这一刻,死也在这一刻。 但怎么“生”过来呢,否终则倾,何可长也。有一个倾字,要么改⾰,做大手术将所有积弊铲除,要么只有一条,用一个新王朝完全替代!⾰命!除了这两条外,只剩下一条道路,其亡其亡! 郑朗站了起来,背手说道:“家国危机重重,背着史无前例的欠负,西夏又野心 ![]() ![]() ![]() ![]() 对易经郑朗很推崇的,后来人胡来,将它认为道家的学问,易经是积极的,出世的,与道家有何⼲系,更可笑的,自古以来,居然将它当成算命卜卦法宝。 其实易经有很強的哲学辨论观,不能用唯物主义或者唯心主义去武断的甄别,它几乎覆盖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领域。因为古代的局限 ![]() 因为都堂郑朗用易经剖析,导致不久后许多人重新研究诠注易经,形成一种风嘲。 郑朗又说道:“老子说得对,每一凶卦不用说了,死机重重,就是吉卦,也有一个凶爻,不可能代代都有英主贤臣,而且立国越长久,危机越深重,解决起来也会越⿇烦。最终必是死亡。但终是消积的想法。夫子说得同样有道理,每一吉卦有一个凶爻,稍不留神,便招来灭国之祸,例如天宝盛时,唐朝文治武功达到巅峰,李林甫误国,唐明皇倦政,安史之 ![]() “行知,我还是没有听明⽩,能说具体一点吗?”曾公亮又道。 “明仲,夏商周。到舂秋战国,走了近两千年时光,自秦朝到我朝初立,又是近一千两百年时光。秦朝封建,打开了一扇窗户,我朝也在渐渐打开另一扇窗户。” “行知道来,”曾公亮说。说易经,那只是理论依据。得来一点实际的。 郑朗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有了理论,是夫子说的,那么改⾰就成了故事,会得到更多的人认可。史上王安石也用了这一招,可惜因为过于倔強。来了一个三不,将其作用削弱。 “还是从天道说起,天道注定盛必转衰,灭亡,新王朝由生转盛,一次次循环。但并没有规订时间,因此秦隋立国只有几十年便亡国,汉唐则为久远。那么天道何在?在于爱民之心。即便是十六国南北朝时,谁爱民用政策得当。谁就会強大。到了我朝,爱民程度远盛于历朝历代,故我敢断言,不管以后如何,只好不出暴君,我朝命数必长远唐朝。太祖太宗取消部曲制度,噤止人口贩卖,已经逐渐打开这扇窗户。还有地道,大地受载能力有限。创造财富有限。但当真无策可用?我朝重视工商业,由是家国益富。各地区百姓渐渐重视生产技术。精耕细种,产量增加。真宗又有远见地引进了占城稻。这些措施正在一点一滴地将这扇窗户隐隐地推开,未推开,但看到那点亮光。正是因为如此,我朝面积狭小,却养活了史上最多的人口。还有,子厚,以前福建路九成以上乃山区,土地贫瘠,却养活了最稠密的百姓。迫不得己,许多百姓将自己子女活活掐死溺死。王鼎等士大夫多噤止,你⾝为建州人,你来说一说。” 说就说,章惇会怕谁? 他朗声答道:“陛下,郑公,王鼎虽好心,臣以为不切实际。若不是如此,福建路人口辈加稠密,最后百姓在没有生机之下,又会象庆历年间那样,盗贼四起。如今因为两广开发,许多百姓奔向两广,这一陋行逐渐消失了。不过十年过后,下一代成长起来,又会再次变得稠密,只能向两广安纳。郑公的意思我晓得了。两位祖宗重视农业,鼓励百姓开荒,郑公南下开发荆湖与两广,也是禀程这一宗旨。我朝就能养活更多的百姓。这就是地道的窗户。大地面积有限,但可以用一些手段增加它的承载能力。” “中的。再者就是人道,我不想多说,以免各位又要弹劾我,反对我,只说一句,请看府州折家!” 府州就那点蛋大的地方,朝廷也不过给了一名知州的名额,封赐数名折家弟子为官,但折家有多少弟子?家主与几名有官位在⾝的人除外,其他人迅速让他们沦为平民,因此折家弟子虽多,却不会成为府州的妨碍。 再看国內呢? 宗室弟子外戚越来越膨 ![]() 只有一法,主动地限制他们兼并与无限度的膨 ![]() 郑朗不去提了,道理都懂的,只是大家一起不愿意主动做退让罢了。又道:“为了从这一凶爻平安渡过,今年还有一次改⾰,也是最后一次改⾰,以后只会微调。迈过去,同人之卦便会到来。而且咸平之治、皇祐嘉祐之治,若再来一个熙宁之治成功,很有可能替祖宗彻底将这扇窗户打开,也会是一场铭载史书史诗般的中兴之治,能否成为史诗,就看诸位了。” |
上一章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下一章 ( → )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是知名作家午后方晴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架空小说,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午后方晴撰写的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