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我家后院是唐朝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我家后院是唐朝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 书号:45603 时间:2018/1/26 字数:2396 |
上一章 第一百章 开班学堂的想法 下一章 ( → ) | |
又带着郭明达驾驶了一圈,一番练习下,郭明达算是基本掌握了手扶拖拉机的使用技术,剩下就靠他![]() 仓库中还有三台拖拉机,剩下的三个人就让郭明达自己培训了,其实按照李愔的想法,他并不想让这种现代机械过早出现在唐朝,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农庄,他 ![]() 所以,李愔今后的重点还是向唐朝输⼊技术,让唐朝人自给自⾜,这才是长久之计,而向唐朝输⼊技术就得需要人才,而人才就得需要培养,而培养人才就得办学,从南河回到王府的过程中,李愔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益州的教育得从孩子抓起来呀。 到了刺史官署,李愔和上官仪商讨了一下这个问题,上官仪还没怎么表态,倒是王银龙举双手赞成,然后开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回忆着自己年幼时求学的艰辛过程,让李愔恨不拿几卷菗纸,端个小板凳,嗑着瓜子细细听来。 王银龙的话自是代表了广大寒士的心声,但上官仪是益州主官,他必须得结合益州的实际情况考虑,首先他提出了第一个问题:“放眼大唐,能有闲钱上学堂的孩子能有几个,益州虽说富庶,但最底层的百姓和大唐其他地方没有两样!” 这个李愔倒是想过了,他道:“如果我们免费提供私塾,教书先生的月俸由府库支出怎么样?” “这个可不行!”上官仪道,府库的支出每年都需要上报朝廷的,而且这益州的赋税收⼊也支撑不起来呀。 王银龙也可惜道:“上官刺史的话有道理,这每年的税钱都得上缴国库呀!”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李愔瞅着这两个家伙,见他们眉来眼去的样子顿时明了了,他算是明⽩了,这两位是唱着双簧准备打土豪呢! 李愔一副为难的样子:“实在不行,这费用就有蜀王府支出吧!” “殿下英明!”两人同时说道。 “庇!”李愔骂道:“我蜀王府的钱是天下掉下来的吗?” 小伎俩被识破,上官仪道:“殿下我们说的是事实,府库还剩多少钱你也是知道的,实在是办不起来,而且臣也是为了你考虑呀!” “此话怎讲?” 上官仪道:“如今在长安的几位皇子都是争相招贤纳士,太子有弘文馆,皇上又特许魏王在府邸设置馆,吴王府中的门客也是来往不绝,殿下何不趁此机会为自己培养一帮可以辅助你的人才呢,他们依靠殿下得以进士,将来也必感念殿下呀!” “臣下也是如此认为!”王银龙道。 李愔点了点头,他刚才只是一番试探,可见二人的心意还是和他相通,他的本意就是办私塾,但却是属于蜀王府的私塾,这些人才培养出来都要为他的大唐商会所用,就犹如企业支持学子一样,毕业了得为他的公司服务几年,这是一场公平的 ![]() 想法总是很美好,但施行起来也是困难重重,首先就是这书本的问题,其次是李愔不会让他们按照唐朝的教育来学习,他要把现代数理化引进来,当然,还有一些专业的技术知识,他不仅要培养科研人才还准备培养技术人才。 见李愔表情缓和了下来,上官仪和王银龙都松了口气,上官仪道:“殿下,有件事臣下正准备向你禀报,五姓族人都被收押了,现在让他们去什么地方开垦土地呢?” 李愔想起还有这些官奴,他道:“南河盛唐商会南边不都是荒野吗?让他们沿着南河向雅州方向开垦,开垦出来的土地按照市价全部卖给蜀王府吧,这样既给蜀王府增加了土地,也让府库都多了项收支!我们毕竟公私要分开,不然到时候惹得満朝非议对我们可不利!” “是,殿下,我这就去安排!”上官仪道。 提起公私分开,李愔又道:“你们现在虽然效忠蜀王府,但益州的政务还是按照朝廷的制度来,蜀王府的生意归蜀王府的生意,益州归益州,如果有蜀王府的人作奷犯科,你们就按照律法该怎么执行怎么执行,其他事情上也是一样,毕竟这天下是⽗皇的,得意忘形只会自取灭亡!” “是,殿下!”上官仪和王银龙都面⾊肃然。 出了刺史官署,李愔骑着马向蜀王府走去,他和上官仪说的一番话是经过深思 ![]() ![]() ![]() 正出神地想着这些事情,红孩儿突然一声嘶鸣,扬起了前提,李愔吓了一跳,差点从马上摔下来,他怒道:“你这畜。生,找打呀!”刚说完,他就看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儿从红孩儿的肚子下面窜了出去,而他的前面,四个面相凶恶的汉子叫骂着追过来,手指的方向正是这个女孩儿。 女孩跑过的时候,李愔看到她侧脸上写着一个“奴”字,心想必定是谁家的奴婢逃跑了,这在唐朝也是常有的事,他继续打马回去,没走几步,红孩儿又是受惊叫了起来,却是那女孩为了躲避追捕又从李愔的马肚子下穿了过去,李愔气恼地看向女孩,却是突然愣住了… |
上一章 我家后院是唐朝 下一章 ( → ) |
我家后院是唐朝是知名作家背着家的蜗牛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架空小说,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我家后院是唐朝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背着家的蜗牛撰写的我家后院是唐朝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我家后院是唐朝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