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作者:安意如 | 书号:44742 时间:2017/12/10 字数:4740 |
上一章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下一章 ( → ) | |
史书上说孟浩然是“浪情宴谑,食鲜疾动”而死。公元741年,即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南游襄![]() ![]() ![]() 孟浩然与王昌龄、王维、李⽩都是好友。老友相聚,孟浩然设宴款待,一时间,觥筹 ![]() ![]() ![]() ![]() 他的死让我想起纳兰容若。康熙二十四年暮舂,容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后于五月三十⽇溘然而逝,终年31岁。虽然他们一个在唐一个在清,中间相距千年,但这两个人极富浪漫⾊彩的死亡,还是很有点神似的。都是那么突然,突然得洒脫任 ![]() 我记得还有个背发痈疽而死的事例,那是项羽的亚⽗范增,因项羽中了陈平的反间计而被遣返,范增惊怒攻心,走到半路,就痈疽发作而死了。不过我们今天谈论的是诗词,所以对楚汉相争的陈年故事只是信手一提,大家也就那么一看。 在对诗词的鉴赏方面,我是一个很放诞纵情的人,所以喜 ![]() ![]() ![]() 尽管老杜的成就也是大巨的,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而且对仗工整,风格多样。《红楼梦》中宝钗就笑言:“难道杜工部首首只作‘丛菊两开他⽇泪’之句不成!一般的也有‘红绽雨肥梅’、‘⽔荇牵风翠带长’之媚语。”又赞揄“杜工部之沉郁”杜甫的诗作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从格式到立意,老杜的诗基本上可以看作学诗者的规范教科书。然而我一直认为世人大可学杜工部的沉郁工整,李太⽩的神韵却是学不来的,千秋以来独此一家而已。 所以贺知章老先生初次见面就称他为“谪仙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千古牛人,写给孟浩然的诗却是这样的——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 ![]() ⾼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赠孟浩然》 我觉得诗题改成《赞孟浩然》更能表达李⽩对孟浩然的倾慕之意。不过这也太直⽩了,就像马庇拍得太露骨,没有李⽩原来的诗名雅治。 诗中李⽩开门见山地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狂赞了一通以后又总结说:“⾼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我看了很 ![]() 就为这个,我特意爬回书堆里看了孟浩然的诗。对他的诗我本就有印象,他的诗那样亲切,原就本不是生疏冷落的。此番有了名师的点拨,再加上此时心境已不同少年时。再看“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之类的句子,真是别有感触。 当初也就是太 ![]() ![]() 这几个平淡无奇的句子,描摹细致,意境深远。字字惊心动魄,又是那样的直⽩轻率。 唐朝的田园诗人为数不少,但是能真正配得上评家“恬淡清真,语出自然,淡语天成”的赞誉,而又由始自终有这种气韵的,只有孟浩然一人。他的诗句像一股新 ![]() 《红楼梦》中林黛⽟所写的“杏帘在望”一诗(其实是雪芹手笔),当中有“一畦舂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的句子,极受赞誉。但若和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相比,到底伤于纤巧。雪芹是诗中有风景,浩然是诗中有气象。以我这千年以后的局外人看,到底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更有风致,语淡而气象浓,接近大巧不工的地步。 孟浩然的诗好,好在“语淡而味终不薄”他淡泊⾼远的诗风,恐怕是连李⽩也为之倾倒沉醉的。同是写秋江的诗,李⽩写《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孟浩然也写《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 ![]() 明显可以看出李⽩的诗学到了孟浩然的神髓。但是如果认真品味,还是会发现孟浩然的句子更⾼妙些。最后结句“ ![]() ![]() 昨天夜里突然想起两句诗:“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这两句诗的作者湮没不彰,只知道是云南一种烟——“茶花”的烟盒上的。很多人因为这两句话,而 ![]() 唐史载孟浩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李⽩仰慕他,恐怕也有二人同有侠风的因素。孟浩然亦爱酒, ![]() ![]() 人以群分,其实就是这样浅显的道理。有些人一辈子相处也只是个温暖的陌路人,彼此点头问好,互相关照几句,此外,难有其他;有些人与人的相识,亦可以是花开花落般淡漠平然,彼此长久的没有 ![]() 我因此可以理解李⽩为什么在⻩鹤楼送孟浩然时表现得依依不舍。而对杜甫,李⽩就没有那样 ![]() 想起那首著名的诗:“故人西辞⻩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鹤楼前长江岸,孟浩然登船走了,李⽩还依依不舍地看着远帆,怅然若失。大概也只有“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式的一见如故,才能让一向洒脫的仙人失了常态吧。 说起来,孟浩然是个有人缘而无官缘的人,一生隐逸,倒是七分本 ![]() 他曾经到王维的官署做客。恰好唐皇李隆基驾到,这位“孟夫子”生平第一次钻到 ![]()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发催年老,青 ![]() ![]()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诗写的自然是好,可是献的也真不是时候。开口就是“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这也就罢了,四十多岁人了,偶尔发点小牢 ![]() ![]() 说来又要忍不住夸我们可爱的大唐。这事要是搁清朝文字狱那会儿,孟浩然十个脑袋也砍没了,还能安然地出京师,回襄 ![]() ![]() 我突然想到,这次献《岁暮归南山》的失败是不是孟浩然的潜意识在作怪呢?他一直过着那种隐逸的生活,因为现实的 ![]() ![]() 事后,王维也忍不住说他,说你那么多淡然清雅的好诗,怎么就想起来献这一首落寞意失还満口怨言的诗呢? 这件事让孟浩然很黯然,不过也及时地帮他认清了一个事实——自己真不是官场上混的料。你说,像这样一对一的歌功颂德机会,旁边还有王维的帮衬,都能把事情给搞⻩了,可能我孟浩然真的是没官运吧?看来吴越的山⽔才真是我的家,我的乐土。我还是回家做我的隐士罢。 他很快冷静地放弃了不应追逐的浮名,离开京城,回老家襄 ![]() ![]() 最后他死在了故乡,死在家人和好朋友的怀里。比起那些宦游他乡、孤独以老的人,他要幸福得多。 我也因此想起杜甫的死,据说也和食物有关。晚年的杜甫益发贫病 ![]() ![]() 杜甫一生际遇凄苦,和李⽩“千金散尽还复来”浪费劲儿,简直不能比嘛。老杜穷得家徒四壁,老李好像走到哪儿都带着自动取款机似的,真是同人不同命啊!叹!叹!叹! 所谓“家国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可是 ![]() |
上一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下一章 ( → ) |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知名作家安意如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综合其它,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人生若只如初见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安意如撰写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人生若只如初见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