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花忆前身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花忆前身 作者:朱天文 | 书号:44670 时间:2017/12/7 字数:7685 |
上一章 神话解谜之书 下一章 ( → ) | |
七七年四月《三三集刊》创刊,胡老师来信“算着⽇子昨天(十⽇)三三第一期出版,头一晚上就为之喜而不寐,一早天未亮起来,喝⽩兰地一杯庆祝,大概十五⽇可以寄来看到了…” 我不免想到战争末期四四年到四五年间,胡张办了四期《苦竹》月刊,炎樱画的封面。浏览其目录,《求开国民会议》、《国中⾰命外史》、《文明的传统》、《告⽇本人及国中人》、《延安府政又怎样》等,与张爱玲的《谈音乐》、《自己的文章》、小说《桂花蒸阿小悲秋》,与路易士(纪弦)的诗,翻译炎樱的散文并存。月刊內容博杂,毕竟不同于张爱玲给稿的其他杂志。 集刊共出了二十八辑停止,除最后一辑胡老师未及看到,都是每辑写信来一篇篇评赞。为能印行《禅是一枝花》,七九年我们成立三三书坊,胡老师化名李磬出书,渐渐便用这个名字撰文发表在集刊,评过张爱玲的新作《相见 ![]() 读《⾊。戒》写说“张实在是文章之精,此篇写人生短暂的不确定的实真,而使人思念无穷。写易先生(丁默村)有其风度品格,此自是平剧演坏人的传统,不失忠厚,亦 ![]() 读《浮花浪蕊》说“题目甚好,浮花浪蕊本已是常语,用在此处却见是这一代有多少藐不⾜道的悲 ![]() 胡老师到⽇本之初,与⽇本风雅之士及汉学家们 ![]() 学书学剑意不平,未知成败只今⾝,尽输风雅与时辈,独爱求 ![]() 煮海人是元曲里说一书生行海边,与龙女结为夫妇,龙王怒之,噤女于宮中,书生便取铁镬海⽔煮之,他要煮⼲海⽔为求 ![]() ![]() 胡老师很像那煮海人的痴执。而他不料结识了发现冈原理的世界数学家冈洁,及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汤川秀树。他把他们的全集都读了,像婴儿学语,看着听着大人在讲话。他说:“他们两位使我知道什么是数学,什么是物理学,何处是数学的限度,何处是物理学的限度。”他这才买了许多今世纪的数学物理学书来看,黎曼前后的数学思想的流变,爱因斯坦对鲍亚他们的争论,普兰克的量子论,素粒子研究的天才群ErwinSchrodinger他们,天文学上FredHoyle他们的定常宇宙论对进化宇宙论之争。许多都是以前他连名字也不大知道的,如今却似偶然到了仙境,所见花卉多不识其名,可都觉得好。他说:“学问要靠仙缘。还有一个时字,纵然用功,学问却像花朵的要踏正了时辰才忽然的开放。” 冈洁与汤川最后是从数学与物理学的尽头处面对了究极的自然,爱因斯坦晚年也说相对论量子论不是一切,胡老师好庆幸自己是国中人,有《易经》可与之相议论。冈洁已经跳出了数学,汤川于物理学则 ![]() 去年读到《李维史陀对话录》,言及沙特的地方令我诧异。李维史陀说沙特思想的 ![]() ![]() 对话者问那么今天哲学是否仍然有一席之地?李维史陀答有,但条件是它必须以当代科学知识跟成就,做为反思的对象。好比梅洛庞帝希望能复活“大一统哲学”这是古代思想家做的事,那些人同时也是那些时代的科学导领人。他们的哲学思想建立在他们的科学成就基础上。胡老师的说法是,科学上的大发现,接着要哲学来说明其所以然之故。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科学上的大发现若是明德(美丽的功德),哲学就是要来明(说明发扬)那明德。正如世纪初发现了量子论、相对论,则牛顿古典力学的定律皆不⾜以应对,而机械论决定论之哲学思维亦无能解释。为什么粒子既然是点,又同时是波?又线 ![]() ![]() 李维史陀叹息,今天科学与哲学已彻底分开,虽然他还是呼吁,哲学家不能让自己完全脫离科学。 凭这个呼吁,李维史陀就不该是神秘主义。李维史陀运用结构主义方法从事了数十年研究,这种方法每被他的盎格鲁萨克逊同事视为唯心主义,或精神第一论,或被揶揄为“李维史陀普遍原则”这让我看了笑出声来,联想到胡兰成的“大自然五基本法则”只怕比李维史陀的更要被揶揄。朋友和天心聊天说,不知《荒人手记》中写到李维史陀部份是来真的,还是只把它当个符号?朋友是几次攻坚李维史陀的那两大厚本神话学都失败。我对天心说:“真不⾜为外人所道,怎么我觉得李维史陀和胡老师,两人讲的东西简直是一个。” 结构主义把物质与精神,自然与人,思维与世界统一起来,李维史陀自认这个,其实亲近于一种绝无仅有的唯物主义,此唯物与科学知识的实真发展一致。 所以被贴上黑格尔信徒的唯心标签,李维史陀大表冤屈,自陈道“没有什么比结构主义离黑格尔更远了。甚至也可以说,没有什么比结构主义离笛卡儿更远了。” 它既非唯心,又非笛卡儿的唯理。李维史陀提出的是“野 ![]() 它的解释方式,有点像是我们在跟人讲道理。我们回答人家的问题说“那是在… 的时候“,或者”这就好像…“,或者”如果是那样的话…“,听起来似乎嫌搪塞,但是,神话思维把这个过程运用得如此灵活又系统化,已经完全取代了逻辑跟论证。 简单一句话,它是一种“关于具体事物的科学”从具象的客体之物出发,加⼊了观察者的主体,终结于具象造形的说明。李维史陀谓“绝无仅有的唯物主义”因为它从具象之物来,亦还原到具象之物止。正如所有的艺术创作活动一样,面对客体之物时,以感,以直观。永远是“结论在前,证明于后”的一种运作方式。是在这一点上,李维史陀被当成了唯心论,甚或神秘主义。 格物,致知,结论是先于证明的。连爱因斯坦都说了:“科学亦如艺术,最后也得诉诸直觉 ![]() 胡老师的说法,他从冈洁晓得了什么是以冥想格物,可冥想只能做菗象造形,如数学的方程式。他对冈洁提出还有正观格物,正观犹云直观,不用冥想。而唯正观能做具象的造形。数学方程式是优美的,但数学也可能有颜⾊,有具象造形吗? 也许这样就逾越了数学的范围?胡老师对冈洁提出《易经》,《易经》也许是着了颜⾊的数学呢。胡老师信上说“我几处对冈洁表示与他在思想学问上的意见不同,起了冲突,但随后他都采纳我的意见。临去世时他把最后的求道之心和学问思想的历程写了一封长信(四百字一页,共十七页)给我,向我求证,如惠子之对于庄子,冈洁是我在⽇本思想学问上最大的友人了。” 何以一个能做具象的造形,一个只能做菗象的造形,胡老师要这样斤斤计较到不惜友谊破裂? 乔瑟夫坎伯,这位也是一生和神话打 ![]() ![]() 想想看,假使祈祷文的开头是“我们在天上的⺟…”而非“我们的⽗… …“,多么不同的两把钥匙,打开两扇多么不同的门。若是具象的造形是通往⺟亲神话的那组信号,而菗象的造形是⽗亲神话的另一组信号,试问,这位软体购买者不计较个清楚才怪了。 胡老师认为,史上是女人创造了文明,此文明与自然一体,是具象的造形。 此后男人将其理论化,学问体系化。女人做的是格物,男人的是致知,文明得以递变和拓展。女人比方是不自觉的第一手写出了好字,文章天成,此非男人所及。 但男人把她的美处的所以然之故一一说中了,点明了,她真是⾼兴。她对男人一面喜悦,起了谦让之心,一面又另眼相看的要跟男人竞争起来,有了敌我的分别似的。 民间说“男有刚強,女有烈 ![]() 女人不自觉的始创了文明,大地女神看着 ![]() 但理论学问,是从巴比仑起,就渐有要离开具象的意思了。借坎伯的举例来说,耶和华创造世界时,从土地造出男人,再把生命吹⼊塑好的形体中,他本⾝并不在他塑造的形体中。然而女神是同时在內,也同时在外的。女神传统里,整个世界都是女神的⾝体。巴比仑讲灵,讲有灵就是与物分离的开始。而女神看物,是物物之全,没有菗象的,也没有单是物质的。凡物皆有⾊,且自然空⾊一体。现在男人来了解女人的始创文明,思省到物有空有⾊,有象有形,这意识到空与⾊,无与有,实是具象和菗象的歧途了。当然释迦和老子都再三重申空与⾊,无与有不可分之旨。 坎伯还有句大胆亵渎的话“耶和华的问题,乃是忘了自己是个隐喻,他认为自己是个事实。”这话在神话学里说说倒还不致被追杀吧。因为神的概念永远是受到文化制约的,地理环境塑造了当地人的神 ![]() ![]() ![]() 游牧民族的神话倾向于社会人群,他们四处游动,个人是在跟其他人的互动中学到自己的生命中心。农业民族倾向于大自然的神话,女人是第一个栽种的人。坎伯认为《圣经》的传统便是一种社群倾向的神话,大自然受到贬抑跟谴责,人类活在自我放逐中。把某种⾼于自然的存在视为上帝,圣灵统治着一个堕落的自然,这个概念结果将世界变成一片荒砾之地。上帝与自然分离,将大自然定罪,成了《圣经》的责难方式。⽇本是另一个极端,天照大神女神的神道教说“大自然的过程不可能是罪恶的。”他们并没有人类从伊甸园堕落的概念,他们的生命源头便不曾被切断。《旧约》里,上帝造了一个没有女神的世界。直到《箴言》,智慧女神苏菲亚跑出来说了“上帝创造世界时,我也在场呢,我是他最大的喜悦。” 坎伯和李维史陀都对易洛魁印地安人的双胞胎故事极感趣兴,各做了不同的解析。双胞胎代表两个系统,栽种的,和狩猎的。因此讲到该隐与亚伯,那件创世以来的首桩逆伦案。牧人跟栽种人对立,栽种人每遭厌唾,此是狩猎或游牧民族侵⼊栽种文化后,当然会要损谤被他们所服征者的神话。《圣经》故事里,小儿子总是优秀的,好比亚伯,而且善良。小儿子是新来者──希伯来人。大儿子,便或是以前住在那里的迦南人。牧人亚伯,与该隐代表着的栽种人,两个系统冲突融合的故事。 坎伯且指出,希伯来人把女神完全拭去,将迦南人的女神当成可恶之事。这在印欧神话系统里就找不到,宙斯跟女神结婚,一起玩乐。又还有是处女生子的概念,意味着,精神生命的人从⾁⾝之中诞生了。法⾝的出生,神的出生,神就是你。处女生子,在希腊神话里俯拾皆是。可在希伯来传统,没有处女生子这个概念。《四福音书》唯一出现处女生子记载的是路加福音,路加是希腊人。女神后来在罗马天主教传统中以圣⺟玛丽亚再度现⾝,因而十二、三世纪许多漂亮的法国教堂建了起来,每座都叫圣⺟。旧教一向着⾊富丽,仪式又特别繁缛,那是女神的。 毕达戈拉斯说万物皆数,看来是男神系统的语言。换是女神来说,她会说“数在于万物”男神认为,数不在于万物变动的姿态中,而是万物的现象依于菗象的、体系化的数学方程式。理论学问自始便与女神文明异质似的,印度的印度教就反对学问化。释迦和当年诸外道是把印度的女神文明来理论学问化,可到底被印度教抹消了。佛教的荣耀跟力量不在印度本土,在印度以外。国中也有老庄一派反对学问化,是孔子与古代希腊人正式提出了学问化的一个学字。 孔子讲诗(乐)与礼,老子讲无与有。《易经》不特为说一个无字,及相对的一个有字。《易系辞》也不说无,说太极,太极像是染了⾊的。孔子倒远比老子更直承《易经》的具象。巴比仑的学问化也尚是具象,但已強烈感觉到其与女神文明的异质 ![]() ![]() 文明与自然一体,物的存在都有意思,物是自有其庄严的主意的,所以女神说数在于万物。你现在却只管讲万物皆数,那么物自个儿存在的庄严主意是不算回事的了?这是要漠视文明女神千万个化⾝于万物之中的实情了?是要任凭自然与神,与人发生裂痕么?逻辑自己会走路,而 ![]() 传至《旧约。创世纪》,亚当夏娃吃了知识的噤果而遭神谴。而毕达戈拉斯把数菗象化,可遭到脫离女神文明的惩罚了呢──除不尽的圆周率,无理数的问题。 于是女神为男神演一音,绝对精密的一音,数学到不了的,物理学到不了的,她轻轻一击到了。一音里,有你的有理数可以到得的地方,也有你到不得的无理数的地方。 奥义书中,女神亲自现⾝教导这些使不出神通了的吠陀神祇,火神风神一帮及伟大的因陀罗,她告诉他们:“这是所有事物的终极,因为它你们才有神力,它亦随时可以熄止你们的神力。”事物的终极,数而且是从它生出来。 数是生出来的呢,文明女神如是云。她将对数学的男神说,你们那两条关于点和线的定义 ![]() 你们也看到,无理数的问题不只在圆周,方角里也一样有着这个问题的。你们为攻打无理数,弄出微分积分虚数集合,凡百种种求得诸近似值,也只是近似,到不了的还是到不了。 印度谚语说“除了神没有人能崇拜神。”人要自己是神,才看得见神。宗教的字源,意思是连接回去。要无理数与有理数为一,才大自然的物形所以是绝对精密的。才贴⼊物意与人心,到了彻底,亲冥无间然。 《易系辞》谓、“物生而有象,滋而后有数”数是生出来的,因此数有 ![]() ![]() ![]() ![]() ![]() ![]() ![]() ![]() 胡老师去世前二、三年,著书写理论学问要具象化,认为是自己的次重要的发现。于是写《女人论》,再写《国中的女人》未完。他的首重要的发现是大自然五基本法则,六○年代末在筑波山学垫讲演中偶然说出,过了一年两年越想越明⽩起来,先用⽇文写了《自然学》,后又写成中文《华学科学与哲学》。 他写《国中的女人》,头一个是女蜗。女蜗始做笙簧,始创文明,随后伏羲画卦爻,至孔子作《易系辞》,解说文明之与大自然的原故。女人理论上不及男人,男人美感上不及女人。可是理论学问的威力大,女人不免受委屈,亦即美感受了委屈。美感受委屈,理论学问是会渐渐失去活力的。他说:“史上宋儒化是一次败坏,女人还比男人好些。如宋儒空气下的荣宁二府,贾政贾珍等都是迂跟下流,大观园中诸女子就许多是活泼的。还是女人对污染的抵抗力強。” 美感动人,理论庒人。胡老师说,向来英雄爱⾊,他是从女人得知美感。秦朝法治得无趣,风景唯尚在女人。汉⾼祖微时做亭长,爱到王媪处饮酒,王媪是三十岁左右的妇人,刘邦可说是去她那里养养浩然之气。又有是请韩信吃便当的城下漂⺟,是年轻的⺟亲。秦汉之际,时代的息跟知心,倒在女人。楚民族虞姬的美,与汉民族女子的美,实是分了两边军旗的颜⾊。 胡老师信上道“民国初年的海上人家妇女还多是不识字的,她们不理当时排洋崇洋的思想,只是极自然的在生活上也保持传统,也采取洋化,每使我觉得讲思想正要向她们学习。如此可知晋、南北朝时许多民歌对时代的意义。我也即是向爱玲及你们学习,在⽇本是向⽇本妇女学习美感,否则我不能有今天的进步…” 他每寄长信来,一说,再说,是自壮行⾊,是百般鼓舞。他写道“今要复兴美感,比理论学问还难。理论学问我是做了,但你们亦必要同时来做。以前代代男子学美感,非其所长,因不及女子的是第一手,男子亦居然做到了使理论的学问美化。今女子来学理论学问,亦非其所长,因不及男子的是第一手,但非有不可。你们要像樊梨花来担起这时代。樊梨花的美是汉民族的,而与双 ![]() 女子关系天下计,丈夫今为⽇神师。 ⽇神是指女神,男人向文明女神受教。其后男人发明了理论体系的学问,女人亦要向之受教。胡老师完全是哄骗的语气道:“所以我还可以为你们之师,这样一想很安了心。虽然以后天下是要你们女子去为主。” |
上一章 花忆前身 下一章 ( → ) |
花忆前身是知名作家朱天文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综合其它,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花忆前身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朱天文撰写的花忆前身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花忆前身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