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蒋介石评传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蒋介石评传 作者:李敖 | 书号:43598 时间:2017/11/7 字数:5554 |
上一章 第四节 胡汉民讨蒋抗日 下一章 ( → ) | |
胡汉民以国民![]() ![]() 门与门系为国中致命一大毒疮,能请西医割去,是一治法,否则用中医拔毒(什么內托外消)、打消方剂,抑或见效。除却二者便无是处也。(《胡先生亲笔函电及批注》,哈佛燕京学社图书馆蔵,转引自杨天石《寻求历史的谜底》,页五六五) 门,用《⽔浒传》“武松醉打蒋门神”典故,隐指蒋介石,即不惜以“外科”或“內科”手术,来取掉蒋介石这个“大毒疮”衔恨之深,可以想见。 胡汉民于一九三一年十月十四⽇被释放后抵达海上,翌⽇驰电广州非常会议委员,承认国民 ![]() ![]() 胡氏“打破独裁”的立场,自然更坚粤方要求蒋介石下野的决心,胡于十二月五⽇与粤方非常会议选出的中委,联名领衔通电,催蒋下野,解除兵柄。蒋果于十天之后,通电辞去国民府政主席、行政院长、陆海空军总司令本兼各职。 蒋介石下野之后,宁粤合流,表面上出现各方合作,蒋汪胡携手的形象。但事实上,胡汉民留居港香,拒绝⼊京。他对蒋之复出以及蒋汪合作,不仅厌恶,而且决心倒之。当时刚辞去行政院长的孙科,对于蒋汪的向⽇退缩政策甚表忧虑,曾于密电中告诉胡汉民,蒋曾责令十九路军将领,不得“擅起战端”后来军民奋战“乃表示抵抗,然仍令十九路军将领只准抵抗,不必扩大”认为“⽇方计划摧毁长江一带军事势力,结果南京央中必然崩溃”所以建议在粤中另立府政。(电文全文可见于杨天石《寻求历史的谜底》,页五六八)胡汉民虽然没有另立府政,但继续积极活动倒蒋。他想统一西南各地实力派的力量,以与蒋汪南京府政抗衡,以抗⽇为号召,并借此攻击蒋汪的不抵抗政策。他还与华北的冯⽟祥取得联系。冯主抗⽇甚力,对蒋之向⽇本委曲求全,甚表悲愤,也想联络西南倒蒋。(见张允荣一九三二年八月十八⽇《致展堂先生函》)此时冯已自徐州移居泰山,名为养病读书,实与在山东的韩复榘有所密谋,与胡自亦一拍即合。胡于一九三二年五月五⽇复函冯⽟祥,有谓“过去四五年,只见有个人,而不见有 ![]() ![]() ![]() 南京府政的蒋汪合作,蒋主军、汪主政,也不如表面上看来那样谐和地分工合作。如周德伟所指出的,蒋仍遥控政治“不脫军阀素习”、“军费占岁⼊百分之八十以上,各省封疆大吏,则一仍其旧,汪氏无置喙余地。”蒋“又推荐孔祥熙为央中 行银总裁,兼国中 行银董事长”后“又推荐陈果夫为江苏省府政主席,张静江早已任浙江省主席”“央中之 ![]() ![]() ![]() ![]() 一九三三年年初,⽇军突袭山海关,榆关失守,张学良决心抵抗,与胡汉民关系趋密。张曾告诉胡“不抵抗”的原委,故胡于回函中说: 兄前以不抵抗而丧失东北,兹又以不抵抗而丧失榆关。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虽示负最终之责任者当别有人在,顾兄⾝当其任,究何以自解于国人?纵不为个人计,将不为数百万民人之⾝家 ![]() 胡虽希望张学良结合华北将领,抗击⽇帝,但是“别在”之人乃国全最⾼统帅蒋介石,仍一心想剿灭共 ![]() 西南抗⽇军队出发,以贤初为总师之任,渠以抗⽇为倒蒋,如能师出武汉,北局有变,一切正可相机而动。(胡汉民致护⻩、颂云,原件蔵哈佛燕京图书馆) 函中的贤初,乃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之字,淞沪停战后被调往剿共,然仍不忘抗⽇,与胡汉民等结合,于一九三三年四月二⽇出任“西南抗⽇军总指挥”而此时国全各地抗⽇救国运动风起云涌,冯⽟祥于五月二十六⽇在张家口宣布成立察哈尔民众抗⽇同盟军,但这个时候蒋介石仍然在江西剿共,并于五月三十一⽇授命何应钦签订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实际上承认⽇军侵占长城以及山海关以北地区的合法化,并同意长城以南的察北与察东地区不予设防,直令华北门户洞开。胡汉民闻之甚怒,即电冯⽟祥曰:“请公立振义师,先就北平擒拿经手订立妥协之何(应钦)、⻩(膺⽩),即行讨蒋以抗⽇。”(胡汉民致焕公电,原件蔵哈佛燕京图书馆)然而无论西南或华北,抗⽇讨蒋的情绪虽⾼,但实力(军力与财力)不够。胡汉民的“北出长江、推倒国贼”的计划固然夭折,冯⽟祥的抗⽇同盟军在蒋介石的庒迫与分化下宣布解散,方振武、吉鸿昌的抗⽇讨贼(蒋)军也因孤立无援而失败。但是胡汉民仍不肯放弃,至十月间仍在积极规划如何“声讨独夫,从事抗⽇”(语见胡汉民致何子佩函,一九三三年十月十九⽇,原件蔵哈佛燕京图书馆) 讨蒋抗⽇虽是胡汉民梦寐以求的目标,但是主张讨蒋抗⽇甚烈的共中,仍然是他想要消灭的敌人,敌人的敌人仍然不能成为朋友,反而与敌人蒋介石在反共上有共识。所以当“闽变”于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发生时,由于更改国号、换旗、联共,虽然目标就是讨蒋抗⽇,胡汉民不能苟同合作,坚持讨蒋与剿共双管齐下,声称“独裁卖国之南京军权统治、叛 ![]() 胡汉民在一九三四年,仍然继续联络各地将领,进行抗⽇反蒋活动,在军事上虽然相继失败、乏善可陈,然而在政治和 ![]() ![]() ![]() ![]() ![]() ![]() ![]() ![]() ![]() 胡针对蒋之集权,亟力提倡均权共治,并得到西南实力派的支持。蒋介石为了争取胡之谅解,于一九三四年二月三⽇与汪精卫拟订了一项央中与地方如何均权的方案,且派王宠惠、孙科赴港协商。但是胡汉民知蒋并无诚意,托孙科带回一函,言辞虽然客气,仍拒蒋于千里之外,雅不 ![]() 自民二十年后,久阙音问。亮畴、哲生两兄来,藉获手书,甚感关注。弟三年养疴海隅,而时受风寒侵袭,⾎庒久治未低。闻尊体近⽇亦不能无小病,亲以前精力稍逊,诚为兄系念不已。家国大计,弟以为总理已垂示甚周,故数年来仍悉心体会而莫敢外。此次与亮、哲两兄所谈,亦唯此旨,即托其一一面达,其间亦非片楮所能尽也。(转引杨天石《寻求历史的谜底》,页五九四) 一九三一年二月,胡遭蒋留拘,以致“久阙音问”不忘提醒蒋其所作所为。函中未及国事,只说“家国大计”、“总理已垂示甚周”观其写此函一周后,在其主持的《三主民义月刊》上为文,指蒋“剽窃总理之均权主张,希望在军权统治之下实行其均权制度”(见该刊第四卷第六期《军权与均权》一文),则“总理垂示甚周”云云,其责备之意,尽在不言之中。然而蒋于一九三五年三月十一⽇驰函胡汉民,仍以“谋团结”、“挽危局”为说。此后⽇本图华愈急,⽇方派孙中山老友萱野长知往说胡汉民,鼓动“西南立独”并请胡“进就总统之职”以与“华北自治”相配合。胡汉民当然不能为了反蒋而去做汉奷,故当土肥原于一九三五年三月二⽇亲赴港香晤胡,企图挑动两广出兵倒蒋,被胡拒绝。(参阅胡汉民《论所谓中⽇提携》,载《三主民义月刊》第五卷第三期) 一时之间,胡汉民成为⽇方与蒋方两面拉拢的人物,但他坚持抗⽇反蒋的立场。因为抗⽇救国,他不可能联⽇反蒋;也因为抗⽇救国,他不可能与不肯抗战的蒋介石合作。不过胡氏心目中的蒋介石问题,不仅是对⽇政策,而且是军事独裁。所以他虽于六月间到欧洲去疗养,仍然反对蒋汪合作的南京府政,不愿与他们团结,也拒绝参加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一⽇在南京召开的国民 ![]() ![]() ![]() ![]() ![]() ![]() ![]() 蒋介石的补救办法是尽量在胡汉民⾝上下工夫,如果胡能⼊京,重新合作,以胡在西南物望之隆、国民 ![]() 当胡汉民积极从事讨蒋抗⽇活动时,广东的“南天王”陈济棠颇感犹豫踌躇,不愿出兵。以其治理粤省之勤,休养生息,固不 ![]() ![]() 此一异动,有其技巧,只称抗⽇,不提讨蒋,北上的队部称为“抗⽇救军国”纯为抗战,蒋介石自不便公然征伐抗⽇军,阻挡抗战,但虽缓不“攻城”却以攻心为上,一展其分化离间、金钱收买的故伎。七月之初,粤方机飞投蒋,陈济棠手下大将余汉谋通电拥蒋。类此阵前起义,岂是偶然?余汉谋之拆陈济棠的台,就像当年陈济棠拆李济深的台,都是蒋介石的地下作业,戴笠那一帮军统人马不是⽩吃饭的。至于粤机北飞,岂是弃暗投明?飞向⻩金也。 陈济棠毕竟因而狼狈奔港,广西李、⽩虽尚能保住广西一隅实力,但势孤力单,也只好于八月间拥戴蒋之央中。胡汉民死后不到三个月,不⾎刃而西南反蒋势力瓦解,蒋介石又赢得一回合的国民 ![]() |
上一章 蒋介石评传 下一章 ( → ) |
蒋介石评传是知名作家李敖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综合其它,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蒋介石评传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李敖撰写的蒋介石评传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蒋介石评传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