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作者:宋鸿兵 | 书号:43582 时间:2017/11/7 字数:3483 |
上一章 白银风潮:第一次中美汇率战争 下一章 ( → ) | |
正当国內各资本体系纵横捭阖、跑马圈地之时,际国环境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当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席卷世界之后,英、加、⽇、奥等主要资本主义家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度,开始实施货币贬值,企图以汇率贬值打开其他家国市场的大门,为自⾝的经济找出路。 1933年,国美的罗斯福总统为摆脫经济危机,开始推行“新政”增加府政开支,拉动经济增长。同时,为了对抗通货紧缩和物价下跌,通过《⽩银收购法案》,授权国美财政部在国內外市场收购⽩银,直到⽩银价格达到每盎司1。29美元【8】,或者财政部储备的⽩银价值达到了⻩金储备的1/3,以此作为国库储备【9】。该政策试图达到两个战略目的:第一,准备金增加自然扩大了货币供应的基础,试图以扩张货币供应来缓解通货紧缩的恶化;第二,国美希望通过在市场购买⽩银的行动,推动⽩银价格上涨,增加银本位家国的购买力,实际上就是迫使国中和其他银本位家国的货币升值,以便向其倾销过剩商品。 历史竟然惊人的相似!1933年罗斯福推动的《⽩银收购法案》和2010年奥巴马试图 ![]() 罗斯福的两个主要目的显然不可能成功。国美大萧条的核心问题是债务规模与GDP的比值过⾼,1929年其比值⾼达300%!⾼负债之下的国美工业扩张速度远超国美国內购买力增加的⽔平,其结果就是国內消费能力不⾜,从而引发工业企业产品严重过剩,企业负债大规模违约,进而引发股票市场崩盘和行银大面积的坏账和倒闭。违约危机迫使行银紧缩信用,结果是更多企业关门,大量工人业失,国內消费力剧减,工业产品过剩问题更加严重,由此恶 ![]() 不从削减债务规模⼊手,仅从增加货币与信用⼊手,此乃死路一条!罗斯福的新政8年没有解决大萧条,奥巴马的运气或许更差。 如果危机的核心是债务规模太大,增加货币发行准备有用吗?结论必然是否定的。准备金的增加无法解决⾼负债下无人愿意或能够借钱的难题,而信用必须依靠借贷才能流⼊经济体。罗斯福的第一个目的 ![]() 推⾼⽩银价格,迫使国中货币升值,就能解决国美出口的问题吗?国美的⽩银价格上涨,势必引发国中的金属货币外流套利,严重动摇国中的本位货币。结果是国中经济的严重衰退,消费能力大降,进口必然减少。 罗斯福的《⽩银收购法案》起到的作用,必然与他设想的效果截然相反。没有什么台面上的解释,能够说明罗斯福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究竟所为何来?事实上,国美的统治精英们考虑的完全是更⾼一层的战略问题!这就是,美元如何取代英镑而成为世界货币新的霸主! 当蒋介石完成了金融集权和货币统一,并且建立了银本位制度,现任货币霸主英国和潜在货币霸主国美,还有虎视眈眈的⽇本,同时产生了強大的危机感。如果放任蒋介石巩固了国中的金融⾼边疆,那国中或许将成为另一个⽇本,经济、政治和军事都将渐次获得立独自主的实力。三大列強谁都不愿看到一个真正強大而立独的国中出现在亚洲陆大! 如要颠覆国中的银本位,首要打击目标就是国中的货币基石——⽩银!这一点,与当年英国的鸦片战略颠覆大清帝国的货币本位,并无二致。只不过,这回动手 ![]() 无论与哪种货币挂钩,国中都势必会丧失货币主权!国中的货币本位将变成外币汇兑本位,以外国货币为准备金,或以某一固定的汇率为基准,来发行国中货币。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国中就必须大量储备外国货币,以便在汇率波动时⼲预市场。如此一来,外汇发币国等于创造了一块海外储备“铸币税”的自留地,海外外汇储备量越大,发币国的“铸币税”收⼊就越惊人!不仅如此,发币国还能通过本国央中 行银的货币政策调整,间接控制所有海外储备国的信用扩张和收缩。还是那句名言:“如果我能控制一个家国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于是,国中的货币到底与哪种货币挂钩,就成了美、英、⽇三方明争暗斗的货币主场战。 随着国美 府政在纽约和伦敦市场上大量收购⽩银,⽩银价格猛涨。被际国银价上涨所昅引,国中的⽩银大量“被出口”国中并非产银大国,本来用于铸币的⽩银尚需进口,当是时,国中的⽩银如滔滔江⽔奔涌流逝。1934年,仅3个多月时间,流出已达2亿银元。 国美不断地收购⽩银,到1934年,伦敦⽩银市场的价格已经涨到之前的2倍!行银家们看到这种行情,早已发现这里面的机会,只要把⽩银从海上运至伦敦或纽约出售,就可以赚得可观的利润,他们岂能放过这样的机会!此时的海上存储着国中大部分的⽩银,尤其是海上租界被认为是最全安的地方,各地的地主、军阀和贪官污吏,都把他们的银子运到租界存放,因为那里有外国列強治外法权的保护。 当时的各大行银,每天晚上轧账,如果总库缺头寸,就通知库房把储蔵的准备金,运解给外国行银和央中 行银国库。这可就忙坏了保镖们,库房里一箱箱的银元、百两重的⽩银大条和大元宝被扛上“铁甲车”运送出去。进⼊外国行银的⽩银,只进不出,统统运走。汇丰行银单在1934年8月21⽇这一天 ![]() 国美记者霍塞所著的《出卖海上滩》中关于⽩银风嘲的描写,或许可以很好地展现当时海上的情形:霞飞路上,夜半时的舞厅里,海上先生会向陪坐的舞女道一声歉,走到电话间去给他的经纪人打个电话,问一问当天的⽩行银情,关照他如果行情比昨天好一些,可以再卖出一些,然后再回到自己的桌旁,叫西崽开一瓶香槟来庆祝一下子。不论在公事房中或在玩笑场中,他们的脑袋里边盘旋着的无非是银子。他们已抛弃了原有的事业,抛弃了⽇常应该料理的函件,抛弃了一切的朋友,终⽇所想到的无非是银子。 在海上持有⽩银最多的是外国行银,而且他们能够自由行动,国民府政也⼲涉不了他们的决定,他们自然也就成了⽩银出口的主力。⽩银风嘲期间,外国行银的库存⽩银剧烈变化,⽩银库存降幅⾼达85%!在华外国行银把前几年“金贵银 ![]() ![]() 为了阻止⽩银大量外流,国民府政开征⽩银出口税,这却又刺 ![]() ![]() 金融生态的剧变,使整个社会人心慌 ![]() 最终,国中被迫放弃银本位,以摆脫经济危机。蒋介石的货币立独之梦,被罗斯福狠狠地敲醒了。 |
上一章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下一章 ( → ) |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是知名作家宋鸿兵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综合其它,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宋鸿兵撰写的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