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笨花全集
优雅小说网
优雅小说网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科幻小说 经典名著 乡村小说 历史小说 灵异小说 伦理小说 校园小说 官场小说 架空小说 穿越小说
小说排行榜 推理小说 都市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网游小说 耽美小说 短篇文学 同人小说 玄幻小说 军事小说 重生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绝品桃花 金龙嬉凤 蝶舞大唐 后宫猎艳 天龙风蓅 天降神妻 巫山云雨 第一次梦 飘飘卻仙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优雅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笨花  作者:铁凝 书号:43049  时间:2017/10/30  字数:4847 
上一章   第三章    下一章 ( → )
  向家住在笨花村的向家巷,向家巷在笨花村西头。向姓在笨花不属大姓,仅有为数不多的几支,但他们在笨花历史悠久,且有严格的家谱可考。

  向喜的⽗亲叫鹏举,鹏举的⽗亲叫以鬯。单从向喜以上两代人的名字看,可发现向家在笨花是有别于他人的。向家世代崇尚武功,都希望通过尚武之道出人头地。不过向喜的先辈们却事与愿违,功名不就。以鬯和鹏举两代人在乡试时,只获得过武宜生的称谓,宜生实际是个不及第的功名,属于“安慰赛”吧,反倒使向家本具规模的家境逐渐破败。待到向喜成年时,向家那年久失修的院落中,只残存些石锁、石凳这些演练武功的道具,房梁上也斜揷些闲置的弓箭、长矛。只有向家门前的上马石还能显出这个尚武世家的风范。然而这一切已和向喜相距甚远。时下,上马石已变成向喜做生意出门时歇脚、缓手、放置器物的地方。向喜没有再去练习武艺,他做小本生意,卖⾖腐脑,还有揷制佛堂的手艺。这一方人供奉神位繁杂,但各路神仙都要被主人放置在一个名叫佛堂的地方。佛堂也叫佛堂楼(儿),宽和⾼约二三尺大小,先就地取材用修直的秫秸秆揷成骨架,骨架上再糊上彩纸,是一个缩小的庙宇,主人把它安放在正房门的条案上,面前常施些香火。向喜在年节将近时揷制佛堂;不年不节时,只和⾖浆、卤⽔打道。他的销售地是距笨花八里地之外的石桥镇大集。

  长大成人的向喜,只生得方脸,大耳,眉目清秀。体格虽不⾼大,但虎背熊,敦实健壮,且有浑⾝的力气,生意也做得颇有人缘。先前,宜生鹏举并非想让儿子做此小本生意的,他昅取自己习武不成之教训,决心让向喜弃武读书。向喜六岁时,鹏举便将他送⼊私塾,跟前街名师刘秀才读《孟子》、《论语》。但碍于每况愈下的家境,刚过十岁的向喜又不得不放弃学业,去学做小本生意。几年的私塾学历,倒也使他有了写算的基础。虽说眼下向喜离孔孟之道越来越远,手下摆弄的净是⾖腐和秫秸杆儿,可一有闲暇“上孟”、“下孟”、“上论”、“下论”里的只言片语仍不时从他脑际中闪过。尤其书中孟子和梁惠王那些耐人寻味的对答,更是他铭记不忘。他常想,孟子为什么总和梁惠王往?这一切先生从来没有告诉过他,但梁惠王和孟子那些耐人寻味的对答,却伴随他一生。这是后话。

  现在,向喜做完一天的生意,正肩挑担子从石桥镇往笨花走。太就要落山,余辉正撒在一条‮硬坚‬的⻩土小道上。霜降已过,路边的茅草已枯萎,其它诸多杂草也被霜打得萎靡不振。只有一种名叫猪耳朵棵的东西,叶子还湛绿。向喜寻思,猪耳朵棵这家伙就是与众不同,即便是満地霜雪,它还是⽔灵、支棱。同是长在笨花道边的野草,竟有这么大的不同,可见世间万物都有说不清的道理。向喜踩着⼲枯的茅草,湛绿的猪耳朵棵,不觉已来到自家地界。这年向家仅存五亩旱地,这五亩旱地离村最远,缺⽔少肥无人侍奉,说是地里种着庄稼,其实和荒地也差不多。向喜每次从自家地里经过,心里总为这五亩地生出几分怜恤之情。他放慢脚步,担不离肩地信手揪下一棵遗忘在秩⾕地里又瘦又弱的⾕穗,不觉又想起上论语中的一段文字:“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帛矣。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仅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帛食⾁,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朱熹对这段话曾有过评注,他的解释是:你要有五亩地,最好二亩半作耕田,二亩半作宅基,墙可以种桑养蚕。人一到五十岁⾝体渐衰弱,一定要穿桑丝绸缎才暖和;到了七十岁,非吃⾁不;不到七十岁的人千万不要和七十岁的人抢⾁吃。这讲的是为人尊从孝悌的道理。后一段是说,人人都能达到温却是件不容易的事。站在夕里的向喜举着一棵瘦弱的⾕穗,他想,面对这块不⽑之地还谈什么桑蚕丝绸和温呢?我也不会去从我爹碗里抢⾁吃,我爹碗里缺的就是⾁。在以后的⽇子里,向喜常常想起孟子这番说教。那时向喜已不再挑担走路,时局纷杂,世出英雄,一时间能称雄称王者是大有人在的。向喜不具王者之位,但桑丝温已不在话下——这又是后话。

  夕中的向喜扔掉瘦弱的⾕穗继续走路,笨花越来越近了。转眼间⽇落西山,近处的茅草和猪耳朵棵,远处的屋宇已逐渐模糊。向喜来到一块杂草丛生的空地上,这里原是邻村一户官宦人家的风⽔坟茔,茔道上还矗立着石象生,笨花人管这里叫“石人石马”如今石人石马早就人无头马无尾,但当地人仍然借这里的风⽔,胡埋些亡灵,这“石人石马”便成了一处坟岗。村人多忌讳在此停留,向喜却不然,每过此处,总要放下担子歇息片刻。向喜在石人石马前放下担子,坐在一匹石鞍马上看西山的太是如何隐没于山那边,看天上的余辉是如何渐渐失却颜⾊。向喜的家乡没有山,只有平地和平地。山在西边五十里以外。向喜看山是看西边的远山,远山像一脉平原上突起的长城,那长城自北向南蜿蜒开去。城墙上有一带平坦的突起,像盘磨,人们就叫它磨山。还有有一带突起像个大桃子,人们就叫它桃山。眺望远山的向喜常常盼望自己能走到山前看个究竟,看桃山是不是还像桃子,磨山是不是还像一盘磨。他听上过山的人说,在远处看山有桃子有磨,挨到跟前反而再也找不到桃子和磨了,在山里你还会连你自己也找不到。在后来的⽇子里,向喜见过了山,那时他却忘记寻找桃子和磨,他尝的是翻山越岭之苦。

  向喜坐在石马上看山时,一位老者忽然自坟岗里朝他走来。老者鹤发童颜,两眼有神,他突兀地站在向喜跟前拱手施礼道:“少掌柜的,罐里可还有吃食?”这里人卖⾖腐脑不挑锅,担子一头挑只大砂罐,灰黑的砂罐像只小⽔缸,罐口盖个草蒲墩,为的保温。另一头是只带条盘的木箱,条盘上有碗、勺和各种作料。向喜对突现在眼前的老者有几分奇怪:他是从何而来呢?再看老者的⾐着也不似常人,显得整洁飘逸。不过他懂得来的都是客,便顾不得多想,迅速起⾝拱手还礼道:“大伯哟,准是走饿了吧?我这砂罐里倒真还有个底儿,大伯坐。”向喜边说边从扁担上解下一只条凳请老者坐下,盛上一碗⾖腐脑,放些作料端给老者。老者接过碗,不吃,只拿勺子搅着碗说:“怎么也不见个油星儿?”向喜这才想起他忘了在碗里滴香油,便连忙拿起油罐,从罐中提出一个用秫秸秆穿着的铜钱。笨花人吃香油,吃的都是这种“钱儿油”铜钱带出的油少,油便吃得省。可是当向喜给老者滴“钱儿油”时,却见油罐里已经无油。他只得把油罐倒过来亮给老者说:“不瞒你说,罐里该添油了。”老者看看向喜手里的空油罐,知道向喜没诓他,才安心吃起少了香油的⾖腐脑。向喜想,这位老者,吃得还真细致。

  老者仔细吃着,又不住打量眼前的向喜,他冲向喜发问道:“敢问这位少掌柜是哪村人?”向喜听老者说话,分明是位识文断字之人,便也在心中组织起相应的句子说:“回大伯问话,我乃本县笨花村人。”老者又问:“先前笨花村有个习武的向姓世家,少掌柜可知否?”向喜道:“当然知晓,乃小的祖上。”老者道:“原来如此。”向喜又反问老者:“老人家莫非认识他们?”老者道:“何止认识,还时常手,各有胜负。”向喜和老者正在对答,没留意,又有一些人突然出现在他眼前,且都声称要吃向喜的⾖腐脑儿。人群中妇孺男女均有,这使向喜更来不及打问他们的出处,就逐一为来人调理吃食。他在砂罐里左刮右刮,把作料用尽,总算为众人再凑成几碗。众人捧住碗吃起来,也顾不得碗里或缺油或少盐。这时老者方站起来向食客们发话道:“乡亲们吃是自管吃,可必得按市价付钱给少掌柜,不许蒙骗、糊弄,有赖账者回去问事。”老者说完率先从⾝上摸出几文大钱,咣啷啷扔进向喜的钱柜,谢过向喜,旋即消失在暮⾊中。食毕⾖腐脑的众人果然也效仿老者将一文文大钱小钱扔进向喜的钱柜,接着便追随老者而去…夜幕下,向喜也加紧收拾扁担赶路回家,只待快进村时才觉出刚才的事有几分蹊跷:哪村的?怎么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手头还真有些宽绰呢。

  向喜回到家,把扁担放在当院,⽗亲鹏举、弟弟向桂了上来。鹏举五十已过,练过拳脚的腿仍然硬朗,思维意识却并不正确,常在人前人后说些打锅话。家人都知道鹏举的⽑病,也自不去计较。去年向喜成亲,娶来媳妇同艾。当晚席罢人散,鹏举便拉过向喜的弟弟向桂说:“你怎么还不去脫⾐裳钻被窝,新媳妇正在炕上等着你哩。”尚未成年的向桂就说:“爹,我是桂。”鹏举却又说:“新媳妇等得就是俺桂。”向喜见鹏举又在说胡话,赶紧搀鹏举回屋。向喜的娘赶上去捶打鹏举,向喜推挡着娘的胳臂说:“娘,别打我爹了,我爹的老烂腿又重了。”鹏举患有老烂腿病,全家人都说这生是练武练的,⾎脉下沉。向喜劝住娘,他娘就坐在炕边气,嘴里还念叨:“老不死的,快糊涂煞你吧!”鹏举还在胡言语:“要不叫我上新媳妇的炕吧,她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向桂厉声道:“混账,混账!”向喜喝住弟弟说:“住嘴吧你,混账也是你说的!”当晚,向喜和新媳妇‮房同‬,媳妇在被窝里笑个没完。向喜正在不知怎么和新媳妇说第一句话,这会儿倒有了说的,他坐在炕上问同艾:“怎么⾼兴成这样儿,哪有新媳妇光笑的。”媳妇同艾还是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咱爹、咱爹…”向喜懂了,就说:“咱爹的话你都听见了?”同艾在灯影儿里点点头。向喜又说:“你初来咱家,可别跟咱爹一般见识。咱爹心眼儿好,就是这说话…”同艾说:“才不呢,一个老人一个脾气。”向喜说:“咱爹的情生是练武练成的,出过大力,可伤了脑子。”同艾说:“想不到的事。”向喜的媳妇同艾是东村一个小巧、⽩皙的女人,快嘴快语,为人豁达。她嫁到向家,很快就融⼊向家,同艾与向喜同庚。

  向喜和全家就着月光在院里一块红石板上吃饭,吃完饭就去上磨破⾖子。向桂和嫂子同艾打开钱柜盘点向喜一天的流⽔。向桂边数钱边扔着大钱小钱玩耍,听钱们在红石板上叮当作响。这时同艾惊叫起来,她对向桂说:“兄弟,快去叫你哥,你看这是什么?”向桂探视钱柜,看见了钱柜里有不明之物。他喊来向喜,向喜也就着月光盯住钱柜,原来那钱柜里除了一枚枚的铜钱,还有一摞纸钱,就是活人为死人送葬时烧的纸钱。

  向喜看见纸钱就明⽩了石人石马前的一切,路上的疑惑也‮开解‬了,便对家人讲起他在石人石马的经历。笨花人大都听说过,老年间村里就有个卖⾖腐脑的就在石人石马前遇到过这样的事。据说那个买卖人回到家盘点钱柜,发现钱柜里的纸钱后竟吓得倒在地上,从此一病不起。他遇见了鬼。刚才向喜见那些人和平常人没什么两样,那老者还说认识向家的人,一时就忘了这个故事。

  同艾和向桂可都想到了那个故事,他们不约而同地盯住向喜。向喜却淡淡一笑说:“你们俩是怕我摔倒吧?我摔不倒,普天下最厉害的还是人。人碰到鬼也真是百年不遇的事,让我碰上了就是我的造化。咳,原来鬼和人也没什么两样,知道饥饿,碗里少了作料他们也知道。再说人家不是也给了钱么。”向桂说:“那是假钱。”向喜说:“他们哪有真钱呀。”说着把一摞假钱打捋起来让向桂去扔,向桂不敢。向喜自己将纸钱扔进猪圈。同艾说:“烧了它们算了。”向喜说:“不能烧,不是自家人的物件,不能烧。一烧倒不知会烧出什么祸害。”他抄起把铁锨,往猪圈里盖了两锨土。

  晚上同艾和向喜围着砂罐点⾖腐,向喜对同艾说:“香油罐里该添油了,作料们也都该添了。把该添的都添⾜。”

  同艾不说添也不说不添。

  同艾不说添也不说不添,向喜就知道同艾还在为刚才的事腻歪。他说:“你还在想那件事啊。”

  同艾说:“怎么也是个不吉利。”

  向喜说:“我还是觉着他们和平常人真是没什么两样。”

  同艾又说:“怎么也是个不吉利。”

  向喜说:“这就难说了。人世间你看着吉利的事就一准儿吉利?”

  同艾不再说吉利不吉利,就去添作料。向喜又对着她的后影儿说:“下回不要他们的钱了,也省得腻歪。剩下了就给他们一碗半碗的;剩不下,他们能把我怎么样。”
上一章   笨花   下一章 ( → )
笨花是知名作家铁凝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综合其它,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笨花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铁凝撰写的笨花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笨花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