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生活的艺术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生活的艺术 作者:林语堂 | 书号:42346 时间:2017/10/5 字数:22196 |
上一章 第八章 家庭之乐 下一章 ( → ) | |
趋近生物观念 依我看来,不论哪一种文明,它的最后测验即是它能产生何种形式的夫 ![]() 我对于国中费尽心力以东西文明做比较的人们,每用这句话给他们当做一服清凉剂,并且极有效验,这是使我很得意的。研究西方生活和学术的生学,不论远渡重洋或在本国做研究,他们对于西方的灿烂成就,从医学、地质学、天文学,到摩天的大厦,优美的汽车公路,和天然⾊彩的照相机,自然觉得目 ![]() 我所建议的这种测验,能扫除文明和文化中的一切不必要的事物,而有使人类归于平等,将一切人类都置在一个简单而又明⽩的方程式之下的奇效。于是文明的其他一切成就都可被认是促进产生优良夫 ![]() ![]() ![]() ![]() ![]() ![]() ![]() 我承认我是渐渐趋于生物主义。但我本属于生物,世上男女也都属于生物,不问我们是否愿意,终免不了是个生物,所以趋于生物主义那句话,其实也是多说的。我们因生物 ![]() ![]() ![]() ![]() ![]() 但单是男女之间的关系还嫌不够。这关系必须生出婴孩,否则便不能称为完备。所以无论哪一代的文明,绝无理由剥削男女人产生婴孩的权利。我知道目前曾发生一个真正难题,有许多男女不肯结婚,另有许多人虽结婚,但因这样或那样理由不肯产生婴孩。据我的意见,不论他们所持的是何种理由,凡是男女不遗留子女而离开这世界,实在是犯了一件对于自⾝的大罪。如若他们的不生育是为了⾝体关系,那么他们的⾝体已是退化或有差错的地方。如若是为了婚姻的程度过⾼,那么这过⾼的婚姻程度就有不合理的地方。如若是为了一种谬误的个人主义哲学,那么个人主义哲学必是错的。最后,如若是为了整个的社会组织,那么这整个社会组织是不对的。待到二十一世纪,我们对于生物科学已有较⾼的认识,能更了解我们之为生物时,男女们大概就会见到这个真理。我深信二十世纪将为生物学世纪,正如十九世纪之为自然科学世纪。等到人们更能了解自己,而觉悟到对于造化所赋予的天 ![]() ![]() ![]() ![]() 自有历史以来,人们从来没有学习过怎样和女人共同生活。最奇怪的事是,虽然如此,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完全脫离女人而生活。一个人如觉悟他绝不能无⺟而生到这世界上来时,他便不会轻蔑女人。从出生到死亡,他的四围没有一天没有女人,如⺟亲、 ![]() 凡是未能和女人达到相当关系,而又走着道德歧路的人,如王尔德之类,实在有些可怜。他们一面喊着男人万难和女人共同生活;但一方面又说男人不能无女人而生活。这样看来,从印度《创世纪》的著者,直到二十世纪的王尔德,中间虽已经过四千余年,但是人类的智慧好似分寸没有进步。因为那印度著者正抱着和王尔德同样的心理。据这本《创世纪》所说,上帝于创造女人时,系采取花的美丽,鸟的歌音,虹霓的彩⾊,风的柔态,⽔的笑容,羊的温柔,狐的狡猾,云的难于捉摸和雨的变幻无常,将它们 ![]() ![]() 独⾝主义——文明的畸形产物 采取这种简单而自然的生物 ![]() ![]() ![]() ![]() ![]() 在这起点,我们不能不假定人类不能单独无伴地生活于这世界而得到快乐。他必须和近旁的一群人做伴,而成一个范围较大的我。这个我的范围并不限于本⾝⾝体轮廓之內,而实在是向外伸展到他的心灵和社会活动所以能达到之处。不论在哪一个时代或国度里,不论在什么政体下,一个人所真正爱好的生活绝不和当时的家国或时代同其广泛,而必仅限于他所 ![]() ![]() ![]() ![]() ![]() 女人具有比男人更深的生物 ![]() ![]() ![]() ![]() ![]() ![]() ![]() ![]() ![]() ![]() ![]() ![]() ![]() ![]() ![]() 我相信国美婚姻所以调整失当,大多是由于这类女人的⺟ ![]() ![]() ![]() ![]() ![]() ![]() ![]() 说来说去,我们所关切的实在只是如何去度一个快乐生活的问题。一个人除非在外场生活的浅薄成 ![]() 我认为他们是错误的。这种个人主义的现象:不婚嫁,无子息,拟从事业和个人成 ![]() ![]() ![]() ![]() 政治文学和艺术的成热所给予成功者的报酬,不过是些空心的智力上的喜悦。但眼看自己的儿女长成人,其愉快是出于衷心,而何等实在。著作家和艺术家,有几个能在老年时对于自己的作品感觉満意?其中大多数无非视之为消遣中的偶然产物,或藉以维持生活的工作而已。据说斯宾塞(HerbertSpencer)在临终的前几天,将他所著的《综合哲学》十八巨册放在膝上,当他觉到其分量沉重时,颇有这分量如若换上一个孙儿岂不更好的感触。聪明的伊里亚岂不是愿意将他所著的论文去兑换一个梦想中的儿女吗?人造粮、人造啂油、人造棉花,已够讨人嫌;如再加上人造儿童,岂不更可悲吗?约翰·洛克菲勒(JohnD。Rockfeller)的慈善施舍遍及全世界,受益的人不计其数,他对这些,自然感到一种道德上的审美的満意;但同时我深信如此的満意是异常淡薄和脆弱的,在⾼尔夫球 ![]() 从另一方面看来,世人的快乐大部分是在于能否寻到一种值得用毕生心力去做的工作,即心爱的工作。现在男女人所做的职业,我很疑心有百分之九十是属于非其所好。我们常听人夸说:“我很爱我的工作。”但这句话是否言出于衷颇是一个问题。我们从没有听人说:“我爱我的家。”因为这是当然的,是不言而喻的。普通职业人士每天走进他们的公事房时,其心境差不多是和国中妇人之对生育儿女一般的抱着一种“人人如此我又何能例外”的心理。个个人都在说我爱我的工作,这句话如出之于电梯司机、电话接线女生,或牙科医生之口,显然是一句谎言。如系出于编辑人、地产经理人,或证券经纪人则尤其属于违心之论。我以为除了到北极去的探险家和试验室中的科学家专心致力于发明之外,人们对于他的工作,充其量也不能超过颇感趣兴、颇合 ![]() ![]() 我知道女人未始没有这种感觉,不过没有形之于口罢了。现在经我一旦说破,而又明说家庭的重担终久必须由女人去肩挑,女人听了或者要受到一些惊惧。但这个确是我的本意和题旨。我们等着看罢,究竟哪个待女人好些?因为我们所关切者不过在于女人的快乐,但不是社会成就上的快乐,而是自我的快乐。即从相宜或合格的观点上讲起来,我以为没有几个行银经理能像女人般的适宜于其职务。我们常听见说才力不及的主任,才力不及的营业经理,才力不及的行银家,才力不及的总理,但难得听见才力不及的⺟亲。所以女人是天然合宜于⺟职的这桩事,她们自己都知道,并也愿意去做。现在的国美女大生学似乎已若有离开谬误理想的趋向,有许多人已渐渐知道用合理的眼光去视察生命,而公然宣布她们愿意嫁人了。我理想中的女人有爱好化妆品而同时也爱好数学者,是个媚柔的女 ![]() ![]() 我在上边所说的这些是以普通男女的一般理想而论。女人中也和男人一般有才能杰出者,世上的真正进步即系依赖他们的创造才能而成功。我希望一般女人能把婚姻当做理想职业去生育小孩,或者也洗一些碗盏。同时我也希望一般的男人放弃了艺术而单去做钱赚养家的工作:如理发、擦鞋、捉贼、补锅,或饭店侍者之类。生育小孩教养他们,当心他们,使他们长成为有用的聪明的国民职务,势需有人去担任;而男人则显然不但不能生育,即叫他去抱小孩或替小孩澡洗也要手⾜无措。所以我只好期望女人去担任了。这两类工作:教养小孩和理发擦鞋或替人开门,哪类比较⾼尚一些?我也不能确定。但我总以为丈夫既在那里替别人开门,则他的 ![]() ![]() ![]() ![]() ![]() ![]() 在女权和增进女子的社会权利的门面背后,即国美也未能以应有的地位给予女人。我希望我这印象是不对的,我也希望在女权增进的当中,男人的中古式武士精神没有减退。因为这两件事并非一定联系而行。武士精神或真心敬重女人精神,并非即是听女人自由花钱,听女人自由行动,听女人担任执行公务,和听女人投票选举之谓。在我这种生于老旧世界,抱有老旧观念的人看来,世上的事情都有切己和不切己之别。国美女人在不切己的事情上,其地位已远胜于旧世界的姊妹。但在真正切己的事情上,则依旧相同,没有寸进。武士精神在国美也未见得较明显于欧洲。国美女人能真正发挥权力之处依旧是在她传统的区域,即家庭中。她在这区域中,以服务安琪儿的精神做她的主人。我曾见过这样的安琪儿,但只有在家庭的神圣私生活中才能见到,只在一个女人飘然往来于厨房客室之间,做专心爱好家庭的主妇中才能见到。她在这里放 ![]() 这只不过因为女人穿了飘逸的长裙比穿着短小的公事褂更为动人,更为娇美。这或许不过是我的想像。问题的要点只在:女人居家正如鱼之居⽔,女人一穿上公事短褂之后,男人就会拿她们当做相类的同事,即可以任意批评。但一等到她们在公事时间之外穿上了飘飘长裙,男人即自然放弃和她们竞争的心思,而只会坐着向她们张口呆看了。一进公事范围,女人比较更守纪律,对于⽇常例行公事也比较优胜。但一出公事房,例如在喜事茶会等处,同事彼此遇到时,女人即较为活泼,较会发挥本能。她们会随口劝告男同事,甚至她们的经理,快去理发,或告诉他们到哪里去买最好的医治脫发药⽔。在公事房中女人说话时极低声下气,但在公事房之外,她即以权威者的态度发言。 从一个男人的观点坦⽩说起来——其实也无需讳言——我以为共公场所中有了女人,实在使生活上例如公事房中和街上增添不少动人的点缀和自然的礼貌。这于男人很有益处,可以使公事房中的语声变为柔和,⾊彩较为鲜 ![]() ![]() ![]() ![]() ![]() ![]() ![]() ![]() ![]() 国美女人所费于整理头发的时间,其长久和旧时的国中女人差不多。她们对于修饰较为公开、恒久和不择地而行。对于节食、运动、摩按和寻求保持美态的方法较为热烈。早晨在 ![]() ![]() ![]() ![]() ![]() ![]() ![]() ![]() ![]() ![]() ![]() ![]() ![]() ![]() ![]() 艺术使现代男人有了 ![]() ![]() ![]() ![]() ![]() ![]() ![]() ![]() 我认为这种对 ![]() ![]() ![]() ![]() ![]() ![]() ![]() ![]() ![]() 好⾊的天 ![]() ![]() ![]() ![]() ![]() ![]() ⽩发新添数百茎, 几番拔尽⽩还生; 不如不拔由他⽩, 那得功夫与⽩争。 这整个情形既不自然而且太不平。这是于为⺟者和年龄较大的女人不平允的。重量拳击家将锦标保持了数年之后,势不能不将宝座让给较为年轻的后进;跑马场里得锦标的马,过了数年,自不能不将第一位置让给年龄较小的马;同样地年龄较大的女人,绝不能战胜年轻的少女。同类相争,其实何必。中年女人想在 ![]() ![]() ![]() ![]() 我们知道人类是动物中最喜 ![]() ![]() ![]() ![]() ![]() ![]() ![]() ![]() ![]() ![]() ![]() ![]() 国中式的家庭理想 我颇以为《创世纪》中关于创造一节,应该从头写过。国中小说《红楼梦》里边的才子是一个极富于感情的柔 ![]() 元朝名画师赵孟睿 ![]() 你侬我侬, 忒煞情多, 情多处热如火。 把一块泥, 捻一个你, 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 一齐打破, 再捻一个你, 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 你泥中有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 死同一个椁。 国中的社会和生活都是组织于家庭制度基础上的,乃是人所共知的事。这个制度决定并润⾊整个国中式生活的模型。但这个对于家庭生活的理想是从何而来的呢?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人提出过。因为国中人都视为理所当然,而外国则自觉不够资格去问这句话。把家庭制度做为一切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基础,大家都知道孔夫子曾给予一个哲学的 ![]() ![]() ![]() 国中的祖先崇拜,曾被某些著作家称为一种宗教。我相信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中是很对的。至于它的非宗教方面就在于它的里边很少超自然的成分。它不涉及神怪,所以崇拜祖先不妨和信仰基督仙佛或回教神道同时并行。崇拜祖先所用的礼仪造成一种宗教的形式,非常自然而且合理。因为凡属信念是不能没有表现方式的。照这种情形而论,我以为对着一块长约十五英寸的长方木牌表示尊意,其尊敬程度和英国把英王肖像印在邮票之上并没有什么⾼下。第一,国中人对于这种祖先之灵并不十分视同神道,而不过当他如在世的老长辈一般侍奉,他并不向他祈求福佑,也不求他治病,并不像普通的崇拜者和被崇拜之间的必有一种施必望报的情形;第二,这种崇拜仪式不过是借以对已死的祖先表示敬意的典礼,不过借这一天使全家团聚一次,并纪念祖先对于这家庭所贻的世泽。这种仪式充其量不过如替长辈做一次小规模的生⽇,和平常替⽗⺟做寿,和国美的举行⺟亲节并没有什么分别。 基督教士不许国中信徒参加崇拜祖先的仪节,其惟一反对理由,是因为祭祖时大家都须跪地磕头,认为这是违反十诫中的第一条。这是基督教士太缺乏谅解的表征之一。国中人的膝盖不若西方人的膝盖那样宝贵,国中人都向他们的皇帝、官府磕头,新年都向在世的⽗⺟磕头,被视为常事。所以国中人的膝弯较为易于柔曲,而跪在神主牌之前磕几个头,也不会使他即因而变为一个崇信异端的人。城市村镇中的国中信徒即因此和一般的社团生活相隔绝,不能去参加大众节⽇的 ![]() 这种对于一己的家庭的虔敬,和神秘 ![]() ![]() 孔子极为推崇孝道,其理由何在?没有人能够知道。据吴经熊博士在某篇论文所说,则是因为孔子乃是一个没有⽗亲的人,所以他的心理作用无非也和名歌《甜藌的家庭》的作者其实从来没有享过家庭幸福完全一样。如若孔子幼时他的⽗亲尚在,则他的⽗职概念便不至于会这样的深刻远到。再则如若他已成年,而他的⽗亲尚在世,则结果恐怕更坏于此。因为,如此他即有机会可以看到他那⽗亲的弱点,而会觉得力行纯孝未必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了。总之,他出世的时节,⽗亲已经故世,并且不知道⽗亲葬在哪里。他是一个私生子,他的⺟亲从来没有告诉过他⽗亲是谁。他的⺟亲死后,他就将⺟亲的遗体葬在“五⽗之衢”这当中或者含一些故意亦未可知。后来居然有一个年老妇人将他⽗亲的葬处告诉了他,于是他方将⺟亲的灵柩迁去合葬。 这一个巧妙的假说有怎样的价值,我们不必苛求。但国中的文学中对于家庭理想的必须,确实举出不少的理由。它是以一个人还不是一个单位,而只是家庭单位中的一分子为出发点。由“生活嘲流”假说(这是我所题的名称)所具的生活观念为之支持,而由认力行天 ![]() 家庭制度的理想和个人主义的理想显然不能并立。一个人终究不能完全独自一个人过一生。照这样的个人观念,太缺乏实在 ![]() ![]() 和这种西方的个人主义和家国主义对照的就是家庭理想。在这种理想中,人并不是个人,而被认是家庭的一分子,是家庭生活巨流中的一个必须分子。这个就是我所谓“生活嘲流”假说的意义。人类生活就整个而论,可以为包括多种不同的种族生活嘲流。但人们所能直接触到和看到的只有家庭中的生活嘲流。东西两方都有家庭如大树这个譬喻,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这大树上的一枝,借着树⼲而生存,尽他协助树⼲滋长下去的本分。所以就我们所见,人类生活显然是一种生长或连续作用。在这当中,每个人都在家庭历史上有一番作为,尽他对于整个家庭的义务,不过成绩有优劣,有些替家庭争到光荣,有些使家庭蒙受恶名。 家庭意识和家庭荣誉的感觉,或许就是国中人生中惟一的团体精神或团体意识。家庭中每个分子因须振其家声,必须好好地做人,而不得遗羞于家族。他应该和一个球员一般将球推向前去。败家子不但是个人之聇,也是全家之羞,正如一个球员失⾜而被对方将球抢去一般。凡去试考而得题名金榜的好像是一个获得胜利的球员,光荣不但属于他个人,也属于他的一家。考中状元或不过一个三甲进士的人,光被全族,使全族的人甚至连亲戚和同乡都受到精神上的奋兴和实质的权益。即使在一二百年之后,乡人尚会夸说某某年本乡怎样出过状元。从前人中了状元或进士时,全家全乡都举行庆祝,荣归挂匾,大家何等 ![]() 在这一幅家庭生活的景象內,其变化和⾊彩有很大的伸缩余地。人们须经过童年、成人和老年。这几个时期先由别人养育他,再由他去养育别人,最后于老年时重复由别人侍奉他。起先他尊奉别人,受别人的指挥,等到成人以后,他便渐渐地受人尊奉,指挥别人。更重要的,女人的揷⾝于家庭之中,使这幅景象增加不少⾊彩。女人在连续不断的家庭生活中不单是个装饰品或玩具,也不单是一个 ![]() ![]() ![]() ![]() ![]() ![]() ![]() ![]() 依照这种家族制度里边的“生命嘲流”假说,永生几乎是可以看到可以触到的东西了。一个祖⽗看见孙儿背了书包上学校,便觉得他好似已在这个小孩之中重生新活。他用手去摸抚这个小孩时,他即感到这就是自己的⾎⾁。他的生命不过是家庭大树上的一枝,或永远向前流去的嘲流中一部分。所以他虽死也是快乐的。因此国中的家长所关切的事情就是:亲见男婚女嫁,视为比将来自己所葬的坟墓或所睡的棺材更重要。他必须亲眼看见媳妇或女婿是怎样的人,方始放心。如若都是很好并且満意的,他便可以含笑而逝,一无遗恨了。 这种生命概念的结果:使一个人对于任何物事都有一种伸长的见解,而不再认生命为始于个人,止于个人。球队当中虽有一两个守卫中途退出,但他们的位置即刻有人填补,而球赛依旧可以继续下去。成败也因而变换了 ![]() 有子万事⾜,无官一⾝轻。 一个人最不幸的遭遇或许就是儿子不肖,不能维持家声、保持家产。一个富翁看见他的儿子好赌,就觉得他半生辛劳所积聚的家产不能保持。如果儿子失败,这失败便是绝对的。在另一方面,一个眼光远大的寡妇,她如有一个五岁的好孩子,她就能含辛茹苦历尽艰难去教养他。国中历史中这种守节抚孤的女人很多很多,期望经历多年苦况之后儿子成人,一旦飞⻩腾达。蒋介石就是这类事件的一个最近榜样。他幼时和寡⺟常受邻人的欺侮,但寡⺟因有这个儿子,终愿奋志抚养。寡居的⺟亲,由于她们的富有实际见解,常常教养出才德俱优的大人物。这桩情形使我觉得单以抚育儿童而言,⽗亲竟是不必要的。寡妇的笑声最响,因为她总是末了一个发出笑声的人。 因此,生活在这种家庭方式之中是令人満意的。因为人生的生物 ![]() ![]() ![]() ![]() ![]() 乐享余年 据我的见解,国中的家族制度大概是对老者和幼者的一种个别准备的布置。因为童、幼、老三个时期须占到人生岁月之半,所以幼者和老者都应当心使他们过満意的生活。其中幼者虽因不知人事而比较不会自己当心自己,但对于物质的享用,则其需要不如老者那么深切。小孩对于物质供给的缺乏,往往不太有感觉。所以贫苦人家的孩子常和富家的孩子一样的快乐。他因没有鞋穿而⾚脚,但在他未始不是一种舒适。而在老者,则⾚⾜便觉得十分难受了。这是因为幼童都较为充満生气。他有时虽也知道忧虑,但一会儿便会忘却。他不像老者那般并没有钱财观念,他有时也会收蔵几张香烟里边的赠品券,但他的目的不是积财,而是想去调换一支气 ![]() ![]() 国中人在上古时代已有优视老年人的意识。这种意识我以为可以比拟西方的武士精神和优视女人习惯。其实这种举动也可以称为武士精神。孟子所说:“颁⽩者不负载于道路矣。”即表示一种优良政治的最后目标。孟子又列述世上四种最困苦的人为鳏、寡、孤、独。他说,第一第二两种应由一种政治经济的安排方法使他们男婚女嫁,各将其偶。他对于儿孤的处置没有提起,但当时已有养老院的设立,而育婴堂也是各时代都有的。不过人人知道养老院和育婴堂终不⾜以替代家庭一般的感觉,都以为只有家庭能给老年和幼童以一种相当満意的供给。小孩子自有⽗⺟爱护他们,可毋庸细说。不过晚辈对于长辈的孝养,则正如国中的俗谚“⽔往低处流”那句话一般,不像长辈爱小辈那么自然,而必须由文化去培植出来。一个自然人必会爱他的子女,但只有受过文化洗礼的人才会孝养⽗⺟,敬爱老年。这个教训到现在已成为大众所公认的原理,并且据有些学者说来,能得孝养⽗⺟的机会已成一种权利,而为人所望渴的了。⽗⺟病的时候未能亲侍汤药,死的时候未能送终,已被国中人视为终⾝莫大的遗憾。员官到了五六十岁尚不能 ![]() ![]() 树 ![]() ![]() 我们应该可以假定如果人们能过一种诗意的生活,他就会拿晚年当做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代。他非但不会再畏惧老年,而且反将希望这个时期早些来临,当它是一生中一个最美好最快乐的时期,而时常来先预备去享受它。我将东西两方的生活拿来做比较的时候,觉得两者之间虽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但绝对不相同的实在只有这个对于老年的态度这一点。这态度在东西两方绝对的不同,而且区别分明,毫无折衷调和的余地。两方对于 ![]() ![]() ![]() ![]() 我们如了解国中人之如何珍视老年,便能明了为什么国中人都喜 ![]() ![]() 我虽然已很 ![]() 国美⾝体康健的老年人常对人说他尚年轻,而旁人也说他年轻。但实在的意义则是说他康健,这真是一种语言上的不幸。老年健壮是人生的莫大幸运,但改称之为健壮年轻,便将减削意义,使原来很完美的东西变为不完美了。实在说起来,这世界中再没有比一个健壮而智慧的老者更美丽的,它有着红的面颊,雪⽩的头发,以通晓世故的态度,用和蔼的口气,谈着做人的道理。国中人很明⽩这一点,所以画起老翁来总是红面⽩须,视之为人世终极快乐的象征。国中人所画的寿星,国美人大概也看见过的,他那⾼⾼的额角,红红的面孔,雪⽩的长须,笑容可掬的样子,这画像是何等的生动。他手抚长须,悠然自得,何等的庄严,令人起敬。因为从没有人对他的智慧发生疑问,所以他极端自信。因为他见惯了人世的忧苦,所以极仁慈。我们对于富有生气的老者每说他们是老当益壮,像劳合·乔治这样的人,我们每称他为老姜,意即姜桂之 ![]() 我在国美几乎连⽩须老者的影子也看不到,他们好似结了伴躲避我。我在国美已那么久了,只有一次在纽裘赛州看见过一个略具⽩须老者样子的人。这或者是保安剃刀的成绩,其可惜和愚笨正如国中北方的农民将各处山上的树木一起砍伐净尽,弄得美丽的青山都变成秃顶光⽪一般不相上下。国美尚有一处宝蔵需待他们去发现,这就是美丽和智慧的宝蔵,国美 民人发现时方能觉得这宝蔵是何等的悦目赏心。飘飘长髯的山姆老叔已不复可见,因为他已用保安剃刀将长须剃去, ![]() 国美的老人依旧要如年轻人一般的忙劳,显然是个人主义推行得太过分所致。他以自立为荣,而以依赖晚辈为聇。国美宪法曾替民人规定下许多应享的权利,但不应遗漏了老年人应由其子女赡养这一条。因为这也是由服役而产生的一种权利和义务。为⽗⺟者在子女幼小时何等的辛劳,子女小有病痛必整⽇整夜的服侍,换下来的尿布每天必须洗涤,须费二十余年的功夫方能完成教养,使他们可以出去应世做事。他们即费了这大的辛苦,则到了老年时,应该由他们的子女赡养并受人尊敬,尚有拒绝不给予他们的道理吗?在普通方式的家庭生活中,凡是人都先受⽗⺟的教养,后来则接下去教养自己的子女,最后则受子女的赡养,程序极为自然,其间没有个人自傲的余地。国中人因为他们对生活的概念是完全以家庭中互助为基础,所以并没有个人立独的意识。因此,到了老年受子女们的赡养时,也不觉得有什么可聇的地方,反而将因有子女赡养他们而自己觉得欣幸。国中人的生存目的也仅此而已。 西方人则不然,他宁可去住在附近有烹饪室的旅馆中。出于大公无私的愿望,不愿为子女所累,不愿去⼲涉他们的家庭生活。但他其实有⼲涉的权利,这种⼲涉即使将使子女们不愉快,但确属十分自然。因为一切生活,尤其是家常生活,本是一种节制课程。试想人在幼时,岂不都受⽗⺟的⼲涉吗? ![]() 国中人对于年老⽗⺟的躬亲奉侍概念,系完全 ![]() 夏月侍⽗⺟,常须挥扇于其侧,以清炎暑,及驱逐蚊蝇。冬月则审察⾐被之厚薄,炉火之多寡,时为增益;并候视窗户罅隙,使不为风寒所侵,务期⽗⺟安乐方已。 十岁以上,侵晨先⽗⺟起,梳洗毕,诣⽗⺟榻前,问夜来安否?如⽗⺟已起,则就房先作揖,后致问,问毕,乃一揖退。昏时,候⽗⺟将寝,则拂席整衾以待,已寝,则下帐闭户而后息。 因此在国中,哪个不期望做老人,做⽗⺟或祖⽗⺟?这类事情常被普罗级著作家所讥笑,视为封建遗毒。但其中实有一种佳趣,因此,国中內地的老年人都还牢守这个思想,而以为新的国中太不像话。最重要的一点是:凡人如有相当的长寿,他不能不老。愚拙的个人主义似乎假定个人可以在菗象的境地中生存,可以实际的立独。我们如若舍弃这个思想,便会承认我们必须如此计划我们的生活方式,以使人生的极乐时期出现在老年之时,而并不在知识未充分的青年时期。因为我们如若取持和此相反的态度,则我们将于不知不觉之间和光 ![]() ![]() 窗內人于窗纸上作字,吾于窗外观之,极佳。 当为花中之萱草,毋为鸟中之杜鹃。 值太平世,生湖山郡,官长廉静,农道化裕,娶妇贤淑,生子聪慧,人生如此,可云全福。 ![]() 清宵独坐,邀月言愁;良夜孤眠,呼恐语恨。 居城市中,当以画幅当山⽔,以盆景当苑圃,以书籍当朋友。 延名师训弟子,⼊名山习举业,丐名士代捉刀,三者都无是处。 方外不必戒酒,但须戒俗;红裙不必通文,但须得趣。厌催租之败意,丞宜早完粮;喜老衲之谈禅,难免常常布施。 万事可忘,难忘者名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 酒可以当茶;茶不可以当酒;诗可以当文,文不可以当诗;曲可以当词,词不可以当曲;月可以当灯,灯不可以当月;笔可以当口,口不可以当笔;婢可以当奴,奴不可以当婢。 ![]() 有山林隐逸之乐而不知享者:渔樵也,农圃也,缁⻩也;有园亭姬妾之乐而不能享不善享者:富商也,大僚也。 痛可忍,而庠不可忍;苦可耐,而酸不可耐。 闲人之砚,固 ![]() ![]() 鹤令人逸;马令人俊;兰令人幽;松令人古。 予尝 ![]() 美味以大嚼尽之,奇境以耝游了之,深情以浅语传之,良辰以酒食度之,富贵以骄奢处之,俱失造化本怀。 |
上一章 生活的艺术 下一章 ( → ) |
生活的艺术是知名作家林语堂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综合其它,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生活的艺术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林语堂撰写的生活的艺术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生活的艺术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