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林语堂自传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林语堂自传 作者:林语堂 | 书号:42344 时间:2017/10/5 字数:5472 |
上一章 五、我的信仰 下一章 ( → ) | |
我素不爱好哲学上无聊的理论、哲学名词,如柏拉图的"意象",斯宾诺沙的"本质"、"本体"、"属![]() ![]() ![]() 科学研讨分析生命上细微琐碎之事,我颇有耐心;只是对于剖析过细的哲学理论,则殊觉厌烦。虽然,不论科学、宗教、或哲学,若以简单的文字出之,却都能使我⼊ ![]() ![]() 我以普通受过教育之人的资格,对于生命,对于生活,对于社会、宇宙、及造物,曾想采取一个谐和而一贯的态度。我虽天 ![]() 我深知科学也有它的限度,然我崇拜科学,我老是让科学家去小心地兢兢业业的工作着,我深信他是诚实可靠的。我让他去为我寻求发现物质的宇宙,那个我所切望知道的物质的宇宙。但一旦尽量取得科学家对于物质的宇宙的知识后,我记住人总比科学家伟大,科学家是不能告诉我们一切的,他并不能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事物,他不能告诉我们使人快乐的事物。我还得依赖"良知"(波nsens),那个似乎还值得复活的十八世纪的名词。叫它"良知"也好,叫它常识也好,叫它直觉或触机也好,其实它只是一种真诚的由衷的,半幽默半狂妄,带点理想⾊彩而又有些无聊然却有趣的思维。先让想象力略为放肆着,然后再加以冷嘲,正如风筝与其线那样。一部人类历史恰如放风筝:有时风太急了,就把绳收得短些;有时它被树枝绊住了,只是风筝青云直上,抵达愉快的太空——啊,恐不能这么尽如人意吧。 自有伽利略以来,科学之影响如此其广且深,吾人无有不受其影响者。近代人类对于造物、宇宙,对物质的基础 ![]() 我情不自噤的寻求科学知识之进步怎样予宗教的繁文缛节以打击,并非我不虔敬,倒是因为我对于宗教非常感觉趣兴。虽则基督之山上垂训,与乎道德境界及⾼洁生活的优美,仍然深⼊人心,然我们必须大胆承认宗教的工具——宗教所赖以活动的观念,如罪恶、地狱等——却已为科学摧残无余了。我想真正想象地狱的,在今⽇大生学中恐百不得一,或简直千不得一罢。这些基本的观念即已大大的变更了,则宗教本⾝,至少在教会,当然是难免要受影响的了。 方才我说上帝在我们脑中比前来得大巨而人却变得渺小,我意指物质方面而言。因为上帝既然充其量只能与宇宙同其广大,而现代天文学告诉我们的物质的宇宙愈来愈广阔无际,我们自然心头起恍惚畏惧之感。宗教与夫以人类为中心的种种信念的最大敌人是二百英寸的望远镜。数星期前我读纽约报纸的记载,说是有一位天文学家新近发现一簇离地球有廿五万光年的星群,那时我顿觉往昔对于人类在天地间所处之地位观念未免太可笑了。这些事物对于我们的信念,其影响不能谓为不大。许久以前我就觉得我在造物宇宙的心目中是何等渺小卑微,而灭亡、惩罚、赎罪等办法何等乖谬狂妄了。上帝以人有缺点而加以惩治,正如人类制定法规,以惩治虫蛆蚂蚁,或使其悔改赎罪,同样荒谬无据。 善恶报应,以及代人赎罪之价值与必要等观念,皆因科学与近代知识之进步而变更了。理想化的至善与罪恶之对立观念已不⾜信了。知道人由下等动物进化而来而并承受动物之本能,则觉向来人 ![]() ![]() ![]() ![]() 宗教最使我不満的一端便是它的看重罪恶。我并不自知罪孽深重,更不觉我有何为天所不容之处。多数人如能平心静气,亦必已与我抱同一之见解。我虽非圣贤,做人倒也相当规矩。在法律方面,我是完美无疵的;至于在道德方面则不能十全十美。但是我道德上之缺点,如间或有之的说说谎与撒撒烂污之类,给他算个总帐,叫我妈妈去审判,充其量,她也只能定我三年有期徒刑而已,决不会说是判我投⼊阎王那里的油锅的。这不是吹牛;我朋友中间该受五年有期徒刑的也委实很少。如果我能见妈妈于地下而无愧,则在上帝面前我有何惧哉!我⺟亲不能罚我⼊地狱里的油锅,这是我所深知的。我深信上帝必也同样近情与明鉴。 基督教教义的另一端是至善的观念。所谓至善,便是伊甸乐园里的人的境界;亦即是将来天国里的境界。⼲么至善呢?我委实不懂。所谓至善,实也不是爱美的本能所产生的。至善之观念,即为耶稣降生后数百年中小亚细亚的那种逻辑的产物,其意乃谓我们 ![]() ![]() 以上所说的那种信仰未免太使真诚的基督教徒惶惑不安了。然而非大着胆不拘礼节地说老实话,我们是不配谈真理的。在这点上,我们该学科学家。在大体上,科学家的守住旧的物质定义不愿放弃,不肯接受新的学说,亦正有如我们的不愿放弃陈旧的信仰。科学家往往与新的学说争执,然而他们毕竟是开通的,故终于听命他们的良心拒绝或接受新的学说了。新的真理总是使人不安的,正如突如其来的亮光总使我们眼睛觉得不舒服一样。然而我们精神的眼睛或是物质的眼睛经过调节以后,就觉得新的境遇毕竟也并不怎样恶劣。 然则剩下来还有什么呢?还有很多,旧的宗教的外形是变迁至模糊了,然宗教本⾝还在,即将来亦还是永远存在的。此处所谓宗教,是指 ![]() 我们还有一个信仰较为简单的世界。我爱此种信仰,因为它比较简单,颇为自然。我所说的得救的"工具"已没有了;其实对于我"得救"的目的也已没有了。那严⽗样的上帝,对于我们的琐事也要查问的上帝,也没有了。在理论上互有关连的人本善说、堕落、定罪、叫人代理受罚、善 ![]() 人的灵 ![]() ![]() ![]() ![]() 孟子说得好:"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敬畏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人心,人皆有之。"孟子又说: 养其大者为大人,养其小者为小人。 以论理言,唯物主义非必随旧的宗教观念之消灭与俱来,然在事实上唯物主义却接踵而至。因人本非逻辑的动物,人事本有奇特可笑处,在大体上,近代社会⽇趋唯物,而离宗教⽇远。宗教向为一组经神批准的一贯的信仰,它是不期然而然的情感冲动,并非理智的产物。冷酷的合理的信仰是不能替代宗教的。复次,宗教一事,由来已久, ![]() 我们已处于进退维⾕左右为难之时代矣。 摩西与孔子对于行为的规范均与以宗教的意味,洵智慧的办法也。但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既不能产生一个摩西或一个孔子,我们惟有走广义的神秘主义的一途,例如老子所倡导的那种。以广义言之,神秘主义乃为尊重天地之间自然的秩序,一切听其自然,而个人融化于这大自然的秩序中是也。 道教中的"道"即是此意。它含义之广是以包括近代与将来最前进的宇宙论。它既神秘而且切合实际。道家对于唯物论采宽纵的态度。以道家的说法看来,唯物主义并不琊恶,只是有点呆气而已。而对于仇恨与妒忌则以狂笑冲散之。对于恣意豪华之辈道教教之以简朴;对于度都市生活者则导之以大自然的优美;对于竞争与奋斗则倡虚无之说刚克柔之理以救济之;对于长生不老之妄想,则以物质不灭宇宙长存之理以开导之。对于过甚者则教之以无为宁静。对于创造事业则以生活的艺术调和之。对于刚则以柔克之。对于近代的武力崇拜,如近代的法西斯家国,道教则谓汝并非世间惟一聪明的家伙,汝往前直冲必一无所得,而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物极则必反,拗违此原则者终必得恶果。至于道教努力和平乃自培养和气着手。 在其他方面宗教的改⾰,我想结果是不会十分圆満的。我对宗教下的定义,方才已说了,是对于生命的崇敬心。凡是信仰总是随时变迁的。信仰便是宗教的內容,故宗教的內容必随时而异。 宗教的信条亦是无时不变的。"遵守神圣的安息⽇"此教条往昔视为重大非凡,不得或违,在今人看来则殊觉无关紧要。时处今⽇,来一条"遵守神圣的际国条约!"的信条,这倒于世有益不浅。"别垂涎邻居的东西"这条教条,本含义至广,然另立一条"别垂涎邻国的领土"而以宗教的热诚信奉之,则较妥善多多,并更为有力量矣。"勿得杀人"的下面再加"并不得杀邻国的人"这几个字,则更为进步了。这些信条,本该遵守,然事实上则并不。于现代世界中创造一个包含这些信条的宗教殊非易事。我们是生存在际国的社会中,然而没有一个际国的宗教。 我们乃是活在一个冷酷的时代中。今人对于自己及人类,比一百五十年前法国的百科字典家还悲观无信念。与昔相较,我们愈不信奉自由平等博爱了。我们真愧对狄德罗及达·郞贝耳诸人。际国道德从没如今这样坏过。"把这世界 ![]() |
上一章 林语堂自传 下一章 ( → ) |
林语堂自传是知名作家林语堂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综合其它,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林语堂自传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林语堂撰写的林语堂自传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林语堂自传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