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第六只手指:白先勇散文精编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第六只手指:白先勇散文精编 作者:白先勇 | 书号:39646 时间:2017/9/6 字数:6077 |
上一章 不信青春唤不回 下一章 ( → ) | |
——写在《现文因缘》出版之前 如果你现在走到台北市南京东路和松江路的 ![]() ![]() ![]() 一九六一年的某一天,我悠悠 ![]() ![]() ![]() ![]() ![]() ![]() 很多年后我才发觉,原来围着松江路那片田野还住了另外几位作家,他们的第一篇小说也都是在《现代文学》上发表的。荆棘(其实她叫朱立立)就住在松江路一二七的隔壁,两家的家长本来相识的,但我们跟朱家的孩子却素无来往,我跟她的哥哥有时还打打招呼,但荆棘是个女孩子,青少年时期男女有别,见了面总有点不好意思。我印象中,她一径穿着⽩⾐黑裙的生学制服,一副二女中的模样,骑脚踏车特别快,一蹬就上去了,好像急不待等要离开她那个家似的。那时候她看起来像个智慧型颇自负的女生,不容易亲近。要等到许多年后,我读到她的《南瓜》、《饥饿的森林》等自传 ![]() 《现代文学》四十五期上有一篇黎 ![]() ![]() ![]() 据说李黎写过一篇文章,把我的小说批了一顿,说我在替垂死的旧制度涂脂抹粉。《谭教授的一天》是李黎的处女作,的确出手不凡。没有多久以前,跟李黎一起吃饭,偶然谈到,原来从前在台北,她家也住在松江路那顷田野的周遭。天下就有这样的巧事,一本杂志冥冥中却把这些人的命运都牵系到了一起。如果六十年代的某一天,三⽑、荆棘、李黎,我们散步到了松江路那片稻田里,大家不期而遇,不知道是番怎样的情景。然而当时大家都正处在青少年的“蓝⾊时期”我想见了面大概也只能讪讪吧。有一次,我特别跑到六福客栈去喝咖啡,旅馆里⾐香人影杯觥 ![]() 台大文学院的大楼里有一个奇景,走廊上空悬挂着一排大吊钟,每只吊钟的时针所指都不同时,原来那些吊钟早已停摆,时间在文学院里戛然而止,而我们就在那栋悠悠邈邈的大楼里度过了大学四年。一九六一年的一个⻩昏,就站在文学院走廊里那排吊钟下面,比我们低两届的三个学弟王祯和、杜国清、郑恒雄(潜石)找到了我,他们兴冲冲的想要投稿给《现文》。王祯和手上就捏着一叠稿子,扯了一些话,他才把稿子塞到我手中——那就是他的第一篇小说《鬼?北风?人》。那天他大概有点紧张,一径腼腆地微笑着。《鬼?北风?人》登刊在《现文》第七期,是我们那一期的重头文章,我特别为这篇小说找了一张揷图,是顾福生的素描,一幅没有头的人体画像。那时节湾台艺术界的现代主义运动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五月画会”的成员正是这个运动的前锋。那几期杂志我们都请了“五月”画家设计封面画揷图,于是《现代文学》看起来就更加现代了。王祯和小说的那幅揷图,是我取的名字:“我要活下去!”因为小说中的主角秦贵福就是那样一个不顾一切赖着活下去的人。我那时刚看一部苏珊海华主演的电影《IWanttoLive》,大概灵感就是那样来的。杂志出来,我们在文学院里张贴了一幅巨型海报,上面画了一个 ![]() ![]() 那时,文学院里正弥漫着一股“存在主义”的焦虑,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来龙去脉我们当初未必搞得清楚,但“存在主义”一些文学作品中对既有建制现行道德全盘否定的叛逆精神,以及作品中渗出来丝丝缕缕的虚无情绪却正对了我们的胃口。加缪的《局外人》是我们必读的课本,里面那个“反英雄”麦索,正是我们的荒谬英雄。那本书的颠覆 ![]() ![]() ![]() ![]() ![]() “绿鬓旧人皆老大,红梁新燕又归来,尽须珍重掌中杯。”——这是晏几道的《浣溪沙》,郑因百先生正在开讲《词选》,我逃了课去中文系旁听,惟有逃到国中古典文学中,存在的焦虑才得暂时纾解。郑先生十分欣赏这首小令,评为“感慨至深”当时我没听懂,也无感慨,我欣赏的是“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小山的浓词 ![]() ![]() 台大文学院里的吊钟还停顿在那里,可是悠悠三十年却无声无息的溜走了。逝者如斯,连圣人也噤不住要感慨呢。 六十年代后期,湾台文坛突然又蹦出新的一批才气纵横的年轻作家来:林怀民、奚淞、施家姊妹施叔青、施淑端(李昂)都是《现文》后期的生力军。林怀民还未出国,可是已经出版两本小说集了,转型期中台北的脉动他把握得很准确,《蝉》里的“野人”谈的大概就是当今台北东区那些“新人类”的先驱吧。而林怀民一⾝的弹 ![]() 湾台的鹿港地秀人杰,出了施家姊妹,其实大姊施淑女从前也写小说,⽩桦木就是她,在《现文》二十四、二十五期上发表了《头像》和《告别啊,临流》,写得极好,如果她继续写下去,不一定输给两个妹妹。施叔青开始写作也是用笔名施梓,我一直以为是个男生,《壁虎》和《凌迟的抑束》写得实在凌厉,后来我在台北明星咖啡馆和施叔青见面,却大感意外,施叔青的小说比她的人要慓悍得多。我送给了施叔青一个外号“一丈青”施叔青那管笔的确如扈三娘手里一枝 ![]() 《现代文学》创刊,离现在已有三十二年,距八四年正式停刊也有八年光景了,这本杂志可以说已经变成了历史文献。酝酿三年,《现文》一至五十一期重刊终于问世,一共十九册,另附两册,一册是资料,还有一册是《现文因缘》,收集了《现文》作家的回忆文章,这些文章看了令人感动,因为都写得真情毕露,他们叙述了各人与这本杂志结缘的始末,但不约而同的,每个人对那段消逝已久的青舂岁月,都怀着依依不舍的眷念。陈映真的那篇就叫《我辈的青舂》,他还牢记着一九六一年,那个夏天,他到我松江路一三三号那栋木造屋两人初次相会的情景——三十年前,我们曾经竟是那样的年轻过。所有的悲剧文学,我看以歌德的《浮士德》最悲怆,只有⽇耳曼民族才写得出如此摧人心肝的深刻作品。暮年已至的哲学家浮士德,为了捕捉回青舂,宁愿把灵魂出卖给魔鬼。浮士德的悲怆,我们都能了解的,而魔鬼的 ![]() |
上一章 第六只手指:白先勇散文精编 下一章 ( → ) |
第六只手指:白先勇散文精编是知名作家白先勇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综合其它,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第六只手指:白先勇散文精编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白先勇撰写的第六只手指:白先勇散文精编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第六只手指:白先勇散文精编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