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一句顶一万句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一句顶一万句 作者:刘震云 | 书号:39158 时间:2017/9/5 字数:7388 |
上一章 第四章 下一章 ( → ) | |
杨百顺十六岁那年,延津县新来了一个县长叫小韩。小韩之前,延津的县长叫老胡,湖南⿇![]() ![]() 老胡他爹: “好把的是病,猜不透的是人心。” 人说: “咱治的是病,就别管他的心了。” 老胡他爹叹息一声: “咋能不管心呢?” 又说: “病相同,人却不同;不同的人,开同样的方子,药也未必管用。” 又叹口气: “医庸,就庸在这个地方;人死,也死在这个地方。” 老胡中举放官,离乡来河南延津赴任时,⿇ ![]() 老胡: “又不是去法场,哭个啥?” 老胡他爹: “你生 ![]() 老胡: “别人上任都图个好彩头,您老倒说了一大堆丧气话。” 老胡他爹: “这还不是我要说的。” 老胡: “您老到底要说啥?” 老胡他爹: “如果有朝一⽇官位不保,千万别想不开,还回⿇ ![]() 老胡来延津上任后,县官却一口气当了三十五年。官位长久不是说老胡懂当官的道理,老胡他爹看走了眼,恰恰是因为老胡不懂,他才歪打正着,坐稳了官位。做官讲究 ![]() ![]() 比给上峰送礼更重要的,是送话。大庭广众之下,说些上峰的政绩和功德。老胡又不懂这个。老胡不但不懂送话,就是平⽇说话,也是自说自话。别人做官讲个人乡随俗,老胡来延津十年,说的还是湖南⿇ ![]() ![]() 但老胡退休之后,只告老,并无还乡,留在了延津。没还乡并不是无乡可还,而是在延津生活了三十五年,已服了延津的⽔土。延津是盐碱地,⽔咸,⽔苦,含大量的碱和硝。这⽔不但人喝了头摇,口牲喝了也头摇。延津人爱头摇,源头就在这里。头摇不是说对这人或这事不満意,仅是个习惯而已。老胡刚来延津时,吃了苦⽔,天天拉肚子,学会了头摇;几年过去,不拉肚子了,回湖南⿇ ![]() ![]() ![]() 延津人半夜从津河上走过,看到桥下老胡家还灯火通明,往往感叹:“老胡还没歇着。” “老胡还在为当木匠发愁。” 老胡退位当了木匠,县长就换成了小韩。小韩三十出头,嘴小,能塞进个花生⾖,梳个背头,是燕京大学的毕业生。女人嘴小常见,男人嘴小就少见了。小韩是河北唐山人,一口唐山口音。在延津人听起来,湖南⿇ ![]() ![]() 小韩咂嘴: “我昨天跟上帝商量了,他说他同意。” 老詹: “县长,这玩笑开不得,你要这么弄,我到开封教会告你。” 天主教会,当时在国中还很有势力,官府也让三分,老詹以为这话会吓着小韩,没想到小韩拍了一下腿:“詹先生,我别的都怕,就不怕打官司,您快去快回,我在县衙等你。” 没想到小韩这一刀,恰恰扎着了老詹的软肋。延津教会本属开封教会,但老詹与开封教会的会长有隔阂。开封教会的会长是瑞典人,名叫雷吉奥·古斯塔夫,大家都叫他“老雷”老詹和老雷有隔阂,并不是生活中有过节,而是有教义之争。教义上有分歧,这教越传,就离老雷的想法越远。老雷早惦着把延津教会取消,合并到其他分会去。老詹说去告状。也就是那么一说,没想到没吓住小韩,倒是第二天一早,教堂门楣上“天佑东方”四个字,就变成了“延津新学”老詹这才知道小韩的厉害,没收教堂也不是一时冲动,也对教会和老詹的情况先有了解。 学堂有了,小韩又在县域內招教师。小韩招教师既重学问,又讲口才。讲口才不是讲你如何能说,是讲你如何不能说。最后选出十几个教师,皆是闷嘴葫芦。选这类人并不是小韩喜 ![]() ![]() ![]() ![]() ![]() ![]() ![]() 但看到老杨给他家做了一天⾖腐,头上的汗积成了⽩碱,只好和老杨坐在院里槐树下,听老杨在那里瞎扯。老杨东一葫芦西一瓢地说了一大片,老马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不知怎么就说起县上小韩办新学的事,老杨说着说着自己急了:“啥学?上个学还要钱?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好像小韩坐在对面 ![]() ![]() 老杨吃了一惊: “哪里不对?” 老马: “我娃是年龄大了,如果你娃是我娃,我就送他进新学。进了新学,不就等于进了县府政?” 老杨: “说的就是这个,就是为了不让他们进县府政,就是为了让他们跟我在家做⾖腐。” 老马点着老杨: “不是我说你,长着一对老鼠眼,看啥事,只能看一寸长。我且问你,过去的县令老胡知道不?” 老杨: “不就是那个木匠吗?断案断得七零八落。” 老马: “我不说断案,我说木匠。现在老胡不当县令了,专打家具,打一件卖一件;同样一张条几,别人卖五十,他卖七十;上回打了一张八仙桌,‘丰茂源’的掌柜老李,花一百二的⾼价买走了,为啥?” 老杨愣了愣: “他木匠活做得好?” 老马: “一个二半糙子,活能做好吗?是因为他过去当过县令。” 又说: “世上的木匠千千万,但当过县令的木匠,也就老胡一个人。” 又说: “一张八仙桌没啥,八仙桌加上县令,它就出奇了。” 又说: “老李在家里摆的不是八仙桌,是县令。” 又说: “老杨家有一人在县府政,不耽误老杨家做⾖腐;等老杨家的人从县府政出来,再回头做⾖腐,老杨家的⾖腐,不就成老胡的八仙桌了?” 一席话说得老杨恍然大悟。赶大车的老马,眼圈子果然比他大。本来老马也就是随便说说,好止住老杨的话头,但老杨从老马那里讨主意讨惯了,也就当了真。于是,不是为了新学,也不是为了科员,还是为了⾖腐,老杨又要把儿子送进小韩的“延津新学”但因为上新学要 ![]() ![]() 卖⾖腐的老杨更觉得老马的主意⾼明。比老马主意更⾼明的,是老杨的主意,两个儿子中,只选一个上新学。让两个人同去他们觉得是应该,两个人中选一个。两个人都开始看老杨的脸⾊。但两个儿子到底让谁去呢?卖⾖腐的老杨又犯了愁。老杨一犯愁,又跑到马家庄找老马。老马本来只是随便说说,好止住老杨的啰嗦,没想到老杨当了真,反倒更啰嗦了。老马觉得自己当初失了策。但事到如今,老马也只好在一条道上走到黑。路走到一半,将车掉头磨回来,老马更费劲,老杨会更没完没了。老马问:“他们俩谁脑子好使,谁脑子笨呀?” 老杨摸了摸胡茬: “要说脑子好使,还是二老,老三脑子死 ![]() 二老是杨百顺,老三是杨百利。老杨突然明⽩了老马的意思,遂拍一下腿大:“二老脑子好使,就让二老去吧。” 但老马摇头摇: “还是让那个脑子死 ![]() 老杨吃了一惊: “为啥?上学不得脑子好使?” 老马: “上学是得脑子好使,但要说值得着,还得那个脑子笨的。人就像鸟一样,脑子好使,翅膀一硬就飞了;脑子笨,撒出去才能飞回来。” 老马又说: “再说,上学做官是为了啥?是为了回头卖⾖腐;脑子好使的,⾖腐拴不住他;脑子笨的,才能飞回⾖腐上。” 老杨又恍然大悟,佩服老马的见识。但又有些犯愁:“让老三去,二老跟我闹咋办?” 老马: “二挑一的事,抓阄呀。” 老杨: “万一二老抓着,老三没抓着咋办?” 老马呸了老杨一口: “我看不是老三脑子死 ![]() ![]() 老杨又恍然大悟。老杨从老马家回来,杨家就开始抓阄。抓阄是在晚上,一个饭碗,里面放了两个阄。老杨抱着饭碗劲使摇晃,突然将碗扣到桌子上,掀开碗说:“抓吧。谁抓着抓不着,都是自个儿的命;谁抓着抓不着,都埋怨不着我。” 杨百顺杨百利都有些战战兢兢。由于战战兢兢,都不敢自己先抓,相互倒客气了。杨百顺:“弟,你先抓。” 杨百利袖着手: “你是哥,得你先抓;哥不抓,我这手剁下来。也不会先抓。” 杨百顺只好先抓。抓到手里,打开阄,上边写着“不上”另一个阄肯定是“上”了。杨百利向杨百顺打了一躬:“算哥让着我。” 于是杨百顺留在家跟老杨做⾖腐,杨百利到县城去上“延津新学” |
上一章 一句顶一万句 下一章 ( → ) |
一句顶一万句是知名作家刘震云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综合其它,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一句顶一万句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刘震云撰写的一句顶一万句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一句顶一万句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