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那么红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那么红 作者:韩寒、何员外等 | 书号:39142 时间:2017/9/5 字数:3910 |
上一章 蒋峰:等待突围(1) 下一章 ( → ) | |
等待突围 蒋峰,1983年6月生,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80后实力派五虎将”之一。其长篇小说《维以不永伤》于2004年年初出版,现已行销5万余册。《一,二,滑向铁轨的时光》也即将出版。 蒋峰被许多媒体誉为“80后”最严肃的小说家。 一年的军校生活,蒋峰创作了长篇小说《维以不永伤》,他用这部小说向他尊敬的文学大师致敬,也用它作为改变人生的契机。 关于长篇 前几天我和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他问在我的小说中,细节的观察和虚构的想像比例是多少。在那之前我没想过这个问题,我总觉得小说写出来就是写出来了,而这种比例我无法去衡量,譬如在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维以不永伤》中事件的原型无非是一个小学刚毕业的少女在我们社区被奷杀于夏天的蒿草中。那年我11岁,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哪里都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只是我后来不断地猜测、幻想,甚至把这件事当成一种乐趣去延伸、构建,才成了9年后这本书里所叙述的样子。 我记得事件刚发生的第一年,我脑子中总是假想自己是她的男友的感受。当时不过是想,如果真有这么一个男孩子会在他的恋人惨死后表现出怎样的哀伤、低 ![]() 2003年9月我很意外地落⼊了京北的一所军校。我记得有天下午我收拾好行李决定回家乡长舂,因为我不喜 ![]() 9月份我写了一个中篇为这部长篇找感觉,然而在起笔时还是有些艰涩。尽管,早在⾼中时以游戏般的状态写过一次,但是我明⽩那是作为练笔的一个故事而已,而现在我将写这种我最为尊重的文学形式—长篇小说。第一部行程过半,语感好了很多,大概是到杜宇琪出场的那一段,往下就很顺利了。 写完第一部,我忙着应付年前的试考,以及到海上参加一次作文比赛5周年的活动。在通往海上的火车上我开始考虑第二部。小说中有两条线索,一条以第三人称叙述,而另一条我却无法确定是以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在海上,我向七月人提出了我的疑惑。为了避免叙述的混淆,他建议我改变叙述的角度,而从我本人的阅读经验来讲,我很讨厌去读那些带有神经质人物叙述。于是再回往长舂的火车上,我选择了第二人称来叙述。这样,在 ![]() ![]() 在请了一周病假、推迟3天返校的时候,我带来了我的第二部书稿。在京北宿舍的3月,我先是重新写了一遍第一部,一个星期之后,我开始写第三部。为了追求一种谐和,我决定将第三部分为20节来写。我先定好这20节的大致提纲,写起来还算是顺利。但是条件却更为艰苦。我每天夜里都在等待政委房间熄灯半小时后的12点开始写。清晨5点半,赶在政委起 ![]() ![]() ![]() 我大约在4月初开始起笔写第四部,我那时就认为,相对前三部而言,这会是最好写的一部,或许这和我最习惯阅读的经典或通俗小说的写法非常相似。全部的叙述都可以很流畅,不会出现前边那样滞留的现象。我原计划在4月20⽇左右完成第四部,也就是整本书。在五一节⽇之后我可以选择离开这个学校。当时很意外的是京北爆发了SARS。我带着书稿,躲进了朋友所在的中财西山分校,完成了第八章和第九章的前半部分。然而3天后,我被那里的保安认出不是该校的生学,所以当晚12点,我被赶了出来。后来又躲到北化的一位朋友那里,以同样的方式完成第九章和第十章,最终不得不离开京北,回到长舂。第四部的写作环境前后变化了4次,最后终于在5月3⽇的晚上在家中完成了这本书—《维以不永伤》。 虽说是第一本书,我是在2003年5月将其完成的。但是由于一系列原因,直到2004年5月才正式出版。我那时已经写完了第二部长篇,所以当我2004年看到它以我第一本书的形象出现的时候,我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因为一年过去了,好多感觉只能靠回忆才能重现。写完长篇时那种奋兴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再看这本书,我很钦佩那个时候的自己,现在甚至是未来,我再也很难做到在如此艰辛的环境下,持续几个月的时间完成一部大部头。我很难把那个时候的我和现在的自己想像为同一个人,所以,这本书对我的 ![]() ![]() 在《维以不永伤》的结尾我这样写道: 当晚值班的监管将雷奇叫了出来,神情严峻地告诉他袁南的死讯。他笑了笑,没有再理会别人对他的同情安慰。他知道这一天终于等到了,他知道随着这一天的到来他终于可以将深蔵在心底的爱恋当作一次遥远的记忆,他终于可以忘记过去的一切,开始试着去追求无我两忘的境界了。回到房间他将杯沿的一只小虫拿了下来。那是清晨他在墙角找到后把它放在杯沿上的。他没想到整个上午虫子会不知疲倦地转了4167个圆圈也没有找到下来的出路。出于对虫子的敬意,他把它放到了地上。疲惫的小虫抖了抖断掉得羽翅伏在地面上一动也不动。一阵吹来的微风掀翻了它的躯壳。“永远也不会动了,”他想“已经死了。” 虽然我说过第四章是对通俗小说的戏仿,但它毕竟是全书的一部分。说它是戏仿,只是在一些无关大体的情节以及叙述的节奏感和通俗小说相似。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结尾在小说构思之前,就长时期地停留在我的脑海中。总有这样的一些意象—故事里所有的人毫无目的地坚持着走在一条路上,他们不知道这条路有多远,终点是哪里。他们看到两旁似曾相识的风景,便错以为是命运的安排。殊不知,我们在半空中俯瞰他们,可以看到他们其实是走在一条环形的道甬之上。全书人物的经历也和这只虫子类似,书中的许多人,最终的结局都是死亡。很多人都认为,雷奇死掉的只是一个名字,他还以另一个名字—甚至是一个民族—不为人知地活着,他的精神渐渐地被岁月所磨灭。这样算来,全书描述了12个人的死亡,前后依次是⽑⽑、杜宾的祖⽗、李 ![]() ![]() 1998年余华声名大震,我当时读了余华的全部长篇,就《活着》而言,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出⾊的小说。那本小说相当单薄,单薄得只剩下一个意象,那就是:一个人很痛苦,但是最后平静地活着,而他⾝边的人都莫名地死去了。《活着》的创意和主题是很出⾊的。但是小说总感觉是缺了什么。就这部小说我想了很久,一类小说是作者想要告诉你一些事情,能看进去多少是读者的事情;另一类小说是作者用心写出的故事本⾝包含了他的观点,读者则去感受这个故事。很显然余华是属于前者的。 第二个小说《一,二,滑向铁轨的时光》是在起笔《维以不永伤》之前构思的,也是想对我童年若⼲记忆的一些 ![]() ![]() ![]() ![]() ![]() 第二个长篇完成于广州。我10月中旬到达广州,写长篇之前,我先写了一篇《快乐前行,低 ![]() ![]() ![]() ![]() ![]() |
上一章 那么红 下一章 ( → ) |
那么红是知名作家韩寒、何员外等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综合其它,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那么红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韩寒、何员外等撰写的那么红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那么红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