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一指观音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一指观音 作者:楠溪书生 | 书号:37441 时间:2017/8/2 字数:6115 |
上一章 第四章 江南风情 下一章 ( → ) | |
周凤杀自至今已一个多月了。吴记书和晓凤也渐渐从悲伤中走出来了。晓凤还是每天上班、下班,吴记书偶尔晚上也出去走走,老朋友们怕他伤了⾝体,也都纷纷邀他去玩。 这天,组织部⼲部科的科长李威来了一个电话,邀吴腊去吃晚饭,吴腊通知了女儿。自己下了班就直接望李威家去了。 自从改⾰开放以来,沿海一带经济展飞,江南县大批农民敢为天下之先,闯 ![]() 由于经济的飞展,当地居民的生活⽔平迅提⾼。县城基本建设欣欣向荣,县城还专门辟出了一条路,命名为环城路,大批⼲部、职工和先富起来的农民们,在环城路上盖起了楼房。当地的居民称这种房子叫“透天冲”的单间。因为,这种房子的建筑格局与当地传统的建筑模式不一样。 江南县至今还保存着一些传统的民居,这种民居格局有点象北方的四合院:一家一户一个院子,当地人称这种院子为“稻坦”麦收或稻 ![]() ![]() 这种一家一户式的大屋,它的北房是正屋,共三间,正中的一间称为前间或也有称中堂的,是不住人的。前间正中有一个大屏风,屏风前放一张一米多⾼的长条案几,当地人称之为长条桌,长条桌宽约四、五十公分,通常摆放花瓶、香烛、 ![]() ![]() ![]() 前间亦就中堂两边是两个正间,也就是正房…东为长,西为次。也有的房子除了正间外还有二间、三间,然后依次往南,是东、西各两排厢间,也就是厢房。东、西厢房要低一层台阶,房前有回廊环绕。江南的这种类四合院有的还有两进、三进甚至六进七进的。 现在环城路上的房子可不同那种“类四合院”它是一间到底,宽三——四米,长十米——十三、四米,十几间房子连成一排,统一格式,前间约五米长,后间约三米长,中间两米做楼梯,屋子前面约有一条约一米多宽的廊檐,也是十几家连在一起,邻居间走动,下雨天也不用撑伞。后面是三四米见方的一个院子,户与户之间互相用女儿墙隔开,两家之间,站着说话彼此都能看得见对方。这多少保持了乡间邻里共住一院、关系亲密的传统。 至于房子的布局,大体也是一样的:底楼前间是客厅,客厅正中也像老式的“类四合院”的中堂一样,放有一张八仙桌。来了客人,就在此处吃饭,招待客人。后间是厨房,厨房正中通常也搁有一张较小一点的桌子,平时家人吃饭大都在厨房里吃。中间楼梯下的楼梯间是浴室。二楼前楼是主卧室,后楼是次卧室,大多夫妇不分房睡,所以,通常这次卧室其实是不睡人的,只是方便主人夫妇各自有一个空间罢了。三楼则是子女卧室。四楼就是客房了。五楼一般都成了杂物间或储蔵室了。当地的习惯,冬天来了客人,一般都在楼下客厅接待。江南乡下的小城镇,夏天难免蚊蝇成群,所以,夏天,来了客人,都 ![]() ![]() ![]() 李威家住的就是这种单间的房子,李威家的格局,与别家略有不同,他在五楼的前楼辟出一个客厅,窗户上装上了纱窗,房里摆了两台电风扇,整个一个清凉世界,在没有空调的时代,这够豪华了。组织部⼲部科长是个肥缺,当年这个差事还是吴腊推荐的。这点知遇之恩,李威是铭记在心的。最近,吴腊家中出了这样的事,李威心中也是不忍。听说近来吴腊心情已有好转,于是约了几个好友还有胡益利记书到家聚一聚。 李威家里。五楼前楼。 西江乡地记书钟浩志已经到了。东江乡地记书刘富钊也到了。溪北乡地记书6奇也到了。这三位是江南县地名人。当年是一个队部地战友。复员后分别当了三个公社地人武部长。文⾰后期。公社人武部长大多都提升为公社记书。他们三个自然也就成了当然地记书了。加上江口镇地吴腊。人称“四大金刚”俨然《红楼梦》中四大家族地架势。江南县再大地事。想要饶过“四大金刚”那是谈都不用谈地。他们几人想要办点啥事儿。也是小菜一碟。 吴腊和胡记书还没到。自然还不能开席。今天李威掌勺。李威老婆给几位客人泡好茶。下楼一起弄菜去了。 “听说胡记书昨天刚从省城回来。不知带啥消息来了?”6奇试探地问志浩。 “能有啥消息?无非是打探一下什么时候能走呗!” “这么说。这老胡还真是有后台地罗!” “这你就不知道了。他本是天都地人武部长。他 ![]() ![]() ![]() ![]() ![]() ![]() ![]() ![]() ![]() “哦,这一层我还真没听说,我只知道他原是省委张副记书的心腹,张副记书打算把他提到省里给个位置的,又怕提得太快了有“坐直升机飞”之嫌。所以,先给他一个县委副记书兼江口镇委记书的位置镀镀金,迟早是要走的。” 刘富钊揷上来:“这老胡也是个聪明人,他很明⽩自己现在的处境,一来等待时机⾼升至省里,二来可以在江南县联络一些人,俗话说“撑船要靠四面风”嘛。对吧,哈哈!” 钟浩志:“有道是‘出地的猫儿,坐地的老虎。’嘛…” 刘富钊:“这叫做‘強龙不庒地头蛇’。” 钟浩志:“哎——是兮!” 刘富钊:“老胡这叫做是‘聪明人无须多祷告’,他对老大也是言听计从的。”吴腊他们这四个哥儿们,一向把吴腊称作“老大” 6奇:“怪不得老大经常说老胡是自己人,好说话。” 钟浩志:“这个当中是有名堂的,当初,省委把老胡派下来的时候,是跟老大打过招呼的。老大是个聪明人,他自然知道老胡的来历。个中关节,他自然是明镜一面…” 刘富钊:你别看老大肚子里墨⽔不多,官场的道他通着呢!你以为他不知道‘朝中有人好做官’啊?他本来也正要拉条这样的线呢!” 钟浩志:“就是!你别看老大整天呼风唤雨的,可他知道‘聪明不过读书人,能⼲不过铜钿银’,他晓得自己肚子里这点“家当”是摆不上桌的。上头要是没有一条线,那可是‘蚯蚓拉大顶—— ![]() 刘富钊:“这个张副记书这条线,咱们是拉都拉不上呢!这个送上门来的顺⽔人情他能不做吗?” 钟浩志:“上头也是会看人的。他们也是看中了老大了,才把老胡放在老大这里的。” 刘富钊:“听说,省里上次已派人来考察过了。”刘富钊一边说一边用手指了指楼下:“那个拿鹅⽑扇的跟我说的。” 李威原是师范毕业的,后来分在吴腊手下当文书,市委组织部来考察⼲部时,吴腊把李威推荐了去当了县委组织部长。李威知恩图报,吴腊有事,他从来当自己的事来办。吴腊有事也喜 ![]() 正说着,只听得楼下李威老婆在楼梯口说道:“上楼,上楼,他们几个都到了。就等你老大了!”三人便知道是吴腊来了。 吴腊径直上了楼,进了五楼前厅,一边进门一边道:“好热啊!端午才刚过呢!” 6奇:“来来来,这边——电风扇。来,先把衬衫脫了,凉快凉快…”6奇边说边要帮吴腊脫衬衫。 吴腊轻轻地推开了6奇,在6奇让出的电风扇前的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胡记书还没来吗?” 6奇:“没。” 吴腊:“阿6,老胡有个远房亲戚,想把女儿放到你那边小学里,你给卫国打个招呼,这边马平我已经讲好了。等会儿老胡来了,你只管应下来,啊。老胡跟我提起过,我想,这个人情还是给你做了,你以后找他便当些。所以,我让他自己找你。” 6奇:“好好好。” 卫国是溪北乡中心小学的校长,是吴腊在造反队时的部下。原是民办教师,是吴腊推荐上的师范。毕业后分到溪北乡当了中心小学校长。6奇知道吴腊吩咐的事,准能办成的。马平是县教育局政治处主任。文⾰中两人也是同一个战斗队的,没有什么事办不成的。6奇知吴腊会把该通的关节通好的,只是⽩让他拣了个大路边的人情罢了。6奇想到吴腊他自己家里最近刚出了事,还这么顾着兄弟之情,心中不免又增加了一份感 ![]() ![]() ![]() 两人正说着,门推开了。进来的正是老胡。 老胡:“阿腊,来了。” 吴腊:“来了,来了,快,来来来,这边坐。”边说着就要站起来让座。 6奇早已从门边拖来了一把椅子,放在电风扇旁边:“不用不用,来,胡记书,坐这里。” 胡益利坐在了6奇搬来的椅子上。 钟浩志和刘富钊也都聚了过来,一阵寒暄。 大家围着桌子坐了下来。 主人李威已随胡记书上来,见大家都坐定便开了腔:“昨天老家有人送来几斤杨梅,想给几位送去的,想起来还有去年的杨梅酒还没动呢,新竹说,⼲脆把几位请过来把个陈的杨梅酒喝了,顺便把杨梅带了去,剩下的我再浸新的杨梅酒。省了我走路,偷个懒,哈哈哈!” 6奇:“偷什么懒啊!弄一桌菜难道还比走几步省力不成?还是嫂夫人想得周到,带携我们有好吃的!你们说是不是啊?” 钟浩志:“哎——是兮!就这回相隔时间最长了”对6奇:“好象有两三个月了吧?” 6奇:“是啊,不是大哥…”6奇知道自己说漏嘴了,连忙打住。 刘富钊见此,忙打圆场:“是不是那边茶几旁的几篓杨梅啊?” 李威连忙接腔:“正是呢,等一会儿吃完了,各位都带一篓回去。” 茶几旁放着六、七篓杨梅。都是十斤篓装的。江南盛产杨梅,这里的杨梅个儿大,味儿甜,一⾊红得紫。民间都说杨梅吃上火,但用杨梅浸的烧酒,喝了可解暑气。所以当地人作兴用杨梅浸酒。 他们几人往常一个月必有一、二次聚会,除了自己四个人外,李威、前面提到的马平、卫国等也都是常客。一来联络感情,二来互相帮忙办些事情。外面的人也都以能应邀赴宴而自豪。最近,因吴腊家的事出后,才好几个月没聚会了。 一时间,菜上来了,大家开怀,只是大家说话都小心翼翼地,怕触到吴腊的痛处,所以就显得难以像往常一般尽兴。倒是吴腊觉着扫了大家的兴,过意不去,自己先打破了僵局:“来,我先敬阿威一杯,谢谢你开了个头,大家总不能因我吴腊家中有一点事而从此破了规矩吧,从今天起,仍然老规矩,大家轮流做东,每月至少一会,从我开始,下个月到我家。” 钟浩志:“到底是大哥,有丈夫气概,拿得起放得下,好!这样吧,规矩还是老的,大哥嘛,就先轮空一次,从我先开始,如何?” 刘富钊和6奇异口同声:“好!就这么办!” 吴腊:“也行。仔细想来,阿凤她也是无情,就算撇得下我,也不应该撇下女儿吧,你们说,她这一杀自,叫我人前怎么回话?这样一想,难免就觉得心寒了!唉,不提了说完,一口把酒⼲了。 6奇:“我早说了,这个周老师跟我们不是同路的人。算了,都过去了,小弟我会留心的,有好的,我们再给你物⾊一个!” 钟浩志:“什么时候?讲这个!” 刘富钊:“来,我先敬大哥一杯,愿你从此振作起来,我们兄弟还靠大哥你领路的。” 6奇:“就是!”钟浩志:“阿扑说得对,你不是说‘女人如⾐衫,兄弟如手⾜’吗?” 吴腊道:“我什么时候这样说过啦? ![]() 钟浩志:“不是,不是,我是跟6奇说呢。那是古人说的。” 胡益利:“阿腊,你能有这么一帮好兄弟,真让人羡慕啊!”吴腊:“这帮兄弟的确真是好!这么多年相处下来了,真是自家兄弟也不过如此罢了。” 胡益利:“那就值了!” 吴腊:“是的,是的。来,大家再⼲一杯。” 李威:“吃菜,吃菜!” 胡益利正坐在6奇的旁边。他轻轻地叫了声: “老6啊,” 6奇知道老胡要说什么,他是特意坐在老胡⾝边的。 “叫阿6就是了,大哥都这么叫的。” “好好,阿6啊,我呢有个亲戚,他有个女儿,今年师范刚刚毕业,政策规定先要到农村锻炼两年,远的地方吧不方便,想到你那里…” “行,你等一会儿把姓名什么的写一张条子,给我带去就是了。” “这个编制嘛…” “这你就不用 ![]() ![]() “那就费心了。” “自家人,讲什么客套!胡记书鹏程万里,小弟我今后还要靠胡记书提携呢!” “哪里,哪里!都是好说的。” 几个人⾼⾼兴兴,一直喝到八点多钟,尽兴而散。 |
上一章 一指观音 下一章 ( → ) |
一指观音是知名作家楠溪书生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综合其它,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一指观音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楠溪书生撰写的一指观音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一指观音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