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作者:弦断秋风 | 书号:36891 时间:2017/7/31 字数:5491 |
上一章 第八卷 只手遮天 第一百四十七章 战略眼光 下一章 ( → ) | |
眼间,就过去了五个月,现在已经是六月份了。自从德浑,巩阿等人横渡洞庭湖,荆州会战取得大捷之后,风向立转,清军迅速扭转了战局,仗越打越顺利,南方的军事进展很快。到了现在,大军接连占据了安吉,赣州等江西重镇,现在已经兵围上饶。虽然攻势遇到了阻截,暂时停顿下来,不过恰好此时浙江绍兴被博洛大军攻破,隆武权政镇守闽浙咽喉仙霞关的郑芝龙慌忙撤兵,还安平镇,郑鸿逵逃回福建浦城。因此,南方的战局也终于可以让人松一口气了。 因此,武英殿里朝会时的气氛,要比以往轻松了许多。这一⽇照例又是內阁议事,我坐在暖阁一角的小桌子前,以做【起居注】为名,一面快速地记录着君臣对话,一面充当着听众。 这次议事很是冗长,我对那些军事行动的细节布置和各种安排不是很感趣兴,也就埋头记录,并没有往心里去。不过当多尔衮提到了洪承畴刚刚派人从江南送来的奏折,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这封奏折里,洪承畴提出了招降郑芝龙的建议。 ![]() 若能兵不⾎刃,就招降郑芝龙及其麾下众将,以及收服盘踞闽浙一带多年。 ![]() 眼看这事儿也就这样通过了,多尔衮忽然又提出了一个大家一时间都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博洛他们若能顺利招降郑芝龙,自是最好。不过朕却听说,他的部下里很有些一心忠于明朝的人。尤其是其子郑成功和其弟郑鸿逵、郑芝豹等人。若要他们也一并归顺朝廷。恐怕不是一件易事。不知道这个郑芝龙的本事究竟有多大,有没有办法能制约住这些不大听话的下属。若不能,恐怕他们会在闽浙一带继续为 ![]() 众人商议了一番,而后,冯出班。说道:“臣以为,郑芝龙此人,不过是个海盗出⾝地商人,眼中唯有‘利’字可图,全无忠义报国之心,所以只要 ![]() ![]() 我听到这里,心中顿时一哂,显然,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招。商家要想得到更大的利益,首先就要讲究诚信,这样才能聚拢来更多的财富。而朝廷上的决策者们,面对天下这盘棋局的时候,则更要格外谨慎,要懂得如何以诚信示人。政治倾轧,自然少不了 ![]() 更何况,我还知道原本的历史轨迹,郑成功果然没有降清,还率部割据了湾台,与清朝继续对抗了几十年,直到康熙中期才得以结束对峙局面。期间,清朝为了防止祸患和屡次出兵,不知道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也因为迁界噤海,弄得原本富庶繁荣的福建逐渐衰败没落,海上势力的彻底终结,间接造就了近代国中的屈辱历史。而眼下,恰恰是一个重大决策的形成之时,若是这一步走错了,可就贻害数百年了。为此,我怎能不格外紧张,于是停下笔来,冷眼看着多尔衮如何表态。 面对冯提出的这个“擒贼先擒王”的建议,多尔衮沉昑不语了。许久,又抬头看了看众人,问道:“诸位以为此议如何?若有其他建议,但言无妨。” 几个大学士又低声议论了一阵子,仍然没有人站出来反对。我有点慌了,真害怕多尔衮一个点头,这个决议就通过了。真是奇怪地,这个在我看来贻害无穷地做法,怎么在场所有朝廷上的精英们却没有一个看出其中弊病呢?看来,还真是历史局限 ![]() 多尔衮并没有立即决断,显然,他是有所顾虑的。也许是觉察到了我的视线,他终于侧脸朝我这边望来。面对他询问的目光,我微微摇了头摇,耳 珠步摇也跟着晃 ![]() “皇后,你有什么想法,就说吧。这里都是你 ![]() 见众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落在我的脸上,想看看我能说出什么道理来,我也就不好继续沉默。于是,放下笔,站起⾝来,说道:“我觉得,冯大人的想法和意愿固然不错,若要是放在别人⾝上,也许确实行得通,可是放在郑芝龙⾝上,却多半不会奏效。” 冯有些诧异,不过仍然恭恭敬敬地说道:“微臣愚钝,愿聆听皇后娘娘训示。” “冯大人不必惶恐,我也不过是说说自己的想法罢了。”我继续道:“先前。左梦庚和刘泽清投降后被挟持⼊京软噤圈养,我朝轻易就控制了其手下部将,是因为这些人本就各自为政, ![]() ![]() 冯见我出面反对,虽然不以为然,不过也不能公然反驳,只好解释了一下自己的考虑“娘娘所虑甚是。只不过,娘娘似乎⾼估了郑成功等人的能耐。自甲申之后,天下沸腾,我朝将士用命。逐鹿中原。天下已得大半,如今形势大好,兵锋锐利。妄图与我大清对敌者,终究是螳臂当车,难逃覆灭厄运。相信郑成功也是个识时务,目光长远,能够辨清天下大势的人,徒劳无功的事情,他是不会做的。就算他一时想不通也无妨,⽇久之后遭遇挫折,再加老⽗在京,不来归降,更无其他出路,届时他也奈何不得。” 他这一番话说完之后,其余众人也纷纷点头,虽然没有随声附和,但也能看出他们都同意冯的看法。我注意瞧了瞧坐在中堂椅子上地多尔,他微微垂下眼帘来,沉寂如⽔,而眼神却更加幽深了,实在很难看出他究竟支持谁,反对谁。 我知道我刚才说地那些理由还不⾜以打动他,所以又换了一个角度,继续阐述着我地观点“冯大人知我朝得天下容易,可知为何容易?无非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而已。甲申年舂,大军⼊关,以给明人君⽗报仇,可谓师出有名,官绅拥戴,因此占了天时;我大军兵锋锐利,所向披靡,北方草地平原,阔野千里,适合骑兵纵横驰骋,而我军最精锐莫过于骑兵,麾军往来,势如破竹。是以占据地利;北方汉人从魏晋南北朝之后,多数与満蒙杂居,⾎统混淆,且不读书,轻礼乐,正统观念不強,我军占据北方之后,只要不滥杀无辜,朝廷上再减免点税赋,就很容易平定。⼊关这两年多来北方少有叛 ![]() 现如今,形势有变,不比以往。一来我朝去年南渡长江,灭了南明,处死弘光伪帝,从此再也打不出什么冠冕堂皇,收服人心的幌子了;二来南方⽔路纵横,盛夏炎热,道路崎岖,不利骑兵行军作战,加上⽔土不服,地形不 ![]() 我正想举因为剃发易服,弄出了江 ![]() ![]() ![]() “因此,今时不同往⽇,我朝若想尽早平定南方,就不能不改变策略。郑成功等人之所以不愿归顺,正是因为看出了我军目前所面临的窘境。闽浙桂一带,不比北方能任意驰驱,我军铁骑难以纵横,如果他们依险据守,设伏防御,我军虽有百万,也难以长驱直⼊。等到战局相持之余,他们收拾人心,利用经营多年地丰厚本钱来巩固后方;大开海道,在各个港口通商采购来筹集兵饷。此后,选将练兵,拥戴隆武伪帝,号召天下,必有不少心怀故明之人踊跃投效。羽翼丰満之后,再慢慢和我朝纠 ![]() 多尔衮终于抬眼看我了,这次,隐然有些悚然动容的意味了。他神情凝重。用低沉清冷地声音问道:“照你这么说,郑成功等人,还真 拾了?可要是现在剿灭不了,收降不成,岂不是后患 面对他灼灼的目光,我一时间还真不知道怎样回答才能令他満意。我是因为知道了原本的历史,才相信郑成功不会投降,郑家的势力还会继续盘踞闽粤十余年。并且割据湾台数十年的。当然。我心里清楚就是。能防患于未然最好,若防不了,也只好把这个秘密烂在肚子里了。 “诚如皇上所言,若真用了冯大人地计策,自然会后患无穷。汉人们认为当忠孝不能两全之时,应舍孝道而取忠义。何况郑芝龙和郑成功虽是⽗子,但⽗子感情却一直不好。这样⾝兼军阀、海盗、商人三种⾝份地人。必然没有多厚的亲情。因此,就算将郑芝龙抰持为质,郑成功也不会就范地。” 他定定了望了我一阵,眼神复杂,显然在思忖着什么。不过没多久,他就会心一笑,表情轻松起来“哦…有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皇后既然能问出这个难题。想必心中已有开解地办法了。” 又是众目睽睽。大家都想看看我这个女人能有什么⾼明地办法,能解决他们都难以解决的难题。 这会儿功夫,我已经灵感上头。想到了一个合理的方案,于是不紧不慢地说了出来:“要想快刀斩 ![]() ![]() 我说到这里时,多尔衮那双乌黑的眼睛里已经闪烁起异样的光芒,显然,他心动了。尤其是我对⽇本地图谋,更是称了他的心意——前年刚⼊关的时候,留守辽东的清军抓到了十几个因为台风漂流到国中海岸线上的⽇本渔民,审讯之后按照多尔衮的吩咐,送到了燕京,多尔衮曾经数次接见过他们,对他们很好,让他们在燕京好吃好喝,还可以和王公大臣们见面甚至跟随出猎。今年年初的时候,多尔衮派人送他们回国,还写了封国书给此时任幕府将军的德川家光。 虽然多尔衮没有像元初、明初那样向⽇本遣使,要求⽇本奉贡称臣,对⽇本是否尊清朝为天朝上国也不很在意。然而他从⽇本这些年来屡次欺凌朝鲜,威胁琉球等做法上就早就看出⽇本妄图向四周略侵扩张,想要以蛇呑象地野心。因此,他在国书里告诫德川家光,说明大清不但是朝鲜地宗主国,还占据了大明江山,成了堂皇天朝,希望德川能够识时务,有自知之明,不要再妄图打朝鲜的什么主意了。 没想到德川家光在⽇本的闭关锁国比大明锁得还要厉害。不知道是出于对満人这个“蛮族”能够占据富庶华中地嫉妒,还是对目前正处于強势崛起期的清王朝深深忌惮,德川家光居然连使者都没有派,连只言片语都没有回,⾜⾜半年光景,都继续保持着缄默。对此, ![]() 不单单是意气之争,其实,他在外 ![]() 当然,要想走出第一步的前提,就是收称霸海上的郑氏家族以为己用。若这次真要下了糗棋,弄得郑成功等人率领几十万大军和朝廷对抗,这个想法就很难实现了。为了家国利益的长远化和达到造福子孙的长久目的,他不能不格外着重地考虑起我的建议来。 【…第八卷 只手遮天 第一百四十七节 战略眼光 ----…】! |
上一章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下一章 ( → )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是知名作家弦断秋风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架空小说,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弦断秋风撰写的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