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货币战争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 | 书号:36004 时间:2017/7/26 字数:26217 |
上一章 第八章 不宣而战的货币战争 下一章 ( → ) | |
“我们就像狼群站在⾼⾼的山脊之上,俯视着一群麋鹿。泰国的经济看起来与其说是一头亚洲的小老虎,不如说更像一只受伤的猎物。我们选择病弱的(进行猎杀),是为了保持鹿群整体上更健康。”[8。1] 国美时代周刊1997 本章导读 众所周知,谁能垄断某种商品的供应,谁就能实现超级利润。而货币乃是一种人人都需要的商品,如果谁能垄断一国的货币发行,谁就拥有无法限量的赚取超级利润的手段。这就是数百年来,为什么际国 行银家要绞尽脑汁、处心积虑、无所不用其极地谋取垄断一国的货币发行权的原因。他们最⾼的境界就是垄断全世界的货币发行权。 为了确保控制世界货币发行这一金融战略制⾼点,际国 行银家从70年代起,发动了一系列旨在巩固美元信心、“肢解”发展国中家经济、和打垮潜在竞争对手的货币战争,其最终的战略目的就是:让世界经济“有控制地解体”为完成一个由伦敦-华尔街轴心控制之下的“世界府政”、“世界货币”和“世界税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请注意,际国 行银家是一个“超级特殊利益集团”他们不忠于任何一个家国和府政,相反,他们控制家国和府政。他们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內利用美元和国美的力量,但是,当他们的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可能随时攻击美元,从而制造世界范围內1929年级别的经济危机,以严重的危机促使和胁迫各国府政放弃更多的主权,施行区域货币和区域府政。 打击国中的金融体系,毫无疑问的是他们的重中之重。对国中下手,决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什么方式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任何侥幸的想法都会产生灾难 ![]() ![]() 当然,要想经济上“肢解”国中“主民化”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个孙悟空,国中 民人的唐僧⾁吃起来就顺当多了。 1。1973年中东战争:美元反击战 其实,1973年10月6⽇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并不是偶然的。同年5月的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年会上,84位际国 行银家、跨国公司巨头和被选中的政客会商如何应付令人头痛的失去⻩金支撑的美元颓势。戴维。洛克菲勒带来了心腹谋士布热津斯基(ZbigniewBrzezinski),大家讨论的结果是必须重振美元信心,夺回业已失控的金融场战的主导权。 际国 行银家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计划,让际国油价上涨400%![8。2] 这一大胆的计划将达成几个目的:一方面,由于世界石油 ![]() ![]() 这个计划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嫁祸于人”挑动埃及和叙利亚进攻以⾊列,国美再公开支持以⾊列来 ![]() 纵观历史上际国 行银家的历次出手,可以发现他们始终遵循着“最优算法”每一次重大战略行动都会同时达成3项以上的主要目标,用“一石三鸟”来形容也决不过分。际国 行银家从来就是打“组合拳”的⾼手。 布热津斯基和基辛格两位际国 行银家的哼哈二将全力协同,整个事件发展完全不出所料。布热津斯基出谋划策,基辛格作为尼克松府政的报情“沙皇”直接参与执行。威廉。恩格(Williadahl)在《世纪战争》一书中尖锐地指出: “基辛格持续地庒制流向国美的(中东地区)报情,包括国美 报情部门截获的阿拉伯员官对战争准备的确认。华盛顿在战争期间和战后基辛格著名的‘穿梭外 ![]() 在基辛格的 ![]() ![]() 世界货币于是进⼊了“石油本位”的时代。 石油价格暴涨导致了石油贸易结算对美元需求的暴涨,终于使美元在际国上重新获得有力支撑。 从1949年到1970年世界石油价格一直稳定在1。9美元一桶。从1970年到1973年,油价逐步上升到3美元一桶。1973年10月16⽇战争爆发后不久,欧佩克将油价调⾼70%到5。11美元一桶。1974年1月1⽇,油价又上涨了一倍,到11。65美元。从1973年彼尔德伯格会议之前的油价到1974年1月,石油价格果然上涨了近400%。 1974年,不明就里的尼克松总统还试图让国美财政部向欧佩克施加庒力,让油价回落,府政一名知道內情的员官在备忘录中写道:“行银家把这个建议置之不理,而強调用‘石油美元回流’的策略对付⾼油价,这是一个致命的决定。” 在随后而来的⾼油价时代,造成了西方各国⾼达两位数的通货膨 ![]() “石油价格400%的暴涨对于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大多数缺乏石油资源的经济体,突然碰到了出乎意料和难以支付的400%的进口能源成本,还不必说农业使用的从石油而来的化肥等的成本上升。 1973年,印度的贸易是顺差,处在一个健康的经济发展状态。到1974年,印度的外汇储备为6。29亿美元,却要支付两倍于此的进口石油费用,即12亿4100万美元。同样到1974年,苏丹、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洲非和拉丁美洲,一个家国接着一个家国面临着贸易⾚字。据IMF统计,1974年发展国中家的贸易⾚字达到了350亿美元,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并不奇怪的是,这个⾚字总和恰好相当于1973年的4倍,也就是说与石油价格上涨成比例。 70年代初期強劲的工业生产和贸易,被1974年到1975年世界范围內的工业与贸易萎缩所取代,其严重程度是二战结束以来之最。”[8。4] 70年代中,许多正在实施工业化的发展国中家已经陷⼊对世界行银低息款贷的严重依赖,石油价格猛涨使得这些家国的大量资金被⾼油价所呑噬。 发展国中家面临着要么停止工业化进程,从而无法偿还世界行银过量的款贷,要么就得向世界行银借更多的钱来购买石油和偿还巨额债务的本息。 而与IMF联手作套的际国 行银家早已张网以待,IMF开出一些列苛刻的援助条件,再強 ![]() 就在发展国中家挣扎着到处借美元进口昂贵的石油时,又一个晴天霹雳在等待着他们。 2。保罗。沃尔克:世界经济“有控制地解体” “沃尔克当选(美联储主席)是因为他是华尔街的人选。这是他们的开价。为人所知的是他很聪明和保守,不为人所知的是他即将掀起一场巨变。” 历史学家查尔斯。吉斯特 1973年国美大通曼哈顿行银董事长戴维?洛克菲勒为了加強北美、西欧和⽇本金融界之间的关系,在布热津斯基的倡议和协助下组建了一个名叫美、欧、⽇三边委员会的团体。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均是北美、西欧和⽇本的一些大行银家、大企业家和著名的政界人物,并在纽约、巴黎、东京分别设了三个总部,由这三个地区各出一人担任主席。纽约总部的主席理所当然是戴维?洛克菲勒,作为戴维?洛克菲勒的心腹谋士的布热津斯基便成为这个总部主持⽇常工作的执行主任。布热津斯基有个在哥伦比亚大学当教授的好友,叫迪安?腊斯克,是佐治亚州人,肯尼迪?约翰逊掌管⽩宮时曾担任国务卿。他向布热津斯基建议邀请佐治亚州州长卡特参加三边委员会,并一再赞美卡特的创业魄力和政治远见。 在腊斯克的热情撮合下,布热津斯基同卡特见了两面。布热津斯基一眼就相中了卡特,认定此人⽇后必成大器,自然很想将他网罗在⾝边,但以卡特当时的职位和声望要想成为三边委员会的成员,在执行委员会表决时恐很难通过。于是,布热津斯基便当面向戴维?洛克菲勒先生作了推荐,着力将卡特大大称赞了一番。三边执行委员会主席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亲自提名。就这样,小小的佐治亚州州长吉米?卡特的名字被列⼊三边委员会国美成员的名单中。这是他五年后能跨上⽩宮的台阶所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大步。 在卡特1977年⼊主⽩宮之后,他的“⼊ ![]() 1978年,美联储主席职位出缺,这可是际国 行银家非常看重的一个要角,戴维?洛克菲勒向卡特力荐手下名将保罗。沃尔克担当此任,卡特总统无法拒绝这一要求。 纽约时报称“沃尔克的任命得到了波恩、法兰克福和瑞士的欧洲行银的认可”熊气弥漫已久的纽约股票市场还少有地上升了9。73点,美元在际国市场上一下子坚 ![]() 自从1933年尤金。梅耶(EugeneMeyer)从美联储辞职以来,际国 行银家族的成员已经全部从金融市场的第一线撤到了幕后,他们主要通过严格挑选美联储纽约行银行长的人选来控制美联储的运作。沃克尔非常符合他们的选择条件。他早年就读于普林斯顿和哈佛,后赴伦敦经济学院(LondonSchoolofEconomics)进一步深造,50年代担任美联储纽约行银的经济学家,后到大通曼哈顿任经济学家,60年代在财政部工作,在尼克松时代是废除金本位的主要 ![]() 1978年11月9⽇,意气风发的沃尔克在英国沃维克大学(WarwickUniversity)发表的一篇演讲中透露:“世界经济中某种程度的‘有控制的解体’是80年代的一项合理的目标。”[8。5] 问题是,解谁的体?如何解体?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严重负债的第三世界家国,其次是苏联与东欧。 沃尔克上任伊始便祭起打击“世界范围的通货膨 ![]()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于1979年5月当选,她发誓“要把通货膨 ![]() 在“反通货膨 ![]() 削减府政开支、减税、开放行业管制、打破工会力量等口号响彻云天,沉重债务负担之下的发展国中家,更是哀鸿遍地,死伤枕藉。此时,发展国中家的债务已经由彼尔德伯格1973年5月会议时的1300亿美元,暴涨了5倍,到1982年时达到了惊人的6120亿美元。当国美和英国在“反通货膨 ![]() 国美国务卿舒尔茨在1982年9月30⽇的联合国会议上指出,IMF应该对发展国中家的还债严加监督,他敦促发展国中家应该使出口产品“更昅引西方”只有“自由贸易”才能拯救他们,还有加大出售他们原材料的力度能加快债务清偿的过程。 墨西哥总统波提罗(LopezPortillo)则针锋相对地指出,英国美际行银家的策略就是要使⾼利率和与之相随的低原材料价格这对“剪刀的双刃来扼杀一些发展国中家已经取得的建设成就,并泯灭其余家国取得进步的可能。”他进一步威胁要带领发展国中家停止债务支付。他指出: “墨西哥和其它第三世界家国不能够按照与现实情况差异大巨的条件来按时偿还债务。我们发展国中家不愿意成为(西方家国的)附庸。我们不能够瘫痪我们的经济或让我们的民人陷⼊更悲惨的境地来偿还这些债务,在没有我们参与的情况下,这些债务偿还的费用已经涨了3倍,我们对此没有责任。我们旨在消除饥饿、疾病、无知和依赖方面的努力并没有造成际国危机。”[8。6] 不幸的是,波提罗在联合国发言后仅2个月就被际国 行银家看中的人选所取代,IMF作为“维护款贷秩序的察警”揷手墨西哥债务清偿,恩格这样描述了这段历史: “现代历史上最具规模的有组织抢劫行动开始了,其规模远超20年代的类似活动。与西欧或国美媒体精心掩饰的情况正相反,债务国偿付了好几遍欠债,他们正是以⾎和‘一磅鲜⾁’来偿还给现代纽约和伦敦的夏洛克们的。1982年8月以后发展国中家不再还债并非实情。他们的头上被顶着 ![]() ![]() IMF的款贷只有在债务国签署了一系列“特别条款”之后才能得到,这些条款包括:削减府政开支,提⾼税收,货币贬值。然后债务被重新延展,发展国中家还需要再支付一笔“服务费”给际国 行银家,并被记⼊债务的本金中。 墨西哥被迫削减对医药、食品、燃油、和其它生活必需品的府政补贴,同时比索被贬值到令人惨不忍睹的程度。1982年年初,在波提罗总统一系列经济改⾰措施之下,比索对美元比价为12比1,而到1989年,比索对美元已贬到2300比1,墨西哥经济已经事实上被际国 行银家们“有控制地解体”了。 据世界行银统计,从1980年到1986年,世界一百多个债务国仅向际国 行银家支付利息一项就⾼达3260亿美元,本金偿付又支付了3320亿美元,总共发展国中家为4300亿美元(1980年)的债务支付了6580亿美元的费用。尽管这样,到1987年,109个债务国还欠际国 行银家13000亿美元。在如此惊人基础上进行利滚利,只怕发展国中家永远没有还清债务的时候了。于是,际国 行银家与IMF就开始对债务国实施破产清偿。接受行银家“债务解决方案”的家国被迫以跳楼价出卖大量核心资产,如自来⽔、电力、天然气、铁路、电话、石油、行银等。 人们终于见识到际国 行银家所策划的世界经济“有控制地解体”具有何等地杀伤力! 3。世界环保行银(WorldConservationBank):要圈地球30%的陆地 在亚非拉发展国中家深陷债务泥潭之际,际国 行银家开始策划一个更大的行动,其方式超乎普通人想象力的极限,正常智力的人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环境保护”竟然是一个更大图谋的切⼊点。 如果不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就不可能明⽩际国 行银家令人眼花缭 ![]() 1963年8月初,国美中西部的一个著名大学里,一位化名为“约翰。窦”(JohnDoe)的社会学教授,接到一个华盛顿打来的电话,邀请他参加一项秘密研究课题,参与该计划的15名专家都是国美著名大学的顶尖学者。“约翰。窦”教授带着好奇来到了一个名叫“铁山”(IronMountain)的地方报到。 “铁山”靠近纽约州的哈德迅城(Hudson),这里有当年冷战期间为防御苏联核打击而修建的大巨的地下设施,几家百 国美最大公司的总部都在此处设有临时办公地点。这些公司包括:新泽西的标准石油公司,壳牌石油公司和汉诺威制造信托公司等。如果核战争爆发,这里将成为国美最重要的商业运作中心,以确保核战争之后,国美商业体系仍然能够生存下来。平时,这里是这些公司储存机密文件档案的地方。 这个神秘的研究小组要研究的课题是,如果世界进⼊了“永久和平”阶段,国美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以及国美的对应策略。这项研究工作持续了2年半的时间。 1967年,这个15人的课题组完成了一份绝密报告,这份报告的作者们被府政要求对该报告严格保密。但是,其中的“约翰。窦”教授觉得这份报告实在太重要了,不应该向公众隐瞒。他于是找到著名作家里欧。莱文(LeonardLewin),在里欧。莱文的帮助下,这本名叫《来自铁山的报告》(ReportFromIronMountain)被戴尔出版公司(DialPress)于1967年正式出版。该书一经面世,立刻震惊国美社会各界。大家都在猜到底谁是“约翰。窦”该报告被认为是当时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RobertMcNamara)策划,麦克纳马拉是外 ![]() ![]() 对于这次怈密事件,约翰迅的家国 全安特别助理罗斯托(Rostow)立刻站出来进行紧急“消毒”他指出该报告纯属子虚乌有。同样是外 ![]() 不过,1967年11月26⽇,《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Post)曾经在《书评》栏目中介绍过这本书。介绍该书的就是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加布雷斯(JohnKenhGabraith),他也是外 ![]() ![]() ![]() ![]() 那么,该报告究竟有什么惊人的结论,让“精英们”如此紧张呢? 原来,该报告详实地透露了“世界精英们”对未来世界的发展规划。报告的基本宗旨就是,不讨论对与错的问题,也不考虑自由与人权之类的空洞概念,一切诸如意识形态、爱国主义和宗教立场都不占有任何位置,这是一份“纯粹客观”的报告。 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 “持续的和平,尽管从理论上说并非不可能,但是却不具有可持续 ![]() 报告认为,只有在战争时期,或者是在战争的威胁之下,民人最有可能服从府政而没有怨言。对敌人的仇恨和被服征与劫掠的恐惧,使民人更能够承受过重的税负和牺牲,战争又是民人強烈情绪的催化剂,在爱国、忠诚和胜利的精神状态下,民人可以无条件地服从,任何反对意见都会被认为是背叛行为。相反,在和平情况下,民人会本能地反对⾼税收政策,讨厌府政过多⼲预人私生活。 “战争系统不仅是一个家国作为立独政治系统存在的必要因素,对于政治稳定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战争,府政统治民人的‘合法 ![]() ![]() ![]() ![]() 但是该报告认为,传统的战争方式也有其历史的局限 ![]() ![]() 问题是,如果一旦世界出现了“永久和平”国美社会的出路何在呢?这正是这个秘密研究小组要追寻的答案。 换句话说,他们需要为国美找到一个能够替代“战争”的新方案。经过谨慎的研究,专家们提出,替代战争的新方案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1)在经济上,必须是“浪费”的,最少需要消耗每年GDP的10%;(2)必须是一种和战争危险类似的、大规模的、可信的重大威胁;(3)必须提供民人強迫 ![]() 要同时満⾜这三大条件,也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专家们先是想到“向贫困宣战“。贫困问题虽然⾜够庞大,但是不具备⾜够的恐惧感,所以很快被放弃了。另一个选择是外星人⼊侵,虽然⾜够恐怖,但在60年代还缺乏可信度,于是又被放弃了。最后大家想到了“环境污染”它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事实,具备可信度,在对环境污染的宣传上下下功夫,⾜以达到核战争之后世界末⽇的恐怖程度;不断地污染环境的确是在经济上非常“浪费”的;民人忍受⾼税收和降低生活质量,接受府政⼲预人私生活,为的是“拯救地球⺟亲”非常符合逻辑。 这实在是一个绝妙的选择! 经过科学地估算,环境污染问题要达到在世界范围內引起強烈危机的时间大约为一代半左右,即20-30年。报告的发表时间是1967年。 20年后 1987年9月,世界野生环境保护委员会(WorldWildernessCongress)第四次大会在国美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召开,来自60多个家国的2000名代表参加了这一次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1500名代表惊讶地发现,一份名为《丹佛宣言》(De女erDeclarationforWorldwideConservation)的文件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丹佛宣言》指出: “因为新的资金必须被筹集起来以扩大环境保护的活动范围,我们应该创造出一种新的行银模式,以便将对环境管理的际国援助与受援国的资源管理的需求加以整合。” 这种新的行银模式就是“世界环保行银”的方案。 与以前类似会议迥然不同的是,一大批际国 行银家出席了这次会议,为首的就是艾德蒙。罗斯切尔德(EdmundDeRothschild)男爵,戴维。洛克菲勒和国美财政部长杰姆斯。贝克(JamesBaker)。这些超级大忙人居然在一个环保会议上盘桓了整整6天,向大会介绍和推销“世界环保行银”的金融方案。 艾德蒙。罗斯切尔德在大会上发言将这个“世界环保行银”称为“第二个马歇尔计划”它的建立将把发展国中家从债务泥潭中“拯救”出来,同时还能保护生态环境。[8。12] 请注意,截止1987年,发展国中家的全部债务⾼达13000亿美元。 世界环保行银的核心概念就是“以债务替换自然资源”(Debt-for-NatureS)。际国 行银家们计划将发展国中家的1万3000亿美元的债务进行再款贷,将债务转到世界环保行银账上,债务国将濒临生态危机的土地作抵押,从世界环保行银那里得到债务延长和新的软款贷(SoftCurrencyLoan),被际国 行银家圈出的发展国中家的“生态土地”遍布拉丁美洲、洲非和亚洲,总面积⾼达50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国中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0%! 70年代发展国中家向IMF和际国 行银家的款贷绝大多数没有抵押品,仅以家国信用为凭证,当债务危机爆发后,际国 行银家不太容易进行破产清偿。当这些债务转到世界环保行银头上后,际国 行银家们账目上原本很难看得呆帐一下变成了优质资产。由于世界环保行银拥有着土地作为抵押,一旦发展国中家无法清偿债务,这些被抵押的大面积土地在法律上就属于世界环保行银了,而控制着世界环保行银的际国 行银家们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大片肥沃土地的实际拥有者。以人类圈地运动的规模来看,世界环保行银堪称前无古人。 为了如此大巨的利益,就难怪如罗斯切尔德和洛克菲勒这般人物也要“关心”此次环保大会长达6天之久。 巴西财政部⾼级员官克斯塔博士(JosePedrodeOliveiraCosta)在听到罗斯切尔德的世界环保行银提议之后,夜一未眠。他认为,如果环保行银提供软款贷,在短期內可能对巴西的经济有帮助,至少经济发动机可以再度启动,但是从长远来看,巴西无论如何是无法偿还这些款贷的,最终的结果就是作为款贷抵押品的风⽔宝地亚马逊地区将不再为巴西所拥有。 被抵押的资源还不仅限于土地,⽔源和其它地面和地下的自然资源也在被抵押之列。 世界环保行银的名称比较扎眼,最终以全球环境基金(GlobalE女ironmentFacility)的名义于1991年成立,由世界行银负责管理,而国美财政部是世界行银最大的股东。际国 行银家们的长远规划目前正在逐步实施。 4。金融核弹:目标东京 “⽇本在际国上已经积累了巨额财富,而国美则欠下了空前的债务。里 ![]() ![]() ⽇本崛起为世界主导的金融強权是一件非常令人不安的事情。” [8。13] 1987年索罗斯 当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将际国放贷者的地位让与国美时,同时失去的是大英帝国的全球霸主地位。际国 行银家对这一事件当然记忆犹新,东亚家国的经济在二战以后的迅速崛起,给伦敦华尔街的行银家们敲响了警钟,一切可能阻挠和破坏由他们主导的世界府政和世界统一货币的任何潜在竞争对手,都必须严加防范。 ⽇本作为亚洲最先起飞的经济体,无论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工业产品出口竞争力、还是财富积累的速度和规模,都迅速达到让际国 行银家惊恐的程度。用克林顿时代的国美财政部长萨莫斯(LawrenceSummers)的话说“一个以⽇本为顶峰的亚洲经济区造成了大多数国美人的恐惧,他们认为⽇本对国美所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了苏联” ⽇本战后以模仿西方产品设计起家,然后迅速降低生产成本,最后反过来占领欧美市场。⽇本在60年代已经开始在汽车工业中大规模使用工业机器人,将人工失误率降到几乎为零。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得国美生产的8缸耗油轿车很快就被⽇本物美价廉的省油车打得落花流⽔。国美在低技术含量的汽车工业中,已经逐渐丧失了抵抗⽇本车进攻的能力。进⼊80年代以来,⽇本的电子工业突飞猛进,索尼、⽇立、东芝等一大批电子企业从模仿到创新,三下五除二就掌握了除央中处理器之外的几乎所有集成电路和计算机 ![]() 势之下,重创了国美电子和计算机硬件行业,⽇本甚至达到了国美制造的导弹必须使用⽇本 ![]() 美英在80年代初实施的⾼利率政策固然挽救了美元的信心,同时痛宰了洲非和拉丁美洲的众多发展国中家一把,但⾼利率也严重杀伤了国美的工业实力,造成了⽇本产品80年代大举进占国美市场的局面。 当⽇本举国沉浸在一片“⽇本可以说不”的欣感快**之时,一场对⽇本金融的绞杀战已在际国 行银家的部署之中了。 1985年9月,际国 行银家终于开始出手了。由美英⽇德法5国财长在纽约广场宾馆(PlazaHotel)签署了“广场协议”目的是让美元对其它主要货币“有控制”地贬值,⽇本行银在国美财长贝克的⾼庒之下,被迫同意升值。在“广场协议”签订后的几个月之內,⽇元对美元就由250⽇元比1美元,升值到149⽇元兑换1美元。 1987年10月,纽约股市崩盘。国美财政部长贝克向⽇本首相中曾 ![]() ![]() ![]() ![]() ![]() 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內,货币兑换发生的这种剧烈变化,将⽇本的出口生产商打得五脏六腑大出⾎,为了弥补由于⽇元升值所导致的出口下降的亏空,企业纷纷从行银低息借贷炒股票,⽇本行银的隔夜拆借市场迅速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心。到1988年,世界前10名规模最大的行银被⽇本包揽。此时,东京股票市场已经在3年之內涨了300%,房地产更达到令人瞠目的程度,东京一个地区的房地产总盘子以美元计算,超过了当时国美 国全的房地产总值。⽇本的金融系统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本来,如果没有外部极具破坏 ![]() ![]() 鉴于⽇本金融实力的強大,如果在传统的常规金融场战上取胜并无必胜的把握,要对⽇本金融系统进行致命的一击,就必须动用国美刚研制出来的金融核弹:股票指数期货(StockIndexFutures)。 1982年,国美芝加哥商业 ![]() ![]() ![]() 股票市场玩的就是信心二字,大规模做空股指期货必然导致股票市场崩盘,这一点已经在1987年10月的纽约股市暴跌中得到有效验证。 80年代⽇本的经济腾飞使⽇本人多少产生了一股目空四海的优越感。当⽇本股票价格⾼到没有一位理智的西方评论家能够理解的程度时,⽇本人仍然有大量理由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一名当时在⽇本的国美投资专家这样说道:“在这里有一种⽇本股市不可能下跌的信念,在87、88年,甚至89年时仍然是这样。他们觉得有一种非常特别的东西存在于他们的(股票)市场中,存在于整个⽇本民族之中,这种特殊的东西能够使⽇本违背所有存在于世界各地的规律。” 在东京的股票市场上,险保公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者。当际国 行银家们出派的摩 ![]() ![]() 可能连⽇本的大蔵省也无法统计到底有多少这样的金融衍生合同在股市暴跌之前成 ![]() ![]() ![]() ![]() 1989年12月29⽇,⽇本股市达到了历史巅峰,⽇经指数冲到了38915点,大批的股指沽空期权终于开始发威。⽇经指数顿挫。1990年1月12⽇,国美人使出了杀手锏,国美 ![]() 股票市场的崩溃率先波及到⽇本的行银业和险保业,最终是制造业。⽇本的制造业从前可以在股票市场上以比国美竞争对手至少便宜一半的成本筹集资金,这一切都随着股票市场的低 ![]() 从1990年算起,⽇本经济陷⼊了长达十几年的衰退,⽇本股市暴跌了70%,房地产连续14年下跌。在《金融战败》一书中,作者吉川元忠认为就财富损失的比例而言,⽇本1990年金融战败的后果几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后果相当。 威廉。恩格在评价⽇本在金融的溃败时是这样说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家国比国美从前的敌人…⽇本更加忠实和积极地支持里 ![]() ![]() 2006年夏,国美新任财政部长保尔森访华,当听到他热情洋溢地“祝国中成功”时,人们背后不噤冒出丝丝寒气。不知他的前任贝克当年拉着⽇本首相中曾 ![]() 5。索罗斯:际国 行银家的金融黑客 长久以来,世界各地的媒体都把索罗斯刻划成天马行空的“独行侠”或“特立独行”的金融天才,关于他的种种传说更是为他凭增了几分神秘⾊彩,格鲁曼曾开玩笑地认为这个正反读起来都一样的姓(SOROS)就与众不同。 索罗斯果真独往独来,仅凭他一人的“金融黑客天才”就单挑英格兰行银,力撼德国马克,横扫亚洲金融市场? 恐怕只有大脑简单的人才会相信这样的传奇。 索罗斯横扫世界金融市场的量子基金注册在加勒比海的荷兰属地安地列斯群岛的避税天堂克拉考(Caru ![]() 鉴于国美证券法规定冲基金的“复杂”(SophisticateI女estors)投资人不得超过99名国美公民,索罗斯煞费苦心地确保这99名超级富豪中没有一个是国美人。在这样一个离岸对冲基金中,索罗斯甚至不在董事会成员之中,只是以“投资顾问”的名义参与基金的运作。不仅如此,他还选择了以他在纽约设立的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FundManagement”)的名义担当这个顾问职务。如果国美 府政要求他提供该基金运作的详细情况,他可以声称自己仅仅是名投资顾问以推诿责任。 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可不简单。他的董事会包括: 董事,理查。凯兹(RichardKatz),凯兹是伦敦罗斯切尔德行银的董事和罗斯切尔德家族意大利米兰行银的总裁。 董事,尼斯。托布(NilsTaube)是伦敦银团St。JamesPlaceCapital的合伙人,它的主要运作者也是罗斯切尔德家族。 董事,伦敦时报的专栏评论家威廉。里斯-莫格(WilliamLordRess-Mogg),也是罗斯切尔德家族控制下的St。JamesPlaceCapital的合伙人。 董事,艾德格。⽪西托(EdgardePicciotto)是瑞士人私 行银中最有争议的人物,被称为“⽇內瓦最聪明的行银家”⽪西托的铁哥们包括纽约共和行银(RepublicBankofNewYork)的拥有者沙夫拉(EdmundSafra),这个沙夫拉已经被国美执法部门确认与莫斯科行银犯罪集团有关,并被瑞士官方认定涉及土耳其和哥伦比亚的品毒洗钱活动。 在索罗斯的“圈子”里还包括瑞士的著名投机商马克。里其(MarcRich)和特尔。艾维(TelAviv),以⾊列报情部门的军火商沙尔。艾森堡(ShaulEisenberg)。 索罗斯与罗斯切尔德圈子的秘密关系使得他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強大最秘密的金融集团的马前卒。 罗斯切尔德家族不仅曾经是英国伦敦金融城的霸主,以⾊列的创建者,际国 报情网络的祖师爷,华尔街5家最大行银的后台,世界⻩金价格的制定者(LondonGoldFix),现在仍然主掌着伦敦华尔街轴心的运作。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拥有多少财富,当罗斯切尔德和其他际国 行银家把世界首富耀眼的聚光灯打到比尔。盖茨和股神巴菲特⾝上时,他们自己⾼出“首富们”几个数量级的财富正躲蔵在瑞士或加勒比海的离岸账户上待机而动。 索罗斯与国美的精英圈子关系也非同一般,他在国美著名的军火合同商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G⾁p)中投⼊了1亿美元的人私资金,该集团包括老布什、国美前财政部长杰姆斯。贝克等重量级人物。早在80年代,索罗斯就与一些国美政界要人,如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马德。奥布赖特等人一起创办了“家国 主民捐助基金”(NationalEndowmentforDe摸cracy),这一组织实际上是由央中 报情局(CIA)与人私资本合资建立的。 在际国 行银家们的教调之下,索罗斯从90年代起在世界金融市场上掀起了一次又一次风暴。索罗斯的每一次重要行动都体现出际国 行银家们的重大战略意图,其核心就是促使世界各国经济“有控制的解体”以最终完成在伦敦-华尔街轴心控制之下的“世界府政”和“世界货币”的准备工作。 80年代初,际国 行银家基本上实现了拉丁美洲和洲非发展国中家经济的“有控制地解体”80年代中后期,又成功地遏制了⽇本金融势力的扩张。在控制住亚洲的局面后,欧洲重新成为际国 行银家重点关注的地区,搞垮东欧和苏联就成为他们下一个主攻方向。 承受这一重要使命的索罗斯摇⾝一变成为了著名“慈善家”在东欧和前苏联地区大量成立各种基金会,这些基金会都是比照他在纽约成立的“开放社会协会”为模式,倡导极端非理 ![]() ![]() ![]() 国美著名评论家吉列斯。埃玛瑞(Gillesd’Aymery)精确地描述了索罗斯们和他们所“慷慨”资助的际国组织的实真意图: “在合法 ![]() 第八章不宣而战的货币战争(四)2007-04-1621:33东欧、东南欧、⾼加索地区和前苏联各共和国。在这些组织的配合下,(索罗斯)不仅可以塑造而且可以制造新闻,共公议程和公众观点,以控制世界和资源,推动国美制造的完美的世界统一的理想。” 在东欧社会主义家国解体的过程中,索罗斯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在波兰,索罗斯基金对团结工会夺取家国 权政居功至伟,对新波兰的头三位总统有着直接影响力。 索罗斯与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花旗行银副总裁安诺。鲁丁(AnnoRuding)、哈佛教授杰佛瑞。萨克斯(JeffreySachs),一同炮制了让东欧和前苏联一剂毙命的“振 ![]() “考我虑到必须展现出政治体制变化会导致经济改善。波兰就是一个可以尝试的地方。我准备了一些列广泛的经济改⾰措施,它包括3个组成部分:看紧货币、调整结构和债务重组。我认为三个目标同时完成要好于单独实施。我主张一种宏观经济的债务与股份置换。”[8。15] 调整产业结构相当于对宏观经济秩序进行全面手术,同时却偏偏要紧缩货币供应,等于动大手术却拒绝给病人输⾎,最后的结局当然是经济彻底解体,生产严重衰退,民人生活⽔平直线下降,工业企业成片倒闭,大量工人业失,社会动 ![]() 此时,正是际国 行银家以“债转股”在吐⾎大甩卖时,轻松收购这些家国的核心资产。波兰、匈牙利、俄罗斯、乌克兰,一个接一个痛遭洗劫,致使这些家国的经济20年未能恢复元气。!与洲非和拉丁美洲家国弱小无力反抗的情况完全不同的是,前苏联和东欧家国拥有着強大到让国美无法安睡的军事力量,在军事实力仍然強大的状态下遭到有组织的狂疯抢劫,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索罗斯这种灭人之国不用流⾎的⾼超手段才是他真正厉害之处。看来 ![]() ![]() 6。阻击欧洲货币的“危机弧形带” 按下了葫芦又冒起了瓢,当东欧和苏联“有控制的解体”战略目标基本达成之后,从来就被排除在权力最核心之外的老欧洲的核心德国与法国变得不安分起来。在失去了苏联这一庞大的外来威胁之后,立刻就想要另起炉灶搞欧元,与英美金融势力互别苗头。 欧元一旦建立起来,势必形成对美元体系的霸权产生严重的动摇作用。伦敦-华尔街轴心与德法同盟之间的货币冲突⽇趋 ![]() ![]() ![]() ![]() 当失去⻩金这一定海神针之后,际国货币体系自然大 ![]() ![]() 1979年欧洲货币系统开始运转,并且效果良好,尚未加⼊的欧洲家国纷纷表示了加⼊的趣兴。对于这个系统未来可能演变成欧洲统一货币的忧心,开始強烈地困扰着伦敦-华尔街的精英圈子。 更令人不安的是从1977年开始,德国和法国就开始揷手欧佩克事务,他们计划向特定的石油输出国提供⾼技术产品和帮助这些家国实现工业化,作为 ![]() 德国当时还有更大的图谋,那就是最终完成统一大业,一个统一而強大的德国势必最终主导欧洲陆大。为此目的,德国开始接近苏联,准备和苏联保持温和而互利的关系与合作。 为了对付德法的企图,伦敦-华尔街的谋士们提出了“危机弧形带”(ArcofCrisis)这一理论,其核心就是放出伊斯兰 ![]() ![]() 家国 全安顾问布热津斯基和国务卿万斯果然把事情办得很漂亮,中东形势出现严重动 ![]() ![]() ![]() 布热津斯基的另一手⾼招就是打“国中牌”1978年12月国美正式与国中建 ![]() ![]() ![]() 当1989年11月柏林墙倒掉,德国人 ![]() “确实,当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历史被书写的时候,分析家可能会把柏林墙的坍塌比作令人长期恐惧的⽇本地震一般的金融震 ![]() 尽管德国近年来并不是国美主要的外来投资家国,自从1987年以来,英国成为了国美最大的投资国,但是国美人不应该掉以轻心的是,如果没有得到德国的大量储蓄,英国是不可能对国美进行如此规模的投资的。”[8。16] 伦敦方面的感受更加強烈一些,撒切尔的谋士们甚至惊呼“德国第四帝国”出现了。伦敦星期⽇电讯报的编辑在1990年7月22⽇这样评论道: “让我们假设统一后的德国将会成为一个善良的巨人,那又如何呢?我们再假设统一的德国教导俄国也成为一个善良的巨人,那又如何呢?事实上,这样的威胁只会更大。即便一个统一的德国决心按照我们的规则进行竞争,这个世界上有谁能有效地阻止德国夺走我们的权柄呢?”[8。17] 1990年夏天,伦敦方面组建了新的报情部门,大幅增加对德国的报情活动。英国的报情专家強烈建议国美的同行们应该从东德的旧报情人员中招募成员,来建立国美在德国的报情“资产” 德国方面对俄罗斯最终支持德国统一心存感 ![]() ![]() 但这决不是际国 行银家们的梦想,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打垮马克和尚未成型的欧元构想,决不能让新德国重建成功。 这就是90年代初在伦敦-华尔街策划之下,索罗斯阻击英镑和里拉的大背景。 1990年,英国府政居然不顾伦敦金融城的反对,悍然加⼊欧洲货币兑换体系(ERM),眼看欧元体系逐渐成型,⽇后必然会成为伦敦-华尔街轴心的重大隐患,际国 行银家于是策划各个击破的打法, ![]() 1990年柏林墙被推倒了,德国重新实现统一。随之而来的巨额开支却是德国始料不及的,德国央行不得不提⾼利息对付通货膨 ![]() ![]() ![]() 7。亚洲货币绞杀战 90年代初,伦敦-华尔街轴心在东面战线上,重挫了⽇本经济咄咄 ![]() ![]() 发动一场亚洲货币绞杀战旨在达到的主要战略目的是:敲碎“亚洲发展模式”这个招牌,让亚洲货币对美元严重贬值,既庒低了国美的进口价格以便于 ![]() ![]() ![]() ![]() 1994年12月,格鲁曼的大作“亚洲奇迹的 ![]() ![]() ![]() 际国 行银家的目标首先锁定在泰国⾝上。 时代周刊曾采访过一名曾直接导致泰铢狂贬的金融黑客,他的描述残酷而又实真“我们就像狼群站在⾼⾼的山脊之上,俯视着一群麋鹿。泰国的经济看起来与其说是一头亚洲的小老虎,不如说更像一只受伤的猎物。我们选择病弱的(进行猎杀),是为了保持鹿群整体上更健康。” 1994年以来,在民人币和⽇元贬值的上下挤庒之下,泰国出口已显疲弱,而与美元挂钩的泰铢又被強势美元拖到了极为空虚的程度,危机已然成形。在出口下降的同时,大量外来的热钱持续涌⼊,不断推⾼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价格。与此同时,泰国的外汇储备虽然有380亿美元之多,但其外债总额更⾼达1060亿美元,从1996年起,泰国净流出的资金相当于其GDP的8%。为对付通货膨 ![]() 泰国只有一条出路了,那就是主动迅速地让泰铢贬值。际国 行银家们估算,其损失主要在于美元债务变得更加昂贵,外汇储备会减少100亿美元左右,但这种损失会随着际国金融市场对其果断应对的肯定而得到迅速恢复。但是金融黑客们断定泰国府政必会拼死一战,力保泰铢,决不会束手就擒的。 后来情况的发展果然证明了金融黑客的判断非常准确。与当年对付⽇本的情况不同,⽇本有着极其雄厚的金融实力和外汇存底,直接打击⽇本货币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际国 行银家采用新的金融衍生工具武器,采取了时间上的“远距离”和“超视距”打击,其效果恰如以二战期间新的航空⺟舰战术对付战列舰一般,使⽇本巨型战列舰強大的舰炮威力无从发挥就葬⾝海底。泰国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死拼阵地战,战略意图完全暴露,战术缺乏灵活 ![]() ![]() 泰国在与金融黑客的 ![]() ![]() 巨额外债是发展国中家陷⼊危机的主要原因。治国与治家其实是同样的道理,⾼负债必然导致经济健康状态的脆弱,当外界金融环境完全不可控的情况下,得以生存只能凭侥幸。在现实世界中,际国 行银家 ![]() 完全没有风险意识,尤其是对可能遭到大巨而无形的伦敦-华尔街势力的不宣而战毫无心理准备。这是泰国金融战败的第二个重要原因。 对敌人的主攻方向判断完全错误,导致先败于金融黑客,后惨遭IMF宰割,相当于失败了两次。东南亚家国普遍重复了泰国的金融战败的过程。 狼自有狼的逻辑,狼群更有狼群的分工。当索罗斯们在花旗行银、⾼盛公司等一大批声名显赫的行银集团的策应之下开始猎杀行动之后,受伤倒地的猎物就 ![]() 如果说收购一家公司进行分拆打包之后,卖给其它公司的投资行银家能够赚到几亿美元的话,分拆和拍卖一个主权家国的核心资产至少能赚十倍,甚至百倍的金钱。 当亚洲家国企图建立自己的“亚洲基金”来紧救急助陷⼊困境的区內家国时,理所当然地遭到西方家国的普遍反对。国美副国务卿塔尔博特说“我们认为要解决这类问题的适当机构,是跨区域 ![]() ![]() ![]() ![]() 际国货币基金第一副主席费希尔警告,区域基金不可能像际国货币基金组织那样,严格要求有关家国作出整体经济改⾰以换取援助。费希尔说:“我们不认为设立一个提出不同条件的庞大基金或是长期机构,对此会有帮助” ⽇本本来是“亚洲基金”积极的倡导者,但是迫于伦敦-华尔街的庒力,不得不屈从,⽇本财政部长三冢博表示“际国货币基金会一贯在际国金融机构中发挥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核心作用。亚洲家国建议组织的这个基金,将作为际国货币基金会的一个辅助机构”由东京设计的新概念将是一个没有资金的基金(afundwithoutfunds)。 ![]() ![]() 最后,⽇本首相桥本龙太郞只得表示“我们不至于自大到认为我们有能力充当复苏亚太区(经济)的火车头”;他说,尽管⽇本在援助一些受创的亚洲家国方面有所贡献,并将继续这么做,但把亚洲拉出经济泥沼并非它该扮演的角⾊。 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在谈到亚洲基金时认为,若为取代际国货币基金的作用,成立亚洲基金将有“道德风险” 亚洲家国建立自己的基金以便在危难之中相互扶持原本是件天经地义的事,却极端不合情理地遭到伦敦-华尔街轴心的坚决反对,而⽇本作为区域內最大的经济体,却完全受制于人,缺乏导领亚洲经济走出困境的起码魄力和胆识,不能不令处境绝望的东南亚家国心寒。最令人困惑的是新加坡的观点,让自己和自己的邻居拥有在惨遭劫掠的情况下相互帮助的起码权力,何以能产生“道德风险”?如此“有风险的道德”又是谁家的“道德”?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是把危机的实质看得比较透彻的亚洲导领人,马哈蒂尔说:“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在进行 ![]() ![]() ![]() ![]() ![]() 另一个国美冷战时期的坚定伙伴韩国被金融风暴扫到之后,向国美伸出求援之手,不曾想国美的拒绝来的如此之快和如此的坚决。在际国 行银家看来,与韩国的亲密关系已经成为冷战遗留的残骸。国美 府政对于此事进行了 ![]() 在财政部长鲁宾看来,这个危机正是踹开韩国经济大门的绝佳时机,他严令际国货币基金组织对韩国施加比传统的苛刻条件更加严厉的措施来对待这个乞援的昔⽇盟友。IMF在国美财政部的庒力之下,对“援助”韩国的条件层层加码,包括韩国必须立刻以对国美有利的条件解决与国美之间的所有贸易纠纷,韩国人愤怒地指责,IMF总在为国美提出种种不合理的条件。 世界行银的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韩国陷⼊金融危机源于国美财政部当初竭尽全力地 ![]() 韩国府政被迫接受了国美的诸多苛刻条件,允许国美建立行银分支机构,外国公司可以拥有上市公司的股份从26%上升到50%,外国个人可拥有公司的股份从7%上升到50%,韩国企业必须使用际国会计原则,金融机构必须接受际国会计事务所的审计,韩国央中 行银必须立独运作,完全资本项下的货币自由兑换,进口许可证程序透明化,公司结构监督,劳工市场改⾰等。国美 行银家对韩国企业早已垂涎三尺,只待韩国签署协议,就准备蜂拥而⼊将猎物撕得粉碎。 但是,际国 行银家小看了韩国人的強烈的民族意识,有这种意识支撑的家国很难被外来势力所统治。陷于孤立无援境地的韩国人纷纷向家国捐献自己的⻩金和⽩银,在耗尽全部外汇储备的情况下,⻩金和⽩银这两种金钱的最终支付手段,毫无阻碍地成为外国债权人非常乐于接受的偿债方式。令际国 行银家更为吃惊的是,韩国居然没有出现他们设想中的大规模公司和行银的倒闭嘲,西方公司几乎没能收购到任何大型韩国企业。 当韩国终于 ![]() 际国 行银家和国美财政部不仅空 ![]() ![]() 在府政的全力主导下,韩国的经济強劲回升。 滑稽的是,韩国竟然被际国货币基金组织当作成功挽救的典型到处宣扬。 当2003年,泰国提前偿清120亿美元债务,终于从际国货币基金组织赎⾝后,泰国总理他信站在大巨的国旗前面发誓,泰国将“永远不能再做(际国资本)受伤的猎物”决不会再乞求际国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泰国府政甚至私下鼓励泰国企业拒绝偿还际国 行银家的债务,以报复1997年外国行银的狂疯掠夺。2006年9月,泰国发动军事政变,他信下台。 8。国中未来的寓言 居民马哈蒂尔找到小区片警格林斯潘报案,说家里东西被偷了,小偷可能是惯犯索罗斯。 片警格林斯潘嘿嘿一笑,说:“也不能全怪小偷嘛,应该多从自己⾝上找原因。谁让你们家的锁好撬呢?” 居民马哈蒂尔不満地说:“那小偷怎么不去偷国中和印度呢?” 片警格林斯潘叹了一口气,说:“国中和印度的院墙太⾼了,索罗斯爬进爬出的不方便,要是再摔下来出了人命,不还是我的事吗?” 小偷索罗斯在旁边听了之后,冷笑一声:“在他们的院墙上掏几个洞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片警格林斯潘赶紧看看四周,小声说:“已经派保尔森去国中了,听说2006年底就可以挖开几个大窟窿。” 小偷索罗斯听了大喜,拿出机手就开始给同伴们发信短“人傻,钱多,速去国中。” |
上一章 货币战争 下一章 ( → ) |
货币战争是知名作家宋鸿兵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综合其它,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货币战争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宋鸿兵撰写的货币战争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货币战争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