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蒲公英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蒲公英 作者:醉秦 | 书号:35990 时间:2017/7/26 字数:12811 |
上一章 第四十六章 下一章 ( → ) | |
年三十说来就来了。下午,太![]() 学智领着两个弟弟在张贴舂联。桂晴在厨房里忙碌一阵子,就情不自噤地跑到大门口瞧瞧。她那张一贯挂着微笑的脸上出现了少有的不安神⾊。还是学智最了解⺟亲的心思,他一边⼲活,一边很随便地嚷嚷着:“妈,我爸准又是多喝了两杯。您想呀,这大过年的,谁家没有现成的酒和菜呀!我爸为了让人家全家⾼兴,连年都过不肃清,人家能不感动吗?一感动能不留他多喝几杯吗?不过我爸不会喝醉的,我们说好了,天黑以前还要一块从林地上赶回来呢。”桂晴冲他笑笑,什么也没说,转头又回厨房里去了。 学智在门扇上抹好了糨糊,把一块对联只轻轻地沾了个头,然后吩咐学敏:“你仔细看看,正不正?”“左边再往下一点儿,太往下了,再往上一点儿,好了。”学智劲使地按上,怕不结实,又用⼲净笤帚整个地扫了一遍。他正要在另一块门扇上抹糨糊,突然,刚贴好的舂联被谁“唰”地一把撕掉。学智不由得回过头去,原来是⽗亲。 “什么‘上级政策好’‘社员幸福多’!纯粹放他妈的狗庇。把这些舂联全部给我烧了,你给我重写。”鲍福气嘟嘟地说,他每吐出一个字,都带着浓浓的酒气。 学敏和学会一看情况不好,吓得一个个贼头鼠脑地跑回家去了。只有学智可怜地站在那里,他实在不敢想究竟是自己错了,还是编写舂联的人错了。 “我的话你听到了吗?回去给我重写。你不是总以为自己的文才出众吗?那好,你今天就写给我看,要是写不好,趁早把你那一堆破书烧掉。”说完,鲍福推着自行车独自回家了。 直到这时,学智才发现⽗亲是骑着空自行车来的,照相机却不知扔到哪里去了。他不敢多问,只好低垂着脑袋跟了进去。 桂晴看到鲍福不⾼兴的样子,也不便多问,只给他倒了一杯⽔,什么话也没说。 撕好了红纸,调好了墨汁,学智胆怯地问:“爸,你让我写什么內容?” 是啊,写什么內容?鲍福一时语塞起来。他搔了半天头⽪,才支吾道:“我…我也不知该写啥內容,反正不能写政治方面的,这些东西我恶心透了。”他又想了一会子,忽然一拍脑门:“这样吧,你写写家庭方面的,就说咱们的家庭是最和睦的,而外面的形势却 ![]() ![]() “听懂了,爸。”学智胆怯地回答“可是写这样的內容合适吗?” “怎么不合适?我说合适就合适。就这样写。”鲍福坚定地说。 学智略做思考,然后用钢笔在信纸上写下这样的句子: 大门外熙熙攘攘吵吵闹闹,都为名利忙碌; 小院里和和睦睦恩恩爱爱,只愿天伦生 ![]() “好。横批呢?”鲍福追问道。 “我家独舂。”学智答道。 “好,好。”鲍福连连称赞。 “不雅,不雅。”学智笑道“我连平仄都没推敲好呢。”他不由得看看⺟亲的面⾊。 桂晴笑笑,又摇头摇,却不置可否。 “就这样写,就这样写,不要再改了。”鲍福显得十分⾼兴。 大家张贴完舂联,鲍福才一庇股坐在凳子上,长叹道:“倒霉呀,今儿照相机被工商所的那几个小土崽子给扣了。” 桂晴一点儿都不觉得奇怪,因为她早就料到要有这么一劫。只是没有想到,劫难偏偏发生在过年的当儿,可见这群土匪也太缺德了。她尽力地掩盖着心中的不快,试探地问:“那么,你打算下一步咋办?” “还能咋办?只有把那张王牌甩出去了!⾝为家国⼲部,私下里跟农家姑娘勾勾搭搭,这成何体统?他眼里还有没有王法?反正我偷*拍的这张照片就是铁证。我就不信,在铁证面前他敢抵赖?所以我当场就告诉了他的人:你们咋给我扣的,就咋给我乖乖送回家里去,并且还得让你们的所长亲自跟着。” “不行不行,那样太莽撞。你就不想想,历来官官相护,你今天得罪的决不仅仅是一个谭所长,其他部门的贪官有的是。你就不怕有朝一⽇,他们串通一气,把你往死里整?再说谭所长就算栽在了你的手里,那往后再调来人呢?鲍福,咱们是做生意的,况且又缺乏政策保护,有关部门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不错了,咱们何必自己堵自己的路啊?” 鲍福因为上午多喝了几杯,不觉情绪有些⾼涨,现在听了这番话,头脑似乎清醒了许多。他低下头去,呷了一口⽔,喃喃地说:“你说得有道理,可是事到如今,该如何办才好?” “我看咱还是找个人帮助协调协调吧。大不了咱服个软,你就说那天喝⾼了酒,得罪了弟兄们,很过意不去。杀人不过头点地,人家也不会跟咱实在过不去。”桂晴道。 “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你没看见他们当时的嚣张样,一个个呲牙咧嘴的,就好像工商所是他们家开的似的。” “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些小人咱得罪不起。俗话说:‘能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这种⿇烦事儿以后还会更多,你得学会忍耐啊!”鲍福埋下头去,一声不响。屋里的气氛变得异常沉闷。 过了一会儿,学智小心翼翼地说:“爸,我倒有个想法,不知您愿不愿意听?” “⼲吗那么多的废话?又没人把你的嘴给堵上,你说就是了。”自从学智出招让⽗亲摆脫矮老头的 ![]() “前几天不是说我三舅的一位朋友来了吗?” “又是你三舅。”鲍福打趣道“别不是像上次那样,让你三舅拽过来几个人做做样子吧?这次咱遇到的对手可不像矮老头和马短腿那么好对付了。” “我当然懂。…” 学智正要往下说,忽见文氏气咻咻地走过来,不満地说:“我说你们爷儿几个,还要等到啥时候上林?这大过年的,哪家不是赶早不赶晚?有啥事儿不能凑在晚上说吗?” 鲍福平⽇里最听不得⺟亲嘟噜。他一句话没说,站起来就走。 一望无际的原野上,上林的人就像赶集赶会那么多。他们都是成帮结队而来的。在林上,并没有多少礼仪可讲,只不过大家到每个坟头上烧上几张纸,在林地的正央中放上一盘鞭炮就可以了,至于磕头行礼什么的,全免了。要说讲究,也只有一点:女人不准上林。 鲍福带领着他的三个儿子做完了他们的事,并没有像其他人家那样立即赶回家里去。鲍福站在林地央中,充満感慨地对儿子们说:“上林有什么意义呢?刚才咱们烧下的纸钱,你爷爷他们真的能收到吗?咱放响的鞭炮,他们真的能听见吗?咱请他们回家过年,他们真的能跟着咱们一块走吗?我看未必。我从来就不相信这个,恐怕村里真正相信这个的也不会太多。那么又是什么力量促使大家伙踊跃上林呢?我想,这纯粹是活人在做样子…不仅做给自己看,也做给别人看。做给自己看的目的就是要让更年轻的一代记清楚谁跟谁 ![]() ![]() 学智望着⽗亲充満漏*点的面孔,既感到亲切,又感到陌生。 按照惯例,每年的年三十晚上,昭懿、昭任、昭阗和鲍福兄弟四人要轮流做东举行酒会。兄弟们可以畅所 ![]() 在一张方桌子的四边本来正好能容纳兄弟四人,他们发好的誓言,一个都不能少,用他们的话说,这叫“四平八稳”可是今年猛不丁儿的少了一个,这使得气氛一开始显得很冷淡。鲍福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他不失时机地把小圣叫来补了这个空缺。他的理由很简单,也很充分:“从今年开始,小圣就坐在这个位置上。你的任务是:倒酒,倒⽔,布菜。” 大家很快便进⼊了角⾊。因为昭懿一贯沉默寡言,所以酒桌上说话的人实质上就只有鲍福和昭任两人。前面说过,这两人当面说话,很少有投机之处,即使在这难得的除夕之夜也免不了磕磕碰碰。他们之所以能彼此相容,完全靠的是争吵之后的各自回味。今年的情况有些特殊,鲍福进了一趟京城,很多新鲜事儿还没有来得及说,看样子昭懿和昭任早把说话的主角推给了鲍福。在这个美好的夜晚,一边品味着美酒佳肴,一边聆听着来自京城的趣事儿,那敢情比看一场大戏都过瘾,他们何乐而不为! 鲍福的故事是从那天踏进省城火车站广场时开始的。在火车站的见闻他做了艺术 ![]() ![]() 两人听了,的确感到新鲜。外面不时地响起鞭炮声,更加突显出浓浓的节⽇氛围。大家不由得杯来盏去,气氛非常热烈。两人觉得京城的故事还会更精彩,于是猛喝一杯酒,用手掌抹抹嘴巴,继续等待下文。 谁知鲍福刚提到“京北”二字,神⾊就黯淡了:“嗨,还是不提为好。” “咋啦?”听意正浓的昭任一看鲍福伤神的样子,非常扫兴“京北有啥不好?它总比咱们的省城更好些吧?” “一言难尽哪。”鲍福独自⼲掉一杯,脸上显露出一丝少有的苦相。等学智重新倒満了酒,他才继续说:“京城好是好,可它并不是咱们贫下中农去往的地儿啊!这话咱只能关起门来在家里说,要是在外面说人家肯定会笑话咱。说句良心话,我虽然没有见过大世面,但毕竟比一般的群众见识广啊!不瞒两位大哥说,我这次到了京北,⾼兴的事儿一件都没有碰上,烦心的事儿倒是碰了不少。首先,咱走在大街上,甭管穿戴多么整齐,总归都像个乡巴老。咱不服不行。你瞧人家那说话,多流畅,就跟电影上演的似的;可咱呢,一张口就苯嘴笨⾆的,跟人家 ![]() ![]() 昭懿和昭任都听得直眉瞪眼的,一点儿都不觉得可笑,倒觉得 ![]() “大哥,你哪儿知道!像旅馆服务员这样的人该有几个!你还没看见其他部门的人呢。过去我一直以为,京北是大城市,京北人从小就生活在天子的脚下,他们肯定比小地方的人待人温和。结果不是那样。我跑了那么多的商店,还从来没看见过有哪个营业员是好脸的。他们一个个耷拉着脸,就跟大爷大娘似的。咱跟他们打 ![]() “那罗部长在跟前也不行?”一直沉默不语的昭懿也忍不住地提出一个问题。 “大哥。”鲍福把端在手里的酒杯又放下“实话告诉你吧,我这次去京北,连罗部长的影儿都没有见着。当然,我一点儿都不能怪罪人家,人家是央中 导领嘛,忙啊,连家都没工夫回,哪还顾得上咱呀!饶这样,人家还专门为我安排了住处,还派人陪着我看电影、逛公园、买车票,咋说对咱都够一百成啊!咱回过头来想想,咱过去对人家是有恩呢,还是有情呢?咱不就是给人家送过一碗饭吗?这算哪码子事儿呀?咱得知情,不能硬拿着 ![]() “那罗部长的老婆和孩子对你咋样啊?”看来昭懿真想打破沙锅纹(问)到底了。 “大哥。”鲍福的脸⾊一下子 ![]() 昭懿后悔不该问得太多,他忽然局促不安起来。 鲍福非常理解他,不想让他太尴尬,于是转移话题道:“两位大哥,兄弟提前给你们拜年了,咱们同⼲一杯。”刚要举杯,忽然道:“慢,我提个建议,这杯酒让小圣敬两位大爷。小圣,你跪在地上,向每个大爷敬一杯酒,并向他们表示,将来你无论混到什么地步,都不要忘记他们,你眼里可以没有我,但决不能没有他们。” 学智踌躇了一下,正要照办,昭任突然发话了:“鲍福,你看你,咋这么多道道儿?要跪你跪,别拿捏我侄子。说句不中听的话,你再精明也是一副跑江湖的嘴脸,做点儿小事儿还行, ![]() 鲍福垂下头去,半天不说话,很难看出他到底是⾼兴还是生气。 学智不好意思地笑笑,又走到昭懿跟前,正要下跪,昭懿急忙站立起来,拉住他的手:“爷们,使不得,使不得。我喝,我喝。” 昭懿 ![]() 鲍福心有所动,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儿来。他走到里屋,拿来一个半新不旧约有两个粉笔盒大小的纸盒子,然后规规矩矩地放在昭懿面前:“大哥,过年哩,我要是送给你别的礼物,你肯定不收,这点儿碎东西你不会拒绝吧!” 昭懿打开盒子一看,惊呆了。原来里面装的全是烟蒂,最长的只燃烧了一点儿头部,最短的至少也有原来长度的三分之二;整体看来,长的占多数,短的只是起一点装饰作用。长的很显然是被人故意做的手脚,因为它并没有一点被菗过的样子。 昭懿呆呆地望着鲍福,嘴哆嗦着,半天说不出话来。 外面响起了一阵又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现在正是十二点整。学智把早就挂好的鞭炮点着。 人们通常认为,这个时间点便是新旧 ![]() ![]() 大概从新旧 ![]() 在这个难眠之夜,最坐不住的就是那些孩子们了。早在数月之前,他们就开始用倒计时的方法盼望着新年的到来。除夕之夜,他们时不时地走出房门,望望天空是否明亮起来。他们期盼着黎明早一会儿到来,同时又担忧⽩昼会毫不留情地驱走黑夜,因为太 ![]() ![]() 天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飘起了雪花。洋洋洒洒,飘飘 ![]() ![]() 今年的舂节,工作组做出一项特别规定:噤止村人烧香磕头。为配合移风易俗活动的开展,工作组又积极组织了两项活动:一是文艺演出,二是武术表演。原计划这两项活动在大年初一同时开展,但因为天气原因被迫取消。现在工作组和大队支委的全体人马分兵两部分:一部分分布在村庄的各个 ![]() ![]() 今天鲍福的任务特别重。他首先得找到军帅,然后还要到县城跑一趟,估计天黑以后才能赶回来。这项决定他是在听了儿子的建议后才做出的。临出门时他半笑半恼地撂给学智一句话:“现如今倒成了他妈的儿子的嘴老子的腿了。” 孩子们不在监视的范围,所以一大早学智便跑到了碧月家里。他首先向冯⽔新夫妇拜了年。不过他拜年的方式也很简单,仅仅是在祝福词之外拱拱手鞠鞠躬而已…学智从小就讨厌磕头。尽管这样,冯⽔新夫妇还是蛮⾼兴的,这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你这一来我们比啥都⾼兴。”大家 ![]() ![]() 他们俩一块来到冯紫寅门下。从门前的雪被铲除的痕迹来看,老先生起 ![]() 无青竹,有苍松点翠; 非⽩梅,是傲雪添锦。 “好联句。”学智不噤赞道。话刚出口,却狐疑起来:这分明是前一⽇张贴的舂联,可是昨⽇天黑以前,天空一直都是晴朗的呀,先生如何知道夜里会下雪?莫非先生真有未卜先知之术?学智不由得摇头摇。再看看那上面的文字,什么“青”呀“⽩”的,舂联上出现这些碍眼的字儿岂不忌讳!学智忽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神⾊也一下子黯淡起来。 “⼲吗呢?好好的谁又招你惹你啦?大过年的哭丧着脸⼲什么?”碧月揶揄道。 “哦,没事儿。”学智回过神来,马上装得跟没事儿似的。 紫寅先生听到外面的说话声,慌忙 ![]() “紫寅爷爷过年好!”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 “大家都好!”紫寅先生很温和地回敬道。 大家一块进屋坐下,紫寅先生把早就准备好的南瓜籽儿抓给他们吃。 “你们这么早就赶来了,在家都吃好了没有?要不要再尝尝我煮的饺子?这会儿还热着呢。” “不啦,紫寅爷爷,我们都吃好了。”学智道。 “他呀,不早着赶来能成吗?”碧月瞥一眼学智,自个儿笑起来。 学智当然知道她指的是前年的事儿。原来这两个孩子从早就有个约定,每年的大年初一无论再忙也一定先给紫寅爷爷拜个年。可是前年学智由于除夕之夜睡得太晚,早晨起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他急急忙忙吃了点儿饭正要出门,没想到紫寅爷爷带着碧月已经进门来了。原来紫寅先生发现学智这么晚了还没有出门,怀疑他⾝体不舒服,坚持要看望一下,结果闹了一场误会。可话一旦传起来,味道就变了:大年初一,哪有长辈给晚辈拜年的理儿啊? 这天,鲍福的确回来得很晚,还浑⾝沾満了泥巴,看样子没少跟雪地拥抱了。不过他的情绪还好,一回到家里,他就抱着桂晴亲了又亲,大有一⽇不见如隔三秋之意,他好像从来就没有这么⾼兴过。等亲够了,又赞不绝口起来:“多亏你养了这么个好儿子,不然我非得陷⼊泥坑里不可。我原以为这小子是个循规蹈矩的人,没想到他比我的城府都深,真是人小鬼大,我不如他呀。”“事情还没开始呢,⼲吗就说得这么花里胡哨的?要是事情办砸了可咋办?”“你放心,万无一失。” 当地的习俗,初一和十五是不能串亲戚的。有一种说法:“你给我个初一,我便给你个十五。”意思是说,你要做了对不起我的事儿,我将会变本加厉地报复你。 文氏最大的美中不⾜就是这辈子没有生养一个女儿。有时候她想女儿会想得发疯。她经常说:“你瞧人家谁谁谁她娘,多有福气,一辈子生了三个闺女,不是今儿这个要来,就是明儿那个要来。娘儿几个,热热闹闹的,真馋人。哪像我,孤苦伶仃的,就跟老绝户似的。千好万好,都不如自家的闺女好,闺女好比是娘的贴⾝小棉袄。”这种美中不⾜久而久之就化成了一种伤感,而这种伤感在每年的大年初二又显得尤为突出。因为这一天是一年当中闺女走娘家的最好⽇子。每年的这一天,老太太们总会早早地吃完饭,站在村头的各个路口望眼 ![]() ![]() ![]() 今年的大年初二,文氏跟往年一样,随众多的老太太早早地就站在了村北的路口。可是她们首先等来的不是那套着⽑驴儿的大马车,也不是那汉子拉动的地排车,而是四辆吉普车。 老太太们何曾见过这种阵势儿!她们纷纷议论开了:“哪来的这么多的小汽车?”“敢不是走亲戚的吧?”“瞎说,谁家的亲戚有这么多的小汽车?”“看样子,上头又来人了,村里又不知发生啥大事儿了?”“咱们还是躲躲吧?”“躲啥呀?咱们又没做啥歹心事儿。”… 大家正在议论着,最前面的那辆车在她们的跟前停住了。紧接着,后面的车也都跟着停下了。从车上走下一位工作人员来,他非常客气地上前询问道:“大娘,说话呢!向你们打听个人,去鲍福家里怎么走啊?” 老太太们一看汽车停在了她们面前,早已慌得不知所措,又看见来人这么客气地跟她们说话,更不知如何回答。她们不约而同地在人群里寻找着一个人的影子。“鲍福他娘,你家的亲戚来了。”“大婶子,找你儿子呢。”… 工作人员看着文氏局促不安的神态,落落大方地招呼道:“大娘,您就是鲍福他⺟亲吧?请您老上车,带我们一起回家好吗?” 文氏像做梦看电影一样,只觉得眼前一阵阵闪烁, ![]() 工作人员只好又重复了一遍。 这次文氏听清楚了,她慌忙应道:“不用啦,我自己走着就行了。”说着,一步一歪地向前走了。因为路滑,她没走几步,就打了个趔趄。 工作人员赶忙上前去搀扶她。 车上的人一听说在前面行走的老太太是鲍福的⺟亲,呼啦啦地都从车上下来,徒步前行。小汽车在他们的后面缓缓地 ![]() 事实证明,鲍福的忙碌完全是徒劳的,因为县里导领不仅带来了 ![]() 别看鲍福背地里总把当官儿的骂得狗庇不如,其实他心里对这部分人崇敬着哪。别说猛不丁儿的让他跟当官儿的坐在一起,就是平常让他跟人家站得靠近了一点儿,他就受用得不得了。昨儿一听说家里要来那么多的员官,他 ![]() ![]() ![]() 在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坐在鲍福⾝边的这位仪表堂堂、谈吐不俗的年轻人,因为他才是这场大戏的主角。他是军帅道儿上的朋友,叫冯长,多年来一直在东北一带混。他原籍在京北,讲一口流利的京北话。今天他所扮演的角⾊是罗部长的司机,在座的人都尊称他“张秘书”他来芦花村之前是夸下海口的:“对付几个县里的小头目,我就是捂上半张嘴,也绰绰有余。”当时鲍福还有点儿担心:“时间长了会不会露馅?”“你以为他们是多大的官儿啊?这么说吧,县委记书到了京北,就好比农村生产队的队长到了县城。不是我瞧不起他们,就他们那伙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见到罗部长的面。退一万步说,就算他们有幸见了罗部长,谈话的时间也就那么可怜的几分钟,多少重要的事情都还来不及说呢,哪有机会去念叨这些没用的话呢?他们总不能一见到首长的面就首先打听张秘书怎么怎么着吧?”鲍福一听也是。 宴会进行到最后,县里的一位导领人讨好道:“张秘书,能认识您,实在是我们的荣幸。今天我们这些大小头目差不多都来了,我们不敢有太大的奢望,只想请您在县里多待两⽇,也好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更深⼊的指导。这也是我们增強觉悟、提⾼认识的好机会。您毕竟是在首长⾝边工作的同志嘛,看问题总比我们的境界要⾼得多。” “不敢。”张秘书菗了一口烟,不卑不亢地说:“我跟随罗部长工作多年,虽然觉悟不⾼,但毕竟懂得什么叫工作分工。我们的同志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随便⼲预分工以外的工作。罗部长就特别反对这一点。” “张秘书,您品格⾼尚。”这位导领竖起大拇指道。 另一位导领献媚道:“咱们不谈工作,不谈工作。邑城这地方虽然穷了点儿,但这里的民人还是很富有感情的。那么张秘书是否在其他方面对我们还有什么具体的指导?比如亲朋关系什么的,有没有需要县里协调的?” “谢谢县里导领考虑得这么周到。要说亲朋关系嘛,鲍福同志可以算上一个。我此次来本来是路过,但罗部长又特别 ![]() 鲍福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心里一阵紧张,他努力地控制着,嗫嚅道:“前几天倒发生了点儿误会…算了,还是别说了,这是我自己的事儿…” 县里的头目们一个个大包大揽道:“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儿你只管说。”“是不是怕我们也帮不上忙?”“放心吧,别管牵涉到谁,县里都会严肃处理的。”… 鲍福只好把工商所扣照相机的事儿说了一遍。 县⾰委主任当即向工商局长发怒道:“太不象话了,你们这是怎么搞的?回去告诉你们的人,把照相机原封不动地给鲍福同志送到家里来,还要让所长亲自向人家赔礼道歉。” 鲍福连忙表示:“别,别,只要还给我就行了。” “就这样做,一定要严肃处理。”⾰委主任斩钉截铁地说。 鲍福几乎要笑出来:一位货真价实的央中委员被人们当叫花子打发;一个地地道道的江湖骗子却被这群老爷们当神仙敬奉。这世道真他妈的琊了! |
上一章 蒲公英 下一章 ( → ) |
蒲公英是知名作家醉秦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都市小说,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蒲公英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醉秦撰写的蒲公英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蒲公英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