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安晓玲文集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短篇文学 > 安晓玲文集 作者:安晓玲 | 书号:1251 时间:2016/9/26 字数:3819 |
上一章 谈地球和生物绝灭(4)生物的远古绝灭 下一章 ( → ) | |
至今公认,地球上的生命起于35亿年前,首先形成单核细胞细菌;在元古代的34~18亿年前,出现红藻、蓝藻、⽔⺟等生物。藻类的光合作用,生成氧气,使地球的大气层中具有氧。在约32亿年之前,大气层內只有CO2、CH4、N2、CN4、H2S、⽔蒸气等;随着植物数量的增加,大气层中氧含量不断增⾼;到8000万年前,达到30%以上(现在只21%)。 在大约5。3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一次生物大炸爆,形成大量生物品种;最后,动植物达40亿种。至4。39亿年前,发生第一次生物大绝灭,生物消失了三分之二。以后的四亿多年內,发生过多次大小的生物绝灭,比较大的有14次。 从目前的资料看,地球上生物的发展情况十分模糊。其中的主要问题有两个: 1)从35亿年前开始出现单细胞生物,到5。3亿年前的生物大爆发,经历了近30亿年;而在距今5。3亿年之后的一亿年左右,就出现鱼类时代和⽔生植物转化为陆地植物的时代;两亿年后,出现两栖动物时代和真蕨时代;2。5亿年后,出现爬行动物时代和裸子植物时代,其中恐龙在三亿年后统治地球;在约4。5亿年后,出现哺啂动物时代和被子植物时代。大约在250万年前,出现人类。这就是说,仅仅花了不到5亿年的时间,地球上先后形成过500万~1亿个物种,大约40亿种动植物。那么,在漫长的5。3亿年前,悠悠30亿年中,怎么可能只有一个以浮游生物和藻类植物为主的菌类和藻类时代呢? 2)从约4。39亿年前开始,地球上陆续出现“引起生物绝灭”的大灾难,比较大的至少有15次,导致地球上生物消失半数以上的大绝灭就有五次;那么,在此前的30余亿年中,地球上就没有出现过大的灾难吗? 近年(2006年)来挪威科学家在西斯匹次卑尔 ![]() 当地表上出现积⽔后(大约在35亿年前),生命开始产生。如果按照五亿年完成一次生物的全面演化的话,到5。3亿年前的生物大炸爆为止,至少发生过6次地球生物的从新演化。这就是说,在目前公认的第一次生物大绝灭(约4。39亿年前)之前,至少发生过6次以上的大型生物大绝灭。属于古生代(5。7亿年前)以前的元古代生物大绝灭中,最末尾的一次是:大约在6亿年前,地球引力圈之內的行星击撞地球,发生软碰撞,形成以澳大利亚为主的大洋洲。 寸尺大于月球一倍的小行星在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不断缩小运行轨道;当距地表大约200公里时,便坠向地球,结果在地球上形成大洋洲(请看文章《谈地球和生物大绝灭(1)和(2)》。这次特大软碰撞造成火山大爆发和促使地球离开原有的运行轨道,离太 ![]() 在元古代由行星碰撞造成的大自然灾难,与后来年代不同之处有: 1)这个阶段的行星碰撞都是软碰撞,小行星都留在地表,形成⾼山;只使地表增⾼,未引起下陷;因而除了提⾼海平面外,不显著增大海⽔的局部深度;这时,地表基本上属于浅海。所以,一旦地球远离太 ![]() 2)元古代的生物演化不是周期式的从头开始,因为许多细菌类的生物,只是被冷冻。当地球恢复到原有轨道,海⽔解冻后,这些被冷冻的单细胞生物便复活,开始新一轮演化; 3)生物的演化不遵循达尔文的“进化论”而是“随机演变论”生新物的产生是通过已有生物(特别是细菌,他们容易昅收外来基因)的基因重组、杂 ![]() 4)由于元古代没有因海平面下降产生的陆地,只有伸出海面的、由小行星形成的山峰,因而生物的演化基本上在海⽔中进行;即只是⽔生动植物的演变。 在大约6亿年前,因大洋洲形成引起的元古代最后一次生物大绝灭,与以前各次不同点是:因澳大利亚洲的出现,较大地增加了地球的质量,使地球再也回不到原来的轨道;即导致地球运行轨道的椭圆度增大,使比较⾼的地球气温降低,更适合于生物的演变。5。3亿年前的生物大爆发,不过是被冷冻的生物复苏较多,以及地球气温非常有利于生物繁殖(特别是基因重组)所引起。 绝大部分生物在大约60℃死亡。当温度大于29℃时,随温度的升⾼,细菌的繁殖速度降低。热嗜菌可承受的温度在30~60℃之间,繁殖最快的温度范围是45~55℃。只有依靠光合作用生存的微生物可在72℃以上,甚至到90℃生存。属于这种耐热微生物不多。 在地球凝固出外壳后,大气温度仍然很⾼。虽然雷电可以使氨气分解出H2和N2,使甲烷分解出C和 H2,以及产生由碳、氮、氢和氧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如氨基酸、蛋⽩质等,但仍旧不能形成生命。只有出现脫氧核糖核酸(DNA)有机分子,而且气温降到大约90℃以下后,DNA才具备自我复制能力,而出现生命。最初是真核细菌,随着温度的降低,细菌的品种不断增多;繁殖的速度也加快。在一定的温度和酸碱度下,细菌不仅繁殖快,而且往往呑食其他细菌,并昅收他的基因,组成新的基因群体,导致新的生物种类出现。类似于有 ![]() ![]() 这种通过昅收外来基因形成新物种的方式在2007年研究出的“万能细胞”(请看拙文《万能细胞》)充分证实。在专功能细胞——⽪肤细胞內注⼊四种特定的基因,就会引起基因重组,使专功能细胞变成全功能细胞,孕育出具有新基因组合的胚胎。当温度和酸碱度处于细菌繁殖的最佳值时,各细菌比较容易昅收外来的遗传基因(DNA),到细胞核的染⾊体上,或者由细胞质內的外来信息基因(或转运基因)RNA,再通过逆反效应,在染⾊体上形成相应的新DNA,进而构成具有新基因的细胞核,生出新的物种。 这就是为什么在15亿年前出现“蛇颈龙”的原因,也是生物之间可以不按照达尔文式的循序渐进演化的原因。在元古纪,微生物之间常常发生的是上述“随机演变”通过昅收被呑食细菌內的基因而产生新的物种。之所以在古生代(约5。3亿年)之后,不再出现大量由呑噬基因而产生的“随机演化”而变成物种的“循序渐进演化”是因为气温进一步降低和酸碱度不适合造成。 由此可以预计:在多种细菌的混合 ![]() 随着地球引力圈內小行星和陨石通过软碰撞,被地壳“俘虏”使地球的质量增大,而增加了地球运行的椭圆度,距离太 ![]() ![]() ![]() 相关资料(在互联网检索) [1]民族隐患(4):解决脑力与体质矛盾的方法。 [2]四谈文言文的弊端——儒家文人不能令国中富強。 [3]文坛上的刀光剑影——评“警惕文艺界的‘毒⾆化异论’” [4]谈易经(4):易经在近代社会有用吗? [5] ![]() [6]九谈“红灯区”——道貌岸然的老夫子也是无聇之徒 [7]梦幻爱情与⾚裸⾊情(1~4)【反爱情小说目录】。 [8]梦幻爱情与⾚裸⾊情(4):爱情奴隶主义——情痴。 [9]九谈人类不是劳动创造的——新论点总结 [10]谈家国垄断和暴利(1~5) [11]谈鬼魂(8):死不瞑目 [12]谈文明(4):难道不要语言文明 [15]谈古论今文集(1~15) [16]金庸小说改版(6):“回归山林”是欺骗读者 |
上一章 安晓玲文集 下一章 ( → ) |
安晓玲文集是知名作家安晓玲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短篇文学,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安晓玲文集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安晓玲撰写的安晓玲文集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安晓玲文集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