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大穿越时代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穿越时代 作者:老老王 | 书号:10744 时间:2017/4/5 字数:5490 |
上一章 461.第461章 、大清帝国的昙花一现(下) 下一章 ( → ) | |
第一百五十二章、大清帝国的昙花一现(下) 总的来说,由于在后勤方面享受“后娘养”的待遇,所以陈新大帅发动的第二轮济南攻略,依然非常缺乏科技含量:既没有飞艇和机飞的轰炸扫 ![]() 而且,由于需要沿途扫 ![]() ![]() 然而,即使是面对这样一个看似并不強大的对手,皇太极依旧没有 ![]() 一个无可掩盖的事实是,大清王朝的家底实在是太单薄了! 而另一个无可掩盖的事实则是,満洲八旗已经再也死不起人了! 要知道,在努尔哈⾚统一女真全族的时候,表面上的统治疆域看似已经延绵数千里,堪称当世之大国。可事实上,当时整个辽东的女真人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区区十几万人,之前的女真內战,叶赫那拉部出兵一千就已经算是兴师动众了。至于努尔哈⾚的核心嫡系“建州女真”更是只有寥寥数万部民而已。 所以,那会儿的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才会在国书中蔑称努尔哈⾚为“⽔滨三万女真之主” 到了皇太极上台之后,他创立了汉军旗和蒙军旗,又逐渐把一部分汉人、蒙古人和朝鲜人“抬旗”融合进了女真人当中,这才使八旗的总人口达到了三十万之众。由于皇太极在位期间一直征战不断,消耗了大量男丁,所以这三十万人口当中的男丁最多也就是十万左右,而这十万男丁若是再减去未成年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真正可以上场战的成年壮丁最多是也就六万人。如果不是依靠八旗制度,把女真人的战争潜力发挥到了极限,仅凭如此单薄的人口基数,女真人 ![]() 由于人口和兵力的限制,女真人与明帝国之间的几次大决战,像萨尔浒大战,宁远之战和大凌河之战都是倾巢而动,征集了国中十三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全部男丁上阵。在此次八旗⼊关之时,由于前一阶段大凌河⾎战的消耗,八旗军的总兵力已经减少到了五万多人。即使加上汉军旗、蒙军旗和蒙古科尔沁部落的同盟军,最多也就是八万人上下,若非关宁军的集体倒戈,这点兵力最多也就够武装打劫罢了。 然后,在北直隶、山东和南直隶的一系列战事之中,満洲八旗又损失了数千之众,且一时无法补充。再接下来,随着辽东故土的整体失陷,留守关外的十多万八旗老弱妇孺,也随之灰飞烟灭。 等到京北之变爆发后,虽然关宁军并不想把事情做绝,而是让开城门,主动释放聚居于京北城內的八旗军家属离开。但在沿途地主民团的频繁袭击和明朝降军的倒戈叛 ![]() 于是,待到登州军发动第二次济南攻略的时候,整个大清也只剩下了三万多比较能打的満洲八旗兵,外加五万多不太能打的八旗老弱妇孺,论规模大概跟蒙古草原上的一个顶级大部落相差仿佛。不过这个迁⼊了中原腹地的“満洲部落”不种地也不放羊,只是一心一意地抢劫和杀屠汉人而已。 当然,除了这三万多名八旗兵之外,皇太极的手里还有汉军旗、蒙军旗、科尔沁等东蒙古部落的盟军,以及打着大清旗帜的明朝降军、闻香教降军和地主乡勇团练等武装力量,全部加起来不下二十万之众。但除了蒙军旗和汉军旗之外,都是只可共富贵而不可共患难的墙头草,眼下已经变得非常之不可靠。 尤其是以科尔沁部落为首的东蒙古援军,在确认了大清已经尽失辽东故地,连京北也换了主人,八旗残部被困在中原进退两难之后,原本随驾驻扎在济南郊外的两万东蒙古援军,立刻扯掉了大清的旗帜,没跟皇太极打一声招呼,就果断撕毁了盟约,拔营离开,准备跳出中原的这副烂摊子,火速返回草原老家。 在北上途中,一支科尔沁骑兵甚至还在德州洗劫了八旗眷属的财物,一点都没念及多年结盟的情分。 这些蒙古人想要回家,就得穿过关宁军占据的地盘,不过既然吴襄和祖大寿这两个著名墙头草,连跟丧家之⽝的女真八旗都不肯撕破脸,自然也不会跟这些一心回家的蒙古骑兵死磕。所以,在跟关宁军讨价还价一番,商定了买路钱的数额之后,这些蒙古人便顺利通过了长城关口,回到科尔沁草原上蛰伏了下来。 ——虽然科尔沁部落这种落井下石的做法,似乎有些不近人情,或者说是背信弃义,但在环境严酷的草原上,生存规则一贯就是这般的弱⾁強食。只有⾜够強大的霸主,才能得到众多小部落的臣服和效忠,希望得到強者庇护和分享好处。反过来说,任何強者一旦露出了颓势,接下来的命运就铁定是众叛亲离。 不管怎么说,东蒙古同盟部落的集体叛离,还是给了原本就风雨飘摇的大清朝廷以沉重一击。连带着汉军旗和蒙军旗也有些不稳起来,很快就出现了零星的开小差逃亡现象。其中一部分逃亡者在山东就地当了山贼土匪,另一部分逃亡者则在关宁军那边找到了新工作——満清的汉军旗之中,有不少人原本就是被俘的关宁军改编而来。同样在关宁军的编制里,也有不少蒙古骑手的岗位。 面对着这样一片人心惶惶的崩坏之局,焦头烂额的皇太极,再也没有心思跟登州军在济南死磕:八旗兵只剩了这么几万人,而且孤悬中原得不到补充。且不说登州军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况且就算打赢了济南这一仗,又能怎么样?如果把最后的本钱也折损在了这里,他这个所谓的大清皇帝又还能剩下些什么? 跟任何游牧民族的蛮夷可汗一样,在眼下这种时候,皇太极也不会太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 于是,当登州军再次 ![]() ※※※※※※※※※※※※※※※※※※※※※※※※※ 然而,当英明神武的大清皇帝,带着他的八旗大兵远逃千里之后,山东济南府的汉族地主缙绅,却硬着头⽪为了保卫大清帝国治下的最后一座省会城市,再次与“倒行逆施”的登州军展开了殊死的厮杀…在铺天盖地的炮火轰击之下,济南府的乡勇团练们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先是在城墙上被轰死了近千人,但依然死死守着城墙的各处缺口,用灰瓶、金汁、万人敌和霰弹,打退了登州军的两次突击。 在济南城墙被炮弹砸得大面积坍塌,再也无法据守之后,这些乡勇又退⼊城內街坊,在巷战之中跟登州军周旋了一天夜一,利用复杂的地形,成功延缓了登州军的烈猛攻势。刚刚新官上任的第二任大清济南知府,甚至还派遣使者悄悄出城,联络附近乡下潜伏的地主团练,企图偷袭登州军的营地。 最后,忍无可忍的陈新下令火攻济南城,偏生在这时候却下了一场瓢泼秋雨,使得火攻之策失效,而守军的士气也更加⾼涨,以为自己得到了上天保佑,继续在残破的街巷间顽強战斗… 这场惨烈的城市攻防战,一共持续了整整五天五夜。待到新任大清济南知府悬梁自尽,府衙屋顶上的最后一面旗帜被砍倒之时,整个济南城已是遍地残墙瓦砾、处处焦痕浓烟,七零八落的尸首堆満了街道,其场景简直宛如地狱。而陈新大帅在破城之后的大清算,更是让剩下的地主缙绅也多半被吊上了树丫。 然后,在攻陷了济南府之后,登州军的攻势也再次达到了极限,使得山东场战再一次沉寂了下来。 ※※※※※※※※※※※※※※※※※※※※※※※※※ 然而,当济南城的汉族地主缙绅,正在率领着他们的乡勇团练,为了大清王朝的荣耀死战到底之时“转进”到东昌府的皇太极,在给八旗眷属安排好了车船粮秣之后,却又继续向南开始了大踏步的撤退。 虽然这种避战逃亡的策略实在是很丢脸,但对于此时的皇太极来说,也确实是不得不为的无奈之举。 因为,如今正在土崩瓦解的大清王朝, ![]() ![]() ![]() 如今关宁军倒戈背叛,八旗上下人心离散,北上收复辽东故土已然无望。鉴于这样的情况,皇太极决定放弃占领区最北端的德州、临清等地,举族迁徙到泰山以南的兖州府。 这样一来,在兖州府的东面和北面,就能依托巍峨⾼大的东岳泰山,与登州军的兵锋分割开来。而西面是多尔衮先前掘开⻩河大堤⽔攻开封之后制造出的⻩泛区,同样能够阻隔大军行动。南面则是皇太极御驾驻跸的徐州府,还有可以征收粮秣赋税的两淮之地,战略形势比之前在济南的时候好了很多。 另一方面,兖州府这片土地相对比较平坦肥沃,出产也还算富饶,气候条件相比于 ![]() 不过,在之前明军、清军和闻香教起义军的反复拉锯战之中,兖州府的运河沿岸地区乃是主要场战, ![]() “…宪斗啊!”皇太极喊着范文程的表字“…朕眼下有一件差事想要你帮着去办!如今我大清兵马接连受挫,辽东故土被那⻩石小贼窃据,京北城也陷于叛贼之手。一路辗转到了这鲁南的兖州府地界,才算是安顿了下来。可是为了重整师旅,安置家眷,军中的钱粮实在是有些不凑手。 所以,尽快筹集军饷和粮秣,乃是本朝的当务之急,朕听闻这兖州曲⾩的衍圣公府乃是千年世家,历朝历代尊享不移的富贵豪门,半个兖州府都是他家的田亩。因为曲⾩县城不在运河边,之前的战事也没打到那边去,所以想必如今的衍圣公府上,一定积蓄颇多。于是朕就准备带兵过去,向衍圣公借些钱粮用用。你也是读圣贤书的, ![]() 范文程一听,顿时面⾊如土,连话语中都带了几分哭腔“…陛下莫非是想要抄了衍圣公府?万万不可啊!历朝历代都只有给曲⾩孔府封赏金银、爵位和土地,以示恩宠,却从来没有向圣人后裔摊派钱粮捐税的先例啊!此事一出,我大清纵然得了些许钱粮,却必然失了天下士人之心!被中原儒生视为強盗匪徒之流!自古只有马上打天下,没有马上治天下的道理!请陛下莫要因小失大,堕了自家声望…” “…哎,话可不能这么说!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衍圣公就算是圣人后裔,但也同样是我大清的臣子嘛!既然孔圣人家里已经受封了我大清的衍圣公头衔,那么他孔家就算是朕的包⾐奴才了,孔府的财货自然也就是我大清的财货!眼下主子家里都在闹饥荒,想要拿奴才家里的钱粮用一用,也是理所应当的嘛!大不了朕就赏赐孔家举族抬旗,让他们也并⼊満洲八旗就好了!” 皇太极不以为然地摆摆手,打断了范文程的谏言“…此事无需多言,就这么定下来吧…” ※※※※※※※※※※※※※※※※※※※※※※※※※ 另一边,当曾经雄踞大半个北国中的大清王朝,正在如同昙花一般乍起旋灭的时候,在南国中的长江流域,两位大明皇帝之间的生死较量,也走到了刀兵相见、一局定胜负的决战关头。 ——在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从募兵筹粮,整军训练,到赶制军械的一系列艰难任务之后,督师江南、奉旨平逆的大明兵部尚书卢象升,终于信心十⾜地向崇祯皇帝呈上了一份请战书: “…伏请吾皇万岁金安,臣江南都督军务卢,奏陈:自上谕设湖广大营讨逆以来,四方大军陆续汇集,武昌粮马⽇隆…至八月下旬,东征兵马屯聚已毕,军械、战马、粮草均已备⾜,合有骑兵四千余、步卒三万五千,⽔手纤夫一万五千,大小火炮一百余门,大小战船四百,随军文案官佐九百余人,匠营、民团、丁夫二万六千余众…时兵粮完备、部伍齐整,三军上下,皆⽇夜枕戈待旦,常思君恩深重,求报国以效。而窃据南都之伪帝叛贼,依然冥顽不化、贼焰嚣炙,直引人发指。兵法有云,士气可鼓而不可怈,故臣卢惶恐,乞征期以降,而安三军之心,此皇上之圣明也…” 至此,从京北一路流亡到湖广的崇祯帝朝廷,终于基本完成了东征之战的准备工作,只等着崇祯皇帝的一声令下,八万平叛大军就将扬帆东下,⽔陆并进,直捣永和伪帝盘踞的留都南京。 而与此同时,南京永和帝朝廷治下的江南各府县,却依然处在一片 ![]() ![]() ※※※※※※※※※※※※※※※※※※※※※※※※※ ps:计划尽量在本月结束明末大 ![]() |
上一章 大穿越时代 下一章 ( → ) |
大穿越时代是知名作家老老王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穿越小说,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大穿越时代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老老王撰写的大穿越时代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大穿越时代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