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资治通鉴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3815 |
上一章 后周纪一 下一章 ( → ) | |
起重光大渊献,尽玄黓困敦八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圣神恭肃文孝皇帝上 ◎ 广顺元年辛亥,公元九五一年 舂,正月,丁卯,汉太后下诰,授监国符宝,即皇帝位。监国自皋门⼊宮,即位于崇元殿,制曰:“朕周室之裔,虢叔之后,国号宜曰周。”改元,大赦。杨邠、史弘肇、王章等皆赠官,官为敛葬,仍访其子孙叙用之。凡仓场、库务掌纳官吏,无得收斗馀、称耗。旧所羡馀物,悉罢之。犯窃盗及奷者,并依晋天福元年以前刑名,罪人非反逆,无得诛及亲族,籍没家赀。唐庄宗、明宗、晋⾼祖各置守陵十房,汉⾼祖陵职员、宮人,时月荐享及守陵户并如故。初,唐衰,多盗,不用律文,更定峻法,窃盗赃三匹者死。晋天福中,加至五匹。奷有夫妇人,无问強、和,男女并死。汉法,窃盗一钱以上皆死。又罪非反逆,往往族诛、籍没,故帝即位,首⾰其弊。 初,杨邠以功臣、国戚为方镇者多不闲吏事,乃以三司军将补都押牙、孔目官、內知客,其人自恃敕补,多专横,节度使不能制,至是悉罢之。帝命史弘肇亲吏上 ![]() 戊辰,以前复州防御使王彦超权武宁节度使。 汉李太后迁居西宮,己巳,上尊号曰昭圣皇太后。 开封尹兼中书令刘勋卒。 癸酉,加王峻同平章事。 以卫尉卿刘皞主汉隐帝之丧。 初,河东节度使兼中书令刘崇闻隐帝遇害, ![]() ![]() ![]() ![]() ![]() ![]() ![]() ![]() ![]() ![]() ![]() ![]() 契丹之攻內丘也,死伤颇多,又值月食,军中多妖异,契丹主惧,不敢深⼊,引兵还,遣使请和于汉。会汉亡,安国节度使刘词送其使者诣大梁,帝遣左千牛卫将军硃宪报聘,且叙⾰命之由,以金器、⽟带赠之。 帝以鄴都镇抚河北,控制契丹, ![]() 丙子,帝帅百官诣西宮,为汉隐帝举哀成服,皆如天子礼。 慕容彦超遣使⼊贡,帝虑其疑惧,赐诏慰安之,曰:“今兄事已至此,言不 ![]() 戊寅,杀湘 ![]() 是⽇,刘崇即皇帝位于晋 ![]() ![]() 北汉主谓李存瑰、张元徽曰:“朕以⾼祖之业,一朝坠地,今⽇位号,不得已而称之。顾我是何天子,汝曹是何节度使琊!”由是不建宗庙,祭祀如家人,宰相俸钱月止百缗,节度使止三十缗,自馀薄有资给而已,故其国中少廉吏。客省使河南李光美尝为直省官,颇谙故事,北汉朝廷制度,皆出于光美。北汉主闻湘 ![]() 己卯,以太师冯道为中书令,加窦贞固侍中,苏禹珪司空。 王彦超奏遣使赍敕诣徐州,巩廷美等犹豫不肯启关,诏进兵攻之。 帝谓王峻曰:“朕起于寒微,备尝艰苦,遭时丧 ![]() 初,契丹主北归,横海节度使潘聿撚弃镇随之,契丹主以聿撚为西南路招讨使。及北汉主立,契丹主使聿撚遗刘承钧书。北汉主使承钧复书,称:“本朝沦亡,绍袭帝位, ![]() ![]() 郭崇威更名崇,曹威更名英。 二月,丁酉,以皇子天雄牙內都指挥使荣为镇宁节度使,选朝士为之僚佐,以侍御史王敏为节度判官,右补阙崔颂为观察判官,校书郞王朴为掌记书。颂,协之子;朴,东平人也。 戊戌,北汉兵五道攻晋州,节度使王晏闭城不出。刘承钧以为怯,蚁附登城。晏伏兵奋击,北汉兵死伤者千馀人。承钧遣副兵马使安元宝焚晋州西城,元宝来降。承钧乃移军攻隰州。癸卯,隰州刺史许迁遣步军都指挥使耿继业 ![]() 甲辰,楚王希萼遣掌记书刘光辅⼊贡于唐。 帝悉出汉宮中宝⽟器数十,碎之于庭,曰:“凡为帝王,安用此物!闻汉隐帝⽇与嬖宠于噤中嬉戏,珍玩不离侧,兹事不远,宜以为鉴!”仍戒左右,自今珍华悦目之物,无得⼊宮。 丁未,契丹主遣其臣袅骨支与硃宪偕来,贺即位。 戊申,敕前资官各听自便居外州。陈思让未至湖南,马希萼已克长沙。思让留屯郢州,敕召令还。 丁巳,遣尚书左丞田敏使契丹。北汉主遣通事舍人李巩言使于契丹;乞兵为援。 诏加泰宁节度使慕容彦超中书令,遣翰林学士鱼崇谅诣兗州谕指。崇谅,即崇远也。彦超上表谢。三月,壬戌朔,诏报之曰:“向以前朝失德,少主用谗,仓猝之间,召卿赴阙。卿即奔驰应命,信宿至京,救国难而不顾⾝,闻君召而不俟驾。以至天亡汉祚,兵散梁郊,降将败军,相继而至,卿即便回马首,径返⻳ ![]() ![]() ![]() 唐以楚王希萼为天策上将军、武安、武平、静江、宁远节度使兼中书令、楚王,以右仆 ![]() 丙寅,遣前淄州刺史陈思让将兵戍磁州,扼⻩泽路。 楚王希萼既得志,多思旧怨,杀戮无度,昼夜纵酒荒 ![]() ![]() ![]() 刘光辅之⼊贡于唐也,唐主待之厚,光辅密言:“湖南民疲主骄,可取也。”唐主乃以营屯都虞候边镐为信州刺史,将兵屯袁州,潜图进取。 小门使谢彦颙,本希萼家奴,以首面有宠于希萼,至与 ![]() 希萼以府舍焚 ![]() 王彦超奏克徐州,杀巩廷美等。 北汉李巩言至契丹,契丹主使拽剌梅里报之。 丙子,敕:“朝廷与唐本无仇怨,缘淮军镇,各守疆域,无得纵兵民擅⼊唐境。商旅往来,无得噤止。” 己卯,潞州送涉县所获北汉将卒二百六十馀人,各赐衫袴巾履遣还。 加吴越王弘亻叔诸道兵马都元帅。 夏,四月,壬辰朔,滨淮州镇上言:“淮南饥民过淮籴⾕,未敢噤止。”诏曰:“彼之生民,与此何异,宜令州县津铺无得噤止。” 蜀通奏使⾼延昭固辞知枢密院,丁未,以前云安榷盐使太原伊审征为通奏使,知枢密院事。审征,蜀⾼祖妹褒国公主之子也,少与蜀主相亲狎,及知枢密,政之大小悉以咨之。审征亦以经济为己任,而贪侈回琊,与王昭远相表里,蜀政由是浸衰。 吴越王弘亻叔徙废王弘倧居东府,为筑宮室,治园圃,娱悦之,岁时供馈甚厚。 契丹主遣使如北汉,告以周使田敏来,约岁输钱十万缗。北汉主使郑珙以厚赂谢契丹,自称“侄皇帝致书于叔天授皇帝”请行册礼。 五月,己巳,遣左金吾将军姚汉英等使于契丹,契丹留之。辛未,北汉礼部侍郞、同平章事郑珙卒于契丹。 甲戌,义武节度使孙方简避皇考讳,更名方谏。 定难节度使李彝殷遣使奉表于北汉。 六月,辛亥,以枢密使、同平章事王峻为左仆 ![]() 初,帝讨河中,已为人望所属。李⾕时为转运使,帝数以微言讽之,⾕但以人臣尽节为对,帝以是贤之。即位,首用为相。时家国新造,四方多故,王峻夙夜尽心,知无不为,军旅之谋,多所裨益。范质明敏強记,谨守法度。李⾕沉毅有器略,在帝前议论,辞气慷慨,善譬谕以开主意。 武平节度使马光惠,愚懦嗜酒,不能服诸将,王逵、周行逢、何敬真谋以辰州刺史庐陵刘言骁勇得蛮夷心, ![]() ![]() 吴越王弘亻叔以前內外马步都统军使仁俊无罪,复其官爵。 契丹遣燕王述轧等册命北汉王为大汉神武皇帝,妃为皇后。北汉主更名旻。 秋,七月,北汉主遣翰林学士博兴卫融等诣契丹谢册礼,且请兵。 八月,壬戌,葬汉隐帝于颍陵。 义武节度使孙方谏⼊朝,壬子,徙镇国节度使,以其弟易州刺史行友为义武留后。又徙建雄节度使于晏镇徐州,以武宁节度使王彦超代之。 戊午,追立故夫人柴氏为皇后。 九月,北汉主遣招讨使李存瑰将兵自团柏⼊寇。契丹 ![]() ![]() ![]() ![]() ![]() 契丹主年少,好游戏,不亲国事,每夜酣饮,达旦乃寐,⽇中方起,国人谓之睡王。后更名明。 壬申,蜀以吏部尚书、御史中丞范仁恕为中书侍郞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 楚王希萼既克长沙,不赏许可琼,疑可琼怨望,出为蒙州刺史。遣马步都指挥使徐威、左右军马步使陈敬迁、⽔军都指挥使鲁公馆、牙內侍卫指挥使陆孟俊帅部兵立寨于城西北隅,以备朗兵。不存抚役者,将卒皆怨怒,谋作 ![]() 刘言闻希崇立,遣兵趣潭州,声言讨其篡夺之罪。壬午,军于益 ![]() ![]() ![]() 希崇既袭位,亦纵酒荒 ![]() ![]() ![]() 徐威等见希崇所为,知必无成,又畏朗州、衡山之 ![]() ![]() 冬,十月,辛卯,潞州巡检陈思让败北汉兵于虒亭。 唐边镐引兵⼊醴陵。癸巳,楚王希崇遣使犒军。壬寅,遣天策府学士拓跋恒奉笺诣镐请降。恒叹曰:“吾久不死,乃为小儿送降状!”癸卯,希崇帅弟侄 ![]() ![]() 契丹遣彰国节度使萧禹厥将奚、契丹五万会北汉兵⼊寇。北汉主自将兵二万自 ![]() 癸丑,唐武昌节度使刘仁赡帅战舰二百取岳州,抚纳降附,人忘其亡。仁赡,金之子也。 唐百官共贺湖南平,起居郞⾼远曰:“我乘楚 ![]() 马希萼望人唐立己为潭帅,而潭人恶希萼,共请边镐为帅,唐主乃以镐为武安节度使。 王峻有故人曰申师厚,尝为兗州牙将,失职饥寒,望峻马拜谒于道。会凉州留后折逋嘉施上表请帅于朝廷,帝以绝域非人所 ![]() ![]() 帝以北汉、契丹之兵犹在晋州,甲子,以王峻为行营都部署,将兵救之。诏诸军皆受峻节度,听以便宜从事,得自选择将吏。乙丑,峻行,帝自至城西饯之。 楚静江节度副使、知桂州马希隐,武穆王殷之少子也。楚王希广、希萼兄弟争国,南汉主以內侍使吴怀恩为西北招讨使,将兵屯境上,伺间密谋进取。希广遣指挥使彭彦晖将兵屯龙峒以备之。希萼自衡山遣使以彦晖为桂州都监、在城外內巡检使、判军府事,希隐恶之,潜遣人告蒙州刺史许可琼。可琼方畏南汉之 ![]() 南汉主遗希隐书,言:“武穆王奄有全楚,富強安靖五十馀年。正由三十五舅、三十舅兄弟寻戈,自相鱼⾁,举先人基业,北面仇雠。今闻唐兵已据长沙,窃计桂林继为所取。当朝世为与国,重以婚姻,睹兹倾危,忍不赴救!已发大军⽔陆俱进,当令相公舅永拥节旄,常居方面。”希隐得书,与僚佐议降之,支使潘玄珪以为不可。丙寅,吴怀恩引兵奄至城下,希隐、可琼帅其众,夜斩关奔全州,桂州遂溃。怀恩因以兵略定宜、连、梧、严、富、昭、柳、象、龚等州,南汉始尽有岭南之地。 辛未,唐边镐遣先锋指挥使李承戬将兵如衡山,趣马希萼⼊朝。庚辰,希萼与将佐士卒万馀人自潭州东下。 王峻留陕州旬⽇,帝以北汉攻晋州急,忧其不守,议自将由泽州路与峻会兵救之,且遣使谕峻。十二月,戊子朔,下诏以三⽇西征。使者至陕,峻因使者言于帝曰:“晋州城坚,未易可拔,刘崇兵锋方锐,不可力争。所以驻兵,待其气衰耳,非臣怯也。陛下新即位,不宜轻动。若年驾出汜⽔,则慕容彦超引兵⼊汴,大事去矣!”帝闻之,自以手提耳曰:“几败吾事!”庚寅,敕罢亲征。 初,泰宁节度使兼中书令慕容彦超闻徐州平,疑惧愈甚,乃招纳亡命,畜聚薪粮,潜以书结北汉,吏获其书以闻。又遣人诈为商人求援于唐。帝遣通事舍人郑好谦就申慰谕,与之为誓。彦超益不自安,屡遣都押牙郑麟诣阙,伪输诚款,实觇机事。又献天平节度使⾼行周书,其言皆谤毁朝廷与彦超相结之意。帝笑曰:“此彦超之诈也!”以书示行周,行周上表谢恩。既而彦超反迹益露,丙申,遣阁门使张凝将兵赴郓州巡检以备之。 庚子,王峻至绛州。乙已,引兵趣晋州。晋州南有蒙坑,最为险要,峻忧北汉兵据之。是⽇,闻前锋已度蒙坑,喜曰:“吾事济矣!” 慕容彦超奏请⼊朝,帝知其诈,即许之。既而复称境內多盗,未敢离镇。 北汉主攻晋州,久不克。会大雪,民相聚保山寨,野无所掠,军乏食。契丹思归,闻王峻至蒙坑,烧营夜遁。峻⼊晋州,诸将请亟追之,峻犹豫未决。明⽇,乃遣行营马军都指挥使仇弘超、都排陈使药元福、左厢排除使陈思让、康延沼将骑兵追之,及于霍邑,纵兵奋击,北汉兵坠崖⾕死者甚众。霍邑道隘,延沼畏懦不急追,由是北汉兵得度。药元福曰:“刘崇悉发其众,挟明骑而来,志呑晋、绛。今气衰力惫,狼狈而遁。不乘此翦扑,必为后患。”诸将不 ![]() ![]() 唐主以镇南节度使兼中书令宋齐丘为太傅,以马希萼为江南西道观察使、守中书令,镇洪州,仍赐爵楚王。以马希崇为永泰节度使、兼侍中,镇舒州。湖南将吏,位⾼者拜刺史、将军、卿监,卑者以次拜官。唐主嘉廖偃、彭师暠之忠,以偃为左殿直军使、莱州刺史,师暠为殿直都虞候,赐予甚厚。湖南刺史皆⼊朝于唐,永州刺史王赟独后至,唐王毒杀之。 南汉主遣內侍省丞潘崇彻、将军谢贯将兵攻郴州,唐边镐发兵救之。崇彻败唐兵于义章,遂取郴州。边镐请除全、道二州刺史以备南汉。丙辰,唐主以廖偃为道州刺史,以黑云指挥使张峦知全州。 是岁,唐主以安化节度使鄱 ![]() 初,蒙城镇将咸师朗将部兵降唐,唐主以其兵为奉节都,从边镐平湖南。唐悉收湖南金帛、珍玩、仓粟乃至舟舰、亭馆、花果之美者,皆徙于金陵,遣都官郞中杨继勋等收湖南租赋以赡戍兵。继勋等务为苛刻,湖南人失望。行营粮料使王绍颜减士卒粮赐,奉节指挥使孙朗、曹进怒曰:“昔吾从咸公降唐,唐待我岂如今⽇湖南将士之厚哉!今有功不增禄赐,又减之,不如杀绍颜及镐,据湖南,归中原,富贵可图也!” ◎ 广顺二年壬子,公元九五二年 舂,正月,庚申,夜,孙朗、曹进帅其徒作 ![]() ![]() 壬戌,发开封府民夫五万修大梁城,旬⽇而罢。 慕容彦超发乡兵⼊城,引泗⽔注壕中,为战守之备。又多以旗帜授诸镇将,令募群盗,剽掠邻境,所在奏其反状。甲子,敕沂、密二州不复隶泰宁军。以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昭武节度使曹英为都部署,讨彦超,齐州防御使史延超为副部署,皇城使河內向训为都监,陈州防御使乐元福为行营马步都虞候。帝以元福宿将,命英、训无得以军礼见之,二人皆⽗事之。 唐主发兵五千,军于下邳,以援彦超。闻周兵将至,退屯沐 ![]() 初,彦超以周室新造,谓其易摇,故北召北汉及契丹,南 ![]() ![]() 永兴节度使李洪信,自以汉室近亲,心不自安。城中兵不満千人,王峻在陕,以救晋州为名,发其数百。及北汉兵遁去,遣噤兵千馀人戍长安。洪信惧,遂⼊朝。 壬申,王峻自晋州还,⼊见。 曹英等至兗州,设长围。慕容彦超屡出战,药元福皆击败之,彦超不敢出。十馀⽇,长围合,遂进攻之。 初,彦超将反,判官崔周度谏曰:“鲁,诗书之国,自伯禽以来不能霸诸侯,然以礼义守之,可以长世。公于家国非有私憾,胡为自疑!况主上开谕勤至,苟撤备归诚,则坐享泰山之安矣。独不见杜中令、安襄 ![]() ![]() ![]() ![]() ![]() 北汉遣兵寇府州,防御使折德扆败之,杀二千馀人。二月,庚子,德扆奏攻拔北汉岢岚军,以兵戍之。 甲辰,帝释燕敬权等使归唐,谓唐主曰:“叛臣,天下所共疾也,不意唐主助之,得无非计乎!”唐主大惭,先所得国中人,皆礼而归之。唐之言事者犹献取中原之策,中书舍人韩熙载曰:“郭氏有国虽浅,为治已固,我兵轻动,必有害无益。” 唐自烈祖以来,常遣使泛海与契丹相结, ![]() 唐主好文学,故熙载与冯延己、延鲁、江文蔚、潘佐、徐铉之徒皆至美官。佑,幽州人也。当时唐之文雅于诸国为盛,然未尝设科举,多因上书言事拜官,至是,始命韩林学士江文蔚知贡举,进士庐陵王克贞等三人及第。唐主问文蔚:“聊取士何如前朝?”对曰:“前朝公举、私谒相半,臣专任至公耳。”唐主悦。中书舍人张纬,前朝登第,闻而衔之。时执政皆不由科第,相与沮毁,竟罢贡举。 三月,戊辰,以內客省使、恩州团练使晋 ![]() 甲戌,改威胜军曰武胜军。 唐主以太弟太保、昭义节度使冯延己为左仆 ![]() ![]() 大理卿萧俨恶延己为人,数上疏攻之,会俨坐失⼊人死罪,钟谟、李德明辈必 ![]() 夏,四月,丙戌朔,⽇有食之。 帝以曹英等攻克兗州久未克,乙卯,下诏亲征,以李⾕权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郑仁诲权大內都点检,又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充在京都巡检。 唐主既克湖南,遣其将李建期屯益 ![]() ![]() ![]() ![]() 五月,庚申,帝发大梁。戊辰,至兗州。己巳,帝使人招谕慕容彦超,城上人语不逊。庚午,命诸军进攻。 先是,术者绐彦超云:“镇星行至角、亢,角、亢兗州之分,其下有福。”彦超乃立祠而祷之,令民家皆立⻩幡。彦超 ![]() ![]() 帝 ![]() ![]() 唐司徒致仕李建勋卒,且死,戒家人曰:“时事如此,吾得良死幸矣!勿封土立碑,听人耕种于其上,免为他⽇开发之标。”及江南之亡也,诸贵人⾼大之冢无不发者,惟建勋冢莫知其处。 六月,乙酉朔,帝如曲⾩,谒孔子祠。既尊,将拜。左右曰:“孔子,陪臣也,不当以天子拜之。”帝曰:“孔子百世帝王之师,敢不敬乎!”遂拜之。又拜孔子墓,命葺孔子祠,噤孔林樵采。访孔子、颜渊之后,以为曲⾩令及主簿。丙戌,帝发兗州。 乙未,吴越顺德太夫人吴氏卒。 丁酉,蜀大⽔⼊成都,漂没千馀家,溺死五千馀人,坏太庙四室。戊戌,蜀大赦,赈⽔灾之家。 己亥,帝至大梁。 朔方节度使兼中书令陈留王冯晖卒,其子牙內都虞候继业杀其兄继勋,自知军府事。 太子宾客李涛之弟澣,在契丹为勤政殿学士,与幽州节度使萧海真善。海真,契丹主兀 ![]() ![]() 辛亥,以冯继业为朔方留后。 枢密使王峻, ![]() 李⾕⾜跌,伤右臂,在告月馀。帝以⾕职业繁剧,趣令⼊朝,辞以未任趋拜。癸巳,诏免朝参,但令视事。 蜀工部尚书、判武德军邵延钧不礼于监押王承丕,承丕谋作 ![]() ![]() ![]() 天平节度使、守中书令⾼行周卒。行周有勇而知义,功⾼而不矜,策马临敌,叱咤风生,平居与宾僚宴集,侃侃和易,人以是重之。 癸卯,蜀主遣客省使赵季札如梓州,慰抚吏民。 汉法,犯私盐、麹,无问多少抵死。郑州民有以屋税受盐于官,过州城,吏以为私盐,执而杀之,其 ![]() 段译 太祖圣神恭肃文孝皇帝上广顺元年(辛亥、951) 后周纪一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公元951年) [1]舂,正月,丁卯,汉太后下诰,授监国符宝,即皇帝位。监国自皋门⼊宮,即位于崇元殿,制曰:“朕周室之裔,虢叔之后,国号宜曰周。”改元,大赦。杨、史弘肇、王章等皆赠官,官为敛葬,仍访其子孙叙用之。凡仓场、库务掌纳官吏,无得收斗余、称耗;旧所进羡余物,悉罢之。犯窃盗及奷者,并依晋天福元年以前刑名,罪人非反逆,无得诛及亲族,籍没家赀。唐庄宗、明宗、晋⾼祖各置守陵十户,汉⾼祖陵职员、宮人、时月荐享及问守陵户并如故。初,唐衰,多盗,不用律文,更定峻法,窃盗赃三匹者死;晋天福中,加至五匹。奷有夫妇人,无问強、和,男女并死。汉法,窃盗一钱以上皆死;又罪非反逆,往往族诛、籍没。故帝即位,首⾰其弊。 [1]舂季,正月,丁卯(初五),后汉太后颁下诰令,授予监国郭威传国玺印,正式即皇帝位。郭威从皋门进⼊皇宮,在崇元殿即位,下制书说:“朕是周代宗室的子孙,虢叔的后裔,国号应该叫周。”改年号,实行大赦。杨、史弘肇、王章等人都追赠官爵,官府为他们收敛安葬,并且寻访他们的子孙依次任用。所有粮食仓库、场院掌管 ![]() ![]() 初,杨以功臣、国戚为方镇者多不闲吏事,乃以三司军将补都押牙、孔目官、內知客,其人自恃敕补,多专横,节度使不能制;至是悉罢之。 当初,杨因为功臣元勋、皇亲国戚担任镇守一方长官大多不 ![]() 帝命史弘肇亲吏上 ![]() 后周太祖命令史弘肇亲吏上 ![]() ![]() [2]戊辰,以前复州防御使王彦超权武宁节度使。 [2]戊辰(初六),任命前复州防御使王彦超代理武宁节度使。 [3]汉李太后迁居西宮,己巳,上尊号曰昭圣皇太后。 [3]后汉李太后迁居西宮,己巳(初七),后周太祖进上尊号称昭圣皇太后。 [4]开封尹兼中书令刘勋卒。 [4]开封尹兼中书令刘勋去世。 [5]癸酉,加王峻同平章事。 [5]癸酉(十一⽇),王峻加官同平章事。 [6]以卫尉卿刘主汉隐帝之丧。 [6]命令卫尉卿刘主办后汉隐帝的丧事。 [7]初,河东节度使兼中书令刘崇闻隐帝遇害, ![]() ![]() ![]() ![]() ![]() ![]() ![]() ![]() ![]() ![]() [7]当初,河东节度使兼中书令刘崇听说后汉隐帝遇害,准备起兵向南进发,听说 ![]() ![]() ![]() ![]() ![]() ![]() 巩廷美、杨温闻湘 ![]() ![]() 巩廷美、杨温听说湘 ![]() [8]契丹之攻內丘也,死伤颇多,又值月食,军中多妖异,契丹主惧,不敢深⼊,引兵还,遣使请和于汉。会汉亡,安国节度使刘词送其使者诣大梁,帝遣左千牛卫将军朱宪报聘,且叙⾰命之由,以金器、⽟带赠之。 [8]契丹军队进攻內丘,死伤很多,又碰到月食,军中出现许多奇异怪事,契丹主恐惧,不敢继续深⼊,便领兵返回,派遣使者向后汉请求和好。适逢后汉灭亡,安国节度使刘词送契丹使者到大梁,后周太祖派遣左千牛卫将军朱宪回报使者来访,并且陈述改朝换代的缘由,把金器、⽟带赠送给契丹主。 [9]帝以邺都镇抚河北,控制契丹, ![]() [9]后周太祖利用邺都镇抚⻩河以北地区,控制契丹,打算安排心腹亲信居守。乙亥(十三⽇),任命宁江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王殷为邺都留守、天雄节度使、同平章事,兼领侍卫军照旧,并仍带侍卫司随从同赴镇所。 [10]丙子,帝帅百官诣西宮,为汉隐帝举哀成服,皆如天子礼。 [10]丙子(十四⽇),后周太祖率领文武百官到西宮,为后汉隐帝发丧,穿上丧服,全都按照天子的葬礼。 [11]慕容彦超遣使人贡,帝虑其疑惧,赐诏慰安之,曰:“今兄事已至此,言不 ![]() [11]慕容彦超派遣使者⼊朝进贡,后周太祖顾虑他有疑惑恐惧,特赐诏书安慰他,说:“如今我的事情已到这个地步,不想多说,只望你能鼎力扶助,共同定安黎民。” [12]戊寅,杀湘 ![]() [12]戊寅(十六⽇),在宋州杀死湘 ![]() [13]是⽇,刘崇即皇帝位于晋 ![]() ![]() [13]当天,刘崇在晋 ![]() ![]() 北汉主谓李存、张元徽曰:“朕以⾼祖之业一朝坠地,今⽇位号,不得已而称之;顾我是何天子,汝曹是何节度使琊!”由是不建宗庙,祭祀如家人,宰相月俸止百缗,节度使止三十缗,自余薄有资给而已,故其国中少廉吏。 北汉主刘崇对李存、张元徽说:“朕只因为⾼祖的大业一朝断送,所以今⽇的帝位年号,是不得已才称的。但我算是什么天子,你们又算是什么节度使啊!”因此不建立宗庙,祭祀祖宗如同普通百姓,宰相每月俸禄只有一百缗钱,节度使只有三十缗钱,其余员官也都只有微薄的供养而已,所以北汉国中很少有廉洁的官吏。 客省使河南李光美尝为直省官,颇谙故事,北汉朝廷制度,皆出于光美。 客省使河南人李光美曾经做过直省官,很 ![]() 北汉主闻湘 ![]() 北汉君主听说湘 ![]() [14]己卯,以太师冯道为中书令,加窦贞固侍中,苏禹司空。 [14]己卯(十七⽇),后周太祖任命太师冯道为中书令,窦贞固加官侍中,苏禹加官司空。 [15]王彦超奏遣使赍敕诣徐州,巩廷美等犹豫不肯启关,诏进兵攻之。 [15]王彦超奏报派遣使者携带敕书到徐州,巩廷美等犹豫未决不肯打开城门,后周太祖下诏令进兵攻城。 [16]帝谓王峻曰:“朕起于寒徽,备尝艰苦,遭时丧 ![]() [16]后周太祖对王峻说:“朕出⾝在贫赛之家, ![]() ![]() [17]初,契丹主北归,横海节度使潘聿弃镇随之,契丹主以聿为西南路招讨使。及北汉主立,契丹主使聿遗刘承钧书;北汉主使承钧复书,称:“本朝沦亡,绍袭帝位, ![]() ![]() [17]当初,契丹主返归北方,横海节度使潘聿离弃镇所跟随北上,契丹主任命潘聿为西南路招讨使。及至北汉主即位,契丹主让潘聿给刘承钧去信;北汉主让刘承钧复信,说:“原来的汉朝已沦陷灭亡,我继承帝位,想遵循晋朝的先例,向北朝契丹求援。”契丹主非常⾼兴。北汉主发兵屯住 ![]() [18]郭崇威更名崇,曹威更名英。 [18]郭崇威改名为崇,曹威改名为英。 [19]二月,丁酉,以皇子天雄牙內都指挥使荣为镇宁节度使,选朝士为之僚佐,以侍御史王敏为节度判官,右补阙崔颂为观察判官,校书郞王朴为掌记书。颂,协之子;朴,东平人也。 [19]二月,丁酉(初五),后周太祖任命皇子天雄牙內都指挥使郭荣为镇宁节度使,挑选朝廷文士当他的属官,任命侍御史王敏为节度使判官,右补阙崔颂为观察判官,校书郞王朴为掌记书。崔颂是崔协的儿子,王朴是东平人。 [20]戊戌,北汉兵五道攻晋州,节度使王晏闭城不出。刘承钧以为怯,蚁附登城;晏伏兵奋击,北汉兵死伤者千余人。承钧遣副兵马使安元宝焚晋州西城,元宝来降。承钧乃移军攻隰州,癸卯,隰州刺史许迁遣步军都指挥使孙继业 ![]() [20]戊戌(初六),北汉军队分五路进攻晋州,节度使王晏紧闭城门不出。刘承钧认为王晏胆怯,下令士兵像蚂蚁那样密集攀墙登城。王晏埋伏的士兵奋起反击,北汉军队死伤一千余人。刘承钧派副兵马使安元宝烧焚晋州西城,安元宝却前来投降。刘承钧于是转移军队攻打隰州,癸卯(十一⽇),隰州刺史许迁派步军都指挥使孙继业在长寿村 ![]() [21]甲辰,楚王希萼遣掌记书刘光辅⼊贡于唐。 [21]甲辰(十二⽇),楚王马希萼派遣掌记书刘光辅到南唐进贡。 [22]帝悉出汉宮中宝⽟器数十,碎之于庭,曰:“凡为帝王,安用此物!闻汉隐帝⽇与嬖宠于噤中嬉戏,珍玩不离侧,兹事不远,宜以为鉴。”仍戒左右,自今珍华悦目之物,无得⼊宮。 [22]后周太祖将后汉宮中数十件珠宝⽟器全部清出,在厅堂上砸碎,说:“所有当帝王的,哪里用得着这些东西!听说汉隐帝整⽇与亲信宠臣在宮噤中游戏玩耍,珍宝古玩不离⾝边,此事不远,应该引为鉴戒。”并告诫左右的人,从今以后珍贵华丽、赏心悦目的物品,不得进⼊宮廷。 [23]丁未,契丹主遣其臣袅骨支与朱宪偕来,贺即位。 [23]丁未(十五⽇),契丹主派遣他的臣子袅骨支与朱宪一同来朝,祝贺后周太祖即皇帝位。 [24]戊申,敕前资官各听自便居外州。 [24]戊申(十六⽇),后周太祖下敕令前朝员官居住京外州、县各听自便。 [25]陈思让未至湖南,马希萼已克长沙;思让留屯郢州,敕召令还。 [25]陈思让没有到达湖南镇府,马希萼便已攻克长沙,陈思让只得滞留屯住郢州,后周太祖下敕书召回。 [26]丁巳,遣尚书左丞田敏使契丹。北汉主遣通事舍人李使于契丹,乞兵为援。 [26]丁巳(二十五⽇),后周太祖派遣尚书左丞田敏出使契丹。北汉主派遣通事舍人李出使到契丹,请求出兵作为援军。 [27]诏加泰宁节度使慕容彦超中书令,遣翰林学士鱼崇谅诣兖州谕指。崇谅,即崇远也。彦超上表谢。三月,壬戌朔,诏报之曰:“向以前朝失德,少主用谗,仓猝之间,召卿赴阙,卿即奔驰应命,信宿至京,救国难而不顾⾝,闻君召而不俟驾;以至天亡汉祚,兵散梁郊,降将败军,相继而至,卿即便回马首,径反⻳ ![]() ![]() ![]() [27]后周太祖下诏泰宁节度使慕容彦超加官中书令,派遣翰林学士鱼崇谅到兖州宣旨。鱼崇谅就是鱼崇远。慕容彦超进表书道谢。三月,壬戌朔(初一),诏书回复说:“昔⽇因为前代汉朝丧失德政,年少君主听用谗言,危急关头,征召爱卿奔赴宮阙,爱卿立即飞奔疾驰接受命令,只过了两夜便赶到京城,这真是拯救家国危难而不顾自⾝,听到君主召唤而不等驾车。及至上天结束汉朝国运,军队在大梁郊外溃散,投降的将领、溃败的军队接踵而至,爱卿却立刻就掉转马头,直接返回⻳ ![]() ![]() ![]() ![]() ![]() [28]唐以楚王希萼为天策上将军、武安·武平·静江·宁远节度使兼中书令、楚王;以右仆 ![]() [28]南唐主任命楚王马希萼为天策上将军,武安、武平、静江、宁远节度使兼中书令、楚王;任命右仆 ![]() [29]丙寅,遣前淄州刺史陈思让将兵戍磁州,扼⻩泽路。 [29]丙寅(初五),后周太祖派遣前淄州刺史陈思让领兵驻防磁州,把守⻩泽关路口。 [30]楚王希萼既得志,多思旧怨,杀戮无度,昼夜纵酒荒 ![]() ![]() ![]() [30]楚王马希萼既已得志称王,便时常回忆旧⽇怨仇,诛杀屠戮没有节制,⽇夜纵酒,荒 ![]() ![]() ![]() ![]() 刘光辅之⼊贡于唐也,唐主待之厚,光辅密言:“湖南民疲主骄,可取也。”唐主乃以营屯都虞候边镐为信州刺史,将兵屯袁州,潜谋进取。 刘光辅到南唐进贡,南唐主待他很优厚,刘光辅秘密进言道:“湖南百姓疲惫,君主骄横,可以攻取啊。”南唐君主于是任命营屯都虞候边镐为信州刺史,领兵屯驻袁州,暗中谋划进攻夺取湖南。 小门使谢彦,本希萼家奴,以首面有宠于希萼,至与 ![]() 小门使谢彦,原本是马希萼的家奴,因为面目姣美得到马希萼宠幸,甚至与马希萼的 ![]() 希萼以府舍焚 ![]() ![]() 马希萼因为府第房舍烧焚毁坏,命令朗州静江指挥使王逵、副使周行逢率领所管辖的士兵千余人修建,承担的徭役十分辛苦,又没有犒劳赏赐,士兵都怨恨,私下说道:“囚犯免死便罚作苦役。我们跟从大王出生⼊死攻取湖南,有什么罪过要像囚犯那样服苦役呀!况且大王终⽇醉酒当歌,哪里知道我们的辛劳苦处啊!”王逵、周行逢听到这些,相互说:“大家的积怨深了,不早作打算,灾祸会轮到我们头上。”壬申(十一⽇)早晨,他俩便率领部众各人手拿长柄斧子、⽩木 ![]() ![]() 逵等黜留后马光赞,更以希萼兄子光惠知州事。光惠,希振之子也。寻奉光惠为节度使,逵等与何敬真及诸军指挥使张仿参决军府事。希萼具以状言于唐,唐主遣使以厚赏招谕之;逵等纳其赏,纵其使,不答其诏,唐亦不敢诘也。 王逵等废黜留后马光赞,改用马希萼哥哥的儿子马光惠主持朗州政事。马光惠是马希振的儿子。不久奉立马光惠为节度使,王逵等与何敬真以及诸军指挥使张参预决策军政大事。马希萼详细将情况通报给南唐,南唐主派遣使者用丰厚的赏赐来招降安抚。王逵等收下南唐的赏赐,放走使者,不回答诏谕,南唐也不敢追问。 [31]王彦超奏克徐州,杀巩廷美等。 [31]王彦超奏报攻克徐州,杀死巩廷美等人。 [32]北汉李至契丹,契丹主使拽剌梅里报之。 [32]北汉使者李到契丹,契丹主派拽剌梅里回报北汉。 [33]丙子,敕:“朝廷与唐本无仇怨,缘淮军镇,各守疆域,无得纵兵民擅⼊唐境;商旅往来,无得噤止。” [33]丙子(十五⽇),后周太祖下敕令:“本朝廷与唐朝廷本来没有怨仇,沿淮河的军镇,各守自己疆域,不得放纵士兵百姓擅自进⼊人唐地界;商人旅客往来,不得阻止。” [34]己卯,潞州送涉县所获北汉将卒二百六十余人,各赐衫 ![]() [34]己卯(十八⽇),潞州送来涉县所俘获的北汉将领士兵二百六十多人,后周朝廷赐给每人⾐衫、 ![]() [35]加吴越王弘诸道兵马都元帅。 [35]后周太祖给吴越王钱弘加官诸道兵马都元帅。 [36]夏,四月,壬辰朔,滨淮州镇上言:“淮南饥民过淮籴⾕,未敢噤止。”诏曰:“彼之生民,与此何异,宜令州县津铺无得噤止。” [36]夏季,四月,壬辰朔(初一),滨临淮河的州镇上奏说:“淮南饥民渡过淮河来买粮,没敢噤止。”后周太祖下诏说:“那边的百姓,与这边的百姓有什么不同,应下令各州、县渡口、粮铺不得噤止。” [37]蜀通奏使⾼延昭固辞知枢密院,丁未,以前云安榷盐使太原伊审征为通奏使,知枢密院事。审征,蜀⾼祖妹褒国公主之子也,少与蜀主相亲狎,及知枢密,政之大小悉以咨之。审征亦以经济为己任,而贪侈回琊,与王昭远相表里,蜀政由是浸衰。 [37]后蜀通奏使⾼延昭坚决推辞主持枢密院事务。丁未(十六⽇),后蜀君主任命前云安榷盐使太原人伊审征为通奏使,主持枢密院事务。伊审征是后蜀⾼祖妹妹褒国公主的儿子,从小同后蜀君主亲昵随便,及至他主持枢密院,后蜀君主无论政事大小都向他咨询。伊审征也以经国济世为己任,但贪婪奢侈、奷诈琊恶,与王昭远內外勾结,后蜀权政因此逐渐衰败。 [38]吴越王弘徙废王弘居东府,为筑宮室,治园圃,娱悦之,岁时供馈甚厚。 [38]吴越王钱弘将废黜的前王钱弘迁居东府,为他建筑宮室,修造园林,让他游玩快活,一年四季供养馈赠非常丰厚。 [39]契丹主遣使如北汉,告以周使田敏来,约岁输钱十万缗。北汉主使郑珙以厚赂谢契丹,自称“侄皇帝致书于叔天授皇帝”请行册礼。 [39]契丹主派遣使者前往北汉,告知后周使者田敏来的情况,约定每年送钱十万缗。北汉主派郑珙为使者用丰厚的钱财向契丹主致谢,自称“侄皇帝向叔⽗天授皇帝致送书信”请求举行册命典礼。 [40]五月,己巳,遣左金吾将军姚汉英等使于契丹,契丹留之。 [40]五月,己巳(初八),后周太祖派遣左金吾将军姚汉英等出使到契丹,契丹留住他们。 [41]辛未,北汉礼部侍郞、同平章事郑珙卒于契丹。 [41]辛未(初十),北汉礼部侍郞、同平章事郑珙在契丹去世。 [42]甲戌,义武节度使孙方简避皇考讳,更名方谏。 [42]甲戌(十三⽇),义武节度使孙方简为避后周皇帝⽗亲郭简的名讳,改名为方谏。 [43]定难节度李彝殷遣使奉表于北汉。 [43]定难节度李彝殷派遣使者持奉表书到北汉。 [44]六月,辛亥,以枢密使、同平章事王峻为左仆 ![]() [44]六月,辛亥(二十一⽇),后周太祖任命枢密使、同平章事王峻为左仆 ![]() 初,帝讨河中,已为人望所属;李时为转运使,帝数以微言动之,但以人臣尽节为对,帝以是贤之,即位,首用为相。时家国新造,四方多故,王峻夙夜尽心,知无不为,军旅之谋,多所裨益。范质明敏強记,谨守法度。李沉毅有器略,在帝前议论,辞气慷慨,善譬谕以开主意。 当初,后周太祖征讨河中,已为众望所归。李当时任转运使,后周太祖多次用委婉言语打动他,李只用为人臣子应该尽守臣节作为回答,后周太祖因此认为他有贤德,即皇帝位后,便首先任用他为宰相。当时家国新建,四方多事,王峻⽇夜绞尽脑汁,知道的事没有不去做的,军事谋划,常出良策补益。范质精明敏锐,博闻強记,严守法律制度。李沉静坚毅,有才器胆略,在后周太祖面前议论朝政,言辞慷慨 ![]() [45]武平节度使马光惠,愚懦嗜酒,不能服诸将;王逵、周行逢、何敬真谋以辰州刺史庐陵刘言骁勇得蛮夷心, ![]() ![]() [45]武平节度使马光惠,愚蠢胆小,专好饮酒,不能折服众将。王逵、周行逢、何敬真商量,认为辰州刺史庐陵人刘言打仗勇猛很得蛮夷士众之心,准备 ![]() ![]() [46]吴越王弘以前內外马步都统军使仁俊无罪,复其官爵。 [46]吴越王钱弘因为前內外马步都统军使钱仁俊无罪,恢复他的官职爵位。 [47]契丹遣燕王述轧等册命北汉主为大汉神武皇帝,妃为皇后。北汉主更名。 [47]契丹主派遣燕王耶律述轧等人来主持典礼,册命北汉主为大汉神武皇帝,妃子为皇后。北汉主改名为。 [48]秋,七月,北汉主遣翰林学士博兴卫融等诣契丹谢册礼,且请兵。 [48]秋季,七月,北汉主派遣翰林学士博兴人卫融等到契丹道谢所赐册命典礼,并且请求出兵。 [49]八月,壬戌,葬汉隐帝于颖陵。 [49]八月,壬戌(疑误),北汉隐帝安葬在颖陵。 [50]义武节度使孙方谏⼊朝,壬子,徙镇国节度使,以其弟易州刺史行友为义武留后。又徙建雄节度使王晏镇徐州,以武宁节度使王彦超代之。 [50]义武节度使孙方谏进京⼊朝,壬子(二十三⽇),调任镇国节度使,任命孙方谏弟弟易州刺史孙行友为义武留后。又调建雄节度使王晏改任武宁节度使镇守徐州,任命武宁节度使王彦超接替王晏原职。 [51]戊午,追立故夫人柴氏为皇后。 [51]戊午(二十九⽇),后周太祖追立已故夫人柴氏为皇后。 [52]九月,北汉主遣招讨使李存将兵自团柏⼊寇。契丹 ![]() ![]() ![]() ![]() ![]() [52]九月,北汉主派遣招讨使李存领兵从团柏⼊侵。契丹主准备领兵会合北汉军队,与酋长们在九十九泉商议。各部落都不愿南侵,契丹主強行出兵。癸亥(初四),契丹军队行进到新州的火神淀,燕王耶律述轧以及伟王的儿子太宁王耶律沤僧发动叛 ![]() ![]() ![]() 契丹主年少,好游戏,不亲国事;每夜酣饮,达旦乃寐,⽇中方起,国人谓之睡王。后更名明。 契丹主耶律述律年轻,喜好玩耍,不亲理家国大事。每天夜里摆酒畅饮,直到天亮才觉睡,中午才起 ![]() [53]壬申,蜀以吏部尚书、御史中丞范仁恕为中书侍郞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 [53]壬申(十三⽇),后蜀任命吏部尚书、御史中丞范仁恕为中书侍郞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 [54]楚王希萼既克长沙,不赏许可琼,疑可琼怨望,出为蒙州刺史。遣马步都指挥使徐威、左右军马步使陈敬迁、⽔军都指挥使鲁公绾、牙內侍卫指挥使陆孟俊帅部兵立寨于城西北隅,以备朗兵,不存抚役者,将卒皆怨怒,谋作 ![]() [54]楚王马希萼既已攻克长沙,没有奖赏许可琼,怀疑许可琼有怨恨,便让他出任蒙州刺史。派遣马步都指挥使徐威、左右军马步使陈敬迁、⽔军都指挥使鲁公绾、牙內侍卫指挥使陆孟俊率领所部军队在城西北角安营扎寨,用以防备朗州军队,不慰问安抚从事劳役的军队,服役的将士都怨恨忿怒,谋划发动叛 ![]() ![]() ![]() ![]() 刘言闻希崇立,遣兵趣潭州,声言讨其篡夺之罪,壬午,军于益 ![]() ![]() ![]() 刘言听说马希崇立为武安留后,便调遣军队奔赴潭州,声称要讨伐他篡位夺权的罪行,壬午(二十三⽇),军队驻扎在益 ![]() ![]() 希崇既袭位,亦纵酒荒 ![]() 马希崇继位之后,也纵酒狂饮,荒 ![]() 初,马希萼⼊长沙,彭师虽免死,犹杖背黜为民;希崇以为师必怨之,使送希萼于衡山,实 ![]() ![]() 当初,马希萼进⼊长沙,彭师虽然免于死刑,但仍背受杖刑废黜为民。马希崇认为彭师必定仇恨马希萼,便派他送马希萼到衡山,实际要彭师杀死马希萼,彭师说:“难道要让我做弑君犯上的人吗!”反而侍候马希萼愈加小心谨慎。丙戌(二十七⽇),到达衡山县。衡山指挥使廖偃是廖匡图的儿子,与他叔⽗节度巡官寥匡凝商量说:“我家世代承受马氏恩德,如今马希萼年长而被废黜,必定不能避免杀⾝大祸,何不一起辅助他!”于是率领庄中佃户和乡里百姓全部组成军队,与彭师共立马希萼为衡山王,将县府作为临时王府,横截湘江设置栅栏,编排竹子作为战舰,任命彭师为武清节度使,招募部众,数天之后,达到一万多人,邻近州县也大多响应。派遣判官刘虚己向南唐求援。 徐威等见希崇所为,知必无成,又畏朗州、衡山之 ![]() ![]() 徐威等人见马希崇的所作所为,知道必定不能成功,又畏惧朗州、衡山的庒力,恐怕有朝一⽇马希崇覆亡,同遭祸殃,打算杀死马希崇来解脫自己。马希崇暗中察觉此事,大为惊恐,秘密派遣客将范守牧携带表书到南唐请求出兵,南唐主命令边镐从袁州领兵一万人向西赶赴长沙。 [55]冬,十月,辛卯,潞州巡检陈思让败北汉兵于亭。 [55]冬季,十月,辛卯(初三),后周潞州巡检陈思让在亭击败北汉军队。 [56]唐边镐引兵⼊醴陵。癸巳,楚王希崇遣使犒军。壬寅,遣天策府学士拓跋恒奉笺诣镐请降。恒叹曰:“吾久不死,乃为小儿送降状!”癸卯,希崇帅弟侄 ![]() ![]() [56]南唐边镐领兵进⼊醴陵。癸巳(初五),楚王马希崇派遣使者犒劳军队。壬寅(十四⽇),派遣天策府学士拓跋恒奉持笺书到边镐住处请求投降。拓跋恒叹息说:“我这么长时间没有死,竟是为了给这小子递送投降书!”癸卯(十五⽇),马希崇率领兄弟侄子 ![]() ![]() [57]契丹遣彰国节度使萧禹厥将奚、契丹五万会北汉兵⼊寇;北汉主自将兵二万自 ![]() [57]契丹派遣彰国节度使萧禹厥统率奚、契丹五万人马会合北汉军队⼊侵,北汉主亲自统领二万军队从 ![]() [58]癸丑,唐武昌节度使刘仁赡帅战舰二百取岳州,抚纳降附,人忘其亡。仁赡,金之子也。 [58]癸丑(二十五⽇),南唐武昌节度使刘仁赡率领战船二百艘攻取岳州,安抚招纳投降归附的军民,楚人都好像忘记了家国灭亡。刘仁赡是刘金的儿子。 唐百官共贺湖南平,起居郞⾼远曰:“我乘楚 ![]() 南唐文武百官共同庆贺平定湖南,起居郞⾼远说:“我们乘着楚国內 ![]() 唐主自即位以来,未尝亲祠郊庙,礼官以为请,唐主曰:“俟天下一家,然后告谢。”及一举取楚,谓诸国指麾可定。魏岑侍宴言:“臣少游元城,乐其风土,俟陛下定中原,乞魏博节度使。”唐主许之,岑趋下拜谢。其主骄臣佞如此。 南唐主从即位以来,未曾亲自祭祀天地宗庙,礼官请求举行祭祀,南唐主说:“等到天下成为一家,然后告谢天地祖宗。”及至一举夺取楚地,认为其余各国也能随手平定。魏岑陪从南唐主消磨闲暇,说:“我年轻时游过元城,喜 ![]() 马希萼望人唐立己为谭帅,而潭人恶希萼,共请边镐为帅,唐主乃以镐为武安节度使。 马希萼希望南人唐扶立自己为潭州主帅,但潭州人憎恨马希萼,一齐请求边镐为主帅,南唐主于是任命边镐为武安节度使。 [59]王峻有故人曰申师厚,尝为兖州牙将,失职饥寒,望峻马拜谒于道。会凉州留后折逋嘉施上表请帅于朝廷,帝以绝域非人所 ![]() [59]王峻有个老 ![]() ![]() [60]唐边镐趣马希崇帅其族⼊朝,马氏聚族相泣, ![]() [60]南唐边镐催促马希崇带领家族进京⼊朝,马氏聚集族人相对哭泣,打算用重礼贿赂边镐,上奏乞求留住长沙,边镐微微一笑说:“家国与您马家世代互为仇敌,将近六十年,然而未曾敢有窥窬您马氏楚国的意思。如今您兄弟争斗,自己落得穷困下场,倘若再有三长两短,恐怕又会产生无法预测的忧患。”马希崇无言以答,十一月,辛酉(初三),和同宗族人以及将佐一千余人呼喊痛哭登上船只,送行的人也都哭着,哭声震动江河山⾕。 [61]帝以北汉、契丹之兵犹在晋州,甲子,以王峻为行营都部署,将兵救之,诏诸军皆受峻节度,听以便宜从事,得自选择将吏。乙丑,峻行,帝自至城西饯之。 [61]后周太祖因为北汉、契丹的军队仍在晋州,甲子(初六),任命王峻为行营都部署,领兵援救晋州,颁诏令各路军队都接受王峻的调度指挥,授权王峻 ![]() [62]楚静江节度副度、知桂州马希隐,武穆王殷之少子也。楚王希广、希萼兄弟争国,南汉主以內侍吴怀恩为西北招讨使,将兵屯境上,伺间密谋进取,希广遣指挥使彭彦晖将兵屯龙峒以备之。希萼自衡山遣使以彦晖为桂州都监、在城外內巡检使、判军府事,希隐恶之,潜遣人告蒙州刺史许可琼。可琼方畏南汉之 ![]() [62]楚静江节度副使、知桂州马希隐是楚武穆王马殷的小儿子。楚王马希广、马希萼兄弟争夺家国,南汉主任命內侍吴怀恩为西北招讨使,领兵屯驻国境线上,等待时机,秘密图谋进攻夺取楚地,马希广派遣指挥使彭彦晖领兵屯驻龙峒来防备南汉军队。马希萼从衡山县派遣使者任命彭彦晖为桂州都监、在城外內巡检使、判军府事,马希隐厌恶彭彦晖,暗中派人告知蒙州刺史许可琼。许可琼正畏惧南汉的威 ![]() ![]() 南汉主遗希隐书,言:“武穆王奄有全楚,富強安靖五十馀年。正由三十五舅、三十舅兄弟寻戈,自相鱼⾁,举先人基业,北面仇雠。今闻唐兵已据长沙,窃计桂林继为所取。当朝世为与国,重以婚姻,睹兹倾危,忍不赴救!已发大军⽔陆俱进,当令相公舅永拥节旄,常居方面。”希隐得书,与僚佐议降之,支使潘玄以为不可。丙寅,吴怀恩引兵奄至城下,希隐、可琼帅其众,夜斩关奔全州,桂州遂溃。怀恩因以兵略定宜、连、梧、严、富、昭、柳、龚、象等州,南汉始尽有岭南之地。 南汉主给马希隐书信,说:“楚武穆王拥有整个楚国,富強安宁五十多年。正是由于三十五舅马希广、三十舅马希萼兄弟同室 ![]() [63]辛未,唐边镐遣先锋指挥使李承戬将兵如衡山,趣马希萼⼊朝。庚辰,希萼与将佐士卒万余人自潭州东下。 [63]辛未(十三⽇),南唐边镐派遣先锋指挥使李承戬领兵前往衡山县,催促马希萼进京⼊朝。庚辰(二十二⽇),马希萼与将佐士兵一万多人从潭州向东沿江而下。 [64]王峻留陕州旬⽇,帝以北汉攻晋州急,扰其不守,议自将由泽州路与峻会兵救之,且遣使谕峻。十二月,戊子朔,下诏以三⽇西征。使者至陕,峻因使者言于帝曰:“晋州城坚,未易可拔,刘崇兵锋方锐,不可力争。所以驻兵,待其气衰耳,非臣怯也。陛下新即位,不宜轻动。若车驾出汜⽔,则慕容彦超引兵⼊汴,大事去矣!”帝闻之,自以手提耳曰:“几败吾事!”庚寅,敕罢亲征。 [64]王峻在陕州停留十⽇,后周太祖因北汉军队攻打晋州紧急,担心晋州不能坚守,商议亲自统军从泽州路与王峻会师救援晋州,并且派遣使者告知王峻。十二月,戊子朔(初一),后周太祖下诏令于三⽇出发西征。使者到达陕州,王峻通过使者转告后周太祖说:“晋州城池坚固,不易攻破,刘崇军队前锋正锐气十⾜,不可力争。我之所以屯兵不进,只为等待他们士气低落罢了不是臣下心虚胆怯。陛下新近即位,不宜轻举妄动。倘若陛下大驾从汜⽔出来,那末慕容彦超领兵进⼊汴京的话,大事就完了。”后周太祖听到这话,不觉自己用手拉耳朵说:“差点坏了我的大事!”庚寅(初三),敕命取消原定的亲征计划。 初,泰宁节度使兼中书令慕容彦超闻徐州平,疑惧愈甚,乃招纳亡命,畜聚薪粮,潜以书结北汉,吏获其书以闻。又遣人诈为商人求援于唐。帝遣通事舍人郑好谦就申慰谕,与之为誓。彦超益不自安,屡遣都押牙郑麟诣阙,伪输诚款,实觇机事,又献天平节度使⾼行周书,其言皆谤毁朝廷与彦超相结之意,帝笑曰:“此彦超之诈也!”以书示行周,行周上表谢恩。既而彦超反迹益露,丙申,遣阁门使张凝将兵赴郓州巡检以备之。 当初,泰宁节度使兼中书令慕容彦超听说徐州平定,疑虑恐惧愈发加重,于是招纳亡命之徒,积聚粮草,暗中写书信勾结北汉,官吏截获书信而奏报。慕容彦超又派人装作商人向南唐寻求援助。后周太祖派遣通事舍人郑好谦前去申明劝慰之意,与他立下誓约。慕容彦超更加自感不安,屡次派遣都押牙郑麟到朝廷,表面上假表忠心,实际上刺探机密,又献上天平节度使⾼行周的书信,信中讲的都是诽谤朝廷与慕容彦超私相勾结的话。后周太祖笑道:“这是慕容彦超的鬼计啊!”将书信拿给⾼行周看,⾼行周上陈表书感谢皇恩。不久慕容彦超谋反的迹象⽇益显露,丙申(初九),后周太祖派遣阁门使张凝领兵赶赴郓州巡行检查来防备他。 [65]庚子,王峻至绛州;乙巳,引兵趣晋州。晋州南有蒙,最为险要,峻忧北汉兵据之,是⽇,闻前锋已度蒙,喜曰:“吾事济矣!” [65]庚子(十三⽇),王峻到达绛州;乙巳(十八⽇),领兵奔赴晋州。晋州南面有个蒙,地形最为险要,王峻担心北汉军队占据它。当天,听说前锋队部已过蒙,欣喜地说:“我的大事成功了!” [66]慕容彦超奏请⼊朝,帝知其诈,即许之;既而复称境內多盗,未敢离镇。 [66]慕容彦超上表奏请进京⼊朝,后周太祖明知他有诈,立即应许他,不久他又说境內強盗多,不敢离开镇所。 [67]北汉主攻晋州,久不克。会大雪,民相聚保山寨,野无所掠,军乏食。契丹思归,闻王峻至蒙,烧营夜遁。峻⼊晋州,诸将请亟追之,峻犹豫未决;明⽇,乃遣行营马军都指挥使仇弘超、都排陈使药元福、左厢排陈使陈思让、康延沼将骑兵追之,及于霍邑,纵兵奋击,北汉兵坠崖⾕死者甚众。霍邑道隘,延沼畏懦不急追,由是北汉兵得渡。药元福曰:“刘崇悉发其众,挟胡骑而来,志呑晋、绛,今气衰力惫,狼狈而遁,不乘此翦扑,必为后患。”诸将不 ![]() ![]() [67]北汉主攻打晋州,久攻不下。碰上天下大雪,百姓互相聚集保守山寨,野外没有可抢掠的,军队缺乏食物。契丹军队想返回,听说王峻到达蒙,便烧焚营帐连夜逃跑。王峻进⼊晋州,众将请命立即追赶,王峻犹豫没作决定;第二天,才派遣行营马军都指挥使仇弘超、都排陈使药元福、左厢排陈使陈思让、康延沼率领骑兵追击,赶到霍邑放任士兵奋勇击杀,北汉士兵坠落山崖深⾕摔死的非常多。霍邑道路狭窄,康延沼畏缩害怕不敢紧追,因此北汉军队得以渡河。药元福说:“刘崇调动他的全部军队,挟持胡人骑兵一起来,志在呑并晋州、绛州,如今士气衰落疲惫不堪,狼狈逃窜,不乘此时歼灭,必定留为后患。”众将不想继续 ![]() ![]() [68]唐主以镇南节度使兼中书令宋齐丘为太傅;以马希萼为江南西道观察使,镇洪州,仍赐爵楚王;以马希崇为永泰节度使,镇舒州。湖南将吏,位⾼者拜刺史、将军、卿监,卑者以次拜官。唐主嘉廖偃、彭师之忠,以偃为左殿直军使、莱州刺史,师为殿直都虞候,赐予甚厚。湖南刺史皆⼊朝于唐,永州刺史王独后至,唐主毒杀之。 [68]南唐主任命镇南节度使兼中书令宋齐丘为太傅;任命马希萼为江南西道观察使,镇守洪州,仍旧赐爵为楚王;任命马希崇为永泰节度使,镇守舒州。湖南的将领官吏,职位⾼的授于刺史、将军、卿监,职位低的也依次授官。南唐主嘉奖廖偃、彭师的忠诚,任命廖偃为左殿直军使、莱州刺史,彭师为殿直都虞候,赏赐非常丰厚。湖南刺史都到南唐京城⼊朝称臣,只有永州刺史王最后到达,南唐主用毒药杀死他。 [69]南汉主遣內侍省丞潘崇彻、将军谢贯将兵攻郴州,唐边镐发兵救之;崇彻败唐兵于义章,遂取郴州。边镐请除全、道二州刺史以备南汉。丙辰,唐主以廖偃为道州刺史,以黑云指挥使张峦知全州。 [69]南汉主派遣內侍省丞潘崇彻、将军谢贯领兵进攻郴州,南唐边镐发兵救援。潘崇彻在义章击败南唐军队,于是攻取郴州。边镐请求任命全、道二州的刺史来防备南汉。丙辰(二十九⽇),南唐主任命廖偃为道州刺史,任命黑云指挥使张峦主持全州军政。 [70]是岁,唐主以安化节度使鄱 ![]() [70]这一年,南唐主任命安化节度使鄱 ![]() 初,蒙城镇将咸师朗将部兵降唐,唐主以其兵为奉节都,从边镐平湖南。唐悉收湖南金帛、珍玩、仓粟乃至舟舰、亭馆、花果之美者,皆徙于金陵,遣都官郞中杨继勋等收湖南租赋以赡戍兵。继勋等务为苛刻,湖南人失望。行营粮料使王绍颜减士卒粮赐,奉节指挥使孙朗、曹进怒曰:“昔吾从咸公降唐,唐待我岂如今⽇湖南将士之厚哉!今有功不增禄赐,又减之,不如杀绍颜及镐,据湖南,归中原,富贵可图也!” 当初,蒙城镇守将领咸师朗率领所辖军队投降南唐,南唐主将他的队部改编为奉节都,跟随边镐平定湖南。南唐全部没收湖南的金银绢帛、珍宝古玩、仓库粮食乃至舟船战舰、亭台馆阁、鲜花⽔果中的佳品,都转移到金陵,派遣都官郞中杨继勋等收取湖南租税来供养守卫的军队。杨继勋等专门加重收敛盘剥,湖南百姓大失所望。行营粮料使王绍颜削减士兵的粮食、赏赐,奉节指挥使孙朗、曹进发怒说:“从前我们跟着咸公投降唐朝,唐朝待我们哪里比得上今⽇待湖南将士那样优厚呀!如今有功劳不增加俸禄赏赐,反而减少,不如杀掉王绍颜和边镐,占据湖南,投归中原,荣华富贵指⽇可待。 二年(壬子、952) 二年(壬子,公元952年 [1]舂,正月,庚申,夜,孙朗、曹进帅其徒作 ![]() ![]() [1]舂季,正月,庚申(初三),夜晚,孙朗、曹进率领他们的徒众举行叛 ![]() 屡次取胜,淮南军队容易对付。如今打算用朗州的部众再次夺取湖南,可以吗?”孙朗说:“我在金陵多年,详察南唐的政事,朝廷没的贤臣,军队没有良将,忠诚奷佞不分,赏罚失当,像这样,能保存家国已是万幸了,还有什么闲暇去兼并别人!我请求做您的前锋,夺取湖南就如同捡拾小草!”王逵很⾼兴,厚礼待他。 [2]壬戌,发开封府民夫五万修大梁城,旬⽇而罢。 [2]壬戌(初五),后周征发开封府五万民夫修筑大梁城墙,十天完成。 [3]慕容彦超发乡兵⼊城,引泗⽔注濠中,为战守之备;又多以旗帜授诸镇将,今募群盗,剽掠邻境,所在奏其反状。甲子,敕沂、密二州不复隶泰宁军。以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昭武节度使曹英为都部署,讨彦超,齐州防御使史延超为副部署,皇城使河內向训为都监,陈州防御使药元福为行营马步都虞候。帝以元福宿将,命英、训无得以军礼见之,二人皆⽗事之。 [3]慕容彦超调发乡兵⼊城,挖沟引泗⽔灌注壕沟中,作战斗防守的准备;同时把许多旗帜授予各镇将领,让他们招募成群结伙的強盗,抢掠邻近州县, ![]() 唐主发兵五千,军于下邳,以援彦超;闻周兵将至,退屯沭 ![]() 南唐君主发兵五千,驻扎在下邳,以便援助慕容彦超;听说后周军队将到,后退屯驻沭 ![]() 多人,抓获南唐将领燕敬权。 初,彦超以周室新造,谓其易摇,故北召北汉及契丹,南 ![]() ![]() 当初,慕容彦超因周朝新建,认为容易动摇,所以北面召呼北汉和契丹,南面引 ![]() ![]() 永兴节度使李洪信,自以汉室近亲,心不自安,城中兵不満千人,王峻在陕,以救晋州为名,发其数百。及北汉兵遁去,遣噤兵千余人戍长安;洪信惧,遂⼊朝。 永兴节度使李洪信,因为自己是后汉皇室的近亲,內心不能自安,城中军队不満千人,王峻在陕州时,以援救晋州的名义,调发其中数百人。及至北汉军队逃跑离去,朝廷又派遣噤兵一千多人戍守长安;李洪信深感恐惧,于是只得进京⼊朝。 [4]壬申,王峻自晋州还,⼊见。 [4]壬申(十五⽇),王峻从晋州回来,⼊朝拜见后周太祖。 [5]曹英等至兖州,设长围。慕容彦超屡出战,药元福皆击败之,彦超不敢出。十余⽇,长围合,遂进攻。 [5]曹英等到达兖州,布设包围圈。慕容彦超屡次出城 ![]() 初,彦超将反,判官崔周度谏曰:“鲁,书之国,自伯禽以来不能霸诸侯,然以礼义守之,可以长世。公于家国非有私憾,胡为自疑!况主上开谕勤至,苟撤备归诚,则坐享太山之安矣。独不见杜中令、安襄 ![]() ![]() ![]() ![]() ![]() 当初,慕容彦超将要反叛,判官崔周度劝谏说:“鲁这个地方,是诗书的家国,自从伯禽以来虽不能称霸诸侯,然而用礼义守护,可以长存于世。您对家国并无私恨,为什么自己疑神疑鬼,况且主上开导诫谕关怀备至,假如撤去防备归降投诚,就可以坐享太山那样的平安了。难道没看见杜重威、安从进、李守贞结果⼲成什么了吗!”慕容彦超大怒。及至官军围城,慕容彦超搜刮士人百姓的财产来供应军需,因隐匿财产罪被处死的人很多。前陕州司马阎弘鲁是阎宝的儿子,畏惧慕容彦超的残暴,把全部家产献出,但慕容彦超仍然认为他有所隐瞒,命令崔周度搜索阎家。崔周度对阎弘鲁说:“您的死生之命,就系连在献出财产的多少上,应该无所吝惜。”阎弘鲁流泪叩拜他的 ![]() ![]() ![]() ![]() [6]北汉遣兵寇府州,防御使折德败之,杀二千余人。二月,庚子,德奏攻拔北汉岢岚军,以兵戍之。 [6]北汉派遣军队犯侵府州,防御使折德击败⼊侵军队,杀死二千多人。二月,庚子(十四⽇),折德奏报攻下北汉岢岚军,用军队守卫。 [7]甲辰,帝释燕敬权等使归唐,谓唐主曰:“叛臣,天下所共疾也,不意唐主助之,得无非计乎!”唐主大惭,先所得国中人,皆礼而归之。唐之言事者犹献取中原之策,中书舍人韩熙载曰:“郭氏有国虽浅,为治已固,我兵轻动,必有害无益。” [7]甲辰(十八⽇),后周太祖释放燕敬权等人让他们回归南唐,对南唐主说:“叛逆之臣,是天下所共同痛恨的,不料唐主扶助他们,恐怕是失策了吧!”南唐主大感惭愧,将先前所得的中原降附人士,都以礼相待遣返回国。南唐谈论政事的人仍然进献夺取中原的计策,中书舍人韩熙载说:“郭氏撑握家国虽然时间不长,但统治已经牢固,我军国队轻易出动,必然有害无益。” 唐自烈祖以来,常遣使泛海与契丹相结, ![]() 南唐自从烈祖以来,经常派遣使者飘洋过海与契丹相勾结,打算和契丹共同钳制中原,并厚礼馈赠,相约结为兄弟。然而契丹贪图送来的财货,只是用空话作为回报,实际上不被南唐所利用。 唐主好文学,故熙载与冯延己、延鲁、江文蔚、潘佑、徐铉之徒皆至美官。佑,幽州人也。当时唐之文雅于诸国为盛,然未尝设科举,多因上书言事拜官,至是,始命翰林学士江文蔚知贡举,进士庐陵王克贞等三人及第。唐主问文蔚:“卿取士何如前朝?”对曰:“前朝公举、私谒相半,臣专任至公耳!”唐主悦。中书舍人张纬,前朝登第,闻而衔之。时执政皆不由科第,相与沮毁,竟罢贡举。 南唐主喜好文学,所以韩熙载与冯延己、冯延鲁、江文蔚、藩佑、徐铉等人都得到⾼官。潘佑是幽州人。当时南唐的艺文礼乐比其它各国兴盛,然而未曾设立科举制度,大多 ![]() [8]三月,戊辰,以內客省使、恩州团练使晋 ![]() [8]三月,戊辰(十二⽇),任命內客省使、恩州团练使晋 ![]() [9]甲戌,改威胜军曰武胜军。 [9]甲戌(十八⽇),后周威胜军改名为武胜军。 [10]唐主以太弟太保、昭义节度使冯延己为左仆 ![]() ![]() [10]南唐主任命太弟太保、昭义节度使冯延己为左仆 ![]() ![]() 延己言于唐主曰:“陛下躬亲庶务,故宰相不得尽其才,此治道所以未成也!”唐主乃悉以政事委之,奏可而已。既而延己不能勤事,文书皆仰成胥史,军旅则委之边将,顷之,事益不治,唐主乃复自览之。 冯延己对南唐主说:“陛下亲自处理各种政务,所以宰相不能全部施展他的才能,这就是安邦治国之道未能实现的原因啊!”南唐主于是便把政事全部委托给他,只等奏报点头而己。不久,冯延己不能勤理事务,文书仰仗刀笔小吏写成,军务就 ![]() 大理卿萧俨恶延己为人,数上疏攻之,会俨坐失⼊人死罪,谟、李德明辈必 ![]() 大理卿萧俨憎恶冯己的为人,多次上疏攻击冯延己。正好遇上萧俨犯了错判人死罪的过失,钟谟、李德明等一帮人一定要杀萧俨,冯延己说:“萧俨误杀一个妇人,诸位认为应当处死。萧俨是九卿之一,难道可以误杀吗?”单独上言说:“萧俨一向有耿直的名声,如今所判犯人已遇赦免,应当从宽饶恕他的过失。”萧俨因此得以免死;人们也为此称道冯延己。 景运寻罢为太子少傅。 徐景运不久被罢免中书侍郞、同平章事之职而任太子少傅。 [11]夏,四月,丙戌朔,⽇有食之。 [11]夏季,四月,丙戌朔(初一),出现⽇食。 [12]帝以曹英等攻兖州久未克,乙卯,下诏亲征,以李权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郑仁诲权大內都巡检,又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充在京都巡检。 [12]后周太祖因为曹英等攻打兖州长时间不下,乙卯(三十⽇),下诏书亲自出征,任命李代理东京留守兼领开封府,郑仁诲代理大內都巡检,又任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崇担任在京都巡检。 [13]唐主既克湖南,遣其将李建期屯益 ![]() ![]() ![]() ![]() [13]南唐主已经攻克湖南,派遣其将领李建期屯兵益 ![]() ![]() ![]() [14]五月,庚申,帝发大梁;戊辰,至兖州。己巳,帝使人招谕慕容彦超,城上人语不逊;庚午,命诸军进攻。 [14]五月,庚申(初五),后周太祖从大梁出发;戊辰(十三⽇),到达兖州。己巳(十四⽇),后周太祖派人招安慕容彦超,但城上的人出言不逊;庚午(十五⽇),后周太祖命令各军发起进攻。 先是,术者给彦超云:“镇星行至角、亢,角、亢兖州之分,其下有福。”彦超乃立祠而祷之,令民间皆立⻩幡。彦超 ![]() ![]() 在此之前,方士欺骗慕容彦超说:“土星已运行到角、亢二宿,角、亢是兖州的分野,土星下面有福运。”慕容彦超于是建立祠堂祈祷求福,并命令民间都要树立⻩⾊旗幡。慕容彦超生 ![]() ![]() 帝 ![]() ![]() 后周太祖想诛杀兖州所有的将领官吏,翰林学士窦仪谒见冯道、范质,和二人共同对后周太祖说:“他们都只是胁从罢了。”太祖于是赦免了兖州将吏。丁丑(二十二⽇),任命端明殿学士颜临时主持兖州事务。在兖州管区內实行大赦,规定慕容彦超同 ![]() [15]唐司徒致仕李建勋卒,且死,戒其家人曰:“时事如此,吾得良死幸矣!勿封土立碑,听人耕种于其上,免为他⽇开发之标。”及江南之亡也,诸贵人⾼大之冢无不发者,惟建勋冢莫知其处。 [15]南唐司徒退休李建勋去世,临死时,告诫他的家里人说:“世道到了如此地步,我能得好死已经很幸运了!不要在这坟头封土立碑,任凭别人在坟上耕种,免得成为⽇后开挖盗发的标志。”及至江南沦亡,各权贵人家⾼大的墓冢没有不被发掘的,只有李建勋的坟无人知道地方。 [16]六月,乙酉朔,帝如曲⾩,谒孔子祠。既奠,将拜,左右曰:“孔子,陪臣也,不当以天子拜之。”帝曰:“孔子百世帝王之师,敢不敬乎!”遂拜之。又拜孔子墓,命葺孔子祠,噤孔林樵采。访孔子、颜渊之后,以为曲⾩令及主簿。丙戌,帝发兖州。 [16]六月,乙酉朔(初一),后周太祖前往曲⾩,拜谒孔子祠。已献上供品,将行拜礼,左右侍臣说:“孔子是诸侯的大夫,不应当以天子的⾝分拜他。”太祖说:“孔子是百代帝王的老师,岂敢不恭敬啊!”子是行拜。又拜孔子墓,命令修缮孔子祠,噤止在孔林打柴采草。访求孔子、颜渊的后代,任命做曲⾩县令以及主簿。丙戌(初二),后周太祖从兖州出发。 [17]乙未,吴越顺德太夫人吴氏卒。 [17]乙未(十一⽇),吴越顺德太夫人吴氏去世。 [18]丁酉,蜀大⽔⼊成都,漂没千余家,溺死五千余人,坏太庙四室。戊戌,蜀大赦,赈⽔灾之家。 [18]丁酉(十三⽇),后蜀发大⽔冲⼊成都,漂没一千多家,淹死五千多人,冲坏太庙四室。戊戌(十四⽇),后蜀发布大赦,救济遭受⽔灾的人家。 [19]己亥,帝至大梁。 [19]己亥(十五⽇),后周太祖回到大梁。 [20]朔方节度使兼中书令陈留王冯晖卒,其子牙內都虞候继业杀其兄继勋,自知军府事。 [20]朔方节度使兼中书令陈留王冯晖去世,他的儿子牙內都虞候冯继业杀死其兄冯继勋,自己主持方镇军政事务。 [21]太子宾客李涛之弟浣,在契丹为勤政殿学士,与幽州节度使萧海真善。海真,契丹主兀 ![]() ![]() [21]后周太祖太子宾客李涛的弟弟李浣,在契丹当勤政殿学士,与幽州节度使萧海真关系很好。萧海真是契丹主耶律兀 ![]() ![]() [22]辛亥,以冯继业为朔方留后。 [22]辛亥(二十七⽇),任命冯继业为朔方留后。 [23]枢密使王峻, ![]() [23]枢密使王峻 ![]() ![]() ![]() [24]李⾜跌,伤右臂,在告月余;帝以职业繁剧,趣令⼊朝,辞以未任趋拜。癸巳,诏免朝参,但令视事。 [24]李失⾜摔跤,伤了右臂,休假一个多月。太祖因为李主管的业务繁多紧急,便催促他⼊朝,李以不能行朝拜大礼为理由推辞。癸巳(十八⽇),太祖下诏免除他的⼊朝参拜礼节,只让他处理事务。 [25]蜀工部尚书、判武德军郭延钧不礼于监押王承丕,承丕谋作 ![]() ![]() ![]() [25]后蜀工部尚书、判武德军郭延钧对监押王承丕无礼,王承丕 ![]() ![]() ![]() ![]() [26]天平节度使、守中书令⾼行周卒。行周有勇而知义,功⾼而不矜,策马临敌,叱咤风生,平居与宾僚宴集,侃侃和易,人以是重之。 [26]天平节度使、守中书令⾼行周去世。⾼行周勇敢而深明大义,功⾼而不骄傲自夸,场战上扬鞭策马亲临敌阵,叱咤风云,但平时居家与宾客僚属闲暇聚会,和颜悦⾊,平易近人,人们因此尊重他。 [27]癸卯,蜀主遣客省使赵季札如梓州,慰抚吏民。 [27]癸卯(二十⽇),后蜀主派遣客省使赵季札前往梓州,慰问安抚官吏百姓。 [28]汉法,犯私盐、曲,无问多少抵死。郑州民有以屋税受盐于官,过州城,吏以为私盐,执而杀之;其 ![]() [28]后汉刑法规定,凡犯有走私食盐、酒曲罪的,不问数量多少一律处死。郑州百姓有人 ![]() ![]() ![]()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是知名作家司马光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历史小说,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资治通鉴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