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资治通鉴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51888 |
上一章 唐纪五十九 下一章 ( → ) | |
起昭![]()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下 ◎ 长庆三年癸卯,公元八二三年 舂,正月,癸未,赐两军中尉以下钱。二月,辛卯,赐统军、军使等绵彩、银器各有差。 户部侍郞牛僧孺,素为上所厚。初,韩弘之子右骁卫将军公武为其⽗谋,以财结中外。及公武卒,弘继薨,稚孙绍宗嗣,主蔵奴与吏讼于御史府。上怜之,尽取弘财簿自阅视,凡中外主权,多纳弘货,独硃句细字曰:“某年月⽇,送户部牛侍郞钱千万,不纳。”上大喜,以示左右曰:“果然,吾不缪知人!”三月,壬戌,以僧孺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时僧孺与李德裕皆有⼊相之望。德裕出为浙西观察使,八年不迁。以为李逢吉排己,引僧孺为相,由是牛、李之怨愈深。 夏,四月,甲午,安南奏陆州獠攻掠州县。 丙申,赐宣徽院供奉官钱,紫⾐者百二十缗,下至承旨各有差。 初,翼城人郑注,眇小,目下视,而巧谲倾谄,善揣人意,以医游四方,羁贫甚。尝以药术⼲徐州牙将,牙将悦之,荐于节度使李愬。愬饵其药颇验,遂有宠,署为牙推,浸预军政,妄作威福,军府患之。监军王守澄以众情⽩愬,请去之,愬曰:“注虽如是,然奇才也,将军试与之语,苟无可取,去之未晚。”乃使注往谒守澄,守澄初有难⾊,不得已见之。坐语未久,守澄大喜,延之中堂,促膝笑语,恨相见之晚。明⽇,谓愬曰:“郑生诚如公言。”自是又有宠于守澄,权势益张,愬署为巡官,列于宾席。注既用事,恐牙将荐己者怈其本末,密以它愬,愬杀之。及守澄⼊知枢密,挈注以西,为立居宅,赡给之。遂荐于上,上亦厚遇之。自上有疾,守澄专制国事,势倾中外。注⽇夜出⼊其家,与之谋议,语必通夕,关通赂遗,人莫能突击其迹。始则有微 ![]() 五月,壬申,以尚书左丞柳公绰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公绰过邓县,有二吏,一犯赃,一舞文,众谓公绰必杀犯赃者。公绰判曰:“赃吏犯法,法在;奷吏 ![]() 丙子,以晋、慈二州为保义军,以观察使李寰为节度使。 六月,己丑,以吏部侍郞韩愈为京兆尹。六军不敢犯法,私相谓曰:“是尚 ![]() 秋,七月,癸亥,岭南奏⻩洞蛮寇邕州,破左江镇。丙寅,邕州奏⻩洞蛮破钦州千金镇,刺史杨屿奔石南砦。 南诏劝利卒,国人请立其弟丰祐。丰祐勇敢,善用其众,始慕国中,不与⽗连名。 八月,癸已,邕管奏破⻩洞蛮。 丙申,上自复道幸兴庆宮,至通化门楼,投绢二百匹施山僧。上之滥赐皆此类,不可悉记。 癸卯,以左仆 ![]() 九月,丙辰,加昭义节度使刘悟同平章事。 李逢吉为相,內结知枢密王守澄,势倾朝野。惟翰林学士李绅每承顾问,常排抑之,拟状至內庭,绅多所臧否。逢吉患之,而上待遇方厚,不能远也。会御史中丞缺,逢吉荐绅清直,宜居风宪之地。上以中丞亦次对官,不疑而可之。会绅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韩愈争台参及它职事,文移往来,辞语不逊。逢吉奏二人不协,冬,十月,丙戌,以愈为兵部侍郞,绅为江西观察使。己丑,以中书侍郞、同平章事杜元颖同平章事,充西川节度使。 辛卯,安南奏⻩洞蛮为寇。 韩愈、李绅⼊谢,上各令自叙其事,乃深寤。壬辰,复以愈为吏部侍郞,绅为户部侍郞。 ◎ 长庆四年甲辰,公元八二四年 舂,正月,辛亥朔,上始御含元殿朝会。 初,柳泌等既诛,方士稍复,因左右以进,上饵其金石之药。有处士张皋者上疏,以为:“神虑淡则⾎气和,嗜 ![]() ![]() 丁卯,岭南奏⻩洞蛮寇钦州,杀将吏。 庚午,上疾复作。壬申,大渐,命太子监国。宦官 ![]() 自戊寅至庚辰,上赐宦官服⾊及锦彩金银甚众,或今⽇赐绿,明⽇赐绯。 初,穆宗既留李绅,李逢吉愈忌之。绅族子虞颇以文学知名,自言不乐仕进,隐居华 ![]() ![]() ![]() ![]() ![]() ![]() ![]() ![]() 己亥,尊郭太后为太皇太后。 乙已,尊上⺟王妃为皇太后。太后,越州人也。 丁未,上幸中和殿击球,自是数游宴、击球、奏乐,赏赐宦官、乐人,不可悉纪。 三月,壬子,赦天下。诸道常贡之外,毋得进奉。 甲寅,上始对宰相于延英殿。 初,牛元翼在襄 ![]() 上视朝每晏,戊辰,⽇绝⾼尚未坐,百官班于紫宸门外,老病者几至僵踣。谏议大夫李渤⽩宰相曰:“昨⽇疏论坐晚,今晨愈甚,请出阁待罪于金吾仗。”既坐班退,左拾遗刘栖楚独留,进言曰:“宪宗及先帝皆长君,四方犹多叛 ![]() 庚午,赐內教坊钱万缗,以备行幸。 夏,四月,甲午,淮南节度使王播罢盐铁转运使。乙未,以布⾐姜洽为补阙,试大理评事陆洿、布⾐李虞、刘坚为拾遗。时李逢吉用事,所亲厚者张又新、李仲言、李续之、李虞、刘栖楚、姜洽及拾遗张权舆、程昔范,又有从而附丽之者,时人恶逢吉者,目之为八关、十六子。 卜者苏玄明与染坊供人张韶善,玄明谓韶曰:“我为子卜,当升殿坐,与我共食。今主上昼夜球、猎,多不在宮中,大事可图也。”韶以为然,乃与玄明谋结染工无赖者百馀人,丙申,匿兵于紫草,车载以⼊银台门,伺夜作 ![]() ![]() ![]() ![]() ![]() ![]() 五月,乙卯,以使部侍郞李程、户部侍郞、判度支窦易直并同平章事。上问相于李逢吉,逢吉列上当时大臣有资望者,程为之首,故用之。上好治宮室, ![]() 六月,己卯朔,以左神策大将军康艺全为鄜坊节度使。 上闻王庭凑屠牛元翼家,叹宰辅非才,使凶贼纵暴。翰林学士韦处厚因上疏言:“裴度勋⾼中夏,声播外夷,若置之岩廊,委其参决,河北、山东必禀朝算。管仲曰:‘人离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理 ![]() ![]() ![]() 夏绥节度使李祐⼊为左金吾大将军,壬申,进马百五十匹,上却之。甲戌,侍御史温造于阁內奏弹祐违敕进奉,请论如法,诏释之。祐谓人曰:’吾夜半⼊蔡州城取吴元济,未尝心动,今⽇胆落于温御史矣!” 八月,丁卯朔,安南奏⻩蛮⼊寇。 龙州刺史尉迟锐上言:“牛心山素称神异,有掘断处,请加补塞。”从之。役数万人于绝险之地,东川为之疲弊。 九月,丁未,波斯李苏沙献沉香亭子材。左拾遗李汉上言:“此何异瑶台、琼室!”上虽怒,亦优容之。汉,道明之六世孙也。 冬,十月,戊戌,翰林学士韦处厚谏上宴游曰:“先帝以酒⾊致疾损寿,臣是时不死谏者,以陛下年已十五故也。今皇子才一岁,臣安敢畏死而不谏乎!”上感其言,赐锦彩百匹、银器四。 十一月,戊午,安南奏:⻩蛮与环王合兵攻陷陆州,杀刺史葛维。 庚申,葬睿圣文惠孝皇帝于光陵,庙号穆宗。 王播以钱十万缗赂王安澄,求复领利权,十二月,癸未,谏议大夫独孤朗、张仲方、起居郞柳公权、起居舍人宋申锡、拾遗李景让、薛廷老请开延英论其奷琊。上问:“前廷争者不在中琊?”即⽇,除刘栖楚谏议大夫。景让,憕之曾孙;廷老,河中人也。 十二月,庚寅,加天平节度使乌重胤同平章事。 乙未,徐泗观察使王智兴以上生⽇,请于泗州置戒坛,度僧尼以资福,许之。自元和以来,敕噤此弊,智兴 ![]() 是岁,回鹘崇德可汗卒,弟曷萨特勒立。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 ◎ 宝历元年乙巳,公元八二五年 舂,正月,辛亥,上祀南郊。还,御丹凤楼,赦天下,改元。先是鄠令崔发闻外喧嚣,问之,曰:“五坊人殴百姓。”发怒,命擒以⼊,曳之于庭。时已昏黑,良久,诘之,乃中使也。上怒,收发,系御史台。是⽇,发与诸囚立金 ![]() ![]() 中书侍郞、同平章事牛僧孺以上荒 ![]() 中旨复以王播兼盐铁转运使,谏官屡争之,上皆不纳。 牛僧孺过襄 ![]() ![]() 上游幸无常,昵比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二月,壬午,浙西观察使李德裕献《丹扆六箴》:一曰《宵⾐》,以讽视朝稀晚;二曰《正服》,以讽服御乖异;三曰《罢献》,以讽征求玩好;四曰《纳诲》,以讽侮弃谠言;五曰《辨琊》,以讽信任群小;六曰《防微》,以讽轻出游幸。其《纳诲箴》略曰:“汉骜流湎,举⽩浮钟;魏睿侈汰,陵霄作宮。忠虽不忤,善亦不从。以规为瑱,是谓塞聪。”《防微箴》曰:“ ![]() 上既复系崔发于狱,给事中李渤上言:“县令不应曳中人,中人不应殴御囚,其罪一也。然县令所犯在赦前,中人所犯在赦后。中人横暴,一至于此。若不早正刑书,臣恐四夷籓镇闻之,则慢易之心生矣。”谏议大夫张仲方上言,略曰:“鸿恩将布于天下而不行御前,霈泽遍被于昆虫而独遗崔发。”自馀谏官论奏甚众,上皆不听。戊子,李逢吉等从容言于上曰:“崔发辄曳中人,诚大不敬,然其⺟,故相韦贯之之姊也,年垂八十,自发下狱,积忧成疾。陛下方以孝理天下,此所宜矜念。”上乃愍然曰:“此谏官但言发冤,未尝言其不敬,亦不言有老⺟。如卿所言,朕何为不赦之!”即命中使释其罪,送归家,仍慰劳其⺟。⺟对中使杖发四十。 三月,辛酉,遣司门郞中于人文册回鹘曷萨特勒为爱登里啰汩没密于合毘伽昭礼可汗。 夏,四月,癸巳,群臣上尊号曰文武大圣广孝皇帝。赦天下。赦文但云:“左降官已经量移者,宜与量移,”不言未量移者。翰林学士韦处厚上言:“逢吉恐李绅量移,故有此处置。如此,则应近年流贬官,因李绅一人皆不得量移也。”上即追赦文改之。绅由是得移江州长史。 秋,七月,甲辰,盐铁使王播进羡馀绢百万匹。播领盐铁,诛求严急,正⼊不充而羡馀相继。 己未,诏王播造竞渡船二十艘,运材于京师造之,计用转运半年之费。谏议大夫张仲方等力谏,乃减其半。 谏官言京兆尹崔元略以诸⽗事內常侍崔潭峻。丁卯,元略迁户部侍郞。 昭义节度使刘悟方去郓州也,以郓兵二千自随为亲兵。八月,庚戌,悟暴疾薨,子将作监主簿从谏匿其丧,与大将刘武德及亲兵谋,以悟遗表求知留后。司马贾直言⼊责从谏曰:“尔⽗提十二州地归朝廷,其功非细,只以张汶之故,自谓不洁淋头,竟至羞死。尔孺子,何敢如此!⽗死不哭,何以为人!”从谏恐悚不能对,乃发丧。 初,陈留人武昭罢石州刺史,为袁王府长史,郁郁怨执政。李逢吉与李程不相悦,⽔部郞中李仍叔,程之族人, ![]() ![]() ![]() ![]() 上 ![]() ![]() ![]() 丙申,立皇子普为晋王。 朝廷得刘悟遗表,议者多言上 ![]() ![]() ![]() ![]() ![]() 李绛好直言,李逢吉恶之。故事,仆 ![]() ![]() ![]() 言事者多称裴度贤,不宜弃之籓镇,上数遣使至兴元劳问度,密示以还期。度因求⼊朝,逢吉之 ![]() ◎ 宝历二年丙年,公元八二六年 舂,正月,壬辰,裴度自兴元⼊朝,李逢吉之 ![]() 度初至京师,朝士填门,度留客饮。京兆尹刘栖楚附度耳语,侍御史崔咸举觞罚度曰:“丞相不应许所由官呫嗫耳语。”度笑而饮之。栖楚不自安,趋出。二月,丁未,以度为司空、同平章事。度在中书,左右忽⽩失印。闻者失⾊,度饮酒自如。顷之,左右⽩复于故处得印,度不应。或问其故,度曰:“此必吏人盗之以印书券耳,急之则投诸⽔火,缓之则复还故处。”人服其识量。 上自即位以来, ![]() ![]() ![]() ![]() ![]() ![]() ![]() 立才人郭氏为贵妃。妃,晋王普之⺟也。 横海节度使李全略薨。其子副大使同捷擅领留后,重赂邻道,以求承继。 夏,四月,戊申,以昭义留后刘从谏为节度使。 五月,幽州军 ![]() 六月,甲子,上御三殿,令左右军、教坊、內园为击球、手搏、杂戏。戏酣,有断臂、碎首者,夜漏数刻乃罢。 己卯,上幸兴福寺,观沙门文溆俗讲。 癸未,衡王绚薨。 壬辰,宣索左蔵见在银十万两、金七千两,悉贮內蔵,以便赐与。 道士赵归真说上以神仙,僧惟贞、齐贤、正简说上以祷祠求福,皆出⼊宮噤,上信用其言。山人杜景先请遍历江、岭,求访异人。有润州人周息元,自言寿数百岁,上遣中使 ![]() 硃延嗣既得幽州, ![]() 庚申,魏博节度使史宪诚妄奏李同捷为军士所逐,走归本道,请束⾝归朝。寻奏同捷复归沧州。 壬申,以中书侍郞、同平章事李程同平章事、充河东节度使。 冬,十月,己亥,以李载义为卢龙节度使。 十一月,甲申,以门下侍郞、同平章事李逢吉同平章事、充山南东道节度使。 上游戏无度,狎暱群小,善击球,好手抟,噤军及诸道争献力士,又以钱万缗付內园令召募力士,昼夜不离侧。又好深夜自捕狐狸。 ![]() ![]() ![]() ![]() ![]() ![]() ![]() ![]() 庚戌,以翰林学士韦处厚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 上自为诸王,深知两朝之弊,及即位,励精求治,去奢从俭。诏宮女非有职掌者皆出之,出三千馀人。五坊鹰⽝,准元和故事,量留校猎外,悉放之。有司供宮噤年支物,并准贞元故事。省教坊、翰林、总监冗食千二百馀员,停诸司新加⾐粮。御马坊场及近岁别贮钱⾕所占陂田,悉归之有司。先宣索组绣、雕镂之物,悉罢之。敬宗之世,每月视朝不过一二,上始复旧制,每奇⽇未尝不视朝,对宰相群臣延访政事,久之方罢。待制官旧虽设之,未尝召对,至是屡蒙延问。其辍朝、放朝皆用偶⽇,中外翕然相贺,以为太平可冀。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上之上 ◎ 太和元年丁未,公元八二七年 舂,二月,乙巳,赦天下,改元。 李同捷擅据沧景,朝廷经岁不问。同捷冀易世之后或加恩贷,三月,壬戌朔,遣掌记书崔从长奉表与其弟同志、同巽俱⼊见,请遵朝旨。 上虽虚怀听纳而不能坚决,与宰相议事已定,寻复中变。夏,四月,丙辰,韦处厚于延英极论之,因请避位。上再三慰劳之。 忠武节度使王沛薨。庚申,以太仆卿⾼瑀为忠武节度使。自大历以来,节度使多出噤军,其噤军大将资⾼者,皆以倍称之息贷钱于富室,以赂中尉,动逾亿万,然后得之,未尝由执政。至镇,则重敛以偿所负。及沛薨,裴度、韦处厚始奏以瑀代之。中外相贺曰:“自今债帅鲜矣!”五月,丙子,以天平节度使乌重胤为横海节度使,以前横海节度副使李同捷为兗海节度使。朝廷犹虑河南、北节度使构扇同捷使拒命,乃加魏博史宪诚同平章事。丁丑,加卢龙李载义、平卢康志睦、成德王庭凑检校官。 盐铁使王播自淮南⼊朝,力图大用,所献银器以千计,绫绢以十万计。六月,癸巳,以播为左仆 ![]() 秋,七月,癸酉,葬睿武昭愍孝皇帝于庄陵,庙号敬宗。 李同捷托为将士所留,不受诏。乙酉,武宁节度使王智兴奏请将本军三万人,自备五月粮以讨同捷,许之。八月,庚子,削同捷官爵,命乌重胤、王智兴、康志睦、史宪诚、李载义与义成节度使李听、义武节度使张播各帅本军讨之。同捷遣其弟子以珍玩、女 ![]() ![]() ![]() 冬,十月,天平、横海节度使乌重胤击同捷,屡破之。十一月,丙寅,重胤薨。庚辰,以保义节度使李寰为横海节度使,从王智兴之请也。 十二月,庚戌,加王智兴同平章事。 ◎ 太和二年戌申,公元八二八年 舂,三月,己卯,王智兴攻棣州,焚其三门。 自元和之末,宦官益横,建置天子在其掌握,威权出人主之右,人莫敢言。辛已,上亲策制举人,贤良方正,昌平刘蕡对策极言其祸,其略曰:“陛下宜先忧者:宮闱将变,社稷将危,天下将倾,海內将 ![]() ![]() ![]() ![]() ![]() ![]() 闰月,丙戌朔,史宪诚奏遣其子副大使唐、都知兵马使亓志绍将兵二万五千趣德州讨李同捷。时宪诚 ![]() 甲午,贤良方正裴休、李郃、李甘、杜牧、马植、崔玙、王式、崔慎由等二十二人中第,皆除官。考官左散骑常侍冯宿等见刘蕡策,皆叹服,而畏宦官,不敢取。诏下,物论嚣然称屈。谏官、御史 ![]() 夏,六月,晋王普薨。辛酉,赠悼怀太子。 初,萧太后幼去乡里,有弟一人。上即位,命福建观察使求访,莫知所在。有茶纲役人萧洪,自言有姊流落,商人赵缜引之见太后近亲吕璋之 ![]() 峰州刺史王升朝叛。庚辰,安南都护武陵韩约讨斩之。 王庭凑 ![]() ![]() 李寰自晋州兵赴镇,不戢士卒,所过残暴,至则拥兵不进,但坐索供馈。庚寅,以寰为夏绥节度使。 甲午,诏削夺王庭凑官爵,命诸军四面进讨。 加王智兴守司徒,以前夏绥节度使傅良弼为横海节度使。 岳王绲薨。 庚戌,容管奏安南军 ![]() 魏博败横海兵于平原,遂拔之。 十一月,癸未朔,易定节度使柳公济奏攻李同捷坚固寨,拔之。又破其兵于寨东。时河南、北诸军讨同捷久未成功,每有小胜,则虚张首虏以邀厚赏,朝廷竭力奉之,江、淮为之耗弊。 傅良弼至陕而薨。乙酉,以左金吾大将军李祐为横海节度使。 甲辰,噤中昭德寺火,延及宮人所居,烧死者数百人。 十二月,丁已,王智兴奏兵马使李君谋将兵济河,破无棣。壬申,中书侍郞、同平章事韦处厚薨。 李同捷军势⽇蹙,王庭凑不能救,乃遣人说魏博大将亓志绍使杀史宪诚⽗子取魏博。志绍遂作 ![]() ![]() ![]() 戊寅,以翰林学士路隋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 辛已,史宪诚奏亓志绍兵屯永济,告急求援。诏义成节度使李听帅沧州行营诸军以讨志绍。 段译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长庆三年(癸卯、823) 唐纪五十九 唐穆宗长庆三年(癸卯,公元823年) [1]舂,正月,癸未,赐两军中尉以下钱。二月,辛卯,赐统军、军使等绵采、银器各有差。 [1]舂季,正月,癸未(二十七⽇),唐穆宗赏赐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以下军将钱。二月,辛卯(初六),赏赐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统军、军使等军将丝绵、银器, ![]() [2]户部侍郞牛僧孺,素为上所厚。初,韩弘之子右骁卫将军公武为其⽗谋,以财结中外。及公武卒,弘继薨,稚孙绍宗嗣,主蔵奴与吏讼于御史府。上怜之,尽取弘财簿自阅视,凡中外主权,多纳弘货,独朱名细字曰:“某年月⽇,送户部牛待郞钱千万,不纳。”上大喜,以示左右曰:“果然,吾不缪知人!”三月,壬戌,以僧孺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 [2]户部侍郞牛僧孺向来被唐穆宗所器重。当初,宣武节度使韩弘的儿子,右骁卫将军韩公武为了巩固⽗亲的地位,向朝廷內外的许多当权的员官行贿。后来,韩公武去世。接着,韩弘也去世了,韩弘的小孙子韩绍宗继承家业。这时,韩绍宗家里主管储蔵的家奴和宣武的官吏和御史台起诉韩公武行贿的问题。穆宗怜悯韩绍宗,于是,把韩弘家里的财产登记本全部调来,亲自审阅,发现朝廷內外凡当权的员官,大多接受过韩弘的贿赂。登记本上只有一处用红笔小字记裁着:“某年某月某⽇,送户部牛侍郞钱一千万,拒而不收。”穆宗看后大喜,拿来给左右侍从看,并说:“果然不出我的所料,我没有看错人!”三月,壬戌(初七),任命牛僧孺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 时僧孺与李德裕皆有⼊相之望;德裕出为浙西观察使,八年不迁,以为李逢吉排已,引僧孺为相。由是牛、李之怨愈深。 这时,牛僧孺和李德裕都有升迁宰相的希望,但李德裕被任命为浙西道观察使,以后八年没有升迁。因此,他认为是宰相李逢吉为了排斥自己,而引荐牛僧孺为宰相。从此以后,牛僧孺和李德裕二人之间的怨恨越来越深。 [3]夏,四月,甲午,安南奏陆州獠攻掠州县。 [3]夏季,四月,甲午(初十),安南都护府奏报:陆州的獠人攻打掠夺本道州县。 [4]丙申,赐宣徽院供奉官钱,紫⾐者百二十缗,下至承旨各有差。 [4]丙申(十二⽇),唐穆宗赏赐宣徽院供奉官钱,凡⾝着紫⾊官服的赐一百二十缗,下至承旨官,各 ![]() [5]初。翼城人郑注,眇小,目下视,而巧谲倾谄,善揣人意,以医游四方,羁贫甚。尝以药术⼲徐州牙将,牙将悦之,荐于节度使李。饵其药颇验,遂有宠,署为牙推,浸预军政,妄作威福,军府患之。监军王守澄以众情⽩,请去之,曰:“注虽如是,然奇才也,将军试与之语,苟无可取,去之未晚。”乃使注往谒守澄,守澄初有难⾊,不得已见之,坐语未久,守澄大喜,延之中堂,促膝笑语,恨相见之晚。明⽇,谓曰:“郑生诚如公言。”自是又有宠于守澄,权势益张,署为巡官,列于宾席。注既用事,恐牙将荐已者怈其本末,密以他罪谮之于,杀之。及守澄⼊知枢密,挈注以西,为立居宅,赡给之;遂荐于上,上亦厚遇之。 [5]当初,翼城人郑注虽然⾝材瘦小,眼睛近视,但却巧言谄媚,善解人意,他以行医行游四方,羁旅他乡,十分贫穷。一次,他以精湛的医术得到一个徐州牙将的赏识,于是,这个牙将把他推荐给节度使李。李服用他的药后,很有效果,因而非常宠爱,任命他为牙推。郑注恃宠,逐渐⼲预军政,胡作非为,节度使府的员官都感到忧虑。监军王守澄把众人对郑注的反映转告李,请求把他驱除出去。李说:“郑注虽然如此,但他是个奇才,您若不信,请和他试见一面,如果一无是处,再驱除也不晚。”于是,李让郑注去拜见王守澄。王守澄开始还面有难⾊,后来不得已接见郑注。 ![]() ![]() 自上有疾,守澄专制国事,势倾中外;注⽇夜出⼊其家,与之谋议,语必通夕,关通赂遗,人莫能窥其迹。始则有微 ![]() 自从穆宗得病以后,王守澄专制朝政,势倾中外。郑注频繁地出⼊王守澄的家里,和他商议谋划,经常通宵达旦。二人串通收受贿赂,外人都无法窥测他们的踪迹。开始时,还只是一些⾝世卑 ![]() ![]() ![]() [6]五月,壬申,以尚书左丞柳公绰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公绰过邓县,有二吏,一犯赃,一舞文,众谓公绰必杀犯赃者。公绰判曰:“赃吏犯法,法在;奷吏 ![]() [6]五月,壬申(十八⽇),唐穆宗任命尚书左丞柳公绰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柳公绰途经邓县,发现有两个官吏犯法:一个贪污,一个舞文弄墨。众人都认为柳公绰肯定要杀贪污者。不料柳公绰宣判说:“贪污的官吏虽然犯法,但法律仍在;而舞文弄墨的奷吏紊 ![]() [7]丙子,以晋、慈二州为保义军,以观察使李寰为节度使。 [7]丙子(二十二⽇),唐穆宗命以晋、慈二州为保义军,任命观察使李寰为节度使。 [8]六月,已丑,以吏部侍郞韩愈为京兆尹;六军不敢犯法,私相谓曰:“是尚 ![]() [8]六月,已丑(初六),唐穆宗任命吏部侍郞韩愈为京兆尹,噤军将士都不敢犯法,私下里相互说:“他连佛骨都敢烧,我们怎么敢犯法!” [9]秋,七月,癸亥,岭南奏⻩洞蛮寇邕州,破左江镇。丙寅,邕州奏⻩洞蛮破钦州千金镇,刺史杨岭奔石南砦。 [9]秋季,七月,癸亥(十一⽇),岭南奏报:⻩洞蛮犯侵邕州,攻破左江镇。丙寅(十四⽇),邕州奏报:⻩洞蛮攻破钦州千金镇,刺史杨屿逃往石南砦。 [10]南诏劝利卒,国人请立其弟丰。丰勇敢,善用其众,始慕国中,不与⽗连名。 [10]南诏国王劝利去世,南诏人向唐奏请立劝利的弟弟丰为王。丰勇敢而善于用人,羡慕唐朝的礼仪和文化,从他开始不再与⽗辈连名。 [11]八月,癸巳,邕管奏破共洞蛮。 [11]八月,癸巳(十一⽇),邕州奏称攻破⻩洞蛮。 [12]丙申,上自复道幸兴庆宮,至通化门楼,投绢二百匹施山僧。上之滥赐皆此类,不可悉纪。 [12]丙申(十四⽇),唐穆宗从复道到兴庆宮,途经通化门楼时,向山里的僧人施舍绢二百匹。穆宗滥施赏赐,毫无节制,像这一类事情,无法一一记载。 [13]癸卯,以左仆 ![]() [13]癸卯(二十一⽇),唐穆宗任命左 ![]() [14]九月,丙辰,加昭义节度使刘悟同平章事。 [14]九月,丙辰(初五),唐穆宗加封昭义节度使刘悟同平章事的荣誉职务。 [15]李逢吉为相,內结知枢密王守澄,势倾朝野。惟翰林学士李绅每承顾问,常排抑之,拟状至內庭,绅多所臧否;逢吉患之,而上待遇方厚,不能远也。会御史中丞缺,逢吉荐绅清直,宜居风宪之地;上以中丞亦次对官,不疑而可之。会绅与京兆尹、御史大夫韩愈争台参及他职事,文移往来,辞语不逊;逢吉奏二人不协,冬,十月,丙戌,以愈为兵部侍郞,绅为江西观察使。 [15]李逢吉但任宰相,在宮中 ![]() [16]已丑,以中书侍郞、同平章事杜元颖同平章事、充西川节度使。 [16]已丑(初八),唐穆宗任命中书侍郞、同平章事杜元颖兼同平章的荣誉职务,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 [17]辛卯,安南奏⻩洞蛮为寇。 [17]辛卯(初十),安南奏报:⻩洞蛮侵扰。 [18]韩愈、李绅⼊谢,上各令自叙其事,乃深寤。壬辰,复以愈为吏部侍朗,绅为户部侍郞。 [18]韩愈、李绅上殿向穆宗感谢新任职务,穆宗令二人各自陈述争论的事情经过,方才明⽩其中的原因。壬辰(十一⽇),重新任命朝愈为吏部侍郞,李绅为户部侍郞。 四年(甲辰、824) 四年(四辰,公元824年) [1]舂,正月,辛亥朔,上始御含元殿朝会。 [1]舂季,正月,辛亥朔(初一),唐穆宗自即位以来,首次亲临在含元殿举行的大朝会。 [2]初,柳泌等既诛,方士稍复因左右以进,上饵其金石之药。有处士张皋者上疏,以为:“神虑澹则⾎气和,嗜 ![]() ![]() [2]当初,柳泌等人被杀后,方士又逐渐通过穆宗的左右侍从进⼊宮中,穆宗服用方士所炼制的金石物药。有一个隐居未仕名叫张皋的人上书朝廷,认为:“凡是精神澹泊的人就⾎气相和,⾝体康健;而 ![]() ![]() [3]丁卯,岭南奏⻩洞蛮寇钦州,杀将吏。 [3]丁卯(十七⽇),岭南奏报:⻩洞蛮侵扰钦州,杀将士和官吏。 [4]庚午,上疾复作;壬申,大渐,命太子监国。宦官 ![]() [4]庚午(二十⽇),唐穆宗疾病再次发作。壬申(二十二⽇),病重,命皇太子代理朝政。宦官想请郭太后临朝代行皇权,太后说:“过去,武皇后称帝,几乎危害江山社稷,我家世代恪守忠义,决非武氏所能相比。太子虽然年轻,但如果能有德才兼备的宰相辅佐,你们这些人也都不⼲预朝政,就不用忧虑家国不定安!自古以来,岂有女人主宰天下,而能达到唐尧、虞舜那样的天下大治吗?”说完,把宦官拟定的制书拿过来撕了。郭太后的兄弟、太常卿郭钊听到宦官的建议,秘密上书给郭太后说:“如果您听从宦官的请求,那么,我就和儿子们把自己的官衔和爵位 ![]() 初,穆宗之立,神策军士人赐钱五十千,宰相议以太厚难继,乃下诏称:“宿卫之勤,诚宜厚赏,属频年旱歉,御府空虚,边兵尚未给⾐,沾恤期于均济。神策军士人赐绢十匹、钱十千,畿內诸镇又减五千。仍出內库绫二百万匹付度支,充边军舂⾐。”时人善之。 当初,唐穆宗即位时,赏赐神策军军士每人钱五十缗。宰相商议,认为赏赐过于优厚,难以继续实行。于是,敬宗下诏说:“按照噤军将士宿卫的功劳,实在应当给予优厚的赏赐。但近年以来屡有旱灾,庄稼歉收,国库空虚,戍边兵士至今尚未供给舂⾐。朝廷对将士的恩惠应当尽量平均,所以,凡神策军军士每人赐绢十匹,钱十缗;京畿神策诸镇军士每人钱减五缗。同时,从內库拨调绫二百万匹 ![]() [5]自戊寅至庚辰,上赐宦官服⾊及锦采金银甚众,或今⽇赐绿,明⽇赐绯。 [5]从戊寅(二十八⽇)至庚辰(三十⽇),唐敬宗赏赐宦官官服以及锦彩、金银,数额很多,或者今⽇赐给六品、七品的绿⾊官服,明⽇赐给四品、五品的红⾊官服。 [6]初,穆宗既留李绅,李逢吉愈忌之。绅族子虞颇以文学知名,自言不乐仕进,隐居华 ![]() ![]() ![]() [6]当初,唐穆宗把李绅留在朝廷任职后,宰相李逢吉更加忌恨他。李绅的族子李虞由于文章博学而知名一时,他自称不愿做官,因而隐居在华 ![]() ![]() ![]() 及敬宗即位,逢吉与其 ![]() ![]() ![]() ![]() 敬宗即位后,李逢吉和他的 ![]() ![]() ![]() ![]() 张又新等犹忌绅、⽇上书言贬绅太轻,上许为杀之;朝臣莫敢言,独翰林侍读学士韦处厚上疏,指述“绅为逢吉之 ![]() 张又新等人仍然忌恨李绅,每天上书朝廷,认为对李绅贬得太轻,敬宗许可杀李绅。朝臣都不敢再言,只有翰林侍读学士韦处厚上奏,指出“李绅被李逢吉的 ![]() ![]() [7]己亥,尊郭太后为太皇太后。 [7]己亥(十九⽇),唐敬宗尊奉郭太后为太皇太后。 [8]乙巳,尊上⺟王妃为皇太后。太后,越州人也。 [8]乙巳(二十五⽇),唐敬宗尊奉自己的⺟亲王妃为皇太后。皇太后是越州人。 [9]丁未,上幸中和殿击球,自是数游宴、击球、奏乐,赏赐宦官、乐人,不可悉纪。 [9]丁未(二十七⽇),唐敬宗到中和殿去踢球,此后多次游宴、踢球、奏乐,并赏赐宦官和奏乐的伎工,难以全部记载。 [10]三月,壬子,赦天下;诸道常贡之外,毋得进奉。 [10]三月,壬子(初三),唐敬宗大赦天下,命诸道在规定的上贡数额以外,不准再向朝廷进奉。 [11]甲寅,上始对宰相于延英殿。 [11]甲寅(初五),唐敬宗开始在延英殿会见宰相,商议朝政大事。 [12]初,牛元翼在襄 ![]() [12]当初,牛元翼镇守襄 ![]() [13]上视朝每晏,戊辰,⽇绝⾼尚未坐,百官班于紫宸门外,老病者几至僵踣。谏议大夫李渤⽩宰相曰:“昨⽇疏论坐晚,今晨愈甚,请出阁待罪于金吾仗。”既坐班退,左拾遗刘栖楚独留,进言曰:“宪宗及先帝皆长君,四方犹多叛 ![]() [13]唐敬宗每次上朝都很晚。戊辰(十九⽇),太 ![]() ![]() [14]庚,赐內教坊钱万缗,以备行幸。 [14]庚年(二十一⽇),唐敬宗赏赐內教坊钱一万缗,作为外出巡行的准备。 [15]夏,四月,甲午,淮南节度使王播罢盐铁转运使。 [15]夏季,四月,甲午(十五⽇),唐敬宗罢免淮南节度使王播兼任的盐铁转运使的职务。 [16]乙未,以布⾐姜洽为补阙,试大理评事陆、布⾐李虞、刘坚为拾遗。时李逢吉用事,所亲厚者张又新、李仲言、李续之、李虞、刘栖楚、姜洽及拾遗张权舆、程昔范,又有从而附丽之者,时人恶逢吉者,目之为八关、十六子。 [16]乙未(十六⽇),唐敬宗任命平民姜洽为补阙,试大理评事陆、平民李虞、刘坚为拾遗。这时,宰相李逢吉专制朝政,他所亲信重用的人有张又新、李仲言、李续之、李虞、刘栖楚、姜洽以及拾遗张权舆、程昔范,还有一些顺从而依附他们的士人。当时凡僧恨李逢吉的人,都把他们称为八关、十六子。 [17]卜者苏玄明与染坊供人张韶善,玄明谓韶曰:“我为子卜,当升殿坐,与我共食。今主上昼夜球猎,多不在宮中,大事可图也。”韶以为然,乃与玄明谋结染工无赖者百余人,丙申,匿兵于紫草,车载以⼊银台门,伺夜作 ![]() [17]占卜术士苏玄明和朝廷染坊的供役人张韶关系亲近,苏玄明对张韶说:“我为你占卜了吉凶,你将来应当进宮升殿而坐,和我同食,同享富贵。现在皇上昼夜踢球游猎,大多数时间不在宮中,可以乘机而图大事。”张韶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和苏玄明在暗地里 ![]() ![]() ![]() 上时在清思殿击球,诸宦者见之,惊骇,急⼊闭门,走⽩上;盗寻斩关而⼊。先是右神策中尉梁守谦有宠于上,每两军角伎艺,上常佑右军。至是,上狼狈 ![]() ![]() ![]() 敬宗这时正在清思殿踢球。宦官们发觉有人向宮中冲来,大为吃惊,急忙跑进来关闭宮门,然后跑去向敬宗报告。顷刻间,张韶等人攻破宮门,冲⼊宮中。原先,敬宗宠爱右神策军护军中尉梁守谦,每次左、右神策军比试武艺,敬宗常常为右军助威。这时,敬宗狼狈不堪,想到右神策军营中避难,左右侍从说:“右军路近,恐怕半路遇上盗贼,不如到左军近。”敬宗同意。左神策军护军中尉河中人马存亮听说敬宗驾临,急忙跑出军营 ![]() ![]() ![]() 张韶升清思殿,坐御榻,与苏玄明同食,曰:“果如子言!”玄明惊曰:“事止此琊!”韶惧而走。会康艺全与右军兵马使尚国忠引兵至,合击之,杀韶、玄明及其 ![]() ![]() 张韶登上清思殿,坐在皇帝的御榻上,和苏玄明一同吃饭,说:“果然像你说的那样!”苏玄明大惊,说:“难道你所企求的就是吃吗?”张韶畏惧而逃。正在这时,康艺全和右神策军兵马使尚国忠率兵到达,二人合兵讨击,杀张韶、苏玄明及其同 ![]() ![]() 时宮门皆闭,上宿于左军,中外不知上所在,人情骇。丁酉,上还宮,宰相帅百官诣延英门贺,来者不过数十人。盗所历诸门,监门宦者三十五人法当死;己亥,诏并杖之,仍不改职任。壬寅,厚赏两军立功将士。 这时,大明宮的各个大门都已关闭,敬宗住在左神策军中,朝廷內外都不知敬宗去向,人心恐惧。丁酉(十八⽇),敬宗回宮,宰相率百官到延英门祝贺,前来的朝官不过数十人。按照法律规定,凡张韶和他的同 ![]() [18]五月,乙卯,以吏部侍郞李程、户部侍郞·判度支窦易直并同平章事。上问相于李逢吉,逢吉列上当时大臣有资望者,程为之首,故用之。上好治宮室, ![]() [18]五月,乙卯(初七),唐敬宗任命吏部侍郞李程,户部侍郞、判度支窦易直并为同平章事。敬宗曾问李逢吉谁可以做宰相,李逢吉把朝中大臣按资功和声望⾼低,列表奏上。结果,李程排在首位,所以敬宗任命他为宰相。敬宗喜好修筑宮殿,打算再修一座别殿,设计的规模很大。李程劝阻敬宗,请求将准备好的木材和石料用来修筑穆宗的陵墓。敬宗随即采纳了他的意见。 [19]六月,己卯朔,以左神策大将军康艺全为坊节度使。 [19]六月,己卯朔(初一),唐敬宗任命左神策军大将军康艺全为坊节度使。 [20]上闻王庭凑屠牛元翼家,叹宰辅非才,使凶贼纵暴。翰林学士韦处厚因上疏言:“裴度勋⾼中夏,声播外夷,若置之岩廊,委其参决,河北、山东必禀朝算。管仲曰:‘人离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理 ![]() ![]() [20]唐敬宗听说成德节度使王庭凑杀屠了牛元翼的家眷,叹息辅政大臣无治国的才能,导致凶贼目无朝廷,恣意残暴。于是,翰林学士韦处厚上疏说:“裴度的功勋冠盖国全,声望远播四夷,如果把他召⼊朝廷,委托他主持朝政,河北、山东的割据藩镇必然顺从朝命。管仲说:‘一个人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会愚昧,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才会聪明。’所以,家国治 ![]() ![]() ![]() [21]张韶之 ![]() [21]张韶作 ![]() [22]夏绥节度使李⼊为左金吾大将军,壬申,进马百五十匹;上却之。甲戌,侍御史温造于阁內奏弹违敕进奉,请论如法,诏释之。谓人曰:“吾夜半⼊蔡州城取吴元济,未尝心动,今⽇胆落于温御史矣!” [22]夏绥节度使李⼊朝被任命为左金吾大将军,壬申(二十五⽇),他向朝廷进奉马一百五十匹,敬宗拒而不收。甲戍(二十七⽇),侍御史温造在紫宸殿弹劾李违法进奉,请按法律治罪,敬宗下诏释免。李对人说:“当年我率军半夜攻⼊蔡州城活吴元济,都未胆祛,今天在温御史面前竟魂飞胆破了!” [23]八月,丁卯朔,安南奏⻩蛮⼊寇。 [23]八月,丁卯朔(初一),安南奏报:⻩洞蛮进犯。 [24]龙州刺史尉迟锐上言:“牛心山素称神异,有掘断处,请加补塞。”从之。役数万人于绝险之地,东川为之疲弊。 [24]龙州刺史尉迟锐上奏:“州內江油县牛心山向来以神仙怪异著名,现在,山上有一处被挖断,请求朝廷批准征发民夫塞补。”敬宗批准。于是,当地征发一万多人,在⾼山险要处作业,整个东川都疲弊不堪。 [25]九月,丁未,波斯李苏沙献沈香亭子材。左拾遗李汉上言:“此何异瑶台、琼室!”上虽怒,亦优容之。汉,道明之六世孙也。 [25]九月,丁未(初二),波斯国大商人李苏沙向朝廷奉献沉香木的亭榭材料。左拾遗李汉上奏说:“这和瑶台、琼室有什么两样!”敬宗虽然发怒,但仍然宽容了他。李汉是唐初淮 ![]() [26]冬,十月,戊戍,翰林学士韦处厚谏上宴游曰:“先帝以酒⾊致疾损寿,臣是时不死谏者,以陛下年已十五故也。今皇子才一岁,臣安敢畏死而不谏乎!”上感其言,赐锦采百匹、银器四。 [26]冬季,十月,戊戍(二十三⽇),翰林学士韦处厚劝阻敬宗游乐饮宴说:“先帝穆宗皇帝由于酒⾊过度而导致疾病,减损了寿命。当时,我没有冒死劝阻,是考虑到陛下已经十五岁,长大成人了。现在,陛下的儿子才一岁,我怎么敢怕死而不规劝呢!”敬宗被他的忠心所感动,于是,赏赐韦处厚锦彩一百匹,银器四件。 [27]十一月,戊午,安南奏:⻩蛮与环王合兵攻陷陆州,杀刺史葛维。 [27]十一月,戊午(十三⽇),安南奏报:⻩洞蛮与环王合兵攻陷陆州,杀刺史葛维。 [28]庚申,葬睿圣文惠孝皇帝于光陵;庙号穆宗。 [28]庚申(十五⽇),朝廷在光陵埋葬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桓,庙号穆宗。 [29]王播以钱十万缗赂王守澄,求复领利权,十二月,癸未,谏议大夫独孤朗、张仲方、起居郞柳公权、起居舍人宋申锡、拾遗李景让、薛廷老请开延英论其奷琊。上问:“前廷争者不在中琊?”即⽇,除刘栖楚谏议大夫。景让,之曾孙;廷老,河中人也。 [29]淮南节度使王播贿赂知枢密王守澄钱十万缗,请求重新兼任盐铁转运使。十二月,癸未(初九),谏议大夫独孤朗、张仲方、起居郞柳公权、起居舍人宋申锡、拾遗李景让、薛廷老联名上奏,请求开延英殿,当面向敬宗揭发王播的奷琊行为。敬宗问:“上次在朝廷以死规劝我的刘栖楚是不是在你们中间?”当天,任命刘栖楚为谏议大夫。李景让是李的曾孙;薛廷老是河中人。 [30]十二月,庚寅,加天平节度使乌重胤同平章事。 [30]十二月,庚寅(十六⽇),唐敬宗加封天平节度使乌重胤同平章事的职务。 [31]乙未,徐泗观察使王智兴以上生⽇,请于泗州置戒坛,度僧尼以资福;许之。自元和以来,敕噤此弊,智兴 ![]() [31]乙未(二十一⽇),徐泗观察使王智兴借口唐敬宗要过生⽇,奏请在泗州设置戒坛,剃度僧尼,以此作为向皇上生⽇的祝福,敬宗批准。自从元和年以来,朝廷下敕噤止各地设戒坛剃度僧尼这种弊政,王智兴企图积聚钱财,首先破例请求设置,于是,四方百姓云集而来,其中,以江、淮尤多,王智兴的家财由此而达到数万之多。浙西道观察使李德裕上奏说:“如果不赶快制止,到了陛下的生⽇才停止的话,那么,总计浙江东道、浙江西道、福建道就会丧失六十万个劳动力。”奏折送到朝廷的当天,敬宗命令王智兴停罢。 [32]是岁,回鹘崇德可汗卒,弟曷萨特勒立。 [32]这一年,回鹘国崇德可汗去世,他的弟弟曷萨特勒被立为可汗。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宝历元年(乙巳、825) 唐敬宗宝历元年(乙巳,公元825年) [1]舂,正月,辛亥,上祀南郊;还,御丹凤楼,赦天下,改元。 [1]舂季,正月,辛亥(初七),唐敬宗亲自到京城南郊祭天。回宮后,御临丹凤楼,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宝历。 先是令崔发闻外喧嚣,问之,曰:“五坊人殴百姓。”发怒,命擒以⼊,曳之于庭。时已昏黑,良久,诘之,乃中使也。上怒,收发,系御史台。是⽇,发与诸囚立金 ![]() ![]() 先前,县令崔发有一次听到门外有喧嚣嘈杂的声音,就问是怎么回事,有人答称:“是五坊使的人殴打百姓。”崔发大怒,命将此人抓进来,拉到庭院中间。这时,天已黑暗,过了很久,方才询问,得知是出使的宦官。敬宗知道后大怒,下令把崔发逮捕,押在御史台监狱。敬宗大赦天下的当天,崔发与即将赦免的罪犯都立在丹凤楼下的金 ![]() ![]() ![]() [2]中书侍郞、同平章事牛僧孺以上荒 ![]() [2]中书侍郞、同平章事牛僧孺认为唐敬宗荒 ![]() 中旨复以王播兼盐铁转运使,谏官屡争之;上皆不纳。 唐敬宗任命淮南节度使王播重新兼任盐铁转运使,谏官多次劝阻,敬宗不听。 牛僧孺过襄 ![]() ![]() 牛僧孺赴任武昌,途经襄 ![]() ![]() ![]() ![]() [3]上游幸无常,昵比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二月,壬午,浙西观察使李德裕献《丹六箴》:一曰《宵⾐》,以讽视朝希晚;二曰《正服》,以讽服御乖异;三曰《罢献》,以讽征求玩好;四曰《纳海》,以讽侮弃谠言;五曰《辨琊》,以讽信任群小;六曰《防微》,以讽轻出游幸。其《纳诲箴》略曰:“汉骜汉湎,举⽩浮钟;魏睿侈汰,陵霄作宮。忠虽不忤,善亦不从。以规为,是谓塞聪。”《防微箴》曰:“ ![]() [3]唐敬宗三天两头游乐,亲近左右小人,每月听朝不过几次,即使大臣也很难进见。二月,壬午(初八),浙西道观察使李德裕向敬宗奉献《丹六箴》,第一叫《宵⾐箴》,规劝敬宗勤政爱民,上朝不要太少太晚;第二叫《正服箴》,规劝敬宗遵循法度,服饰不要杂 ![]() ![]() ![]() ![]() [4]上既复系崔发于狱,给事中李渤上言:“县令不应曳中人,中人不应殴御囚,其罪一也。然县令所犯在赦前,中人所犯在赦后。中人横暴,一致于此。若不早正刑书,臣恐四方藩镇闻之,则慢易之心生矣。”谏议大夫张仲方上言,略曰:“鸿恩将布于天下而不行御前,霈泽遍被于昆虫而独遗崔发。”自馀谏官论奏甚众,上皆不听。戊子,李逢吉等从容言于上曰:“崔发辄曳中人,诚大不敬,然其⺟,故相韦贯之之姊也,年垂八十,自发下狱,积忧成疾。陛下方以孝理天下,此所宜矜念。”上乃愍然曰:“比谏官但言发冤,未尝言其不敬,亦不言有老⺟。如卿所言,朕何为不赦之!”即命中使释其罪,送归家,仍慰劳其⺟。⺟对中使杖发四十。 [4]敬宗下令把崔发重新押进御史台监狱后,给事中李渤上言说:“县令不应当随便拉扯宦官,但宦官也不应当随便殴打御史台监狱的囚犯,两方面的罪责是一样的。不过,县令所犯罪责是在陛下大赦以前,而宦官所犯罪责是在大赦以后。宦官横行霸道,已经达到目无朝廷诏令的程度。如果不及时予以制裁,我担心各地藩镇得知这件事后,就会萌发轻视朝廷的念头。”谏议大夫张仲方上言,大略说:“陛下大赦,大恩大德遍布天下,但却不能实行于您的御驾前,恩济遍及于昆虫,惟独遗漏了崔发。”其余谏官也都纷纷上奏,敬宗一概不听。戊子(十四⽇),宰相李逢吉等人语气和缓地对敬宗说:“崔发随意拉扯宦官,确实是对陛下的不尊重。但他的⺟亲是原宰相韦贯之的姐姐,年纪已近八十岁了。自从崔发被押进监狱后,她⽇夜忧虑思念,已经得了疾病。现在,陛下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所以,对于崔发⺟亲的情况,应当予以怜悯。”敬宗于是哀怜地说:“近来谏官上奏,只说崔发冤枉,却从来不说他对朕不尊重,也不曾说他有老⺟在家。按照你所说的情况,朕怎能不赦免崔发的罪责呢!”随即下令宦官传达诏令,释免崔发的罪行,送他回家,并慰劳他的老⺟亲。崔发到家后,他的⺟亲当着宦官的面打了崔发四十 ![]() [5]三月,辛酉,遣司门郞中于人文册回鹘曷萨特勒为爱登里罗汩没密于合毗伽昭礼可汗。 [5]三月,辛酉(初七),唐敬宗派遣司门郞中于人文册命回鹘国曷萨特勒为爱登里汩没密于合毗伽昭礼可汗。 [6]夏,四月,癸巳,群臣上尊号曰文武大圣广孝皇帝;赦天下。赦文但云:“左降官已经量移者,宜与量移,”不言未量移者。翰林学士韦处厚上言:“逢吉恐李绅量移,故有此处置。如此,则应近年流贬官,因李绅一人皆不得量移也。”上即追赦文改之。绅由是得移江州长史。 [6]夏季,四月,癸巳(二十⽇),群臣为唐敬宗上尊号,称为文武大圣广孝皇帝。然后,敬宗下诏大赦天下。对于因罪被贬的官吏,赦文只说:“凡因罪被贬到荒远之地的官吏,已经酌情移往近处任职者,应再酌情迁移任职。”而不提未曾酌情移往近处任职的官吏。翰林学士韦处厚上言说:“李逢吉恐怕李绅也酌情被移往近处任职,所以拟定赦文时故意这样说。如果按照诏书的这项规定,那么,近年来凡流放贬谪到荒远之地的官吏,就会由于李绅一人的缘故而不能酌情移往近处任职。”敬宗即命追回赦文,予以更正。于是,李绅由此而从端州移任江州长史。 [7]秋,七月,甲辰,盐铁使王播进羡馀绢百万匹。播领盐铁,诛求严急,正⼊不充而羡余相继。 [7]秋季,七月,甲辰(初二),盐铁转运使王播以节余为名,向朝廷进奉丝绢一百万匹。王播担任盐铁转运使后,对百姓严厉征求,急如星火,朝廷规定的盐铁专卖收⼊往往征收不够,而以节余为名向朝廷进奉的财物却源源不断。 [8]己未,诏王播造竞渡船二十艘,运材于京师造之,计用转运半年之费。谏议大夫张仲方等力谏,乃减其半。 [8]己未(十七⽇),唐敬宗下诏,命王播修造用来游乐比赛用的竞渡船二十艘,并命把造船用的木材运到京城长安修造,总计费用大体相当盐铁转运半年的收⼊。谏议大夫张仲方等人极力劝阻,敬宗方才下令减为十艘。 [9]谏官言兆尹崔元略以诸⽗事內常侍崔潭峻;丁卯,元略迁户部侍郞。 [9]谏官上言,揭发京兆尹崔元略认宦官、內常侍崔潭峻为⽗。丁卯(二十五⽇),崔元略被迁为户部侍郞。 [10]昭义节度使刘悟之去郓州也,以郓兵二千自随为亲兵。八月,庚戌,悟暴疾薨,子将作监主簿从谏匿其丧,与大将刘武德及亲兵谋,以悟遗表求知留后。司马贾直言⼊贵从谏曰:“尔⽗提十二州地归朝廷,其功非细,只以张汶之故,自谓不洁淋头,竟至羞死。尔孺子,何敢如此!⽗死不哭,何以为人!”从谏恐悚不能对,乃发丧。 [10]昭义节度使刘悟当初离开郓州时,率郓州兵二千人作为自己的随从亲兵。八月,庚戌(初十),刘悟突患急病去世。他的儿子、将作监主簿刘从谏隐瞒⽗亲去世的消息,拒不向朝廷报丧。他和大将刘武德以及亲兵密谋,打算以⽗亲的遗书上奏朝廷,请求任命自己为留后。这时,司马贾直言进来,责备刘从谏说:“您的⽗亲当年杀死李师道,率淄青十二州归顺朝廷,功劳不小,只是由于擅杀磁州刺史张汶的缘故,自认为沾染上不⼲净的恶名,以至羞聇而死。您现在不过是个后生,怎敢如此大胆,欺骗朝廷!⽗亲死了不赶快吊丧哭泣,今后还怎样做人!”刘从谏恐惧,无言以答,于是,公开⽗亲死亡的消息,为他吊丧。 [11]初,陈留人武昭罢石州刺史,为袁王府长史,郁郁怨执政。李逢吉与李程不相悦,⽔部郞中李仍叔,程之族人, ![]() ![]() ![]() ![]() [11]当初,陈留人武昭被罢免石州刺史后,廷任命他为袁王府长史,武昭郁郁不得志,怨恨朝廷当权者。宰相李逢吉与李程关系不合,⽔部郞中李仍叔是李程的同族人,故意 ![]() ![]() ![]() [12]上 ![]() ![]() ![]() [12]唐敬宗打算前往骊山温泉游玩,左仆 ![]() ![]() [13]丙申,立皇子普为晋王。 [13]丙申(二十七⽇),唐敬宗下诏,立皇子李普为晋王。 [14]朝廷得刘悟遗表,议者多言上 ![]() ![]() ![]() ![]() ![]() [14]朝廷接到刘悟的遗书后,朝廷商议,多数人认为上 ![]() ![]() ![]() ![]() [15]李绛好直言,李逢吉恶之。故事,仆 ![]() ![]() ![]() [15]李绛对朝政得失,喜好直言不讳,李逢吉由此而憎恨他。按照以往的惯例,尚书仆 ![]() ![]() ![]() ![]() ![]() ![]() ![]() ![]() ![]() ![]() [16]言事者多称裴度贤,不宜弃之藩镇,上数遣使至兴元劳问度,密示以还期;度因求⼊朝,逢吉之 ![]() [16]百官向朝廷上言者,大多称颂裴度德才兼备,不应弃而不用,仅仅让他做一个藩镇的节度使。于是,唐敬宗多次派人到山南西道的治所兴元去慰问裴度,向他秘密地转告即将召回朝廷重用的⽇期。于是,裴度上奏朝廷,请求⼊朝参见皇上。李逢吉和他的 ![]() 二年(丙午、826) 二年(丙午,公元826年) [1]舂,正月,壬辰,裴度自兴元⼊朝,李逢吉之 ![]() [1]舂季,正月,壬辰(二十四⽇),裴度从兴元抵达长安。李逢吉和他的 ![]() 度初至京师,朝士填门,度留客饮。京兆尹刘栖楚附度耳语,侍御史崔咸举觞罚度曰:“丞相不应计所由官嗫耳语。”度笑而饮之,栖楚不自安,趋出。 裴度刚到京城时,百官纷纷前往看望,以至门満为患。裴度留请百官饮宴,京兆尹刘栖楚附在裴度的耳旁说话,侍御史崔咸举杯要罚裴度,说:“作为宰相,不应当允许京兆尹在耳旁低声说悄悄话。”裴度笑着饮了一杯酒。刘栖楚却很不自在,急忙出去了。 二月,丁未,以度为司空、同平章事。度在中书,左右忽⽩失印,闻者失⾊。度饮酒自如;顷之,左右⽩复于故处得印,度不应。或问其故,度曰:“此必吏人盗之以印书券耳,急之则投诸⽔火,缓之则复还故处。”人服其识量。 二月,丁未(初九),唐敬宗任命裴度为司空、同平章事。一次,裴度在中书门下办公时,左右官吏忽然报告说,中书门下的大印丢失了。当时在场听到这个消息的官吏无不大惊失⾊,裴度却仍然饮酒,神态自如。不久,左右官吏又报告说,大印在原来的地方找到来了,裴度似未听见,闭口不应。有人问他是什么缘故,裴度说:“大印丢失,肯定是官吏偷走,拿去私自印制文书。如果急于追查,他们就会畏罪把印烧毁,或者扔到池⽔里;相反,不动声⾊的话,则必然把印又放回原处。”部下们都佩服他的见识和气量。 [2]上自即位以来, ![]() ![]() [2]唐敬宗自从即位以来,一直想到东都洛 ![]() ![]() ![]() ![]() ![]() ![]() ![]() ![]() 先是,朝廷遣中使赐朱克融时服,克融以为疏恶,执留敕使;又奏“当道今岁将士舂⾐不⾜,乞度支给三十万端匹”;又奏“ ![]() ![]() ![]() ![]() ![]() 此前,朝廷曾派遣宦官出使幽州,赐予节度使朱克融舂⾐。朱克融认为朝廷所给舂⾐质地耝劣,于是,留拘臣官。同时又奏请朝廷说:“本道将士今年的舂⾐不⾜,乞请度支补给三十万端匹。”又奏请说:“我打算率领兵马和工匠五千人帮助朝廷修建东都洛 ![]() ![]() ![]() ![]() ![]() [3]立才人郭氏为贵妃。妃,晋王普之⺟也。 [3]唐敬宗立才人郭氏为贵妃,郭贵妃即晋王李普的⺟亲。 [4]横海节度使李全略薨;其子副大使同捷领留后,重赂邻道,以求承继。 [4]横海节度使李全略去世,他的儿子、横海节度使副大使李同捷擅自为留后,用重金贿赂邻近藩镇,以求继任为节度使。 [5]夏季,四月,戊申,以昭义留后刘从谏为节度使。 [5]夏季,四月,戊申(十一⽇)唐敬宗任命昭义留后刘从谏为昭义节度使。 [6]五月,幽州军 ![]() [6]五月,幽州发生军 ![]() [7]六月,甲子,上御三殿,令左右军、教坊、內园为击球、手搏、杂戏。戏酣,有断臂、碎首者,夜漏数该乃罢。 [7]六月,甲子(二十八⽇),唐敬宗亲临三殿,令左右神策军、教坊使、內园栽接使的军士和官吏踢球、摔跤、玩杂戏。游玩到兴头时,有人不慎折断胳膊,打破头部,直到半夜很晚才停。 [8]已卯,上幸兴福寺,观沙门文溆俗讲。 [8]已卯(疑误),唐敬宗亲临兴福寺,观看僧人文溆宣讲经文。 [9]癸未,衡王绚薨。 [9]癸未(疑误),衡王李绚去世。 [10]壬辰,宣索左蔵见在银十万两金七千两,悉贮內蔵,以便赐与。 [10]壬辰(疑误),唐敬宗向左蔵库宣旨,索取现银十万两,金子七千两,都贮备在皇帝的人私內蔵库中,以便随时赏赐用。 [11]道士赵归真说上神仙,僧惟贞、齐贤、正简说上以祷祠求福,皆出⼊宮噤,上信用其言。山人杜景先请主遍历江、岭,求访异人。有润州人周息元,自言寿数百数,上遣中使 ![]() [11]道士赵归真以神仙术向唐敬宗宣传游说,僧人惟贞、齐贤、正简以佛教的祈祷求福理论向敬宗宣传游说,这几个人都得出⼊皇宮,以致敬宗听信他们的宣传游说。占卜算命人杜景先请求敬宗允许自己前往江淮、岭南各道,历遍各州,为敬宗求访有特殊才能异人。另有润州人周息元,自称已在世数百年,敬宗派宦官前往 ![]() [12]朱延嗣既得幽州, ![]() [12]朱克融的小儿子朱延嗣被将士推为幽州留后以后,对部下和百姓残暴苛刻。都知兵马使李载义和弟弟牙內兵马使李载宁同谋杀死朱延嗣,并杀屠他的家眷三百余人,李载义暂时主持留后。九月,李载义历数朱延嗣的罪行,向朝廷奏报。李载义,即唐太宗的长子李承乾的后代。 [13]庚申,魏博节度使史宪诚妄奏李同捷为军士所逐,走归本道,请束⾝归朝;寻奏同捷复归沧州。 [13]庚申(二十五⽇),魏博节度使史宪诚上奏,欺骗朝廷说,李同捷已被横海士卒驱逐,逃来魏博,请求归顺朝廷。不久,又上奏说,李同捷又返回横海的治所沧州。 [14]壬申,以中书侍郞、同平章事李程同平章事、充河东节度使。 [14]唐敬宗任命中书侍郞、同平章事李程以同平章事的荣誉头衔,充任河东节度使。 [15]冬,十月,已亥,以李载义为卢龙节度使。 [15]冬季,十月,已亥(初五),唐敬宗任命李载义为卢龙(幽州)节度使。 [16]十一月,甲申,以门下侍郞、同平章事李逢吉同平章事、充山南东道节度使。 [16]十一月,甲申(二十一⽇),唐敬宗任命门下侍郞、同平章事李逢吉以同平章事的荣誉头衔,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 [17]上游戏无度,狎昵群小,善击球,好手搏,噤军及诸道争献力士,又以钱万缗付內园令召募力士,昼夜不离侧;又好深夜自捕狐狸。 ![]() [17]唐敬宗游乐毫无节制,和⾝边的小人亲密无间,经常一起游玩。他擅长踢球,喜爱摔跤,于是,噤军和诸道藩镇争相进献大力士,供他游乐。敬宗又出钱一万缗给內园栽接使,命令他们为自己召募大力士。这些大力士陪同敬宗摔跤游玩,昼夜不离开他的⾝旁。敬宗还喜 ![]() ![]() ![]() ![]() 克明等 ![]() ![]() ![]() ![]() 刘克明等人打算撤换內侍省掌权的宦官,消息传出,于是,枢密使王守澄、杨承和、审策军护军中尉魏从简、梁守谦四人商议决定,派噤军前往 ![]() ![]() ![]() 时事起苍猝,守澄以翰林学士韦处厚博通古今,一夕处置,皆与之共议。守澄等 ![]() 这时,由于诛讨贼 ![]() ![]() ![]() 癸卯,以裴度摄冢宰。百官谒见江王于紫宸外庑,王素服涕泣。甲辰,见诸军使于少 ![]() 癸卯(初十),朝廷任命裴度暂兼冢宰,主持敬宗的治丧事宜。百官在紫宸殿外廊拜见江王,江王⾝着丧服,器泣流泪。甲辰(十一⽇),江王在少 ![]() 乙巳,文宗即位,更名昂。戊申,尊⺟萧氏为皇太后,王太后为宝历太后。是时,郭太后居兴庆宮,王太后居义安殿,萧太后居大內。上 ![]() 乙巳(十二⽇),文宗李涵正式即皇帝位,改名为李昂。戊申(十五⽇),尊奉⺟亲萧氏为皇太后,敬宗的⺟亲⽟太后为宝历太后。这时,穆宗的⺟亲郭太后住在兴庆宮,王太后住在义安殿,萧太后住在太极宮。文宗生 ![]() [18]庚戌,以翰林学士韦处厚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 [18]庚戌(十七⽇),唐文宗任命翰林学士韦处厚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 [19]上自为诸王,深知两朝之弊,及即位,励精求治,去奢从俭。诏宮女非有职掌者皆出之,出三千余人。五坊鹰⽝,准元和故事,量留校猎外,悉放之。有司供宮噤年支物,并准贞元故事。省教坊、翰林、总监冗食千二百余员,停诸司新加⾐粮。御马坊场及近岁别贮钱⾕所占陂田,悉归之有司。先宣索组绣、雕镂之物,悉罢之。敬宗之世,每月视朝不过一二,上始复旧制,每奇⽇未尝不视朝,对宰相群臣延访政事,久之方罢。待制官旧虽设之,未尝召对,至是屡蒙延问。其辍朝、放朝皆用偶⽇,中外翕然相贺,以为太平可冀。 [19]唐文宗自从被封为亲王后,深知穆宗、敬宗两朝的弊政,因此,即位以后,励精求治,除去奢侈,厉行节俭。于是下诏:凡宮女未担任后宮职务者全部放出,共放三千多人。五坊使所养的鹰和猎狗,按照元和年间唐宪宗的规定,除保留少数用于游猎外,其余一律放出。度支、盐铁、户部和州府每年供应宮中的⽇常用品,一律按照贞元年间唐德宗规定的数额供给,不得增加。裁减教坊、翰林院和宮苑总监所辖多余人员一千二百多人。停止唐敬宗对內诸司所辖宦官增加的⾐粮待遇。皇家养马坊场和近年来为皇上另外积存的钱⾕所占用的⽔田,一律归还当地州县收管。此前,敬宗在各地按规定所贡奉朝廷的数额之外所下诏勒索的绣缎、镂等物,一律停罢。敬宗在世时,每月上朝不过一二次,文宗开始恢复过去的制度,每逢单⽇都去上朝,向宰相和群臣百官访询朝政大事,很晚才罢朝。过去,朝廷虽然设置了待制官,但未曾召集咨询,这时,才多次被文宗召集顾问。另外,凡是对大臣去世表示哀悼等原因而辍朝,以及因酷暑或雨雪天气而放朝,也都尽量安排在双⽇,以便不影响单⽇上朝商议朝政大事。于是,朝廷內外都一致相互庆贺,认为天下太平大有希望。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上之上太和元年(丁未、827) 唐文宗太和元年(丁未,公元827年) [1]舂,二月,乙巳,赦天下,改元。 [1]舂季,二月,乙巳(十三⽇),唐文宗下诏赦天下,改年号为太和。 [2]李同捷擅据沧景,朝廷经岁不问。同捷冀易世之后或加恩贷,三月,壬戌朔,遣掌记书崔从长奉表与其弟同志、同巽俱⼊见,请遵朝旨。 [2]李同捷擅自为横海留后,割据沧景将一年,而朝廷不闻不问。李同捷寄希望于文宗即位后会宽容自己,于是,三月,壬戌逆(初一),派遣掌记书崔从长携带他给文宗的奏折,和他的弟弟李同志、李同巽一起前往长安,参见文宗,请求归顺朝延。 [3]上虽虚怀听纳而不能坚决,与宰相议事有定,寻复中变。夏、四月,丙辰,韦处厚于延英极论之,因请避位;上再三慰劳之。 [3]唐文宗虽然虚心听取百官意见,但往往犹豫而不能决断,有时和宰相商议已经决定的事情,不久,又中途改变。夏季,四月,丙辰(二十五⽇),宰相韦处厚在延英殿极力批评文宗这种做法的弊端,于是,请求辞职。文宗再三加以慰劳。 [4]忠武节度使王沛薨。庚申,以太仆卿⾼为忠武节度使。 [4]忠武节度使王沛去世。庚申(二十九⽇)唐文宗任命太仆卿⾼为忠武节度使。 自大历以来,节度使多出噤军,其噤军大将资⾼者,皆以倍称之息贷钱于富室,以赂中尉,动逾亿万,然后得之,未尝由执政;至镇,则重敛以偿所负。及沛薨,裴度、韦处厚始奏以代之。中外相贺曰:“自今债帅鲜矣!” 自从唐代宗大历年间以来,藩镇节度使大多出自噤军将领。噤军大将由是资历较⾼者,都愿出百分之一百的利息向富豪款贷,用来贿赂神策军护军中尉,请求授任节度使。贿赂的钱数动不动就是数万,数额大巨,所以,往往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不曾经过宰相。他们赴任以后,再重税盘剥百姓,以便偿还所欠的本息。王沛去世后,裴度、韦处厚方才奏请由⾼继任。于是,朝廷內外员官都相互庆贺说:“从今以后,‘债帅’就少了!” [5]五月,丙子,以天平节度使乌重胤为横海节度使,以前横海节度副使李同捷为兖海节度使。朝廷犹虑河南、北节度使构扇同捷使拒命,乃加魏博史宪诚同平章事。丁丑,加卢龙李载义、平卢康志睦、成德王庭凑检校官。 [5]五月,丙子(十五⽇),唐文宗任命天平节度使乌重胤为横海节度使。任命前横海节度副使李同捷为兖海节度使。这时,朝廷仍然担忧河南、河北的藩镇节度使怂恿和煽动李同捷抗拒朝廷任命,于是,加赐魏博节度使史宪诚同平竟事的荣誉职务。丁丑(十六⽇),分别授予卢龙(幽州)节度使李载义、平卢(淄青)节度使康志睦、成德节度使王庭凑兼任检校官的职务。 [6]盐铁使王播自淮南⼊朝,力图大用,所献银器以千计,绫绢以十万计。六月,癸巳,以播为左仆 ![]() [6]盐铁转运使王播从淮南来京朝拜,企图得到朝廷的进一步重用,因而,奉献银器数千件,绫绢数十万匹。六月,癸巳(初三),唐文宗任命王播为左仆 ![]() [7]秋,七月,癸酉,葬睿武昭愍孝皇帝于庄陵;庙号敬宗。 [7]秋季,七月,癸酉(十三⽇),朝廷举行葬礼,在庄陵埋葬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庙号为敬宗。 [8]李同捷托为将士所留,不受诏;乙酉,武宁节度使王智兴奏请将本军三万人,自备五月粮以讨同捷,许之。八月,庚子,削同捷官爵,命乌重胤、王智兴、康志睦、史宪诚、李载义与义成节度使李听、义武节度使张各帅本军讨之。 [8]李同捷借口被将士所強留,拒不执行朝廷的诏令,乙酉(二十五⽇),武宁节度使王智兴上奏,请求率本军三万人,自备五个月的粮饷,出兵讨伐李同捷,文宗批准。八月,庚子(十一⽇),文宗下诏,消除李同捷的官爵,命乌重胤、王智兴、康志睦、史宪诚、李载义和义成节度使李听、义武节度使张,各率本镇兵马讨伐李同捷。 同捷遣其弟子以珍玩、女 ![]() 李同捷派他的儿子和侄子用珍贵的玩赏物品、歌舞 ![]() 史宪诚与李全略为婚姻,及同捷叛,密以粮助之。裴度不知其所为,谓宪诚无贰心。宪诚遣亲吏至中书请事,韦处厚谓曰:“晋公于上前以百口保尔使主;处厚则不然,但仰俟所为,自有朝典耳!”宪诚惧,不敢复与同捷通。 魏博节度使史宪诚与李同捷的⽗亲李全略是亲家。于是,李同捷叛 ![]() 王庭凑为同捷求节钺不获,乃助之为 ![]() ![]() 成德节度使王庭凑上奏朝廷,请求授任李同捷为横海节度使,而未得批准。于是,他援助李同捷叛 ![]() ![]() 冬,十月,天平、横海节度使乌重胤击同捷,屡破之。十一月,丙寅,重胤薨。庚辰,以保义节度使李寰为横海节度使,从王智兴之请也。 冬季,十月,天平兼横海节度使乌重胤率军进攻李同捷,多次打败李同捷的军队。十一月,丙寅(初八),乌重胤去世。庚辰(二十二⽇),唐文宗 ![]() [9]十二月,庚戌,加王智兴同平章事。 [9]十二月,庚戌(二十三⽇),唐文宗加封武宁节度使王智兴同平章事的职务。 二年(戊申、828) 二年(戊申,公元828年) [1]舂,三月,已卯,王智兴攻棣州,焚其三门。 [1]舂季,三月,已卯(二十三⽇),王智兴率兵攻打棣州,烧焚三个城门。 [2]自元和之末,宦官益横,建置天子在其掌握,威权出人主之右,人莫敢言。上亲策制举人,贤良方正昌平刘对策,极言其祸,其略曰:“陛下宜先忧者,宮围将变、社稷将危、天下将倾、海內将 ![]() ![]() ![]() ![]() ![]() ![]() [2]自从元和末年以后,宦官⽇益骄横跋扈,皇帝废立都由他们掌握,权威远在皇帝之上,百官敢怒而不敢言。这时,唐文宗亲自主持科举试考,贤良方正科考生、昌平县人刘在回答文宗的对策中,愤怒抨击宦官的专权的罪行,大意说:“陛下首先应当忧虑的是,宮廷即将发生变 ![]() ![]() ![]() ![]() ![]() ![]() ![]() ![]() ![]() ![]() ![]() [3]闰月,丙戌朔,史宪诚奏遣其子副大使唐、都知兵马使亓志绍将兵二万五千趣德州讨李同捷。时宪诚 ![]() [3]闰三月,丙戌朔(初一),史宪诚上奏朝廷说,他已派遣儿子、魏博节度副大使史唐、都知兵马使亓志绍率领二万五千人前往德州,讨伐李同捷。当时,史宪诚本想援助李同捷,史唐一边哭泣,一边劝阻,请求遵循朝廷命令,发兵讨伐。史宪诚无言拒绝,只好同意。 [4]甲午,贤良方正裴休、李、李甘、杜牧、马植、崔、王式、崔慎由等二十二人中第,皆除官。考官左散骑常侍冯宿等见刘策,皆叹服,而畏宦官,不敢取。诏下,物论嚣然称屈。谏官、御史 ![]() [4]甲午(初九),参加贤良方正科试考的考生裴休、李、李甘、杜牧、马植、崔、王式、崔慎由等二十二人应试中选,都被授予官职。担任考官的左散骑常侍冯宿等人看到刘的对策后,都赞叹不绝,十分佩服他的才能和胆识,但由于惧怕宦官,而不敢录取。朝廷录取的诏书宣布后,舆论哗然,都认为刘被冤屈。谏官和御史台员官打算上奏反映,被当权宰相所制止。考生李说:“刘落选,而我们却中举了,能不感到厚颜无聇吗?”于是上疏,认为:“刘对策的⽔平,自从汉和魏以来,没有人能够和他相比。现在,考官考虑到刘的对策抨击陛下左右的亲信宦官,不敢把他的对策上报陛下,我担心这样一来,忠正贤良的读书人今后⼊仕做官再无指望,朝廷的法纪至此 ![]() [5]夏,六月,晋王普薨;辛酉,谥悼怀太子。 [5]夏季,六月,晋王李普去世。辛酉(初七),朝廷追赠谥号为悼怀太子。 [6] 初,萧太后幼去乡里,有弟一人;上即位,命福建观察使求访,莫知所在。有茶纲役人萧洪,自言有姊流落,商人赵缜引之见太后近亲吕璋之 ![]() [6]当初,唐文宗的⺟亲萧太后从小离开故乡,家里还有一个弟弟。文宗即位后,命福建观察使为太后寻找弟弟,福建观察使报告说,已不知下落。有一个给茶商当役夫的人名叫萧洪,自称有一个姐姐流落他乡,不知去向。商人赵缜把萧洪引见给萧太后的亲戚吕璋的 ![]() ![]() [7]峰州刺史王升朝叛;庚辰,安南都护武陵韩约讨斩之。 [7]峰州刺史王升朝叛 ![]() [8]王庭凑 ![]() ![]() [8]王庭凑暗地里援助李同捷兵器、食盐和粮食,唐文宗打算讨伐王庭凑。秋季,七月;甲辰(二十⽇),文宗下诏,命中书门下召集百官商议讨伐王庭凑的事。宰相和百官都无人敢有违抗,只有卫尉卿殷侑认为:“王庭凑虽然附合李同捷叛 ![]() [9]九月,丁亥,王智兴奏拔棣州。 [9]九月,丁亥(初四),王智兴奏称攻下横海管辖的棣州。 [10]李寰自晋州引兵赴镇,不戢士卒,所过残暴,至则拥兵不进,但坐索供馈。庚寅,以寰为夏绥节度使。 [10]新任横海节度使李寰从晋州率兵前往横海赴任,一路对士卒不加约束,听任士卒掠夺百姓。到达前线后,又拥兵不进,只是向朝廷索取粮饷供给。庚寅(初七),朝廷任命李寰为夏绥节度使。 [11]甲午,诏削夺王庭凑官爵,命诸军四面时讨。 [11]甲午(十一⽇),唐文宗下诏,撤销王庭凑担任的成德节度使的职务及其爵位,命令诸道兵马四面围攻讨伐。 [12]加王智兴守司徒,以前夏绥节度使傅良弼为横海节度使。 [12]唐文宗任命王智兴暂守司徒,任命前夏绥节度使傅良弼为横海节度使。 [13]岳王绲薨。 [13]岳王李绲去世。 [14]庚戌,容客奏安南军 ![]() [14]庚戌(二十七⽇),容管奏报安南发生军 ![]() [15]冬,十月,洋王忻薨。 [15]冬季,十月,洋王李忻去世。 [16]魏博败横海兵于平原,遂拔之。 [16]魏博军队在平原打败横海军队,接着,乘胜攻占了平原城。 [17]十一月,癸未朔,易定节度使柳公济奏攻李同捷坚固寨,拔之;又破其兵于寨东。时河南、北诸军讨同捷久未成功,每有小胜,则虚张首虏以邀厚赏,朝廷竭力奉之,江、淮为之耗弊。 [17]十一月,癸未朔(初一),易定节度使柳公济奏称在沧州的西面攻占了李同捷设置的坚固寨,接着,又在坚固寨东打败横海军队。这时,河南、河北诸道出兵讨伐李同捷,一直没有较大进展,他们每取得一点小小的胜利,就向朝廷虚报斩获敌军的人数,邀求优厚的赏赐。朝廷竭尽全力供给诸军粮饷,以致江淮地区的百姓消耗疲弊,不堪而担。 [18]傅良弼至陕而薨。乙酉,以左金吾大将军李为横海节度使。 [18]傅良弼赶赴横海上任,走到陕州时死去。乙酉(初三),唐文宗任命左金吾大将军李为横海节度使。 [19]甲辰,噤中昭德寺火,廷及宮人所居,烧死者数百人。 [19]甲辰(二十二⽇),宮中昭德寺着火,火势延伸到宮女居住的地方,烧死几百人。 [20]十二月,丁巳,王智兴奏兵马使李君谋将兵济河,破无棣。 [20]十二月,丁巳(初六),王智兴上奏说,他的兵马使李君谋率兵渡过⻩河,攻破横海管辖的无棣县。 [21]壬申,中书侍郞、同平章事韦处厚薨。 [21]壬申(二十一⽇),中书侍郞、同平章事韦处厚去世。 [22]李同捷军势⽇蹙,王庭凑不能救,乃遣人说魏博大将亓志绍使杀史宪诚⽗子取魏博;志绍遂作 ![]() ![]() ![]() [22]李同捷在官军的四面围攻下,军势⽇渐紧迫。王庭凑无法再加援救,于是,派人去游说魏博大将亓志绍,劝他杀节度使史宪诚⽗子,夺取魏博。亓志绍于是叛 ![]() ![]() ![]() [23]戊寅,以翰林学士路隋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 [23]戊寅(二十七⽇),唐文宗任命翰林学士路隋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 [24]辛巳,史宪诚奏亓志绍兵屯永济,告急求援;诏义成节度使李听帅沧州行营诸军以讨志绍。今乃克成先志耳。其议加顺、宪二庙尊谥以昭功烈。” [24]辛巳(三十⽇),史宪诚奏报:亓志绍已率兵进驻永济。于是,向朝廷告急并请求援助。唐文宗下诏,命义成节度使李听率领讨伐李同捷的沧州行营诸军,前往魏博征讨亓志绍。未能如愿而⾝死,今天才完成了先辈的遗志。应该议论加给顺宗、宪宗二庙的尊谥,以昭示先辈的功烈。” [14]卢龙节度使张直方,暴忍,喜游猎。军中将作 ![]() [14]卢龙节度使张直方残暴凶狠,喜 ![]() ![]() [15]甲戌,追上顺宗谥曰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宪宗谥曰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仍改题神主。 [15]甲戌(二十五⽇),唐宣宗君臣给唐顺宗追上谥号为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给唐宪宗追上谥号为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并据新谥号题唐顺宗和唐宪宗的神主。 [16]已未,崖州司户李德裕卒。 [16]已未(疑误),崖州司户李德裕去世。 [17]山南西道节度使郑涯奏取扶州。 [17]山南西道节度使郑涯奏告朝廷已从吐蕃手中攻取扶州。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是知名作家司马光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历史小说,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资治通鉴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