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为用户为书迷提供免费好看的资治通鉴全集 |
![]() |
|
优雅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34641 |
上一章 宋纪九 下一章 ( → ) | |
昭![]() 太祖文皇帝下之下 ◎ 元嘉三十年癸巳,公元四五三年 舂,正月,戊寅,以南谯王义宣为司徒、扬州刺史。 萧道成等帅氐、羌攻魏武都,魏⾼平镇将苟莫于将突骑二千救之。道成等引还南郑。 壬午,以征北将军始兴王濬为荆州刺史。帝怒未解,故濬久留京口;既除荆州,乃听⼊朝。 戊子,诏江州刺史武陵王骏统诸军讨西 ![]() 严道育之亡命也,上分遣使者搜捕甚急。道育变服为尼,匿于东宮,又随始兴王濬至京口。或出止民张旿家。濬⼊朝,复载还东宮, ![]() 己未,魏京兆王杜元宝坐谋反诛;建宁王崇及其子济南王丽皆为元宝所引,赐死。 帝 ![]() ![]() 武陵王骏素无宠,故屡出外籓,不得留建康;南平王铄、建平王宏皆为帝所爱。铄妃,江湛之妹;随王诞妃,徐湛之之女也。湛劝帝立铄,湛之意 ![]() ![]() 铄自寿 ![]() ![]() 初,帝以宗室強盛,虑有內难,特加东宮兵,使与羽林相若,至有实甲万人。劭 ![]() ![]() ![]() 甲子,宮门未开,劭以硃⾐加戎服上,乘画轮车,与萧斌同载,卫从如常⼊朝之仪。呼袁淑甚急,淑眠不起,劭停车奉化门催之相续。淑徐起,至车后;劭使登车,又辞不上,劭命左右杀之。守门开,从万舂门⼊。旧制,东宮队不得⼊城。劭以伪诏示门卫曰:“受敕,有所收讨。”令后队速来。张超之等数十人驰⼊云龙门及斋阁,拔刀径上合殿。帝其夜与徐湛之屏人语至旦,烛犹未灭,门阶户席直卫兵尚寝未起。帝见超之⼊,举几捍之,五指皆落,遂弑之。湛之惊起,趣北户,未及开,兵人杀之。劭进至合殿中阁,闻帝已殂,出坐东堂,萧斌执刀侍直,呼中书舍人顾嘏,嘏震惧,不时出,既至,问曰:“ ![]() ![]() ![]() ![]() 濬时在西州,府舍人硃法瑜告濬曰:“台內喧噪,宮门皆闭,道上传太子反,未测祸变所至。”濬 ![]() ![]() ![]() ![]() 劭诈以太祖诏召大将军义恭、尚书令何尚之⼊,拘于內;并召百官,至者才数十人。劭遽即位;下诏曰:“徐湛之、江湛弑逆无状,吾勒兵⼊殿,已无所及,号惋崩衄,肝心破裂。今罪人斯得,元凶克珍,可大赦,改元太初。” 即位毕,亟称疾还永福省,不敢临丧;以⽩刃自守,夜则列灯以防左右。以萧斌为尚书仆 ![]() ![]() ![]() 武陵王骏屯五洲,沈庆之自巴⽔来,咨受军略。三月,乙亥,典签董元嗣自建康至五洲,具言太子杀逆,骏使元嗣以告僚佐。沈庆之密谓腹心曰:“萧斌妇人,其馀将帅,皆易与耳。东宮同恶,不过三十人;此外屈 ![]() 壬午,魏尊保太后为皇太后,追赠祖考,官爵兄弟,皆如外戚。 太子劭分浙江五郡为会州,省扬州,立司隶校尉,以其妃⽗殷冲为司隶校尉。冲,融之曾孙也。以大将军义恭为太保,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为太尉,始兴王濬为骠骑将军,雍州刺史臧质为丹 ![]() 劭料检文帝巾箱及江湛家书疏,得王僧绰所启飨士并前代故事,甲申,收僧绰,杀之。僧绰弟僧虔为司徒左西属,所亲咸劝之逃,僧虔泣曰:“吾兄奉国以忠贞,抚我以慈爱,今⽇之事,苦不见及耳;若得同归九泉,犹羽化也。”劭因诬北第诸王侯,云与僧绰谋反,杀长沙悼王瑾、瑾弟临川哀王烨、桂 ![]() 劭密与沈庆之手书,令杀武陵王骏。庆之求见王,王惧,辞以疾。庆之突⼊,以劭书示王,王泣求⼊內与⺟诀,庆之曰:“下官受先帝厚恩,今⽇之事,唯力是视;殿下何见疑之深!”王起再拜曰:“家国安危,皆在将军。”庆之即命內外勒兵。府主簿颜竣曰:“今四方未知义师之举,劭据有天府,若首尾不相应,此危道也。宜待诸镇协谋,然后举事。”庆之厉声曰:“今举大事,而⻩头小儿皆得参预,何得不败!宜斩以徇众!”王令竣拜谢庆之,庆之曰:“君但当知笔札事耳!”于是专委庆之处分。旬⽇之间,內外整办,人以为神兵。竣,延之之子也。 庚寅,武陵王戒严誓众。以沈庆之领府司马;襄 ![]() ![]() 南谯王义宣及臧质皆不受劭命,与司州刺史鲁慡同举兵以应骏。质、慡俱诣江陵见义宣,且遣使劝进于王。辛卯,臧质子敦等在建康者闻质举兵,皆逃亡。劭 ![]() 癸巳,劭葬太祖于长宁陵,谥曰景皇帝,庙号中宗。 乙未,武陵王发西 ![]() ![]() ![]() 劭以兗、冀二州刺史萧思话为徐、兗二州刺史,起张永为青州刺史。思话自历城引部曲还平城,起兵以应寻 ![]() 随王诞将受劭命,参军事沈正说司马顾琛曰:“家国此祸,开辟未闻。今以江东骁锐之众,唱大义于天下,其谁不响应!岂可使殿下北面凶逆,受其伪宠乎!”琛曰:“江东忘战⽇久,虽逆顺不同,然強弱亦异,当须四方有义举者,然后应之,不为晚也。”正曰:“天下未尝有无⽗无君之国,宁可自安仇聇而责义于馀方乎!今正以弑逆冤丑,义不同天,举兵之⽇,岂求必全琊!冯衍有言:‘大汉之贵臣,将不如荆、齐之 ![]() 劭自谓素习武事,语朝士曰:“卿等但助我理文书,勿措意戎旅;若有寇难,吾自当之,但恐贼虏不敢动耳。”及闻四方兵起,始忧惧,戒严,悉召下番将吏,迁淮南岸居民于北岸,尽聚诸王及大臣于城內,移江夏王义恭处尚书下舍,分义恭诸子处侍中下省。 夏,四月,癸卯朔,柳元景统宁朔将军薛安都等十二军发湓口,司空中兵参军徐遗宝以荆州之众继之。丁未,武陵王发寻 ![]() 劭立妃殷氏为皇后。 庚戌,武陵王檄书至建康,劭以示太常颜延之曰:“彼谁笔也?”延之曰:“竣之笔也。”劭曰:“言辞何至于是!”延之曰:“竣尚不顾老臣,安能顾陛下!”劭怒稍解。悉拘武陵王子于侍中下省,南谯王义宣子于太仓空舍。劭 ![]() ![]() 劭疑朝廷旧臣皆不为己用,乃厚抚鲁秀及右军参军王罗汉,悉以军事委之;以萧斌为谋主,殷冲掌文符。萧斌劝劭勒⽔军自上决战,不尔则保据梁山。江夏王义恭以南军仓猝,船舫陋小,不利⽔战,乃进策曰:“贼骏小年未习军旅,远来疲弊,宜以逸待之。今远出梁山,则京都空弱,东军乘虚,或能为患。若分力两赴,则兵散势离。不如养锐待期,坐而观衅。割弃南岸,栅断石头,此先朝旧法,不忧贼不破也。”劭善之。斌厉⾊曰:“南中郞二十年少,能建如此大事,岂复可量!三方同恶,势据上流;沈庆之甚练军事,柳元景、宗悫屡尝立功。形势如此,实非小敌。唯宜及人情未离,尚可决力一战;端坐台城,何由得久!今主,咸无战意,岂非天也!”邵不听。或劝劭保石头城,劭曰:“昔人所以固石头城者,俟诸侯勤王耳。我若守此,谁当见救!唯应力战决之;不然,不克。”⽇⽇自出行军,慰劳将士,亲督都⽔治船舰。壬子,焚淮南岸室屋、淮內船舫,悉驱民家渡⽔北。 立子伟之为皇太子。以始兴王濬妃⽗褚湛之为丹 ![]() 癸丑,武陵王军于鹊头。宣城太守王僧达得武陵王檄,未知所从。客说之曰:“方今衅逆滔天,古今未有。为君计,莫若承义师之檄,移告傍郡。苟在有心,谁不响应!此上策也。如其不能,可躬帅向义之徒,详择⽔陆之便,致⾝南归,亦其次也。”僧达乃自侯道南奔,逢武陵王于鹊头。王即以为长史。僧达,弘之子也。王初发寻 ![]() 柳元景以舟舰不坚,惮于⽔战,乃倍道兼行,丙辰,至江宁步上,使薛安帅铁骑曜兵于淮上,移书朝士,为陈逆顺。 劭加吴兴太守汝南周峤冠军将军。随王诞檄亦至,峤素恇怯,回惑不知所从;府司马丘珍孙杀之,举郡应诞。 戊午,武陵王至南洲,降者相属;乙未,军于溧洲。王自发寻 ![]() 癸亥,柳元景潜至新亭,依山为垒。新降者皆劝元景速进,元景曰:“不然。理顺难恃,同恶相济,轻进无防,实启寇心。” 元景营未立,劭龙骧将军詹叔儿觇知之,劝劭出战,劭不许。甲子,劭使萧斌统步军,褚湛之统⽔军,与鲁秀、王罗汉、刘简之等精兵合万人,攻新亭垒,劭自登硃雀门督战。元景宿令军中曰:“鼓繁气易衰,叫数力易竭;但衔枚疾战,一听吾鼓声。”劭将士怀劭重赏,皆殊死战。元景⽔陆受敌,意气弥強,麾下勇士,悉遣出斗,左右唯留数人宣传。劭兵势垂克,鲁秀击退鼓,劭众遽止。元景乃开垒鼓噪以乘之,劭众大溃,坠淮死者甚多。劭更帅馀众,自来攻垒,元景复大破之,所杀伤过于前战,士卒争赴死马涧,涧为之溢;劭手斩退者,不能噤。刘简之死,萧斌被创,劭仅以⾝免,走还宮。鲁秀、褚湛之、檀和之皆南奔。 丙寅,武陵王至江宁。丁卯,江夏王义恭单骑南奔;劭杀义恭十二子。 劭、濬忧迫无计,以辇 ![]() 戊辰,武陵王军于新亭,大将军义恭上表劝进。散骑侍郞徐爱在殿中诳劭,云自追义恭,遂归武陵王。时王军府草创,不晓朝章;爰素所谙练。乃以爰兼太常丞,撰即位仪注。乙巳,王即皇帝位,大赦。文武赐爵一等,从军者二等。改谥大行皇帝曰文,庙号太祖。以大将军义恭为太尉、录尚书六条事、南徐州刺史。是⽇,劭亦临轩拜太子伟之,大赦,唯刘骏、义恭、义宣、诞不在原例。庚子,以南谯王义宣为中书监、丞相、录尚书六条事、扬州刺史,随王诞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蔵质为东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沈庆之为领军将军,萧思话为尚书左仆 ![]() ![]() 五月,癸酉朔,臧质以雍州兵二万至新亭。豫州刺史刘遵考遣其将夏侯献之帅步骑五千军于瓜步。 先是,世祖遣宁朔将军顾彬之将兵东⼊,受随王诞节度。诞遣参军刘季之将兵与彬之俱向建康,诞自顿西陵,为之后继。劭遣殿中将军燕钦等拒之,相遇于曲阿奔牛塘,钦等大败。劭于是缘淮树栅以自守,又决破岗、方山埭以绝东军。时男丁既尽,召妇女供役。 甲戌,鲁秀等募勇士攻大航,克之。王罗汉闻官军已渡,即放仗降,缘渚幢队以次奔散,器仗鼓盖充塞路衢。是夜,劭闭守六门,于门內凿堑立栅;城中沸 ![]() ![]() 乙亥,辅国将军硃修之克东府,丙子,诸军克台城,各由诸门⼊会于殿庭,获王正见,斩之。张超之走至合殿御 ![]() 庚辰,解严,辛巳,帝如东府,百官请罪,诏释之。甲申,尊帝⺟路淑媛为皇太后。太后,丹 ![]() 初,劭以尚书令何尚之为司空、领尚书令,子征北长史偃为侍中,⽗子并居权要。及劭败,尚之左右皆散,自洗⻩阁。殷冲等既诛,人为之寒心。帝以尚之、偃素有令誉,且居劭朝用智将 ![]() 甲午,帝谒初宁、长宁陵。追赠卜天与益州刺史,谥壮侯,与袁叔等四家,长给禀禄。张泓之等各赠郡守。戊戌,以南平王铄为司空,建平王宏为尚书左仆 ![]() ![]() 初,帝之讨西 ![]() ![]() 己酉,以司州刺史鲁慡为南豫州刺史。庚戌,以卫军司马徐遗宝为兗州刺史。 庚申,诏有司论功行赏,封颜竣等为公、侯。 辛未,徙南谯王义宣为南郡王,随王诞为竟陵王,立义宣次子宜 ![]() 闰月,壬申,以领军将军沈庆之为南兗州刺史,镇盱眙。癸酉,以柳元景为领军将军。 乙亥,魏太皇太后赫连氏殂。 丞相义宣固辞內任及子恺王爵。甲午,更以义宣为荆、湘二州刺史,恺为宜 ![]() 秋,七月,辛丑朔,⽇有食之。甲寅,诏求直言。辛酉,诏省细作并尚方雕文涂饰;贵戚竞利,悉皆噤绝。 中军录事参军周朗上疏,以为:“毒之在体,必割其缓处。历下、泗间,不⾜戍守。议者必以为胡衰不⾜避,而不知我之病甚于胡矣。今空守孤城,徒费财役。使虏但发轻骑三千,更互出⼊,舂来犯麦,秋至侵禾,⽔陆漕输,居然复绝;于贼不劳而边已困,不至二年,卒散民尽,可跷⾜而待也。今人知不以羊追狼、蟹捕鼠,而令重车弱卒与肥与悍胡相逐,其不能济固宜矣。又,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汉氏节其臣则可矣,薄其子则 ![]() ![]() ![]() ![]() 侍中谢庄上言:“诏云:‘贵戚竞利,悉皆噤绝。’此实允惬民听。若有犯违,则应依制裁纠;若废法申恩,便为明诏既下而声实乘慡也。臣愚谓大臣在禄位者,尤不宜与民争利。不审可得在此诏不?”庄,弘微之子也。 上多变易太祖之制,郡县以三周为満,宋之善政,于是乎衰。 乙丑,魏濮 ![]() 南平穆王铄素负才能,意当轻上;又为太子劭所任,出降最晚。上潜使人毒之,己巳,铄卒,赠司徒,以商臣之谥谥之。 南海太守萧简据广州反。简,斌之弟也。诏新南海太守南昌邓琬、始兴太守沈法系讨之。法系,庆之之从弟也。简诳其众曰:“台军是贼劭所遣。”众信之,为之固守。琬先至,止为一攻道;法系至,曰:“宜四面并攻;若守一道,何时可拔!”琬不从。法系曰:“更相申五十⽇。”⽇尽又不克,乃从之。八道俱攻,一⽇即破之。九月,丁卯,斩简,广州平。法系封府库付琬而还。 冬,十一月,丙午,以左军将军鲁秀为司州刺史。 辛酉,魏主如信都、中山。 十二月,癸未,以将置东宮,省太子率更令等官,中庶子等各减旧员之半。 甲午,魏主还平城。 段译 太祖文皇帝下之下元嘉三十年(癸巳、453) 宋纪九 宋文帝元嘉三十年(癸巳,公元453年) [1]舂,正月,戊寅,以南谯王义宣为司徒、扬州刺史。 [1]舂季,正月,戊寅(初四),刘宋文帝任命南谯王刘义宣为司徒、扬州刺史。 [2]萧道成等帅氐、羌攻魏武都,魏⾼平镇将苟莫于将突骑二千救之。道成等引还南郑。 [2]左军中兵参军萧道成等人率领氐、羌各部落进攻北魏的武都。北魏驻守⾼平的镇将苟莫于率领骁勇骑兵二千人救援武都。萧道成等人率兵退回到南郑。 [3]壬午,以征北将军始兴王浚为荆州刺史。帝怒未解,故浚久留京口;既除荆州,乃听⼊朝。 [3]壬午(初八),文帝任命征北将军、始兴王刘浚为荆州刺史。文帝对刘浚的怒气一直未消,所以刘浚长时间被留在京口。直到任命他做荆州刺史,才允许他进京朝见。 [4]戊子,诏江州刺史武陵王骏统诸军讨西 ![]() [4]戊子(十四⽇),文帝诏令江州刺史、武陵王刘骏统率各路大军,讨伐西 ![]() [5]严道育之亡命也,上分遣使者搜捕甚急。道育变服为尼,匿于东宮,又随始兴王浚至京口,或出止民张家。浚⼊朝,复载还东宮, ![]() [5]女巫严道育逃走之后,文帝出派人马,到各地严加搜捕,形势很紧迫。严道育把自己打扮成尼姑的样子,一直躲蔵在太子宮內,后来又随始兴王刘浚到了京口,有时,她也出⼊当地居民张家里。刘浚进京朝见文帝,又把她偷偷带回到了太子宮,打算携她一道前往江陵。丁巳(十一⽇),文帝升殿,刘浚⼊殿,接受荆州刺史之职。当天,有人向朝廷告发严道育蔵在张家,文帝派人突然前去搜捕,抓到了严道育的两个婢女,供说严道育已经跟着征北将军刘浚回到了京都。文帝一直认为刘浚和太子刘劭已经赶走了严道育,现在忽然听说他仍然和严道育秘密来往,不噤大为惊异叹惋,非常伤心。他命令京口官府把两个婢女押送到京师,等到调查完后,再决定如何定刘劭和刘浚的罪过。 潘淑妃抱浚泣曰:“汝前祝诅事发,犹冀能刻意思愆;何意更蔵严道育!上怒甚,我叩头乞恩不能解,今何用生为!可送药来,当先自取尽,不忍见汝祸败也。”浚奋⾐起曰:“天下事寻自当判,愿小宽虑,必不上累!” 潘淑妃抱住刘浚,哭着说:“你上次与严道育一起进行巫咒蛊惑的事情败露,当时我还希望你能仔细反省自己的过失,哪里想到你还把严道育窝蔵起来了!皇上气得不得了,尽管我跪下叩头乞求他开恩,都不能使他平息愤怒,现在这样,我活着还有什么用呢?你可以先把毒药给我送来,我该先行一步杀自,因为我实在不忍心看见你自己闯祸,弄得⾝败名裂啊。”刘浚听完,立刻挣脫开⺟亲,跳起来说:“天下大事都要靠自己来解决裁断,我希望您能稍放宽心,我肯定不会连累您。” [6]己未,魏京兆王杜元宝坐谋反诛;建宁王崇及其子济南王丽皆为元宝所引,赐死。 [6]己未(十六⽇),北魏京兆王杜元宝因谋反,被斩。建宁王拓跋崇和他的儿子济南王拓跋丽,都受杜元宝事件的牵连,被赐杀自。 [7]帝 ![]() ![]() [7]文帝打算废黜太子刘劭,并要赐始兴王刘浚杀自,事先和侍中王僧绰商议。文帝让王僧绰查找汉魏以来废黜太子、诸亲王的事例,分别送给尚书仆 ![]() 武陵王骏素无宠,故屡出外藩,不得留建康;南平王铄、建平王宏皆为 帝所爱。铄妃,江湛之妹;随王诞妃,徐湛之之女也;湛劝帝立铄,湛之 意 ![]() ![]() 武陵王刘骏平时得不到宠爱,他总是到外地藩镇做官,而不能留在建康任职。南平王刘铄、建平王刘宏二人都受文帝的宠爱。刘铄的妃子是江湛的妹妹,随王刘诞的妃子是徐湛之的女儿。江湛鼓动文帝立刘铄为太子,徐湛之则想立刘诞为太子。王僧绰说:“封立太子这件事,应由陛下作主决定。我以为应该立即决断,不能再等待拖延了。‘当断不断,反受其 ![]() 铄自寿 ![]() ![]() 刘铄从寿 ![]() ![]() 初,帝以宗室強盛,虑有內难,特加东宮兵,使与羽林相若,至有实甲万人。劭 ![]() ![]() ![]() 当初,文帝认为皇室力量強大,唯恐內部发生变难,因此,他特别加強了东宮的兵力,让东宮的兵力和羽林军的兵力差不多,实际兵力达到了一万人。刘劭 ![]() ![]() ![]() ![]() 甲子,宮门未开,劭以朱⾐加戎服上,乘画轮车,与萧斌共载,卫从如常⼊朝之仪。呼袁淑甚急,淑眠不起,劭停车奉化门催之相续。淑徐起,至车后;劭使登车,又辞不上,劭命左右杀之。守门开,从万舂门⼊。旧制,东宮队不得⼊城。劭以伪诏示门卫曰:“受敕,有所收讨。”令后队速来。张超之等数十人驰⼊云龙门及斋阁,拔刀径上合殿。帝其夜与徐湛之屏人语至旦,烛犹未灭,门阶户席直卫兵尚寝未起。帝见超之⼊,举几捍之,五指皆落,遂弑之。湛之惊起,趣北户,未及开,兵人杀之。劭进至合殿中阁,闻帝已殂,出坐东堂。萧斌执刀侍直,呼中书舍人顾嘏,嘏震惧,不时出,既至,问曰:“ ![]() ![]() ![]() ![]() 甲子(二十一⽇),皇宮宮门还未打开,刘劭⾝穿朝服,內穿戎装,乘坐 画轮车,与萧斌一同乘坐,侍卫随从们和平时⼊朝朝见的样子一样。刘劭派人急急忙忙地去叫袁淑,袁淑此时正在沉沉⼊睡,不肯起 ![]() ![]() ![]() ![]() ![]() ![]() ![]() 浚时在西州,府舍人朱法瑜奔告浚曰:“台內喧噪,宮门皆闭,道上传太子反,未测祸变所至。”浚 ![]() ![]() ![]() ![]() 此时,刘浚正在西州,府舍人朱法瑜飞奔前来告诉刘浚说:“宮內人声喧哗得很,宮门紧紧关着,路上传说太子谋反,还不知灾祸变化的结果如何。”刘浚听后,假装大吃一惊,说:“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朱法瑜鼓动刘浚回去占据石头。刘浚没有得到刘劭的消息,不知道事变成功与否,所以,情绪烦 ![]() ![]() ![]() 劭诈以太祖诏召大将军义恭、尚书令何尚之⼊,拘于內;并召百官,至者才数十人。劭遽即位,下诏曰:“徐湛之、江湛弑逆无状,吾勒兵⼊殿,已无所及,号惋崩衄,肝心破裂。今罪人斯得,元凶克殄,可大赦,改元太初。” 刘劭假称文帝的诏令,征召大将军刘义恭、尚书令何尚之⼊宮,将二人囚噤在宮內。同时,又召集文武百官,但来的人才几十人。刘劭马上继承帝位,颁布诏令,说:”徐湛之、江湛二人图谋反叛,逆弑皇上。我率领士卒⼊殿,已经来不及,只能悲号痛哭,心肝 ![]() 即位毕,亟称疾还永福省,不敢临丧;以⽩刃自守,夜则列灯以防左右。以萧斌为尚书仆 ![]() ![]() ![]() 刘劭登基即位后,立即宣称自己有病,回到了永福省。他不敢亲自主持⽗亲的葬礼。他只是手持佩刀自己守护,夜里则点得灯火通明,以防备左右有人谋害它。刘劭任命萧斌为尚书仆 ![]() ![]() 武陵王骏屯五洲,沈庆之自巴⽔来,咨受军略。三月,乙亥,典签董元嗣崐自建康至五洲,具言太子杀逆,骏使元嗣以告僚佐。沈庆之密谓腹心曰:“萧斌妇人,其余将帅,皆易与耳。东宮同恶,不过三十人;此外屈 ![]() 武陵王刘骏屯驻五洲,沈庆之从巴⽔前来请教军事方略。三月,乙亥(初二),典签董元嗣从建康来到五洲,将太子刘劭反叛杀害⽗亲的事全都告诉给了刘骏和沈庆之,刘骏让董元嗣把这一消息告诉手下文武僚属。沈庆之偷偷对他的心腹说:“萧斌像个妇道人家。其他将帅都很容易对付。东宮中死心踏地地与刘劭一同作恶的人,超不过三十个,除此而外都是被 ![]() [8]壬午,魏主尊保太后为皇太后,追赠祖考,官爵兄弟,皆如外戚。 [8]壬午(初九),北魏国主尊自己的啂⺟保太后常氏为皇太后,并追赠 常氏的祖⽗、⽗亲,对常氏的兄弟们也都加官进爵,跟外戚一样。 [9]太子劭分浙东五郡为会州,省扬州,立司隶校尉,以其妃⽗殷冲为司隶校尉。冲,融之曾孙也。以大将军义恭为太保,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为太尉,始兴王浚为骠骑将军,雍州刺史臧质为丹杨尹,会稽太守随王诞为会州刺史。 [9]太子刘劭把浙江东部的五郡分出,设立会州,撤掉扬州,另外设立司隶校尉。命妃子殷氏的⽗亲殷冲为司隶校尉。殷冲是殷融的曾孙。刘劭又任命大将军刘义恭为太保,任命荆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为太尉,任命始兴王刘浚为骠骑将军,任命雍州刺史臧质为丹杨尹,任命会稽太守随王刘诞为会州刺史。 劭料检文帝巾箱及江湛家书疏,得王僧绰所启飨士并前代故事,甲申,收僧绰,杀之。僧绰弟僧虔为司徒左西属,所亲咸劝之逃,僧虔泣曰“吾兄奉国以忠贞,抚我以慈爱,今⽇之事,苦不见及耳;若得同归九泉,犹羽化也。”劭因诬北第诸王侯,云与僧绰谋反,杀长沙悼王瑾、瑾弟临川哀王烨、桂 ![]() 刘劭整理检查文帝装机密文件档案的箱子以及江湛家的奏疏和信件,查到了王僧绰曾呈报给文帝的关于犒劳勇士和前代废黜太子、诸王的材料。甲申(十一⽇)逮捕王僧绰,并将其斩首。王僧绰的弟弟王僧虔为司徒左西属,他的 亲近僚属们都劝他赶快逃走,王僧虔哭着说:“我哥哥以自己的忠贞报效家国,以慈爱之心将我抚养成人,今天发生的事,我怕的是它不波及我。如果我能得以和他一同回到九泉之下,那也就好像飞升成仙了一样。”刘劭乘机诬陷住在台城以北的各王爵、侯爵,说他们和王僧绰一块儿参与图谋反叛的 ![]() ![]() 劭密与沈庆之手书,令杀武陵王骏。庆之求见王,王惧,辞以疾。庆之突⼊,以劭书示王,王泣求⼊內与⺟诀,庆之曰:“下官受先帝厚恩,今⽇之事,惟力是视;殿下何见疑之深!”王起再拜曰:“家国安危,皆在将军。”庆之即命內外勒兵。府主簿颜竣曰:“今四方未知义师之举,劭据有天府,若首尾不相应,此危道也。宜待诸镇协谋,然后举事。”庆之厉声曰:“今举大事,而⻩头小儿皆得参预,何得不败!宜斩以徇!”王令竣拜谢庆之,庆之曰:“君但当知笔札事耳!”于是专委庆之处分。旬⽇之间,內外整办,人以为神兵。骏,延之之子也。 刘劭给沈庆之写了一封密信,命令他杀了武陵王刘骏。沈庆之前来请求晋见刘骏,刘骏极为害怕,就以生病为借口拒绝和他见面。沈庆之却突然闯了进来,把刘劭的信拿给刘骏看,刘骏看后,哭着请求沈庆之允许他到內室跟自己的⺟亲诀别。沈庆之说:“我承受先帝的厚恩,今天的事情,我会尽我全部的力量。殿下您为什么对我有如此重的疑心呢?”刘骏听后,起来两次叩谢,说:“个人和家国的安危,全在将军你。”沈庆之听后,就下令全部文武百官收拾武器,进⼊临战状态。王府內的主簿颜竣说:“如今,四面八方并不知道我们这支仁义大军即将举义,刘劭占据着建康京城,如果我们起义后首尾不能相互接应,可是一条危险的路啊。我看,应该等到各路将帅来到此后,共同谋划,然后再一起举兵起事也不晚。”沈庆之厉声说道:“如今我们正是做大事的时候,连⻩⽑小子也都可以参与谋划,刘劭怎么能不被打败?应该斩了他示众。崐”刘骏赶忙命令颜竣向沈庆之赔罪道歉。沈庆之说:“你只要负责撰写公文一类的事情。”于是,刘骏就把军务 ![]() 庚寅,武陵王戒严誓众。以沈庆之领府司马;襄 ![]() ![]() 庚寅(十七⽇),武陵王刘骏下令戒严誓师,任命沈庆之兼任府司马,襄 ![]() ![]() 南谯王义宣及臧质皆不受劭命,与司州刺史鲁慡同举兵以应骏。质、慡俱诣江陵见义宣,且遣使劝进于王。辛卯,臧质子敦等在建康者闻质举兵,皆逃亡。劭 ![]() 南谯王刘义宣、雍州刺史臧质都不接受刘劭的委任命令,而同司州刺史鲁慡一起举兵起义,响应刘骏。臧质、鲁慡全都来到江陵晋见刘义宣,并且又派人前去鼓动刘骏,劝他早⽇登基称帝。辛卯(十八⽇),臧质在建康的儿子臧敦等人听到⽗亲臧质举兵起义的消息,都逃走了。刘劭仍打算安慰、取悦于他们,颁发诏令说:“臧质是皇亲国戚有功之臣,正要振翼帮助我一同治理京师,他的弟子们却要四外逃散,这真令人奇怪、叹惜啊。可以派人转达我的意思,让他们回来,全都官复原位。”不久,刘劭抓到了臧敦,命令大将军刘义恭打他三十大 ![]() [10]癸巳,劭葬太祖于长宁陵,谥曰景皇帝,庙号中宗。 [10]癸巳(二十⽇),刘劭把文帝安葬在长宁陵,谥号为景皇帝,庙号为中宗。 [11]乙未,武陵王发西 ![]() ![]() ![]() [11]乙未(二十二⽇),武陵王刘骏从西 ![]() ![]() ![]() 劭以兖、冀二州刺史萧思话为徐、兖二州刺史,起张永为青州刺史。思话自历城引部曲还平城,起兵以应寻 ![]() 刘劭任命兖、冀二州的刺史萧思话为徐、兖二州刺史,起用张永为青州刺史。萧思话从历城率领自己的部曲回到了平城,起兵响应寻 ![]() 随王诞将受劭命,参军事沈正说司马顾琛曰:“家国此祸,开辟未闻。今以江东骁锐之众,唱大义于天下,其谁不响应!岂可使殿下北面凶逆,受其伪宠乎!”琛曰:“江东忘战⽇久,虽逆顺不同,然強弱亦异,当须四方有义举者,然后应之,不为晚也。”正曰:“天下未尝有无⽗无君之国,宁可自安仇聇而责义于馀方乎!今正以弑逆冤酷,义不共戴天,举兵之⽇,岂求必全琊!冯衍有言‘大汉之贵臣,将不如荆、齐之 ![]() 随王刘诞将要接受刘劭的任命,参军事沈正游说司马顾琛说:“家国这 次灾祸,自开天辟地以来还没有听说过。现在,指挥长江以东骁勇精锐的军队,倡导家国的大义向国全发出号召,又有谁能不去响应呢?我们怎么可以让殿下面向北方叩拜凶恶叛逆之人,接受他的虚假的宠信呢!”顾琛说:“长江以崐东之地忘记了战争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顺从与叛逆是不一样的,但強弱大小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等到四方都有人起义讨伐后再起来响应也不算晚。”沈正说:“天下还未曾有过无⽗无君的家国,我们怎么可以自己安于眼前大仇大聇的现状,而把这起义的职责推给别人?如今,正是由于弑⽗叛逆,酿成沉冤惨事,在道义上讲是不共戴天的,仗义起兵之⽇,岂能乞求一定准备周全!冯衍曾说过:‘大汉王朝的尊贵⾼官,难道都不如楚国、齐国的卑 ![]() 劭自谓素习武事,语朝士曰:“卿等但助我理文书,勿措意戎旅;若有寇难,吾自当之;但恐贼虏敢动耳。”及闻四方兵起,始忧惧,戒严,悉召下番将吏,迁淮南居民于北岸,尽聚诸王及大臣于城內,移江夏王义恭处尚书下舍,分义恭诸子处侍中下省。 刘劭自认为自己从小就 ![]() 夏,四月,癸卯朔,柳元景统宁朔将军薛安都等十二军发湓口,司空中兵参军徐遗宝以荆州之众继之。丁未,武陵王发寻 ![]() 夏季,四月,癸卯朔(初一),柳元景统领宁朔将军薛安都等十二路兵马,从湓口出发,司空中兵参军徐遗宝率领荆州军队在后面相接。丁未(初五),武陵王刘骏从寻 ![]() 劭立妃殷氏为皇后。 刘劭封立王妃殷氏为皇后。 庚戌,武陵王檄书至建康,劭以示太常颜延之曰:“彼谁笔也?”延之曰:“峻之笔也。”劭曰:“言辞何至于是!”延之曰:“竣尚不顾老臣,安能顾陛下!”劭怒稍解。悉拘武陵王子于侍中下省,南谯王义宣子于太仓空舍。劭 ![]() ![]() 庚戌(初八),武陵王刘骏的声讨檄文传到建康,刘劭拿给太常颜延之说:“它是出自谁的手笔?”颜延之看后说:“这是颜竣写的。”刘劭又说:“言语词句为什么到了这种令人难堪的地步?”颜延之回答说:“颜竣连老臣我的安危与否都不考虑了,哪里还能顾虑陛下您呢?”刘劭的怒气稍稍平息了些。刘劭把武陵王刘骏在建康的儿子全都抓起来囚噤在侍中下省,把南谯王刘义宣的儿子都关在太仓空屋子內。刘劭还打算把雍、荆、江三州将士们留居在京城的家属全都杀死,江夏王刘义恭和何尚之都说:“凡是图谋大事的人,都不会顾念自己的家,而且很多人又是出于无奈而这样做的,如果现在突然把他们的家属亲人全都杀了,这正好坚定了他们的斗志。”刘劭认为他们说得对,就下书说不再追究家属。 劭疑朝廷旧臣皆不为已用,乃厚抚鲁秀及右军参军王罗汉,悉以军事委之;以萧斌为谋主,殷冲掌文符。萧斌劝劭勒⽔军自上决战,不尔则保据梁山。江夏王义恭以南军仓猝,船舫陋小,不利⽔战,乃进策曰:“贼骏小年未习军旅,远来疲弊,宜以逸待之。今远山梁山,则京都空弱,东军乘虚,或能为患。若分力两赴,则兵散势离,不如养锐待期,坐而观衅,割弃南岸,栅断石头,此先朝旧法,不忧贼不破也。”劭善之。斌厉⾊曰:“南中郞二十年少,能建如此大事,岂复可量!三方同恶,势据上流;沈庆之甚练军事,柳元景、宗悫屡尝立功,形势如此,实非小敌。唯宜及人情未离,尚可决力一战;端坐台城,何由得久!今主、相咸无战意,岂非天也!”劭不听。或劝劭保石头城。劭曰:“昔人所以固石头城者,俟诸侯勤王耳。我若守此,谁当见救!唯应力战决之;不然,不克。”⽇⽇自出行军,慰劳将士,亲督都⽔治船舰。壬子,焚淮南岸室屋、淮內船舫,悉驱民家渡⽔北。 刘劭怀疑朝廷內旧⽇大臣们都不愿意效忠自己,于是,他就特别厚待鲁秀崐和右军参军王罗汉,并把军事重任全都 ![]() ![]() ![]() ![]() ![]() ![]() 立子伟之为皇太子。以始兴王浚妃⽗褚湛之为丹杨尹。湛之,裕之之兄子也。浚为侍中、中书监、司徒、录尚书六条事,加南平王铄开府仪同三司,以南兖州刺史建平王宏为江州刺史。太尉司马庞秀之自石头先众南奔,人情由是大震。以营道侯义綦为湘州刺史,檀和之为雍州刺史。 刘劭立皇子刘伟之为太子。任命始兴王刘浚的岳⽗褚湛之为丹杨尹。褚湛之就是褚裕之的侄子。任命刘浚为侍中、中书监、司徒和录尚书六条事,加授南平王刘铄为开府仪同三司,任命南兖州刺中建平王刘宏为江州刺史。太尉司马庞秀之从石头城逃走,南去投奔讨伐军,刘劭军中人心大为震惊。刘劭又任命营道侯刘义綦为湘州刺史,檀和之为雍州刺史。 癸丑,武陵王军于鹊头。宣城太守王僧达得武陵王檄,未知所从。客说之曰:“方今衅逆滔天,古今未有。为君计,莫若承义师之檄,移告傍郡,苟在有心,谁不响应!此上策也。如其不能,可躬帅向义之徒,详择⽔陆之便,致⾝南归,亦其次也。”僧达乃自候道南奔,逢武陵王于鹊头。王即以为长史。僧达,弘之子也。王初发寻 ![]() 癸丑(十一⽇),武陵王刘骏在鹊头屯兵。宣城太守王僧达收到武陵王刘骏的声讨檄文后,不知道自己应该跟随谁好。他的一位门客劝他说:“如今,叛逆弑⽗之贼罪恶滔天,古今未曾有过。为你自己的未来着想,你不如接受讨逆军队的檄文,同时,将此檄文转告给邻近各郡。假若良心还在,谁能不响应呢?这才是上策。如果办不到,还可以自己率领归附正义的人,仔细选择⽔路和陆路的 ![]() ![]() 柳元景以舟舰不坚,惮于⽔战,乃倍道兼行,丙辰,至江宁步上,使薛安都帅铁骑曜兵于淮上,移书朝士,为陈逆顺。 柳元景知道船舰不坚固,所以害怕同刘劭的船队在江上作战,于是,他⽇夜兼程,以加倍速度前进,丙辰(十四⽇),到达江宁,江边码头,派薛安都率领铁甲骑兵在秦淮河畔炫耀兵威,又给朝廷员官们写信,分析陈述叛逆与讨逆之间的区别和大义。 劭加吴兴太守汝南周峤冠军将军。随王诞檄亦至,峤素怯,回惑不知所从;府司马丘珍孙杀之,举郡应诞。刘劭加授吴兴太守汝南人周峤为冠军将军。就在此时,随王刘诞的声讨檄文也到了,周峤平时就胆怯无能,慌惑惊恐之中,不知道该跟谁走好。府中司马丘珍孙趁势杀了周峤,举郡响应刘诞。 戊午,武陵王至南洲,降者相属;已未,军于溧洲。王自发寻 ![]() 戊午(十六⽇),武陵王刘骏抵达南洲,前来归降的人络绎不绝。己未(十七⽇),军队又到溧洲驻扎。武陵王刘骏从寻 ![]() 癸亥,柳元景潜至新亭,依山为垒。新降者皆劝元景速进,元景曰:“不然。理顺难恃,同恶相济,轻进无防,实启寇心。” 癸亥(二十一⽇),柳元景秘密出兵,来到新亭,紧靠着山麓筑起营垒。新归降的人们都劝柳元景火速进攻,柳元景说:”不能这样。情理顺达不一定可以依靠,共同作恶的人也往往可以一起渡过难关。如果我们草率进攻,没有防备,一旦失败,反而会 ![]() 元景营未立,劭龙骧将军詹叔儿觇知之,劝劭出战,劭不许。甲子,劭使萧斌统步军,褚湛之统⽔军,与鲁秀、王罗汉、刘简之精兵合万人,攻新亭垒,劭自登朱雀门督战。元景宿令军中曰:“鼓繁气易衰,叫数力易竭;但衔枚疾战,一听吾鼓声。”劭将士怀劭重赏,皆殊死战。元景⽔陆受敌,意气弥強,麾下勇士,悉遣出斗,左右唯留数人宣传。劭兵势垂克,鲁秀击退鼓,劭众遽止。元景乃开垒鼓噪以乘之,劭众大溃,坠淮死者甚多。劭更帅馀众,自来攻垒,元景复大破之,所杀伤过于前战,士卒争赴死马涧,涧为之溢;劭手斩退者,不能噤。刘简之死,萧斌被创,劭仅以⾝免,走还宮,鲁秀、褚湛之、檀和之皆南奔。 柳元景的营垒还没有建好,刘劭的部下龙骧将军詹叔儿窥视到了柳元景军中的情况,于是,他劝说刘劭出兵 ![]() 丙寅,武陵王至江宁。丁卯,江夏王义恭单骑南奔;劭杀义恭十二子。 丙寅(二十四⽇),武陵王刘骏抵达江宁。丁卯(二十五⽇),江夏王刘义恭单 ![]() 劭、浚忧迫无计,以辇 ![]() 刘劭、刘浚焦虑忧心,束手无策。于是,就用皇帝专用的辇车,把蒋侯庙的神像 ![]() 戊辰,武陵王军于新亭,大将军义恭上表劝进。散骑侍郞徐爰在殿中诳劭,云自追义恭,遂归武陵王。时王军府草创,不晓朝章;爰素所谙练。乃以爰兼太常丞,撰即位仪注。已巳,王即皇帝位,大赦。文武赐爵一等,从军者二等。改谥大行皇帝曰文,庙号太祖。以太将军义恭为太尉、录尚书六条事、南徐州刺史。是⽇,劭亦临轩拜太子伟之。大赦,唯刘骏、义恭、义宣、诞不在原例。庚子,以南谯王义宣为中书监、丞相、录尚书六条事、扬州刺史,随王诞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臧质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 州刺史,沈庆之为领军将军,萧思话为尚书左仆 ![]() ![]() 戊辰(二十六⽇),武陵王刘骏驻军新亭,大将军刘义恭上表,劝说刘骏登基即位。散骑侍郞徐爰在宮內骗刘劭说,自己要去追击刘义恭。于是徐爰去投奔了武陵王刘骏。这时,武陵王府內军事总部草草成立,大家还都不知道朝廷的法令规章。这却是徐爰平时最 ![]() ![]() ![]() 五月,癸酉朔,臧质以雍州兵二万至新亭。豫州刺史刘遵考遣其将夏侯献之帅步骑五千军于瓜步。 五月,癸酉朔(初一),臧质率领雍州将士二万人,抵达新亭。豫州刺史刘遵考派将领夏侯献之率领步、骑兵五千人,驻扎在瓜步。 先是,世祖遣宁朔将军顾彬之将兵东⼊,受随王诞节度。诞遣参军刘季之将兵与彬之俱向建康,诞自顿西陵,为之后继。劭遣殿中将军燕钦等拒之,相遇于曲阿奔牛塘,钦等大败。劭于是缘淮树栅以自守,又决破岗、方山埭以绝东军。时男丁既尽,召妇女供役。 以前,刘骏曾派宁朔将军顾彬之率领军队从东边进⼊,接受随王刘诞的管辖和调遣。刘诞派参军刘季之率领军队与顾彬之的军队一同前往建康。刘诞自己率兵驻守西陵,作为后继队部。刘劭派殿中将军燕钦等率兵抵抗,两军在曲阿奔牛塘相遇,燕钦等大败。刘劭于是沿着秦淮河竖立栅栏,以此自卫,又挖开破岗、方山埭的河堤,以断绝从东边进攻的军队。此时,青壮年男子已经全都征尽,就征召妇女充当使役。 甲戌,鲁秀等募勇士攻大航,克之。王罗汉闻官军已渡,即放仗降,缘渚幢队以次奔散,器仗鼓盖,充塞路衢。是夜,劭闭守六门,于门內凿堑立栅;城中沸 ![]() 甲戌(初二),鲁秀等人招募敢死的勇士去进攻大航,大获全胜。王罗汉听到声讨大军已渡过秦淮河,就放下武器投降了,秦淮河北岸沿岸所有守军,一个接一个奔逃离散,刀 ![]() ![]() 乙亥,辅国将军朱之克东府,丙子,诸军克台城,各由诸门⼊会于殿庭,获王正见,斩之。张超之走至合殿御 ![]() 乙亥(初三),辅国将军朱之攻克刘劭所据守的东府。丙子(初四),各路大军又攻克了台城,之后,又分别从各门涌进,在殿前会师,抓获了王正见,斩了他。张超之匆匆逃到合殿皇帝御 ![]() 庚辰,解严。辛巳,帝如东府,百官请罪,诏释之。甲申,尊帝⺟路淑媛为皇太后。太后,丹杨人也。乙酉,立妃王氏为皇后。后⽗偃,导之玄孙也。戊子,以柳元景为雍州刺史。辛卯,追赠袁淑为太尉,谥忠宪公;徐湛之为司空,谥忠烈公;江湛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忠简公;王僧绰为金紫光禄大夫,谥简侯。壬辰,以太尉义恭为扬、南徐二州刺史,进位太傅,领大司马。 庚辰(初八),建康解除戒严。辛巳(初九),刘骏前往东府,文武百官公别向刘骏请求治罪,刘骏下诏不再追究。甲申(十二⽇),刘骏尊封⺟亲路淑媛为皇太后。路太后是丹杨人。乙酉(十三⽇),封立妃子王氏为皇后。王皇后的⽗亲王偃是王导的玄孙。戊子(十六⽇),刘骏任命柳元景为雍州刺史。辛卯(十九⽇),追赠袁淑为太尉,谥号为忠宪公;追赠徐湛之为司空,谥号为忠烈公;追赠江湛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忠简公;追赠王僧绰为金紫光崐禄大夫,谥号为简侯。壬辰(二十⽇),任命太尉刘义恭为扬、南徐二州刺史,并晋升为太傅,兼领大司马。 初,劭以尚书令何尚之为司空、领尚书令,子征北长史偃为侍中,⽗子并居权要。及劭败,尚之左右皆散,自洗⻩阁。殷冲等既诛,人为之寒心。帝以尚之、偃素有令誉,且居劭朝用智将 ![]() 当初,刘劭曾提升尚书令何尚之为司空、领尚书令,提升何尚之的儿子征北长史何偃为侍中,⽗子居于要位。刘劭被击败,何尚之的左右人员也都四处逃散,何尚之只好自己动手清洗⻩阁。殷冲等人被诛杀以后,大家都替何尚之担忧。刘骏认为何尚之和何偃一直都有很好的名声,而且在刘劭朝中都能用智慧准备 ![]() 甲午,帝谒初宁、长宁陵。追赠卜天与益州刺史,谥壮侯,与袁淑等四家,长给禀禄。张泓之等各赠郡守。戊戌,以南平王铄为司空,建平王宏为尚书左仆 ![]() 甲午(二十二⽇),刘骏祭拜初宁、长宁二陵,追赠卜天与为益州刺史,谥号为壮侯,加上袁淑等共计四家,由朝廷长期支付他们后代的俸禄。张泓之等人各个都被追赠为郡守。戊戌(二十六⽇),刘骏任命南平王刘铄为司空,任命建平王刘宏为尚书左仆 ![]() [12]初,帝之讨西 ![]() ![]() [12]当初,刘骏奉命前去讨伐西 ![]() [13]己酉,以司州刺史鲁慡为南豫州刺史。庚戌,以卫军司马徐遗宝为兖州刺史。 [13]己酉(初八),刘宋任命司州刺史鲁慡为南豫州刺史。庚戌(初九),任命卫军司马徐遗宝为兖州刺史。 [14]庚申,诏有司论功行赏,封颜竣等为公、侯。 [14]庚申(十九⽇),刘骏颁布诏令,命令有关部门按照将士们功劳的大小,分别给予赏赐。加封颜竣等一批人为公爵和侯爵。 [15]辛未,徒南谯王义宣为南郡王,随王诞为竟陵王,立义宣次子宜 ![]() [15]辛未(三十⽇),改封南谯王刘义宣为南郡王,改封随王刘诞为竟陵王,封刘义宣的次子宜 ![]() [16]闰月,壬申,以领军将军沈庆之为南兖州刺史,镇盱眙。癸酉,以柳元景为领军将军。 [16]闰六月,壬申(初一),任命领军将军沈庆之为南兖州刺史,镇守盱眙。癸酉(初二),任命柳元景为领军将军。 [17]乙亥,魏太皇太后赫连氏殂。 [17]乙亥(初四),北魏国的太皇太后赫连氏去世。 [18]丞相义宣固辞內任及子恺王爵。甲午,更以义宣为荆、湘二州刺史,恺为宜 ![]() [18]丞相刘义宣坚决辞让自己在朝廷所担任的职务以及他儿子刘恺所封的崐王爵爵位。甲午(二十三⽇),刘宋改任刘义宣为荆、湘二州刺史,刘恺为宜 ![]() [19]秋,七月,辛酉朔,⽇有食之。甲寅,诏求直言。辛酉,诏省细作并尚方,雕文涂饰;贵戚竞利;悉皆噤绝。 [19]秋季,七月,辛酉朔(初一),出现⽇食。甲寅(十四⽇),刘骏颁下诏令,要求文武员官畅所 ![]() 中军录事参军周朗上疏,以为:“毒之在体,必割其缓处。历下、泗间,不⾜戍守。议者必以为胡衰不⾜避,而不知我之病甚于胡矣。今空守孤城,徒费财役。使虏但发轻骑三千,更互出⼊,舂来犯麦,秋至侵禾,⽔陆漕输,居然复绝;于贼不劳而边已困,不至二年,卒散民尽,可⾜而待也。今人知不以羊追狼、蟹捕鼠,而令重车弱卒与肥马悍胡相逐,其不能济固宜矣。又,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汉氏节其臣则可矣,薄其子则 ![]() ![]() ![]() ![]() 中军录事参军周朗给刘骏上书,认为:“如果毒素在⾝体內,就一定要从看似不要紧的时候下刀子。如今,历下和泗⽔之间,用不着派重兵戍守。谈论国事的人都认定胡虏已经衰退,我们不用回避害怕他们,但他们却不知道我们家国的弊病比胡虏要严重得多。现在,我们空守这么一座孤城,这不过是⽩⽩浪费财力物力和人力。假使胡虏出派三千轻骑兵,对我们边境轮番进行攻击和 ![]() ![]() ![]() ![]() ![]() ![]() ![]() ![]() ![]() 侍中谢庄上言:“诏云:‘贵戚竞利,悉皆噤绝。’此实允惬民听。若有犯违,则应依制裁纠;若废法申恩,便为明诏既下而声实乘慡也。臣愚谓大臣在禄位者,尤不宜与民争利。不审可得在此诏不?”庄,弘微之子也。 侍中谢庄上书说:“陛下诏书说:‘皇亲国戚竞相争利,一律加以噤绝’。这实在是満⾜了老百姓的愿望。假如有人违反了这一规定,就应该按照法律制裁他。如果不按照法律去制裁,而只是強调皇室的宽大厚恩,那就表明诏令虽然已经颁下来,而名声和实际不相符合。臣冒昧地认为,有俸禄有地位的大臣,更不应该同老百姓争夺小利。我的这点意见,不知道是否符合诏令的本意。”谢庄是谢弘微的儿子。 上多变易太祖之制,郡县以三周为満,宋之善政,于是乎衰。 刘骏对文帝所制订的典章制度,大都做了改变。郡、县长的任职期限以三年为限。刘宋良好的政治风尚,从此走向衰败。 [20]乙丑,魏濮 ![]() [20]乙丑(二十五⽇),北魏濮 ![]() [21]南平穆王铄素负才能,意常轻上;又为太子劭所任,出降最晚。上潜使人毒之,己巳,铄卒,赠司徒,以商臣之谥谥之。 [21]刘宋南平穆王刘铄对自己的才华能力一向很自负,所以平时在言谈举止之间多少有点轻视刘骏,他又曾接受刘劭的任命,是最后一个出来投降的。于是,刘骏偷偷派人向刘铄下毒。己巳(二十九⽇),刘铄去世。刘骏下诏,追赠他为司徒,并用楚国太子商臣的谥号作为刘铄的谥号。 [22]南海太守萧简据广州反。简,斌之弟也。诏新南海太守南昌邓琬、始兴太守沈法系讨之。法系,庆之之从弟也。简诳其众曰:“台军是贼劭所遣。”众信之,为之固守。琬先至,止为一攻道;法系至,曰:“宜四面并攻;若守一道,何时可拔!”琬不从。法系曰:“更相申五十⽇。”⽇尽又不克,乃从之。八道俱攻,一⽇即破之。九月,丁卯,斩简,广州平。法系封府库付琬而还。 [22]刘宋南海太守萧简占据广州城反叛。萧简是萧斌的弟弟。刘骏颁下诏令,任命新任南海太守、南昌人邓琬和始兴太守沈法系一齐出兵前去讨伐。沈法系是沈庆之的堂弟。萧简欺骗他手下的人说:“朝廷来的军队,是叛贼刘劭派遣来的。”他手下的人相信了萧简的谎言,所以为他卖命固守广州城池。邓琬率兵首先到达,只作一面攻击。随后,沈法系赶到,说:“我们应该从四方同时进攻,如果只是从一面攻战,什么时候才能攻下来呢”?邓琬没有接受沈法系的建议。沈法系说:“我们再把约定进攻期限延长五十天。”五十天的期限到了,他们仍然没有攻下广州,邓琬这才接受沈法系的建议,军队从路八同时围攻,只一天的功夫就攻克了广州城。九月,丁卯(二十八⽇),将萧简斩首,广州叛 ![]() ![]() [23]冬,十一月,丙午,以左军将军鲁秀为司州刺史。 [23]冬季,十一月,丙午(初八),刘宋任命左军将军鲁秀为司州刺史。 [24]辛酉,魏主如信都、中山。 [24]辛酉(二十三⽇),北魏国主前往信都、中山。 [25]十二月,癸未,以将置东宮,省太子率更令等官,中庶子等各减旧员之半。 [25]十二月,癸未(十五⽇),刘宋因为将要设置东宮,撤销太子率更令等官职,中庶子等官职按旧编制减少一半。 [26]甲午,魏主还平城。 [26]甲午(二十六⽇),北魏国主返回平城。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资治通鉴是知名作家司马光力作,是一本文笔与情节俱佳的历史小说,优雅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章节阅读,希望您能优雅的在优雅小说网上阅读。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资治通鉴为虚构作品,请理性阅读勿模仿故事情节。 |